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代钱币图样
唐朝的钱币有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会昌开元、得壹元宝、顺天元宝等。
1、开元通宝:为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的时候,一改历代的货币制度,铸行属于唐朝的被称为“通宝”的钱币,取名为“开元通宝”。
2、乾封泉宝: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时,由唐高宗推出,钱径是2.5厘米,钱上的文字是隶书,旋读,光背,铜料精纯,铸工良好。
3、乾元重宝:在乾元元年七月,由唐肃宗下令铸行推广开来。钱径是2.7厘米,重5.97克,钱上的文字是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
4、大历元宝: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造的一种货币,没有明文记载但却有实物存在,钱径2.3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为小平钱,背无文。
5、建中通宝:钱径2.1厘米,重1.8-2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
6、会昌开元:淮南节度使李绅率先铸造进呈一种背面铸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以纪年号“会昌”。
7、得壹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史思明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8、顺天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安禄山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② 唐朝都有什么钱币
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在唐朝建立以后,政府迅速颁布了货币政策,在武德四年秋,政府下令废除五铢钱,铸造发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的直径是八分,重二铢四参,十文开元通宝钱重一两,一千文开元通宝钱重六斤四两”。
唐朝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同时,又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并行的货币制度,这里说的钱就是指的铜钱—开元通宝,帛是丝织物的总称,其中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䌷等,其实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一起流通使用的多元的货币制度。
③ 唐代有多少种钱币
唐代钱币品种不多,有“得一元宝”,“顺天元宝 ”“咸玄通宝”“'乾元重宝”“乾封泉宝”“建中通宝”“大历通宝”“开元通宝”。
④ 唐朝货币种类,你有哪些了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唐高宗开创,永徽之治,唐玄宗继位后又开创了经济繁荣,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唐朝的经济比较发达,货币与前朝有不同的地方,代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唐朝都有哪些货币?
开元通宝是唐朝的货币,也是唐代的第一种货币发行量最大,延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开元通宝的质量和李通或控制的得当,而且钱币的做工非常精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开元通宝现已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最初的开元通宝是由书法家欧阳询所写的,仍然采用方孔圆钱,每十文重一两,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开元通宝有很强的收藏价值,同时也有旺财的作用。
⑤ 唐朝的钱币有几种
八种。唐朝的钱币有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会昌开元、得壹元宝、顺天元宝等。
1、开元通宝:为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四年的时候,一改历代的货币制度,铸行属于唐朝的被称为“通宝”的钱币,取名为“开元通宝”。
2、乾封泉宝: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时,由唐高宗推出,钱径是2.5厘米,钱上的文字是隶书,旋读,光背,铜料精纯,铸工良好。
3、乾元重宝:在乾元元年七月,由唐肃宗下令铸行推广开来。钱径是2.7厘米,重5.97克,钱上的文字是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
4、大历元宝: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造的一种货币,没有明文记载但却有实物存在,钱径2.3厘米,钱文隶书旋读,为小平钱,背无文。
5、建中通宝:钱径2.1厘米,重1.8-2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
6、会昌开元:淮南节度使李绅率先铸造进呈一种背面铸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以纪年号“会昌”。
7、得壹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史思明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8、顺天元宝:在唐玄宗后期,由安禄山进行发行的,存世不长,但却见证了唐朝的那一段历史。
(5)唐朝货币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古代货币指的是相对于现代货币,具有历史性、贵重性、交换性的货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剩余物品的增多,人们逐渐互相依赖,收到别的物品,需要输出自己多余的物品,这是最早作为中间媒介的古代货币。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
开元通宝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⑥ 唐朝比较珍稀的古钱币有哪些,价格是多少,武则天时期的叫什么
开元通宝背三朵云、四级,上云下月、五级,背祥云、背祥云托月、五级,金、银开元通宝,乹封泉宝、六级,乹元重宝背祥云,五级,乹元重宝背瑞雀、四级,乹元重宝白铜母钱1级,大历元宝、四-五级,建中通宝、会昌开元蓝三云,背永、福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价估计都在千元-万元左右。武则天时期流通货币开元通宝、乹封泉宝。曾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⑦ 唐朝有什么铜币
图片这个是北宋的宣和通宝,唐朝应该是开元通宝
⑧ 什么年代的
图片1是唐代货币开元通宝。制造年代:唐朝初年(唐高祖武德四年)至宋朝初年(宋太祖开宝八年)。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图片2是北宋货币熙宁元宝。年代: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年间(公元1068~公元1077年)铸造。熙宁元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材质是铜。有篆书,楷书,隶书。面文旋读,版别很多,背上有衡字者和隶书者少见。另有“熙宁通宝”和“熙宁重宝”钱存世。
图片3是清代钱币雍正通宝。制造年代: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至 清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年)。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宝现为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的功效。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
“通宝”是中国自唐初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如半两、五铢。另有元宝、重宝、之宝等钱。唐代改变了秦、汉以来钱币以重量命名的习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币面上下右左有“开元通宝”四字。“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通宝”意为通行宝货。有人按顺时针方向回环来读作“开通元宝”,成为后世铜币以“通宝”或 “元宝”命名的由来。“通宝”名称为后世沿用,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号(国号),如唐代的“建中通宝”,南唐的“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南宋的“大宋通宝”,明代的“永乐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宣统通宝”等。辛亥革命后,云南、福建还曾试铸“民国通宝”。“通宝”钱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在我国货币史上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