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护士配药剂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护士配药剂量计算公式是每日(次)剂量=患者体重(kg) x 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1、按体重计算。
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方法。许多药物已经标出每千克体重、每日或每次需要量,此法计算非常方便。
计算公式为:
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 x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
患儿体重应按实际所测得值为准。若按体重计算结果超过成人剂量,则以成人量为限。
2、按体表面积计算。
此法计算药物剂量更准确,因体表面积与基础代谢、心搏量等生理活动关系密切。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30kg体表面积(㎡)=体重(kg) x 0.035+0.1。
>30kg体表面积(㎡)= x 0.02+1.05。
儿童用药剂量=体表面积(㎡2)x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需药量。
3、按年龄计算。
用于不需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和剂量范围大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物。
4、按成人剂量计算。
由于所得剂量偏小,一般不常采用。
计算公式为:儿童剂量=成人剂量x儿童体重(kg)/50。
② 台州一卫生院护士边追剧边配药,病人的安全该如何保障
人并不是万能的,做任何工作都可能会出现错误,医护人员忙起来也可能会开错药。正因为如此,这份工作需要更加仔细的人才能担任,并且上班时不能一心二用。这名台州女护士为了节省个人时间,给患者配药时眼睛盯着电视剧,就算经验再丰富,次数多了也会出错。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再发生,医院应该规定医护人员上班期间不准玩手机,另外要有监管人员随时监督。
去医院看病要注意哪些问题?
打点滴时注意核对名字,每个瓶子上都会写患者的名字,有些护士换药之前会进行使用,如果对方没问,自己看一眼就知道了。拿钥匙注意听医生吩咐,哪重要吃多少,袋子上都会写,但有些医生书写不规范,很容易造成误解。
③ 护士 配药液前应该注意些什么
仔细查对啊!一定要仔细,看了再看,同时看药液对不对,有没有配液禁忌什么的,两种药液加在一起会不会有什么反应,不过一般没什么事儿,除非有些大夫不小心写错了。
④ 护士配液无菌操作标准
无菌技术:在执行医疗护理抄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肌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一是环境要清洁;二是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口罩须着住口鼻。
现在有人说:无菌操作没有20分钟就可以不戴口罩。这样行吗?什么是无菌技术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章制度就得严格执行,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我就亲眼看见对药时不戴口罩,边讲话边抽药,注意力未集中,把药给配错了。
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无菌操作时该戴口罩,该用无菌手套,正规操作,一丝不苟。自己放心,病人放心。
⑤ 配药的图片怎么发朋友圈
配药的图片发的朋友圈句子如下:
1、不吃药又不好,吃了还有副作用,头痛的一天还是健康好。
2、喝药,吃药,真的,药罐子。实在吃不进去药了,好难受。
3、救命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好好睡个觉啊,我不能再熬夜了,也不想再吃药了,来个人监督我好好睡觉吧。
4、这两天晚上总不想吃药,每天早上起来拔牙的位置疼得厉害,别说粥,啥都不想吃嘴都不想张。
5、今天依旧是胃炎犯了的一天,不想吃药,每走一步都能清晰的感觉到胃在下坠的疼。
6、肺都要咳出来,吃药的效果大概就在于鼻涕从绿色逐渐回到了白色。
⑥ 现在医院护士配药水怎么都在一个小房间里操作,怎么操作的病人都不知道,不放心。
这是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而且就算让你看着,你能知道人家有没有少配错配吗?
别揣着敌意到医院看病。病是你自己得的,不是医生让你得的。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真的存心欺骗一个外行,在你眼皮底下也能偷龙转凤。
⑦ 护士在工作中应遵循哪些给药原则
护士在工作中应遵循给药途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1、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选择:为适应繁多的疾病种类,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疾病状态,明确在医院用还是家庭用,用于何种经济状况的人群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给药途径和相应的剂型。
2、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点选择: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药物在剂型的制备中药用辅料的应用配伍提供依据。药用辅料可溶解、混悬、增稠、稀释、乳化、稳定、保护、着色、矫味或改观药物使之形成有效而适宜的药物制剂。
3、根据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选择:口服是较安全、方便和经济的用药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4、根据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选择: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生开具的药物应用的服从程度,也是药物发挥疗效的重要保证,不好的依从性会导致疾病的急剧恶化甚至死亡,也增加了医疗临护的费用。
5、注射给药原则是施行一切注射术必须遵循的原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排尽空气;检查回血;掌握无痛技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7)护士如何正确配药图片扩展阅读:
护士在工作中常用的给药途径:
1、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给予方式之一,其具有起效快的特点但是也存在着长时间的输液造成的静脉炎、肺动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可能导致体内的菌群失调。
2、注射用药:注射用药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因其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的特点。
3、口服给药:一般口服给药的产品性状较为稳定且方便。但缺点是起效较慢,部分药物会受到胃酸等作用破坏药效。
4、舌下给药:舌下给药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如米索前列醇在产妇中的应用。其可在产妇娩出胎儿后通过舌下含服药片的形式达到防治产后出血的目的。
⑧ 护士加药如何拿注射器视频教程
规范的话书上都有,临床的话一般都是在不违反无论选择的前提下怎么顺手怎么拿
⑨ 配药计算公式是什么
剂量(每日或每次)=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体重应以实测值为准。年长儿按体重计算如已超过成人剂量则以成人剂量为限。
药物剂量换算,是临床护士最常见、接触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错、事故好发的环节。
相关信息:
在儿科临床用药中,婴幼儿用药量大大小于成年人,加上现在家长要求高,小儿病情变化快,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时间内得到治疗,所以既准确又快速配液已成为对护理人员的一种考验,护士在为婴幼儿配药时,必须做到计算准确,精确地抽吸药液。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 剂量
⑩ 护士配药剂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按体重计算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剂量(每日或每次)=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体重应以实测值为准。年长儿按体重计算如已超过成人剂量则以成人剂量为限。
按体表面积计算此法更为准确,但较复杂。小儿体表面积可按“小儿体表面积图或表”求得,也可按公式计算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
护士配药原则
1、应根据医嘱给药。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其病情变化。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做到“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3、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方法和时间。备好的药品应及时分发或使用,避免放置过久药效降低或污染。
4、注意用药后反应某些药物易引起过敏或毒副反应较大的应加强观察,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