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南的28种特色美食
海南美食攻略:海南十大特色美食,我敢说最后一种你绝对没吃过
,今天你们的吃货小编要带大家走进美丽的海南,去品尝海南的特色美食。
1、海南鸡饭
说起海南怎么能不说招牌的海南鸡饭呢,海南鸡饭是海南的特色美食,主要食材是鸡肉和大米,主要烹饪工艺是烫煮,主要以海南文昌当地的白切鸡为食材,同时配以鸡油和浸鸡水烹煮的米饭,故得名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
2、抱罗粉
抱罗粉是海南的特色美食,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罗镇得名,相传自明代起抱罗粉就成为抱罗镇闻名四乡的美食了,抱罗粉属汤粉类,其贵在汤好,汤质清幽,鲜美可口,香甜,抱罗粉的汤较甜,但是这是一种独特的鲜甜,甜而不腻,且甜中带酸, 其味妙不可言。
抱罗粉
3、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是海南的特色小吃,酸辣甜香,佐料丰富,味道极其鲜美,令人回味无穷,因为陵水是海南省的一个县,全名为陵水黎族自治县,由于陵水制作的酸粉最为正宗,也最好吃,陵水酸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随着陵水酸粉在海南省内传播,其他一些市县也有人制作酸粉,但味道却不如陵水原创地区的味道正宗,渐渐地对大部分来说就有了一个陵水酸粉的名称。
陵水酸粉
4、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小吃,流传历史久远,海南粉多味浓香,柔润爽滑,刺激食欲,故多吃而不腻,爱吃辣的加一点辣椒酱则更起味,吃到末尾剩下少量粉时,加进一小碗热腾腾的海蚌汤掺和着吃,更是满口喷香,回味无穷。
海南粉
5、椰子饭
椰子饭是海南的特色美食,又叫椰子船,椰子饭是一种极为独特的食品,是由海南优质糯米、天然椰肉和椰汁一同蒸熟而成,是海南传统农家特色美食。
椰子饭
6、椰子糕
椰子糕是海南的特色小吃,是椰子精华的浓缩。是由葡萄糖浆、白砂糖、鲜椰子汁、糯米纸原料精制而成。椰子糕除了具有年糕的绵软特点外,其超Q是最大的特色,甜而不腻中夹着一丝丝韧劲,软软的、绵绵的,外观上椰子糕色泽明,光滑洁亮,赏心悦目,诱人食欲,入口清爽,甜滑润喉。
椰子糕
7、椰丝糯米粑
椰丝糯米粑是海南的特色小吃,主料是用糯米粉做皮,填以新鲜椰肉丝、芝麻、碾碎的炒花生、白糖等配成的馅,以椰子树叶包成5厘米左右大小的圆粑 ,蒸熟趁热吃。
椰丝糯米粑
8、海南清补凉
海南清补凉是海南的特色美食,作为风靡热带海南岛的特色冰爽甜品,传统的海南清补凉主要是以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空心粉等做成,放置冷却或加入冰块后及成为一碗正宗的海南清补凉。
海南清补凉
9、海南煎饼
海南煎饼是海南的特色美食,皮薄层多,外酥内软,咸淡适口,香味奇特,诱人食欲。以面粉,鸡蛋,猪油等制作而成。
海南煎饼
10、四宝琼山豆腐
四宝琼山豆腐是海南的传统特色美食,此菜的豆腐并非豆制品,而是以鸡蛋清泡制,状如豆腐脑,洁白嫩滑,配以上鲜四宝,味极鲜美,因最早出自琼山厨师之手而得名。
② 文昌鸡、椰子饭、清补凉……什么才是真正的海南味道
1.城市的性格,味觉的记忆
海南岛民的口味,就像养育了他们的大海一样包容。但对外地来客来说,想要吃一口最正宗的海南风味,寻找正宗的琼菜馆可能是最慢的一种方法。
