1. LCD显示器如何分解像素
螺丝的一般都是四个边框带卡口的,轻轻的敲卡一个边然后用卡(银行卡购物卡信用卡会员卡塑料材质的纸制的可能太软了)一划就划开了,慢点小心划伤手力过大容易弄坏外壳.或者你仔细看看是不是在贴纸后边还有那么1-2个螺丝.如你所说的问题一般是驱动板或者高压条坏了,换一个驱动板(要根据液晶屏写对应的程序的)一般网上有售.维修价格也不高成本价驱动板20几块高压条10几块维修在50以内算合理。对笔记本的显示屏类型 LCD 与 LED 的优劣不是很明白,因此本文专门介绍一下 两者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 一、LCD 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LCD 是液晶显示屏的全称。
2. LCD单色显示器剖面图并说明段位显示器原理。
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一般地,TFT-LCD由上基板组件、下基板组件、液晶、驱动电路单元、背光灯模组和其他附件组成,其中:下基板组件主要包括下玻璃基板和TFT阵列,而上基板组件由上玻璃基板、偏振板及覆于上玻璃基板的膜结构,液晶填充于上、下基板形成的空隙内。图1.1显示了彩色TFT-LCD的典型结构, 图1.2图进一步显示了背光灯模组与驱动电路单元的结构。在下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布满了一系列与显示器像素点对应的导电玻璃微板、TFT半导体开关器件以及连接半导体开关器件的纵横线,它们均由光刻、刻蚀等微电子制造工艺形成,其中每一像素的TFT半导体器件的剖面结构如图1.3所示。在上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敷有一层透明的导电玻璃板,一般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简称ITO)材料制成,它作为公共电极与下基板上的众多导电微板形成一系列电场。如图1.4所示。若LCD为彩色,则在公共导电板与玻璃基板之间布满了三基色(红、绿、蓝)滤光单元和黑点,其中黑点的作用是阻止光线从像素点之间的缝隙泄露,它由不透光材料制成,由于呈矩阵状分布,故称黑点矩阵(Black matrix)。2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流程彩色TFT-LCD制造工艺流程主要包含4个子流程:TFT加工工艺(TFT process)、彩色滤光器加工工艺(Color filter process)、单元装配工艺(Cell process)和模块装配工艺(Mole process)[1][2]。各工艺子流程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彩色TFT-LCD加工工艺流程2.1TFT加工工艺(TFT process)TFT加工工艺的作用是在下玻璃基板上形成TFT和电极阵列。针对图1.3所示TFT和电极层状结构,通常采用五掩膜工艺,即利用5块掩膜,通过5道相同的图形转移工艺,完成如图1.3TFT层状结构的加工[2],各道图形转移工艺的加工结果如图2.2所示。 (a)第1道图形转移工艺 (b) 第2道图形转移工艺 (c) 第3道图形转移工艺 (d) 第4道图形转移工艺 (e) 第5道图形转移工艺图2.2 各道图形转移工艺的加工结果图形转移积工艺由淀积、光刻、刻蚀、清洗、检测等工序构成,其具体流程如下[1]: 开始�8�1玻璃基板检验�8�1薄膜淀积�8�1清洗�8�1覆光刻胶�8�1曝光�8�1显影�8�1刻蚀�8�1去除光刻胶�8�1检验�8�1结束其中刻蚀方法有干刻蚀法和湿刻蚀法两种。上述各种工序的加工原理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使用的相应工序的加工方法原理类似,但是,由于液晶显示器中的玻璃基板面积较大,TFT加工工艺中采用的加工方法的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有其特殊性。2.2滤光板加工工艺 (a)玻璃基板 (b) 阻光器加工 (c) 滤光器加工 (d) 滤光器加工 (e) 滤光器加工 (f) ITO淀积图2.3滤光器组件的形成过程滤光板
