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子政务是干什么的
电子政务是国家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主要内容
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
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
5、充分利用政务网络,实现政府“无纸化办公”。
6、政府知识库。
(1)电子政务如何运作图片扩展阅读:
电子政务特点:
相对于传统行政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
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 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贰’ 电子政务云的应用架构图
电子政务云由客户端、SaaS、PaaS、IaaS四部分组成,并通过管理和业务支撑、开发工具进行联通。
‘叁’ 电子政务中什么叫待办工作待办工作包括哪几个状态
待办工作:显示已到达的需要签收办理的工作文档。
状态:未接收,办理中,已办结。
‘肆’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又叫做OA)之间的联系:
电子政务是对外服务的,办公自动化是对部门内服务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受理行政事项的申请和反馈结果,办公自动化主要是部门内部的办公流程。
一般来讲,由电子政务作为对外的门户,受理行政申请,转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上走办公流程,审批的最后结果再返回到电子政务系统反馈给申请人。
二、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有3点不同:
1、两者的含义不同:
(1)电子政务的含义: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广义电子政务的范畴,应包括所有国家机构在内; 而狭义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直接承担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各级行政机关。
(2)办公自动化的含义: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2、两者的特点不同:
(1)电子政务的特点:相对于传统行政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
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 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2)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办公自动化强调办公的便捷方便,提高效率,作为办公软件就应具备几大特性:易用性、健壮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
3、两者的应用不同:
(1)电子政务的的应用: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
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在电子政务中,政府机关的各种数据、文件、档案、社会经济数据都以数字形式存贮于网络服务器中,可通过计算机检索机制快速查询、即用即调。
(2)办公自动化的应用:通常办公室的业务,主要是进行大量文件的处理,起草文件、通知、各种业务文本,接受外来文件存档,查询本部门文件和外来文件,产生文件复件等等。
所以,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生产各种文档,存储各种文档,采用其它先进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等复制、传递文档,或者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传递文档,是办公室自动化的基本特征。
办公室是各行业工作的领导进行决策的场所,领导机关做出决策,发布指示,除了文档上的往来之外,更深层的工作,实际上是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处理、分析,从而做出决策,并将决策作为信息传向下级机构或合作单位,或业务关联单位。
‘伍’ 电子政务的四种基本模式
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电子政务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G-G),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B),
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C),
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E)。
以上四种模式是一种互动关系.政府部门是以两种身份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它既是公共信息平台的使用者,也是建设的组织者,这两种身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5)电子政务如何运作图片扩展阅读:
电子政务主要内容:
1.政府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
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4.将电子商业用于政府,即“政府采购电子化”。
5. 充分利用政务网络,实现政府“无纸化办公”。
6. 政府知识库。
相对于传统行政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
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 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电子政务
‘陆’ 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什么
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实质是什?
内涵:
(1)、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电子政务是基于网络或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政务活动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以改善政务活动的效率水平。
(2)、从互联网对政务方式变革的角度:电子政务是政府在互联网上建设政府网络,并通过政府网络改善政府及社会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方式。
(3)、从改革政务方式、进行政务从组的角度: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政府职能活动方式,通过对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方式的信息化过程,改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变革传统政务关系中已经存在的G to G、G to B、G to C等联系方式和运行结构,以支持高效率的政府运行。
(4)从网络化的整体政府角度:电子政务是基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政府运作方式。
(5)、从社会信息化个领域全面融合发展的角度:电子政务是政府社会管理的新方式,而不仅仅是一个在确定的范围内集中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
总之,电子政务是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及服务的过程及结果。
实质:
电子政务是由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普及引发的一场政务活动的变革。电子政务既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职能、改革政府体制机制形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
电子政务是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
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活动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2、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有哪些?有何内在联系?
从电子政务的实施对象和应用范畴角度,可将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划分为以下四种:G2G、G2B、G2C、G2E
(1) G2G——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 to Government,G to G)
政府及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的简称,是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该模式主要定位于政府机关系统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通过网络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办公系统、一站式办公系统、协同办公系统等收发、传递公文以及其他形式的政务信息和进行业务处理。
主要任务是:政府信息发布、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政府对企业监管和服务。其工作有如以下几个方面:电子税务服务、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的电子服务、政府采购及招标、电子招商等。
(2) G2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overnment to Business,G to B)
是政府及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的简称,是政府及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一种数字化的业务联系,以建立一种新型的政府及企业关系。
主要任务是:政府信息发布、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政府对企业监管和服务。其工作有如以下几个方面:电子税务服务、电子工商审批及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的电子服务、政府采购及招标、电子招商等。
(3) G2C——政府对公众(Government to Citizen,G to C)
政府部门向公民提供一站式、在线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的电子政务模式。
主要任务是:政府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其工作有如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信息发布、公众服务信息发布、电子税收、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办理证照、电子医疗服务等
(4) G2E——政府对公务员(Government to Employee,G to E)
政府及政府公务员之间的电子政务,目的在于在政府部门及政府公务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高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
主要任务是:政府公务员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办公,以及同事间的交流和协作工作。其工作有如以下几个方面:协作、培训、人员考核评估、政务管理、决策支持等
下图表明了电子政务四种模式及其相互的内在联系
3、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给我们哪些主要启示?
1、电子政务的建设要及政府改革结合起来。通过考察国外电子政务及政府改革研究的新进展,可以发现,电子政务及政府改革有紧密关系,电子政务作为技术手段参及政府改革,是推动政府实质性改革的力量。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但改变了政府行政方式,同时也影响到了行政决策和行政措施的变化,对促进政府行政的现代化、民主化、公开化、效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展电子政务要求对政府的职能进行重组,进行政务流程再造,要考虑到跨部门的合作,将相关业务按公众的需求组合起来。把电子政务的发展及政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避免电子政务少走弯路。
2.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建设的本质和宗旨就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行政服务,电子政务建设及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时,只有从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有选择地把政府对社会、公众服务的最主要业务率先实现信息化,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电子政务的价值。
3.逐步完善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由于开展电子政务是一种政府行为,只有在法律给予其明确的要求
及约束时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如果没有约束,电子政务必将会情不自禁地向政府自身的利益倾斜,从而背离为公众服务的初衷。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立法必须先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