吃海鲜是游客来海南必打卡的一个步骤,海岛的每个城市都有一条着名的海鲜街。但海鲜大排档的霓虹灯熄灭以后,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大排档背后的招牌可能是“重庆食府”或者“川湘味道”。街上的东北菜馆和川菜馆比琼菜馆要多得多,多到在地的海南人都会戏称三亚是“黑龙江省三亚市”。
想要吃到真正的海南味道,你需要和岛民一样,晚上八九点钟穿着拖鞋,骑着小电驴出门晃晃。这时候夜市就慢慢地开始开张了。
南洋风格的骑楼老街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人潮拥挤中捧上一碗炒海螺,猛嗦一口海的味道。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泰龙城里,排队最长的永远是绿豆饼和卤鸡爪。避开人潮再往里走走,才能吃到清凉解暑的鸡屎藤粑仔。放下美食后,向巷子里那尊金色的四面佛双手合十,也许这就是对美食的热爱与敬意。
南门小吃街,清补凉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海大第一家”、“海口第一家”、“海南第一家”,从起名的气势上就不想输给任何人,味道自然也不会差,每家清补凉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制胜一招。
初尝海南菜,吃惯了重口味的北方人大多会一脸懵地怀疑自己的味觉。就像海南四大名菜中最有名的文昌鸡,除了蘸料以外,鸡肉本身是没有味道的,还带着没有煮透的一种半生不熟的陌生口感。
这样的海南菜到底能用什么词概括呢?
曾经,我以为是海南菜的代名词是——淡而无味。但在海南生活数年以后我才知道,海南的味道不是平淡,而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馈赠给这座海岛的自然味道。
最能代表海南的味道,应该是甜和香吧。
2.甜蜜蜜,冰镇的甜蜜蜜
海南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一个半月是酷暑,动一动就汗如雨下。每次热到茶饭不思的时候就会祈祷:要是能不吃饭只靠吸仙气就能续命该多好啊。
拯救酷暑的,除了终极大杀器冰镇西瓜之外,我想只有海南特产的各种冰镇甜汤了吧。
(1)清补凉丨海口“夜市一霸”
说清补凉是海南最有代表性的小吃,真的一点都不为过。但初次来海南的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奇怪地问一句:啊?什么清凉?清什么凉?补什么玩意儿?
清补凉这个叫法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都有,有些地方清补凉的做法是煲老火汤,而海南清补凉则属于甜品。
海南清补凉以红豆、绿豆、薏仁、龟苓膏、红枣、西瓜、菠萝等杂粮和水果作为底料,点睛之笔是一定要来一颗鹌鹑蛋,再加入糖水、椰奶或者冰沙,最后撒上一把花生碎、葡萄干或者椰子丝。
在海大南门小吃街,每家清补凉店主都爱说自己才是“第一家”,但其实不论谁是“第一家”,每个吃货心里都有自己最爱的一家。
离开海岛的时间久了,早已不记得哪一家清补凉里的鹌鹑蛋最新鲜、哪一家老板放的西瓜丁比较多、哪一家的椰奶最浓郁。但我总记得那时候那些下课后在南门吹牛的时光,点一碗冰沙清补凉,只要没吃完底料就找老板“无限续冰”,即使要一直焦虑地抖腿赶蚊子,也愿意在摊前坐上一晚。
每个离开海岛的游子,最怀念的是清补凉,也是那段回不去的抖腿时光。
(2)甜薯奶丨吃到就是赚到
甜薯奶这个名字对外地人来说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是它绝对算是长期霸占海南小吃榜前几名的顶级选手。
记得从前在海口生活的时候,晚上总喜欢去找卖甜品的老奶奶喝一碗糖水,用甜味消除一天的疲惫,然而每次奶奶都会告诉我:甜薯奶卖光了,地瓜粉也很甜的,来一碗?