3. LCD显示器在显示不同格式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一样的,BMP文件比JPG显示效果要好一点!
4. LCD1602液晶显示器简介
LCD1602液晶显示器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它是由字符型液晶显示屏(LCD)、控制驱动主电路HD44780及其扩展驱动电路HD44100,以及少量电阻、电容元件和结构件等装配在PCB板上而组成。
不同厂家生产的LCD1602芯片可能有所不同,但使用方法都是一样的。为了降低成本,绝大多数制造商都直接将裸片做到板子上。
(4)字段型lcd显示器如何显示图片扩展阅读:
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
LCD是一种采用液晶为材料的显示器。液晶是一类介于固态和液态间的有机化合物,在常温条件下,呈现出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加热会变成透明液态,冷却后会变成结晶的混浊固态。
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上的变化,从而影响入射光束透过液晶产生强度上的变化,这种光强度的变化,进一步通过偏光片的作用表现为明暗的变化。
据此,通过对液晶电场的控制可以实现光线的明暗变化,从而达到信息显示的目的。因此,液晶材料的作用类似于一个个小的“光阀”。
5. 液晶电视有声音没图像怎么解决
1、电视机黑屏有声音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视机的电源电路不正常引起的,这一问题表现的现象为面板按键无任何的反应,指示灯也未亮。
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应当检查一下电视机12V电压和5V的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压是正常的就可能是输入电源电路的级数出现了问题,这一般是电源的保险被烧或者是稳压芯片出现问题,电视机的保险被烧需要更换掉电视机的保险了。
2、电源的5V电压的负载过重,将电压拉的过低,或者是后级的信号处理器出现了问题,部分电路损坏。这时就需要将有问题的元件逐一的进行排除检查出有问题的元件,替换掉故障元件,电压就能够恢复正常了。在进行更换的时候要到专业的维修点找到专业的维修人员。
3、电视机的电源正常,可能就是电视机的驱动背光电路出现了问题导致电视机黑屏有声音。这时需要将显示器连接到主机上进行开机的检查。
当你靠近屏幕时就能够发现屏幕显示出很微暗的图像,这就能证明驱动板的信号处理这一部分是正常的,那么电视机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驱动背光的高压控制板开关的功能电路出现故障,只要将功能电路的故障排除就能恢复电视的画面了。
4、电视机出现黑屏有声音的情况也可能是因为电视屏幕的背光灯坏了,电视机的背光灯坏了一根也会导致电视机黑屏,这一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前面所提高的电视机黑屏有声音的原因是不同的。
这时由于高压板的负载不平衡保护所引起的,电视机的背光灯坏了之后就会导致电视机高压板进入了负载不平衡保护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更换电视的背光灯,进行故障的排除。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电视
6. 液晶显示的色彩是怎么产生的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变(调制),完成电一光变换,再利用R、G、B三基色信号的不同激励,通过红、绿、蓝三基色滤光膜,完成时域和空间域的彩色重显。
液晶面板包括偏振膜、玻璃基板、黑色矩阵、彩色滤光片、保护膜、普通电极、校准层、液晶层(液晶、间隔、密封剂)、电容、显示电极、棱镜层、散光层。
(6)字段型lcd显示器如何显示图片扩展阅读:
液晶的物理特性
液晶的物理特性是:当通电时导通,排列变的有秩序,使光线容易通过;不通电时排列混乱,阻止光线通过,让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线穿透。
单色液晶显示器的原理
