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图片大全 > 笑口佛图片大全

笑口佛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2022-11-05 13:16:23

❶ 那个笑口常开的佛叫什么名字

弥勒佛 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常被尊称为弥勒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着、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佛教大师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❷ 什么叫笑口佛,就是弥勒佛吗

弥勒佛就是笑口长开的形象,圆圆的肚子表示不把一切忧愁放在心上,完全是获得了大自在的样子。所以弥勒佛也俗称笑口佛。

❸ 这是什么佛像

您好,根据你的图片显示,
你的这个佛像是“弥勒佛”。
因为弥勒佛笑口常开,
这个是典型的弥勒佛造型,
望采纳,谢谢

❹ 家里能不能放笑佛,放什么位置比较好

当然可以,有佛堂的话最好放在佛堂里供养,位置最好清净、敞亮的位置,以客厅为最先考虑,一进房间就能看见。
用香、花、灯、果、饮食、净水等等供养;学习大肚弥勒佛的慈悲心,包容、帮助所有众生,这是心与行的供养,即法供养最为殊胜。
笑佛,一般指的弥勒菩萨,他慈眉善目,大腹便便,坦胸露乳,开怀大笑。任何人面对他都会被他感染,把一切烦恼抛开,是我们大家最为喜欢佛教菩萨形象。一般的寺院都把弥勒菩萨放在寺院的进门处,接引十方信众。
笑佛,弥勒菩萨实际上就是我们学佛人的师长,以师长之礼供养是最适宜的供养,学习他的行持、胸怀度量及笑面人生以慈悲济世的境界。
笑口弥勒佛的形象。其实这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
布袋和尚,明州(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 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有人问和尚有法号否?布袋和尚又以偈答:
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打开遍十方,八时观自在。
问大师有行李否?又以偈答曰: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有一副寓意深远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弥勒佛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此联把弥勒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趣味盎然。妙的是作者巧借弥勒佛之像来针砭“天下难容之事”,嘲讽“世间可笑之人”,可谓用心良苦。
四川峨嵋山灵岩寺弥勒佛殿两侧也有一副令人回味无穷的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此联与北京潭柘寺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蕴含着人生哲理,告诉世人要达观豁朗,淡泊名利,与人为善,团结和谐。
大肚盘坐、喜笑颜开的新型弥勒佛形象,代表佛教徒在红尘中的修持方法,世间烦恼无尽、痛苦无量,如何修持,如何面对,佛陀要我们能够看破、放下,要乐观、开朗笑对人生,也表达佛陀教导我们愚痴众生的大智慧。

❺ 不同形象的弥勒佛图片及介绍

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信奉佛教,有人会去庙里祭拜,也有人会在家供奉佛像。弥勒佛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和看到的,他有什么来历,又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小编将给您介绍弥勒佛图片,以及弥勒佛的其他介绍。



弥勒佛简介

弥勒佛其全称是弥勒菩萨摩诃萨,也被称弥勒尊佛。其意思是慈氏,在佛教的经典中,常常被称之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并且也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深受中国人们的推崇。

虽然它在名义上被称之为“弥勒佛”,但是实际上它仍然是菩萨。

弥勒佛来历及形象

弥勒佛在中国的广大的佛教中的形象一共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是出现在十六国的时期,通常是以交脚的弥勒菩萨形象而出现。这个形象的出现是依据《弥勒上生经》而衍生出来的,其意义是解救众生。



第二个形象:这个形象则是在北魏时期出现的,它演变为了禅定式或者是倚坐式

佛装形象。该形象由菩萨则变为未来佛,并定为标准佛相。



第三个形象:这个形象是从五代就开始出现的,并且在江浙一带出现的比较早。它是以和尚为原型的并且带有笑容的大肚僧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也是现在人们最熟悉的弥勒佛的形象。这个形象常被中国的人们乱称为欢喜佛、大肚弥勒佛,它们通常被塑造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



弥勒佛不同称呼的寓意

1、大肚弥勒佛

大肚弥勒佛的这个称呼的寓寓意是神奇而又平淡的,既显示出显庄严又有诙谐的趣味。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这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和善、智慧、幽默并且快乐的精神体现,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代表。

大肚弥勒佛通常被尊俸在寺庙的前面,当人们一进门的时候就能看到它。大肚弥勒佛笑口常开的形象代表了佛教的慈悲为怀而且有诙谐幽默,因此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人们看见他时,都能激发出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



2、未来佛

未来佛也称为东来佛祖,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强巴”,能够主宰世界的佛。它是中国人们普遍信奉一尊佛。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这个称呼寓意着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以一个乐观向上的姿态来生活。

弥勒佛道场

梵净山是中国着名的佛教名山,辟支佛在梵净山活动时期就有“古佛道场”之谓;净土宗传入梵净山后,弥勒道场建立;明万历年间,钦命僧妙玄重开梵净山,把临济宗带到弥勒净土道场,使梵净山禅净双修盛极一时。“弥勒道场”不止一个,是因为各地与弥勒因缘甚深,古有“天下不平,弥勒出世”之说,中国古代多动荡,所以弥勒现世的地方就很多。梵净山被称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可见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地位及其影响。

