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儿疝气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疝气有哪些症状
孩子如果有疝气,会感到十分难受,小儿疝气一般是由于咳嗽、排便、哭闹等引起的,小儿疝气发现后必须马上治疗,一般根据孩子疝气的情况,来决定是采用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
疝气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为4%左右,一般多见于男宝宝,早产儿发生疝气的几率更高。为了给疝气患儿制定最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案,首先需要明确小儿疝气的病因。
在妊娠期,胚胎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但有些孩子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斜疝,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有些男孩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斜疝,只是发病率非常低。
有些孩子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此外,中医认为疝气的形成和患儿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医认为,疝气病是由于孩子发育不健全或由于体质虚弱、中气不足、寒气、湿气、浊气、怒气乘虚进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不畅滞留,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
除了先天原因外,一些后天因素,如孩子咳嗽、打喷嚏、啼哭或排便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等原因都会引起小儿疝气。
1、小儿疝气一般是由于用力咳嗽、排便、排尿、哭闹、剧烈运动等引起,孩子的腹股沟有突出块状肿物,肿物在用手按压、孩子安静时或平躺睡觉时就会消失或忽隐忽现。
2、孩子的肿块摸起来很柔软,在按压肿块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这多是由于小肠脱出造成的,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也可能会脱出导致脐疝。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孩子还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也有些可能会变得易哭、不安等。若疝气严重会导致孩子行动不便。
3、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4、小儿疝气如果久拖不治疗就有有可能出现嵌顿疝,一旦出现嵌顿疝就容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健康。
在孩子出现疝气症状后,需要马上进行治疗。若患儿脐疝较小,一般可在2岁前自然痊愈,只需在患儿脐疝处贴胶布或缠绕弹性腹带来治疗;但若脐疝较大,患儿2岁后仍未痊愈,则需要通过手术手段,开刀治疗。
非手术治疗一般针对直径小于1.5cm的较小的脐疝,这些脐疝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鉴于小儿疝气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
弹性腹带法: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白天佩带弹性腹带,睡觉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这方法操作较简便,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孩子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
胶布粘贴法:取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的医用胶布,一端前约5厘米剪成舌头样,另一段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插入。插入后,贴有胶布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
粘贴时必须适度贴紧,并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外围可加弹性带(松紧带),防止胶布滑脱。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
手术治疗若患儿已满2岁但小儿疝气尚未痊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具体方法是在脐疝下方1-2cm处作相应的弧形切口,游离皮瓣,呈露两侧腹直肌前鞘。切开腹白线和疝囊,如果没有完整的疝囊则切开腹膜。回纳肠管,切除疝囊,在疝环处缝合腹膜切缘。横形缝合腹横筋膜,再纵形缝合腹白线以缝闭脐环和修复腹壁薄弱区,最后将保留脐孔的皮瓣按原位缝合。
疝气给孩子的正常发育和生活带来极大困扰,疝气严重时要通过开刀手术治疗,对患儿身体伤害极大。为了避免孩子遭受疾病困扰,家长应做好小儿脐疝的预防工作:
1、家长应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看看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存在肿囊或时隐时现的块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2、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腹部受凉导致生病,常常将孩子的腹部裹起来,但要注意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学站立或长时间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3、要注意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多让孩子吃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4、注意天气变化阿赫早晚温差变化,按需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感冒着凉。孩子感冒咳嗽后,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同时要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剧烈咳嗽或啼哭导致腹压升高,引发疝气。
5、若孩子曾患疝气但已治愈,在治疗之后,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复发,在运动和饮食方面都要注意,根据医生的嘱咐做好防护。
警惕孩子无故反复哭闹。若孩子常不明缘由哭闹不止,家长需警惕小儿疝气的发生,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中医认为小儿疝气是由于气血不畅造成的,疝气患儿容易腹胀便秘和消化不良,因此家长应多给患儿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让患儿多吃一些新鲜有营养易消化的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苹果、葡萄、西红柿、茄子、芦笋等,还可以让孩子多吃粗粮,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排便,避免便秘。