这句话听了好多年,但每次下课都赶不上最后一碗甜薯奶,到头来也没吃上几口。可见甜薯奶在海南有多受欢迎。
甜薯奶很神奇,别看名字里面有个“奶”字,它里面只有甜薯没有奶,奶白色其实来自于米。将甜薯糊和米浆搅拌均匀后下锅,煮出一锅白玉般的胖丸子,最后再加上古早味红糖和辛辣的生姜,品尝甜辣混合的奇妙口感。
卖甜薯奶的小贩们真正地活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磨粉浆,下午售卖,一天就卖那么些,绝不会多做。
岛民偏爱甜薯奶这一口甜,为了喝上一碗能从海口各地专门寻去西庙之类的老街。但若没赶上最后一碗心里倒也淡然,吃的就是随心所欲,大不了改日再来。
(3)鸡屎藤粑仔丨海南“土参”
看到“屎”这个字,一般人都会望而却步。敢把自己名字叫“屎”的食物,一定是好吃到不怕遭人嫌。这道甜点,真的就叫“屎”,还是杀伤力超群的“鸡屎”。
鸡屎藤,是海南人的“土参”,它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海南人民来说是最好的良药。
在海南许多地方,产后的妇女会吃鸡屎藤来滋补身体、清除暑气。
琼海美食的丰富程度绝对不输海口,它拥有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积鸭,有椰丝白粿卷,有塔洋白粑炒。但鸡屎藤粑仔依然是琼海人夜宵的主角。每年七月初一到中元节前后,琼海人都会特意去多吃点鸡屎藤粑仔,既是消暑,也求解厄运。
3.海南饭,吃一口自然的清香
一碗普通的米饭有几种吃法?海南人的答案可能是——无数种。
海南拥有着最独特的物产资源。在海口随处可见的椰子,仅仅过了琼州海峡到广东,就只见椰子树没有椰子水了。还有那满大街的菠萝、芒果、木瓜、榴莲……当真是其他地方羡慕都羡慕不来的丰饶。
丰富的物产又给了海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加入一点海南人的巧思后,米饭,就不再是填饱肚子的一碗大白米,一口吃下去,唇齿间都会弥漫着属于热带的迷人风情。
(1)椰子船丨至上的饱足
椰子是海南的代名词。海南被称为“椰岛”,海口外号叫“椰城”,又有“海南椰子半文昌”的说法。整个海南,大大小小的道路上都种着椰子,随处弥漫着椰香。爱吃天然味道的海南人,当然也不会浪费椰林的馈赠。
把浸泡好的糯米填入椰盅,再灌入白糖、鲜椰汁、鲜奶,最后用椰盖封口小火慢炖,就成了一盅晶莹透明、状如珍珠的椰子船。
糯米和椰子都属于味甘性温的滋补佳品,椰子船的甜不仅来自味觉的满足,还有通体被滋润的饱足。
(2)菠萝饭丨最市井的“黑暗料理”
都说大学食堂是第九大菜系,食堂师傅特别爱用水果炒一切,创造了诸如桃子烧豆腐、草莓炒肉段、西瓜炒苹果之类的奇葩菜。菠萝炒饭凭着“黑暗料理”的外表在武汉大学成了一道网红菜,想吃上一口几乎只能靠命运的安排。
但在盛产菠萝的海口,菠萝炒饭是街头巷尾都有的市井小吃,想把水果的甜和水产的鲜一口吃下,来海南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肉丁、青豆和虾仁的丰富营养,配上酸酸甜甜的菠萝丁开胃下饭,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挑食了呢。
(3)竹筒饭丨锁住山林的香
许多树林茂密的山区都流行吃竹筒饭,竹筒既是锅也是碗,应该能称得上是物质匮乏时期最简单易行、最满足人心的食物了。
台湾阿里山地区的竹筒饭会用高丽菜或者山酥封口后炭烤,广西竹筒饭会用竹叶塞好竹筒口,而四川人则爱用茶叶锁住清香。
在三亚,体验黎族风情必不可少的就是吃上一口竹筒饭。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海南黎族的竹筒饭会用香蕉叶封口,还会加入像山鹧鸪肉、山鸡肉、山猪肉之类的野味,让米饭中混入竹子和野味的清香。
(4)笠饭丨把吉祥编进饭里
笠饭是文昌的特产。就像北方人包粽子一样,文昌人用露兜树叶(也有说是椰子树叶)编成方形或者鸭子形的“饭筒”,再将与盐巴、大蒜搅拌过的糙米灌进“露兜饭筒”煮熟,糙米就同时拥有了蒜和露兜树叶的香气。