LCD技术是把液晶灌入两个列有细槽的平面之间。这两个平面上的槽互相垂直(相交成90度)。也就是说,若一个平面上的分子南北向排列,则另一平面上的分子东西向排列,而位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分子被强迫进入一种90度扭转的状态。由于光线顺着分子的排列方向传播,所以光线经过液晶时也被扭转90度。但当液晶上加一个电压时,分子便会重新垂直排列,使光线能直射出去,而不发生任何扭转。
7. 液晶显示器是如何显示图像的
如同我前面所提到的,液晶显示器泛指一大堆利用液晶所制作出来的显示器。而今日对液晶显示器这个名称,大多是指使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或是桌上型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显示器。也就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英文名称为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之TFT LCD。从它的英文名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种显示器它的构成主要有两个特征,一个是薄膜晶体管,另一个就是液晶本身。我们先谈谈液晶本身。
液晶(LC,liquid crystal)的分类
我们一般都认为物质像水一样都有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跟气态。其实物质的三态是针对水而言,对于不同的物质,可能有其它不同的状态存在。以我们要谈到的液晶态而言,它是介于固体跟液体之间的一种状态,其实这种状态仅是材料的一种相变化的过程(请见图1),只要材料具有上述的过程,即在固态及液态间有此一状态存在,物理学家便称之为液态晶体。
这种液态晶体的首次发现,距今已经度过一百多个年头了。在公元1888年,被奥地利的植物学家Friedrich Reinitzer所发现,其在观察从植物中分离精制出的安息香酸胆固醇(cholesteryl benzoate) 的融解行为时发现,此化合物加热至145.5度℃时,固体会熔化,呈现一种介于固相和液相间之半熔融流动白浊状液体。这种状况会一直维持温度升高到178.5度℃,才形成清澈的等方性液态(isotropic liquid)。隔年,在1889年,研究相转移及热力学平衡的德国物理学家O.Lehmann,对此化合物作更详细的分析。他在偏光显微镜下发现,此粘稠之半流动性白浊液体化合物,具有异方性结晶所特有的双折射率(birefringence)之光学性质,即光学异相性(optical anisotropic)。故将这种似晶体的液体命名为液晶。此后,科学家将此一新发现的性质,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液晶(liquid crystal)。它在某一特定温度的范围内,会具有同时液体及固体的特性。
一般以水而言,固体中的晶格因为加热,开始吸热而破坏晶格,当温度超过熔点时便会溶解变成液体。而热致型液晶则不一样(请见图2),当其固态受热后,并不会直接变成液态,会先溶解形成液晶态。当您持续加热时,才会再溶解成液态(等方性液态)。这就是所谓二次溶解的现象。而液晶态顾名思义,它会有固态的晶格,及液态的流动性。当液态晶体刚发现时,因为种类很多,所以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对液晶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1922年由G。Friedel利用偏光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结果,将液晶大致分为Nematic Smectic及Cholesteric三类。但是如果是依分子排列的有序性来分(请见图3),则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1.层状液晶(Sematic):
其结构是由液晶棒状分子聚集一起,形成一层一层的结构。其每一层的分子的长轴方向相互平行。且此长轴的方向对于每一层平面是垂直或有一倾斜角。由于其结构非常近似于晶体,所以又称做近晶相。其秩序参数S(order parameter)趋近于1。在层状型液晶层与层间的键结会因为温度而断裂,所以层与层间较易滑动。但是每一层内的分子键结较强,所以不易被打断。因此就单层来看,其排列不仅有序且粘性较大。如果我们利用巨观的现象来描述液晶的物理特性的话,我们可以把一群区域性液晶分子的平均指向定为指向矢(director),这就是这一群区域性的液晶分子平均方向。而以层状液晶来说,由于其液晶分子会形成层状的结构,因此又可就其指向矢的不同再分类出不同的层状液晶。当其液晶分子的长轴都是垂直站立的话,就称之为"Sematic A phase"。如果液晶分子的长轴站立方向有某种的倾斜(tilt)角度,就称之为"Sematic C phase"。以A,C等字母来命名,这是依照发现的先后顺序来称呼,依此类推,应该会存在有一个"Sematic B phase"才是。不过后来发觉B phase其实是C phase的一种变形而已,原因是C phase如果带chiral的结构就是B phase。也就是说Chiral sematic C phase就是Sematic B phase(请见图4)。而其结构中的一层一层液晶分子,除了每一层的液晶分子都具有倾斜角度之外,一层一层之间的倾斜角度还会形成像螺旋的结构。
