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爨龙颜碑的概述
中国南朝宋墓碑。因比爨宝子碑高大,俗称大爨碑。在云南省陆良县城东南约10公里的贞元堡(又称薛官堡)。碑立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458)。墓主人爨龙颜不见史籍记载,历任建宁、晋宁二郡太守及宁州刺史。碑文详细记载了爨氏的历史和墓主人祖孙三代的仕历,还记载了元嘉九年 (432)益州赵广起义波及宁州地区,爨龙颜曾参与镇压活动的史实。爨氏为东汉末至唐初着名的“南中大姓”之一,是当时滇东和滇池地区的世袭统治者。此碑对于研究爨氏历史及其政权的组织机构、礼乐制度和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碑元李京 《云南志略》中已着录。 清道光七年(1827),金石学家、云贵总督阮元在贞元堡荒丘之上发现此碑,即令知州张浩建亭保护。1962年国家拨款修缮碑亭,并加固碑座。1986年将此碑移入邻近新修复的大殿内。该碑目前已风化严重,文字剥蚀较多。
在云南边陲,还有一位爨族首领因为一块墓碑而名垂千古,他就被封为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剌史、邛都县侯的爨龙颜。他死了以后,立了一块墓碑,就是这通《爨龙颜碑》,因为地处边陲,流传不广,鲜为人知。清道光年间,金石学家、收藏家阮元任云贵总督时访得,于是大显于世。康有为对此碑推崇备至,他在《广艺舟双楫·碑品》中将《爨龙颜碑》列为“神品第一”,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度。当为隶、楷极则”(《广艺舟双楫.宝南》)。
Ⅱ 爨碑的爨龙颜碑
在云南省陆良县彩色沙林西面约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打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着名的爨龙颜碑。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
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高3.88米,宽1.46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900余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碑文说:爨氏的祖先,最早为颛顼,战国为郢楚,汉代为班固,至汉末“采邑于爨”,以为姓。虽其先祖先是否为颛顼、郢楚、班固,难以考查,但爨氏是中原流播南人的汉人则较为明显。 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君讳龙颜,字仕德,建宁同乐县人。其先世本高阳颛顼之玄胄,才子祝融之渺胤也。清源流而不滞,深根固而不倾。
夏后之盛,敷陈五教,勋隆九土。纯化布于千古,仁功播于万祀。故乃耀辉西岳,霸王郢楚,子文铭德于春秋,斑朗绍纵于季叶。阳九运否,蝉蜕河东,逍遥中原。班彪删定汉记,班固述修道训。
爰暨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姻娅媾于公族,振缨蕃乎王室。
乃祖肃,魏尚书仆射,河南尹,位均九例,舒翮中朝。迁运庸蜀,流薄南入,树安九世,千柯繁茂,万叶云兴。乡望标于四姓,邈冠显于上京。瑛豪继体,于兹而美。祖,晋宁、建宁二郡太守,龙骧将军,宁州刺史。考,龙骧辅国将军八郡监军,晋宁、建宁二郡太守,追谥宁州刺史、邛都县侯。金紫累迹,朱黻充庭。
君承尚书之玄孙,监军之令子也。容貌玮于时伦,贞操超于门友。温良冲挹,在家必闻。本州礼命主簿不就,三辟别驾从事史,正式当朝,靖拱端右。仁笃显于朝野,清名扇于遐迩。举义熙十年秀才,除郎中、相国西镇,迁南蛮府行参军,除试守建宁太守。剖符本邦,衣锦昼游。民歌其德,士咏其风。于是贯伍乡朝、本州司马、长史。而君素怀慷慨,志存远御,万国归阙,除散骑侍郎。进无烋容,退无愠色,忠诚简于帝心,芳风宣于天邑。除龙骧将军,试守晋宁太守,轺车钺斧,金章紫绶,綮戟幢盖,袭封邛都县侯。
岁在壬申,百六遘衅,州土扰乱,东西二境,凶竖狼暴,缅成寇场。君收合精锐五千之众,身伉矢石,扑碎千计,肃清边嵎。君南中磐石,人情归望,迁本号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候。君姿英雄之高略,敦纯懿之弘度,独步南境,卓尔不群。虽子产之在郑,蔑以加焉。是以兰声既畅,福隆后嗣者矣。自非恺悌君子,孰能若斯也哉?昊天不吊,寝疾弥笃,享年六十一。岁在丙戌十二月上旬薨。黎庶痛悼,宋、夷伤怀,天朝远感,追赠中牢之馈也。