当然,古有“天下不平,弥勒出世”之说,中国古代多动荡,所以弥勒现世的地方就很多,于是“弥勒道场”自然也就不止一个。由此,除梵净山弥勒道场之外,还有浙江岳林山弥勒道场、浙江雪窦山弥勒道场、辽宁千山弥勒道场、云南锦屏山弥勒道场等。另外,浙江绍兴有新昌大佛、江苏南京有栖霞山大佛、河南有浚县大佛、四川有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宁夏有须弥山大佛,都是以弥勒形象依山就势雕塑的大佛像。可见,各地与弥勒因缘甚深,信众也不少,说它们是弥勒道场也未尝不可,只是传说不同、历史远近、规模有别、影响大小而已。


弥勒佛生日是哪一天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生日

2015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5年2月19日,星期四。

2016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6年2月8日,星期一。

2017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

2018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8年2月16日,星期五。

在家弥勒佛佛像摆放位置

a、佛像一般摆放在大厅

请来的佛像不可安置在卧房中,这样不仅会影响人的睡眠也是对佛的大不敬。佛像可以摆放在大厅,但是佛像两侧不可对着门或走道,易造成家运衰退。

b、佛像应摆放在清净的地方

佛像不可设在大门的进口或房间进门的墙上,因为进出口通道人流嘈杂对佛不敬重。厕所门口以及储藏室口也是要避开的,这个地方污秽不洁亵渎佛祖,容易引起家人的口舌之争。

c.要有靠:佛像摆放除了高度适中,还要注意佛像必须要有靠,方能靠谱。

d、宜在静方,安放的地方要清静,整洁。佛龛或神台附近最好不要有音响,电视机等东西。

e、不可对着床铺。不可对着餐桌。厨房,厕所,因菩萨见不得不雅的行为和荤腥之类。如条件所限,有的把佛龛或神台放在卧室,那麽在睡觉时要拿个黄布帘挡上。

总结

上面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弥勒佛的知识以及弥勒佛图片,不管它有什么样的称呼和什么样的形象,都希望人们能够有大肚弥勒佛所寓意的乐观、宽容的生活态度。

❻ 佛教中那个胖胖的、总是面带微笑的和尚是什么佛啊

佛教中那个胖胖的、总是面带微笑的佛叫 弥勒佛,又叫未来佛。号称: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望采纳,谢谢

❼ 佛教中那个胖胖的、总是面带微笑的和尚是什么佛啊

弥勒,菩萨名,梵文叫maitreya,译为慈氏,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汉传佛教这个像是仿照唐朝布袋和尚的样子塑造的。 梁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门前就可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好像欢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游客。

❽ 笑的很开心的那个佛叫什么

大肚弥勒佛笑口常开笑天下所有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所有难容之事

❾ 请问谁知道这是什么佛像

是未来佛---弥勒佛.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我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佛,通常将他尊俸在寺庙的前面,一进山门的地方。由于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佛教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大众喜爱。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他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

在部分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寓教于乐,启迪人们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息。

据说大肚弥勒佛的原型是一个名叫契此和尚,据《宋高僧传》载,契此是五代明州(今宁波)人,号长汀子。他体态肥胖大腹便便,常常锡杖上挂着布袋游方化缘。故称“布袋和尚”。

传后梁贞明二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磐石之上,圆寂前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后来宋崇宁三年,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后来 大肚弥勒形象就流传开来,成为佛寺的定制。

❿ 弥勒佛最初的是什么形象

是一个英俊苗条的,印度婆罗门出身的...

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且言语无常,四处坐卧。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他还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什物一古脑儿倾倒于地,对围观的人们叫道:“看!看!”曾作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后梁贞明二年(916),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宋崇宁三年(1104),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此后,江浙一带就逐步流行一种按“布袋和尚”形象塑成的袒腹大肚、喜笑颜开的笑口弥勒像,并将他安置在天王殿中,令人一进山门就有皆大欢喜的感觉,深受世人喜爱,以后“大肚弥勒”的这一布置就成了寺庙的定制。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上五代、宋元时所刻的各种佛教造像中,就有这样一尊弥勒像,所雕的弥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头现比丘相,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个按着一个大口袋,一手持着一串佛珠,乐呵呵地看着前来游玩进香的人们,人们见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很多寺院的弥勒殿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阅读全文

与笑口佛图片大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图片png怎么转jpg格式 浏览:297
做衣服的软尺图片 浏览:467
奶酷脸男生图片 浏览:875
如何选合适的背景图片 浏览:548
小女孩掰手腕图片 浏览:626
抱书的女孩子的图片二次元 浏览:984
中童短发的发型图片女 浏览:755
女孩屁股的图片 浏览:944
手工立体作品图片大全 浏览:572
9张手机图片转word文档 浏览:191
狼女图片动漫 浏览:671
ct的日期怎么看图片 浏览:372
铃木重机车图片和价格 浏览:688
乳罩品牌价格及图片 浏览:732
热巴黑红衣服在一起的图片 浏览:267
伤感图片下面带文字的图片 浏览:863
k的动漫图片大全 浏览:419
发烧的女孩图片 浏览:95
男生带帽子伤感图片 浏览:727
废旧衣服变宝图片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