2.线状液晶(Nematic) :
Nematic这个字是希腊字,代表的意思与英文的thread是一样的。主要是因为用肉眼观察这种液晶时,看起来会有像丝线一般的图样。这种液晶分子在空间上具有一维的规则性排列,所有棒状液晶分子长轴会选择某一特定方向(也就是指向矢)作为主轴并相互平行排列。而且不像层状液晶一样具有分层结构。与层列型液晶比较其排列比较无秩序,也就是其秩序参数S较层状型液晶较小。另外其粘度较小,所以较易流动(它的流动性主要来自对于分子长轴方向较易自由运动)。线状液晶就是现在的TFT液晶显示器常用的TN(Twisted nematic)型液晶。
3.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
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它们大部份是由胆固醇的衍生物所生成的。但有些没有胆固醇结构的液晶也会具有此液晶相。这种液晶如图5所示,如果把它的一层一层分开来看,会很像线状液晶。但是在Z轴方向来看,会发现它的指向矢会随着一层一层的不同而像螺旋状一样分布,而当其指向矢旋转360度所需的分子层厚度就称为pitch。正因为它每一层跟线状液晶很像,所以也叫做Chiral nematic phase。以胆固醇液晶而言,与指向矢的垂直方向分布的液晶分子,由于其指向矢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光学或是电学的差异,也因此造就了不同的特性。
4.碟状液晶(disk) :
也称为柱状液晶,以一个个的液晶来说,它是长的像碟状(disk),但是其排列就像是柱状(discoid)。
如果我们是依分子量的高低来分的话则可以分成高分子液晶(polymer liquid crystal,聚合许多液晶分子而成)与低分子液晶两种。就此种分类来说TFT液晶显示器是属于低分子液晶的应用。倘若就液晶态的形成原因,则可以分成因为温度形成液晶态的热致型液晶(thermotropic),与因为浓度而形成液晶态的溶致型液晶(lyotropic)。以之前所提过的分类来说,层状液晶与线状液晶一般多为热致型的液晶,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形成液晶态。而对于溶致型的液晶,需要考虑分子溶于溶剂中的情形。当浓度很低时,分子便杂乱的分布于溶剂中而形成等方性的溶液,不过当浓度升高大于某一临界浓度时,由于分子已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形成杂乱的分布,部份分子开始聚集形成较规则的排列,以减少空间的阻碍。因此形成异方性(anisotropic)之溶液。所以溶致型液晶的产生就是液晶分子在适当溶剂中 达到某一临界浓度时,便会形成液晶态。溶致型的液晶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肥皂。当肥皂泡在水中并不会立刻便成液态,而其在水中泡久了之后,所形成的乳白状物质,就是它的液晶态。
液晶的光电特性
由于液晶分子的结构为异方性 (Anisotropic),所以所引起的光电效应就会因为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异,简单的说也就是液晶分子在介电系数及折射系数等等光电特性都具有异方性,因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改变入射光的强度,以便形成灰阶,来应用于显示器组件上。以下我们要讨论的,是液晶属于光学跟电学相关的特性,大约有以下几项:
1.介电系数ε(dielectric permittivity) :
我们可以将介电系数分开成两个方向的分量,分别是ε// (与指向矢平行的分量)与ε⊥(与指向矢垂直的分量)。当ε// >ε⊥ 便称之为介电系数异方性为正型的液晶,可以用在平行配位。而ε// <ε⊥ 则称之为介电系数异方性为负型的液晶,只可用在垂直配位才能有所需要的光电效应。当有外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会因介电系数异方性为正或是负值,来决定液晶分子的转向是平行或是垂直于电场,来决定光的穿透与否。现在TFT LCD上常用的TN型液晶大多是属于介电系数正型的液晶。当介电系数异方性Δε(=ε//-ε⊥)越大的时候,则液晶的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就会越小。这样一来液晶便可以在较低的电压操作。