故吏建宁赵次之,巴郡杜长子等仰怀仁德,永慕玄泽,刊石树碑,褒尚烋烈。
其颂日:
巍巍灵山,峻高迢遰。或跃在渆,龙飞紫闼。邈邈君候,天姿英哲。缙绅踵门,扬名四外。束帛戋戋,礼聘交会。优游南境,恩沾华裔。抚伺方岳,胜残去煞。悠哉明后,德重道融。绸缪七经,骞骞匪躬。凤翔京邑,曾闵比踪。如何不吊,遇此繁霜。良木摧枯,光辉潜藏。在三感慕,孝友哀伤。铭迩玄石,千载垂功。
祖已甍背,考志存铭记。良愿不遂,奄然早终。嗣孙硕子等,友乎哀感,仰寻灵训,永慕高踪,控勒在三。仲秋七月,登山采石,树立玄碑,表殊勋于当世,流芳风于千代,故记之。
宁州长子驎弘早终,次弟驎绍、次弟驎暄、次弟驎崇等建树此碑。
大明二年岁在戊戌九月上旬壬子朔嗣孙硕瑞、硕才、硕繗、硕万、硕思、硕闾、硕罗、硕闼、硕俗等立。
匠碑,府主簿益州杜苌子。文,建宁爨道庆作。 爨君名龙颜,字仕德,是建宁郡同乐县人。他是上古帝王少昊和颛顼的远代子孙,也是高阳氏火正祝融的后裔。他家的世系源远流长,清理起来没有遗漏的地方;也象根深蒂固的大树从未倾倒过。当夏朝盛世,他的祖先辅佐夏帝广泛施行五伦的教化,功勋传遍九州疆土。淳厚的教化遗泽千古,仁政的功德传播万代。他家祖先的厚德辉耀着西岳一带,又辅佐郢楚成就霸王的业绩,令尹子文的美德着称于春秋时期,班朗虽生于春秋末世,也能继承祖宗的事业。不料家族遭到了恶运,不得不离开河东地区,迁到中原以求发展。后来,家族又兴旺起来。班彪删订增补汉代的史册,班固着成《汉书》,又师法古人,开发了圣贤经典中的大道和遗教。到了汉末,他家受封食邑于爨地,因此就以“爨”作为族人的姓氏。通婚联姻的都是公卿贵族,为官的比王朝的宗室还要多。他的远祖爨肃,官至曹魏的尚书仆射兼河南尹,爵位和九卿同等,在朝中广有势力。后世子孙又辗转迁到了四川、湖广一带,一部分又漂泊到了南中。爨家经过九代人的发展和安居乐业,家族兴旺,人户像大树枝那样繁茂,子孙像满树绿叶那样葱郁。爨家的声望已经被列为四姓世家,仕宦誉满京城。英雄豪杰的家世已达到全盛了。爨君的祖父是晋宁、建宁二郡太守,加龙骧将军衔,又晋升为宁州刺史。父亲加龙骧辅国将军衔,任八郡监军,又任晋宁、建宁二郡太守,死后追谥为宁州刺史和邛都县候。爨家佩金印紫绶的官,一代接一代;穿红色朝服的人充满家里。爨君就是魏尚书仆射爨肃的远孙,八郡监军的公子。他仪表不凡,胜过常人;操守高尚,超过家族中的子弟。他温和善良的性情,谦逊谨慎的作风,虽然在家还未出仕,早已在社会上远近闻名。本州以礼聘他为主簿,他没有就任,又三次征召他做别驾从事史,他也没有去。他按国家正途入仕朝廷以后,在尚书令左右勤慎供职。他的仁爱厚道朝野闻名,廉洁的声誉传遍远近。他被推荐为晋安帝义熙十年的秀才,被任命为郎中,不久,朝廷选拔征召镇守西南边防的人才,他被升迁为南蛮府行参军,并代理建宁郡太守。他被朝廷任命为家乡的封疆大员,真所谓“衣锦昼游”,荣耀已极。老百姓歌颂他的德政,士大夫赞赏他的风范。于是,他着手整顿家乡的吏治,按门第高下任用司马、长史等官职。但爨君素来胸怀慷慨,心里记着皇上,于是从万里之外的云南去晋见天子,朝廷任命他为散骑侍郎。他被选用并无喜色,被斥退也不会有怒容。他的忠诚记在皇帝心里,他的高风流传于京城。继而官拜龙骧将军,并代理晋宁太守。他乘着轻车,佩带金章紫绶,斧钺开路,棨戟前驱,旌旗飘飘,并且袭封了邛都县候的爵位。刘宋文帝元嘉九年,时运遭厄,宁州地区受到扰乱,在东爨和西爨两地,暴徒象豺狼一样疯狂,到处成了战场。他集合精兵五千余名,不避矢石,歼敌数以千计,肃清了边疆的战乱。他是南中地区一块坚固的磐石,人们从内心里敬仰,朝廷又晋升他承袭祖上的官职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和封邛都县候。他具有英雄豪杰的雄才大略和宏伟气度,在南中可算首屈一指、卓着超群的人物,即使象子产在郑国那样的不朽功绩,也超不过他。因此,他那若兰花般的声誉,已经到处传开了,荣华富贵也带给了子孙后代。如果不是和乐君子,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怎奈上天不予垂怜,他卧病越来越重,于刘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上旬逝世,享年六十一岁。老百姓沉痛哀悼,汉族和少数民族无不心痛,远在朝廷的君臣也很震悼,追赠他中牢的祭礼。他的旧属建宁的赵次之,巴郡的杜长子,敬仰缅怀爨君的仁德,永远思慕他的深远恩泽,于是刻石立碑,记载和颂扬爨使君的丰功伟绩。颂词如下:
巍峨的灵山啊,
是多么俊伟挺拔而又苍茫连绵!