竹笋和芹菜竹笋和芹菜对于疝气患儿来说是很好的食物。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竹笋还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芹菜含有大最的粗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避免疝气用力过大,加重病情。
淡盐水家长可以给疝气患儿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淡盐水、睡前可以喝一杯蜂蜜,这样会保持排便的通畅,有助于缓解小肠气的症状。
酸奶喝酸奶对于促进消化也有好处。酸奶是个好东西,可以多喝,但切记不要和碳酸饮料混着喝,避免产生胀气引起小腹病症加重小肠疝气。
其他补气食物疝气患儿还可以多吃补气的东西,像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食物,另外有营养的东西也要多吃,这些食物能帮助腹壁快点长好。
② 女宝宝也会有疝气是吗
您好,女婴也有患腹股沟疝的可能,建议您带孩子到医院做个B超,一般可以确诊。你好!女宝宝也会得疝气的,只是男宝宝的发病率高,男宝宝的发病几率为女宝宝的5~10倍。这与男宝宝的睾丸下降过程及腹膜鞘突然闭锁有密切的关系。造成宝宝疝气的原因是因为宝宝腹部压力增大。另外是宝宝大声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的时候,...腹部压力会突然增大,导致腹内脏器有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于是就形成了疝气。
③ 小儿阴囊疝气症状图片在哪儿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疝气,其实疝气也是人们都知道的一种疾病,医学上也被称之为小肠气,也就是当人体的腹腔压力增加的时候出现的一种问题。它主要是因为人体用力过度导致腹腔压力增加,从而让上环镜膜受到了压力被冲破而引起的。
现在在医学上治疗疝气,可以分为手术以及非手术两种治疗方法,医生会根据孩子不同的症状以及严重程度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家长应该要多配合医生来接受治疗,这样才可以让孩子的疝气更好、更快的好起来。家长在治疗的这段期间,对孩子的饮食要多注意,根据医生要求的饮食来给孩子吃东西,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也要缓解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孩子也可以减轻病痛的折磨了。
④ 疝气女性症状有哪些图片
疝气是一种常见病,女性患疝气病几率普遍低于男性,但是女性患疝气的几率还是存在的。成年女性得疝气会影响生育,因此女性一旦患了疝气病一定要到专业的疝气医院进行确诊检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
⑤ 女孩7岁左右疝气图片
建议腹腔镜手术,手术两分钟完成。双剑博博士
⑥ 一个月女宝宝腹股沟疝气怎么办
一个月的女宝宝腹股沟疝气,可以选用两种办法,但是也要看具体情况。正常的情况下,在一周岁以内的宝宝出现疝气的现象可以自行痊愈,可以给宝宝戴上疝气带,还有一种如果这个现象非常严重,就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法。
宝宝有任何疾病,越是越早发现越好,越早治疗越好。宝宝腹股沟疝气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的,所以产前检查以及孕产妇的身体健康一定要保证,才能对宝宝好。
⑦ 小女婴儿疝气是什么样的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多数在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l~2岁才发生.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4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小 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 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小儿疝气发病初期, 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 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 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 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人们平时所说的小儿疝气,从医学上讲,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 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 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 由于婴儿腹肌可随身体的生长逐 渐强壮,疝气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暂不治疗,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疝块突出时,及时将其还纳,防止疝块再次突出,发育中的腹肌还有 加强腹壁的机会,使疝气病有自愈的可能.(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疝气一旦发生嵌顿---疝气包块卡住,无法复位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 行复位,并尽快接受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块会越来越大,如果能及时回纳,问题还不大,但若稍一用力甚至站立时疝块就出现,往往会影响正常生 活.还有可能导致嵌顿疝,绞窄疝的发生.当孩子剧烈哭闹或突然用力时,腹内压突然增加,腹腔肠管突出过多,疝囊颈经常受到磨擦,使疝内容物不能还纳,应立 即到医院诊治.如果嵌顿过久,会形成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这时再行急症手术,其风险要大得多. 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患有疝气时,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6个月以下的患儿可暂不处理,但需密切观察;6个月以上的患儿如果疝块逐渐增大,或有嵌顿史者,则应抓紧时间,尽早进行彻底治疗.
⑧ 宝宝疝气是什么样子的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 俗称“脱肠”,是小儿泌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股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网膜、卵巢、小肠、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 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小儿疝气自测:首先,小孩哭闹,如果您仔细检查,会发现腹股沟的一侧鼓起一小包,有的似大枣大小,有的似核桃大小,摸起来很硬,触痛明显,有的降入阴囊底,当小孩平卧或睡着了,包块可还纳腹腔,但如哭闹,站立,腹腔压力大时,包块可再次出现。您可以判断孩子得了疝气。新生儿患“疝气”千万不要手法复位,因为新生儿肠壁较薄,过力挤压易使肠子穿孔。
⑨ 女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哭闹使劲的时候能给她按住吗
女宝宝的疝气都是直疝,需要等宝宝大一点手术修补的,这样才能完全的治愈。为了防止疝气发生嵌顿,尽量预防宝宝长时间的哭闹的,因为在哭闹使劲的时候负压增大,会使得疝气发作的。多哄哄宝宝,或者用物品分散一下宝宝的注意力。
⑩ 女孩的疝气一般在哪个部位
疝气最常见的部位在腹股沟, 女性疝气一般是股疝,是腹壁薄弱,通过股环,突出于大腿根部内侧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