在海南,笠饭代表了亲人之间的情谊,互送笠饭就是互送吉祥。
过去吃笠饭有讲究,吃笠饭的时候忌讳切开或者剪开,只能用手慢慢解开,寓意把困住自己的事情一一解除。
普通的红包里塞钱,这文昌的“绿色红包”里,塞的是对亲人的祝福与思念,用手搓揉进一粒粒米里、编织进每一个饱满的笠里。也许解开笠饭的过程,也是体会亲人心意的过程吧。
离开海岛多年,关于旧日时光的记忆早已模糊得像是罩上了一层雾气。但唇齿间留下海岛的味道却始终难以抹去:海风的咸腥,清补凉的甜蜜,椰子饭的清香……
海南味道的“清”和“甜”,这不止是海南的口味,而是海南人的性格融入到了美食中,形成专属于海南的味觉记忆。
海南的市井气始终是不变的,总是那么平淡,却有一股深深的感染力。
在海南,不论上身穿什么,只要不是正式场合,岛民的脚上总是爱穿着拖鞋,随意的混搭是海南街头真正的时尚。没事做的时候,去老爸茶馆里点一壶茶,侃天侃地,指点江山,挥斥方穹。岛民生活淡定,台风来了就蹲在家里斗地主,台风走了就像没事一样上街买菜,大风的存在仿佛只是为岛民做了个发型。
海南的味道,就像这座海岛的生活一样,看似平平无奇却总能尝到一丝甜意。不论多少年过去,离开海岛的游子都不会忘怀。
③ 海南的甜品有哪些
1 脆皮高粱卷
猪肠粑又叫大长耙、椰丝长粑,顾名思义,这“猪肠”自不必多说,而“粑”也能轻松让人联想到类似的甜点粑粑,只是这“猪肠”配“粑粑”的组合确实让人感觉有些突兀。其实,这所谓“猪肠粑”是用糯米等原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称其为“猪肠粑”的原因,仅是因为它的形状酷似“猪肠”
④ 海南特产小吃
一、清补凉
海南夏天漫长而炎热,五六月份则是吃清补凉最佳的季节。
二、抱罗粉
对于岛民来说,早餐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各种粉汤随处可见,而抱罗粉则是最有特色的一种。
三、东阁粿仔
老爸茶对于每个海南人来说,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朋友聚会、午后休闲,都会选择在茶餐厅度过,其中鸡屎藤则是当地非常健康的甜品。
四、鸡屎藤
谈到手工特色,鸡屎藤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当地老人就几乎都会做鸡屎藤的手艺,一口下去就是外婆家的味道了。
五、椰丝粿仔
此粿仔非上述彼粿仔,同为面食,但椰丝粿仔内含椰丝心,加上红碎糖渣充味,口感更为丰盈。
六、椰子饭
都说叶子全身是宝,殊不知把普通的糯米和白色的大米洗干净了之后都放在椰子的空壳当中,能做成椰子饭。当然了这样椰子里边的汁液也就全部都融入到了糯米饭当中,无比香甜。
七、烤甘蔗
甘蔗应该很多人都没有吃过,因为我们平时都是洗干净了劈掉外皮就直接啃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吧,我们中国遍地都是吃货,有些人就非常喜欢挑战美食,所以同种食物能被研究出很多种吃饭出来。所以海南的朋友并不是直接吃,而是把甘蔗放在烤炉上烤熟了吃,别有一番风味。
八、煎面
海南人做面的手艺可谓五花八面,一道煎甜面几乎能在每个海南下午茶的餐坐上遇见。
九、糟粕醋
酸辣味小吃无论在哪都可谓受人喜爱,在海南,糟粕醋无疑是最佳代表,采用民间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发酵产生的酸醋作为汤料,外加蔬菜(如石葱)、海菜、脆骨、蟹籽、蚵类等做成,非常开胃。
十、锦山牛肉干
牛肉干作为零食界扛把子,怎么能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海南最有名的的莫过于锦山牛肉干。该品牌产于文昌县锦山镇,其特点为肉脆味美,香甜可口,对本地人的影响力和椰树有的一比。
⑤ 海南本地有什么特色小吃
海南本地特色小吃:
★老爸茶