原来是活跃在深渊的潜龙,
终于飞向帝王的宫殿。
高瞻远瞩的君侯啊,
天姿多么英俊明哲!
士大夫们走访盈门,
四面八方传扬着使君的名声。
礼品的众多,说明四方聘问的纷纭。
在南中你和人民水乳交融,
你的恩泽洒遍华夏的边境。
你是安抚西南的方伯,使人去恶从善,
几乎废除了死刑。
永垂不朽啊!
你的崇高德化使百姓和乐宁静。
你钻研七经啊孜孜不倦,
你正直不阿,尽忠而不顾身。
你象凤凰飞翔在神京,
你的孝行可比闵损、曾参。
为什么啊,昊天不佑,
善人遭到繁霜?
栋梁摧折,哲人的光辉永远潜藏。
长辈们哀悼思念,
子弟们泣血悲伤。
只能立碑刻石,
记载你的功德,
永志不忘。
祖父薨逝以后,先父曾有志立碑,但美好的愿望还未实现,就突然早早死去。嗣孙硕子等感到极大哀伤,秉承先父的一贯训诫,永远追慕先祖的高风亮节,再三克制极度悲伤的感情,于仲秋七月,上山采择石料,树立这块石碑,向世人表彰祖先的特殊功勋,使他的优良作风传播千万代,因此附记在碑末。
宁州刺史爨龙颜的长子鳞弘早逝,次弟鳞绍,三弟鳞暄,四弟鳞崇等建立此碑
大明二年九月初一,嗣孙硕子硕某硕端硕万硕思硕闾硕罗硕闼硕俗等敬立
督造石碑的是爨府主簿益州杜长子
碑文是建宁爨道庆作 爨龙颜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炼,富于感情,反映出南中知识分子爨道庆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就书法而言,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有人将它与嵩高灵庙碑相比,认为“淳朴之气则灵庙为胜,隽逸之姿则爨碑为长”,“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民国年间,有人伪作“元丰二年(1079年)春社祭祀日十二世孙吉如手拓”的“古本”,以“五百金”高价出售。有人受骗,还自以为得“宋拓最初之本”呢!