2.折射系数(refractive index) :
由于液晶分子大多由棒状或是碟状分子所形成,因此跟分子长轴平行或垂直方向上的物理特性会有一些差异,所以液晶分子也被称做是异方性晶体。与介电系数一样,折射系数也依照跟指向矢垂直与平行的方向,分成两个方向的向量。分别为n // 与n⊥。
此外对单光轴(uniaxial)的晶体来说,原本就有两个不同折射系数的定义。一个为no,它是指对于ordinary ray的折射系数,所以才简写成no。而ordinary ray是指其光波的电场分量是垂直于光轴的称之。另一个则是ne,它是指对于extraordinary ray的折射系数,而extraordinary ray是指其光波的电场分量是平行于光轴的。同时也定义了双折射率(birefrigence)Δn = ne-no为上述的两个折射率的差值。
依照上面所述,对层状液晶、线状液晶及胆固醇液晶而言,由于其液晶分子的长的像棒状,所以其指向矢的方向与分子长轴平行。再参照单光轴晶体的折射系数定义,它会有两个折射率,分别为垂直于液晶长轴方向n⊥(=ne)及平行液晶长轴方向n //(= no)两种,所以当光入射液晶时,便会受到两个折射率的影响,造成在垂直液晶长轴与平行液晶长轴方向上的光速会有所不同。
若光的行进方向与分子长轴平行时的速度,小于垂直于分子长轴方向的速度时,这意味着平行分子长轴方向的折射率大于垂直方向的折射率(因为折射率与光速成反比),也就是ne-no > 0。所以双折射率Δn > 0,我们把它称做是光学正型的液晶,而层状液晶与线状液晶几乎都是属于光学正型的液晶。倘使光的行进方向平行于长轴时的速度较快的话,代表平行长轴方向的折射率小于垂直方向的折射率,所以双折射率Δn < 0.我们称它做是光学负型的液晶。而胆固醇液晶多为光学负型的液晶。
3.其它特性 :
对于液晶的光电特性来说,除了上述的两个重要特性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特性。比如说像弹性常数(elastic constant :κ11 ,κ22 ,κ33 ),它包含了三个主要的常数,分别是,κ11 指的是斜展(splay)的弹性常数,κ22 指的是扭曲(twist)的弹性常数,κ33 指的是弯曲(bend)的弹性常数。另外像粘性系数(viscosity coefficients,η ),则会影响液晶分子的转动速度与反应时间(response time),其值越小越好。但是此特性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另外还有磁化率(magnetic susceptibility),也因为液晶的异方性关系,分成c // 与c⊥。而磁化率异方性则定义成Δc = c // -c⊥ 。此外还有电导系数(conctivity)等等光电特性。
液晶特性中最重要的就是液晶的介电系数与折射系数。介电系数是液晶受电场的影响决定液晶分子转向的特性,而折射系数则是光线穿透液晶时影响光线行进路线的重要参数。而液晶显示器就是利用液晶本身的这些特性,适当的利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进而影响光线的行进方向,来形成不同的灰阶,作为显示影像的工具。当然啦,单靠液晶本身是无法当作显示器的,还需要其它的材料来帮忙,以下我们要来介绍有关液晶显示器的各项材料组成与其操作原理。
8. 显示屏led和lcd有什么区别
1、LED显示屏(LEDdisplay,LED Screen):又叫电子显示屏或者飘字屏幕。是由LED点阵和led pc 面板组成,通过红色,蓝色,绿色LED灯的亮灭来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内容可以随时更换,各部分组件都是模块化结构的显示器件。传统LED显示屏通常由显示模块、控制系统及电源系统组成。显示模块由LED灯组成的点阵构成,负责发光显示;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相应区域的亮灭,可以让屏幕显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单色、双色屏主要用来播放文字的,全彩屏主要是播放动画的;电源系统负责将输入电压电流转为显示屏需要的电压电流。2、液晶显示屏(LCD)用于数字型钟表和许多便携式计算机的一种显示器类型。