老爸茶,是海南海口市的特色茶文化,老爸老妈子们相聚在一起喝茶。 是海口市的一道风景,一壶茶,一碟花生,或一二个面包,边喝茶边吃边聊,常常一坐就是半天。茶店里这里的茶是再普通不过的绿茶、红茶末,或是自制的菊花、茉莉花茶等等。
★清补凉
海南清补凉属于海南菜,作为风靡热带海南岛的特色冰爽甜品,传统的海南清补凉主要是以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空心粉等做成,放置冷却或加入冰块后及成为一碗正宗的海南清补凉。现如今,大部分地区(海南各地区口味又不同)都开始加入了如椰肉、红枣、西瓜粒、菠萝粒、鹌鹑蛋、凉粉、“冬瓜薏”等多种配料,又为了照顾多众人的口味,增加了椰汁、糖水和清水可选项。最常见的为椰奶清补凉、沙冰清补凉、椰汁清补凉。
★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小吃,属于海派菜。该小吃流传历史久远,在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市、定安县和澄迈县的市镇居民中食用比较普遍,而且是节日喜庆必备的象征吉祥长寿的珍品。多味浓香,柔润爽滑,刺激食欲,故多吃而不腻,爱吃辣的加一点辣椒酱则更起味,吃到末尾剩下少量粉时,加进一小碗热腾腾的海蚌汤掺和着吃,更是满口喷香,回味无穷。
★抱罗粉
抱罗粉是海南文昌市的传统特色小吃。因兴起文昌市的抱罗镇得名,既是海南最有名的粉,是到海南文昌的游客早餐必吃的特色美食小吃。相传自明代起抱罗粉就成为抱罗镇闻名四乡的美食了。抱罗粉属汤粉类,其贵在汤好,汤质清幽,鲜美可口,香甜 。
★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是海南省的一种特色小吃,酸辣甜香,佐料丰富,味道极其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陵水酸粉有时也称海南粉.因为陵水是海南省的一个县,全名为陵水黎族自治县,由于陵水制作的酸粉最为正宗,也最好吃,陵水酸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⑥ 海南旅游必吃的美食都有哪些
来海南旅游,有什么特色小吃呢?作为本土美食的食客君,为了不让你枉费一趟游海南,下面整理值得推荐的海南美味佳肴!就这6大美食,够你回家“炫肚”了,不仅有着地方特色,更是有着地方浓浓文化的风味美食小吃。
抱罗粉
抱罗粉是海南的汉族特色小吃。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罗镇得名,相传自明代起抱罗粉就成为抱罗镇闻名四乡的美食了。抱罗粉属汤粉类,其贵在汤好,汤质清幽,鲜美可口,香甜麻。抱罗粉的汤较甜,但这是一种独特的鲜甜,甜而不腻,且甜中带酸,酸中带辣,其味妙不可言。
⑦ 海南特色美食有哪些
文昌鸡,宝螺粉,河蟹等等。海南可以说是每一位游客旅游规划中的目的地。光想想,阳光、海浪和海滩就很美。海南水果种类繁多,营养价值也很高。每个人都熟悉椰子。喝了椰子汁后,你可以把果肉拿出来吃。也很好吃。
河蟹:海南最着名的传统菜肴之一是“海南四大名菜”,与文昌鸡、嘉济鸭、东山羊齐名。海乐蟹产于海南省万宁市海乐镇。它的壳很硬,但它以肉的脂肪和酱而闻名。河蟹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特别是“蒸”的效果最好,既保证了河蟹的原汁原味,又具有原色原形的美感。蒸蟹和快乐蟹的特点是:它突出了快乐蟹的一些原汁原味,而且螃蟹很嫩,蟹泥呈黄色,看上去像咸蛋黄营养。当你用姜醋和一些调味料吃的时候,味道非常鲜美,很有营养。
⑧ 吃货一定要知道的,去海南不能错过哪些小吃呢
去海南不能错过清凉补,椰子饭,海南粉,椰子糕,海南鸡饭,海口甲子粉。
⑨ 海南有哪些特色夏日小吃
(1)清补凉丨海口“夜市一霸”
说清补凉是海南最有代表性的小吃,真的一点都不为过。但初次来海南的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会奇怪地问一句:啊?什么清凉?清什么凉?补什么玩意儿?