在陆良彩色沙林西面约二三公里的薛官堡斗阁寺大殿内,耸立着一块古碑,这就是全国着名的“二爨”之一的爨龙颜碑。它的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邓都县侯爨使君之碑”。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此碑是宁州刺史爨龙颜的墓碑,又称大爨碑,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字数亦多,碑高3.38米,宽1.46米。正面碑文24行,904字,背面题名三段,共313字。碑额呈半圆形,上部浮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下部正中穿孔,左右刻日、月,日中刻俊鸟(三足鸟);月中有蟾蜍。中题“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此碑在清道光六年,为金石家阮元出任云贵总督时,访求名碑于陆良贞元堡发现,命知州张浩建亭保护,并题跋。
爨龙颜为当时雄踞云南东北部爨氏首领,世袭本地官职。碑文追伤痛爨氏渊源及本人的生平事迹,可补正史之不足。碑文为爨道庆所作。 《爨龙颜碑》、《爨宝子碑》“二爨”是两块云南“南碑瑰宝”。《爨龙颜碑》立于南朝宋大明二年,比《爨宝子碑》晚五十三年,可以说这两块碑是同时代的作品。《爨龙颜碑》,碑文书法字体介于隶楷之间,书法风格独特,被称为“爨体”。碑文古雅,结体茂密,虽为楷书,却饶有隶意,笔力遒劲,意态奇逸,结体多变,是隶书至楷书过渡的典型。
书家对它多有推崇。范寿铭:《爨龙颜碑跋》说:“魏晋以还,此两碑为书家之鼻祖。”康有为对此碑推崇备至,说此碑“与灵庙碑同体,浑金璞玉,皆师元常(锺繇)实承中朗之正统。”他在《碑品》中将爨龙颜列为“神品第一”,赞其“下画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布势如精工画人,各有意弃,当为隶楷极。”由于书法精美,常有千里之外觅拓本学书者,道光年间曾有人为诗纪其事:“吾家小阮好作字,虎卧跳有深嗜。远来万里求此碑,桂阮颇详王未备。千钱买寄汝一观,朴散风神同北魏。”
Ⅲ 古代墓碑的形状都有哪些图片
Ⅳ 云南腾冲一坟墓,五个日本军官呈下跪姿态被埋葬,墓碑只刻了俩个什么字
战争是残酷的,它不止能让人抛头颅洒热血,更是更让人家破人亡,无论是战争方还是被战方,都会因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就会有牺牲。但他们死的惨烈、死得悲壮,他们的事迹将永远留在历史的光荣榜上为后人铭记。
日本认为这两个字有侮辱的性质,虽然他们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古代的时候,日本就有倭的称号,据记载,日本倭的称号还是汉光武帝刘秀赐给他们的,所以这样的字样,没有任何问题。
这都是前人所做的爱国,勿忘国耻的事,我们也不能过多评价,唯一能做的,便是记载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鉴明得失吧。
Ⅳ 农村墓碑样式有哪些
墓型一:竖式小型艺术墓碑:
中国传统墓碑基本上是竖立式的,就算是将墓碑的尺寸限制在高度0.8米以下、占地0.5平米以内,竖立式的墓碑依然是最受中国人心理认可的。它适应于土葬、火葬等安葬方式。但也因为这些尺寸的限制,竖式墓碑的墓型更加趋向简单明了。它不再像传统墓碑或者豪华艺术墓碑那样有许多包括碑顶、台阶、栏杆这样的组成部分,而是简化为主碑和底座两部分。
简化而来的竖式墓碑为了保证墓碑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主碑不再是规则的方形碑板,而是设计成各种富有个性和艺术化的不规则形状,并雕刻上精美和蕴含寓意的装饰图案。
墓型二:卧式小型生态墓碑
新型生态墓碑的墓型大多为卧式墓碑,其适应于树葬、草葬、花坛葬等生态葬法,占地面积和高度都远远低于竖式小型艺术墓碑,更加生态化、节地化。这种卧式小型生态墓碑的墓碑很简单,往往一块高度磨光的碑板平铺于草地上,刻上逝者身份信息,便能达到标记逝者安息之所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仅仅一块普通的碑板做成的生态墓碑未免显得太单调,并且如果整片墓区都是一样简单平整的生态墓碑,后人前来祭扫时寻找很不方便。所以,精致艺术化的卧式小型生态墓碑开始受到欢迎。它通过各种雕刻装饰融入逝者的个人符号,增添墓碑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让墓碑更有辨识度。
墓型三:墙壁式小型墓碑
墙壁式小型墓碑即壁葬碑,它是适应于壁葬的一种独特小型墓碑。因为这种墓碑是镶嵌在壁葬墙格位上作为封住骨灰盒的碑板,因此其墓碑形状基本与壁葬墙的格位形状一样。受此限制,人们会在壁葬墓碑上镶刻一两句有意义的墓志铭和雕刻一些精美的装饰图案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墓碑大体上有三种款式:
一是姓名碑,即墓碑正面标注墓主人的名讳、立碑人姓名、立碑时间等,墓碑的背面无文字;
二是铭文碑,即墓碑的正面刻写墓主人的生平德操事功,墓碑背面立碑人落款,也有直接在正面落款的;
三是兼用碑,即墓碑的正面标注墓主人的名讳、立碑人姓名、立碑时间等,墓碑的背面刻写关于墓主人生平事业德行等。
Ⅵ 急求:标准的墓碑书写的正面图片。能清楚的看见书写格式
平常百姓们说的墓碑,其实包括三种,即墓碑、墓志铭、功德碑。