LCD显示使用了两片极化材料,在它们之间是液体水晶溶液。电流通过该液体时会使水晶重新排列,以使光线无法透过它们。因此,每个水晶就像百叶窗,既能允许光线穿过又能挡住光线。液晶显示器(LCD)目前科技信息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在计算机周边中拥有悠久历史的显示器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在便于携带与搬运为前题之下,传统的显示方式如CRT映像管显示器及LED显示板等等,皆受制于体积过大或耗电量甚巨等因素,无法达成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正好切合目前信息产品的潮流,无论是直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优。
9. 显示器上的字符与图像是如何得到的
彩色LC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对于笔记本电脑或者桌面型的LCD显示器需要采用的更加复杂的彩色显示器而言,还要具备专门处理彩色显示的色彩过滤层。通常,在彩色LCD面板中,每一个像素都是由三个液晶单元格构成,其中每一个单元格前面都分别有红色,绿色,或蓝色的过滤器。这样,通过不同单元格的光线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LCD克服了CRT体积庞大、耗电和闪烁的缺点,但也同时带来了造价过高、视角不广以及彩色显示不理想等问题。CRT显示可选择一系列分辨率,而且能按屏幕要求加以调整,但LCD屏只含有固定数量的液晶单元,只能在全屏幕使用一种分辨率显示(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像素)。
CRT通常有三个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流必须精确聚集,否则就得不到清晰的图像显示。但LCD不存在聚焦问题,因为每个液晶单元都是单独开关的。这正是同样一幅图在LCD屏幕上为什么如此清晰的原因。LCD也不必关心刷新频率和闪烁,液晶单元要么开,要么关,所以在40~60Hz这样的低刷新频率下显示的图像不会比75Hz下显示的图像更闪烁。不过,LCD屏的液晶单元会很容易出现暇疵。对1024×768的屏幕来说,每个像素都由三个单元构成,分别负责红、绿和蓝色的显示一所以总共约需240万个单元(1024×768×3=2359296)。很难保证所有这些单元都完好无损。最有可能的是,其中一部分己经短路(出现“亮点”),或者断路(出现“黑点”)。所以说,并不是如此高昂的显示产品并不会出现瑕疵。
LCD显示屏包含了在CRT技术中未曾用到的一些东西。为屏幕提供光源的是盘绕在其背后的荧光管。有些时候,会发现屏幕的某一部分出现异常亮的线条。也可能出现一些不雅的条纹,一幅特殊的浅色或深色图像会对相邻的显示区域造成影响。此外,一些相当精密的图案(比如经抖动处理的图像)可能在液晶显示屏上出现难看的波纹或者干扰纹。
10. 显示器如何显示图像
显示器材质不同显示图像的原理也不相同。
CRT显示器成像原理:通过将高能电子激活屏幕上的荧光粉显示色彩,传统用三枪三束显示管(激活红绿蓝荧光区的三束电子流分别用三根发射枪管控制),也有sony独创的单枪三束显示管(特丽珑管),定位更准,所以画质精度更高,
液晶显示器成像原理:
通常在两片玻璃基板上装有配向膜,液晶会沿着沟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沟槽偏离900,液晶中的分子在同一平面内就像百叶窗一样一条一条整齐排列,而分子的向列从一个液面到另一个液面过渡时会逐渐扭转900,也就是说两层分子的排列的相位相差900。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式为向列(nematic )液晶,分子形状为细长棒形,长宽约1-10nm (1nm=10Am),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别,如此在电源开和关的作用下产生明暗的区别,以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
等离子显示器:
在显示屏上排列上千个密封的小低压气体室,通过电流激发使其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紫外光,然后紫外光碰击后面玻璃上的红、绿、蓝3色荧光体发出肉眼能看到的可见光,以此成像。
知之不多也许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