清补凉这个叫法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都有,有些地方清补凉的做法是煲老火汤,而海南清补凉则属于甜品。
海南清补凉以红豆、绿豆、薏仁、龟苓膏、红枣、西瓜、菠萝等杂粮和水果作为底料,点睛之笔是一定要来一颗鹌鹑蛋,再加入糖水、椰奶或者冰沙,最后撒上一把花生碎、葡萄干或者椰子丝。
在海大南门小吃街,每家清补凉店主都爱说自己才是“第一家”,但其实不论谁是“第一家”,每个吃货心里都有自己最爱的一家。
离开海岛的时间久了,早已不记得哪一家清补凉里的鹌鹑蛋最新鲜、哪一家老板放的西瓜丁比较多、哪一家的椰奶最浓郁。但我总记得那时候那些下课后在南门吹牛的时光,点一碗冰沙清补凉,只要没吃完底料就找老板“无限续冰”,即使要一直焦虑地抖腿赶蚊子,也愿意在摊前坐上一晚。
每个离开海岛的游子,最怀念的是清补凉,也是那段回不去的抖腿时光。
(2)甜薯奶丨吃到就是赚到
甜薯奶这个名字对外地人来说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是它绝对算是长期霸占海南小吃榜前几名的顶级选手。
记得从前在海口生活的时候,晚上总喜欢去找卖甜品的老奶奶喝一碗糖水,用甜味消除一天的疲惫,然而每次奶奶都会告诉我:甜薯奶卖光了,地瓜粉也很甜的,来一碗?
这句话听了好多年,但每次下课都赶不上最后一碗甜薯奶,到头来也没吃上几口。可见甜薯奶在海南有多受欢迎。
甜薯奶很神奇,别看名字里面有个“奶”字,它里面只有甜薯没有奶,奶白色其实来自于米。将甜薯糊和米浆搅拌均匀后下锅,煮出一锅白玉般的胖丸子,最后再加上古早味红糖和辛辣的生姜,品尝甜辣混合的奇妙口感。
卖甜薯奶的小贩们真正地活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磨粉浆,下午售卖,一天就卖那么些,绝不会多做。
岛民偏爱甜薯奶这一口甜,为了喝上一碗能从海口各地专门寻去西庙之类的老街。但若没赶上最后一碗心里倒也淡然,吃的就是随心所欲,大不了改日再来。
(3)鸡屎藤粑仔丨海南“土参”
看到“屎”这个字,一般人都会望而却步。敢把自己名字叫“屎”的食物,一定是好吃到不怕遭人嫌。这道甜点,真的就叫“屎”,还是杀伤力超群的“鸡屎”。
鸡屎藤,是海南人的“土参”,它清热解毒的功效,对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海南人民来说是最好的良药。
在海南许多地方,产后的妇女会吃鸡屎藤来滋补身体、清除暑气。
琼海美食的丰富程度绝对不输海口,它拥有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加积鸭,有椰丝白粿卷,有塔洋白粑炒。但鸡屎藤粑仔依然是琼海人夜宵的主角。每年七月初一到中元节前后,琼海人都会特意去多吃点鸡屎藤粑仔,既是消暑,也是求解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