墓碑就是最普通的坟墓前边竖立的石碑。
我们这里城中村改造拆迁,今天刚刚挖出来一块道光年间石碑,碑文格式正规的很,我喜欢书法,因此看了好半天。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现在的碑文一般都不写官职、职称之类了。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或‘先祖’,看立碑人的辈分)王君××大人之墓”。“先考”也有写“显考”。应该是“先考王--然后小字号“讳”(‘讳’字写得靠右边,与大字号平齐)--某某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但是一般都写,并多写阴历(“公家”的多写阳历)。并且要按照辈分,如孝子某某、某某、某某,孝子单列一行(竖行,下同),三兄弟并列;再下边是孝孙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上边孝子是三行,孙子很多,就列成几行,也是三个一排并列,这些孙子辈的应该是按照年龄排列。
再另起一行(竖行),某某年立(此古碑没有月份,现在的多写上月、日)
落款的字号要小。
Ⅶ 云南一坟墓,埋了5个日本兵,双手捆绑下跪埋葬,墓碑只刻了2个什么字
只要是战争,就会有流血和死亡。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为了祖国和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为后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二战时期的日本,在中国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他们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座倭冢现在还在腾冲,而日本认为这两个字极具侮辱性,至今仍在抗议。但如果日本人能认真翻一下他们的历史,就会知道他们的老祖宗其实是很享受“倭”这个称呼的。东汉初年,日本国王想借着臣属于汉王朝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便遣使入洛阳进贡,愿为汉臣藩,求汉皇赐名,汉光武帝遂赐“倭国”,其王又求汉皇赐封,光武帝又赐其为“倭奴王”,日本举国大喜。
Ⅷ 正规的墓碑格式图片
墓碑主要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墓碑书写的具体要求
下葬后,一般都要在坟前立一长方形石质墓碑,碑文男女有别,若死者为父亲则写“先考×××府君之墓”或“先严×××府君之墓”;若死者为母亲则写“先妣×门×氏太夫人之墓”。
墓碑的碑阳书写格式与铭旌、本主牌相同。碑阳上刻龙纹,中间为“流芳千古”、“名垂千古”等。碑阴写法不一,有刻“生卒年月日”,亦有刻行述者,即把生平、功德、为人、事迹写成传记。
Ⅸ 正规的墓碑格式图片
正规的墓碑格式:墓碑标准写法主要是主碑上逝者的信息,主碑碑文主要由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林君××大人之墓”,落款写明立碑人与逝者的关系姓名。从正规的墓碑格式图片可以看出墓碑的文字颜色也很重要,一般是黑底白字的,也有少数是白底黑字的,资产家势庞大的人,甚至会用金色的字体。
石雕墓碑内容要求
石雕墓碑所表述的内容,大多数人都只是解读出来哀伤,悲痛,思念。然而,这都是从石雕墓碑里面解读出来的私人情感,所以在刻写的时候需要按照规范书写。正文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符合“合生”规则。
碑文书写中,对字数是有严格要求的,人们一定要按照“生老病死苦”循环的规律,找到生老二字所在的位置,对应相同的字数,1,2,6,7,11,12,16,17,生卒日期方面也是要符合合生规则。
不够和超过部分可以加入农历时间,天干地支纪年,季节等,凑足6,11,16,21数字,从正规的墓碑格式图片看出不论横碑还是竖碑,都在面朝墓碑方向的右下角。
总的来说,墓碑的面积,不论大小,在刻上碑文时,基本上都遵守着相同的原则,碑文须完整地交待死者的姓名、籍贯、身份、子孙、安葬的坐度分金或重修墓碑的日期,以维持孝道与慎终追远的精神。
Ⅹ 农村墓碑样式有哪些
1、墙壁式小型墓碑
墙壁式小型墓碑即壁葬碑,它是适应于壁葬的一种独特小型墓碑。因为这种墓碑是镶嵌在壁葬墙格位上作为封住骨灰盒的碑板,因此其墓碑形状基本与壁葬墙的格位形状一样。受此限制,人们会在壁葬墓碑上镶刻一两句有意义的墓志铭和雕刻一些精美的装饰图案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2、卧式小型生态墓碑
新型生态墓碑的墓型大多为卧式墓碑,其适应于树葬、草葬、花坛葬等生态葬法,占地面积和高度都远远低于竖式小型艺术墓碑,更加生态化、节地化。这种卧式小型生态墓碑的墓碑很简单,往往一块高度磨光的碑板平铺于草地上,刻上逝者身份信息,便能达到标记逝者安息之所的作用。
3、竖式小型艺术墓碑:
中国传统墓碑基本上是竖立式的,就算是将墓碑的尺寸限制在高度0.8米以下、占地0.5平米以内,竖立式的墓碑依然是最受中国人心理认可的。
立碑的风水讲究:
一;要依据你家的家主时分八字,选一吉时吉课。
二;要根据阴宅具体情况,选一吉日。
三;碑向要与祭台方向一致。
四;碑的高低,立碑的具体情况要实地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