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乳腺增生按哪个穴位
中医讲,在人体前面正中循行的一条经脉叫任脉,是调节我们全身阴经气血的“统领”,有人称之为“阴脉之海”,与妇女的一些特殊生理活动关系密切。任脉不通可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闭不孕,带下异常,胸腹胀满疼痛等;任脉虚衰可表现为胎动不安,甚或流产,月经后延或经闭,或月经淋漓不尽等。女性的日常保健,调理任脉是必不可少的,而膻中穴则更是首当其冲。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主要治疗范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心肺疾患和乳腺系统相关疾患。由于它归属任脉,临近乳房,是预防治疗乳腺系统相关疾患必用的穴位;故为“妇科要穴”之一。另外,现代有人用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扫描的方法,证实在乳腺增生病患者中,膻中穴较其他地方红外辐射强度降低,这就提示膻中穴是乳腺增生这个病的特殊病症反应点。
女性乳腺系统相关疾患一部分出现在哺乳期,如乳腺炎,产后缺乳;一部分出现在月经前后,如经行乳房胀痛;最多见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这里要提示女性朋友发现不舒服或者异常情况,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保健中,自我按摩膻中穴是一个简便易行,效果理想的方法。具体方法有揉法和推法,揉是指用中指端按揉,每次约2分钟;推是指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沿着前正中线从下向上推,缓慢而均匀,每次约2分钟。
B. 乳腺增生艾灸哪个部位,乳腺增生用艾灸灸哪里
建议采用循经灸方式,这样艾灸的效果会好些,目前我们已调理有几位这样的患者,让乳腺增生上的结节慢慢化软了。
就是从患处由上向下来灸,同时也做小腿肝经、胆经、膀胱经循经灸的;也可以在贴吧找
艾灸循经灸,里面有一些艾灸的案例可参考的。------艾儿99养生堂
C. 艾灸乳腺增生哪些穴位
您好!
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疼痛、肿块为主要特点的内分泌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推之可动的肿块为特征。伴胀痛或触痛。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症状减轻或消失。
乳腺增生的中医分型:
1.肝郁气滞:乳房肿块和疼痛随喜怒消长。伴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心烦、口苦、喜叹息、经行不畅。苔薄黄。
2.痰湿阻络:乳房肿块坚实,胸闷不舒,恶心欲呕,头重身重,苔腻。
3.冲任失调: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和疼痛在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色淡量少。
艾灸对于乳腺增生效果是非常好的,平时可以艾灸穴位有:乳根,膻中,屋翳、期门,少海,梁丘,太冲、丰隆、足三里,下巨虚等。 但是单单是用艾灸还是比较局限的,还应配合着中医推拿手法、拔罐,刮痧等方法综合性地去调理乳腺增生。
D. 乳腺增生艾灸哪些穴位
乳腺增生多发生于30-50岁的女性。中医的艾灸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目前是乳腺增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艾灸的穴位主要是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屋翳穴,屋翳穴取自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即可。
第二个是库房穴,库房穴取穴是当胸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第三个穴是膺窗穴,膺窗穴取穴部位在于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第四个是天溪穴,天溪穴位置在于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六寸。
第五个是乳中穴,取穴部位在于第4肋间隙,位于乳头中央,前正中线旁开四寸。
第六个是乳根穴,乳根穴取穴部位是人体的仰卧位时,胸部和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凹陷处,第5肋间隙中压痛酸胀感的部位就是乳根穴。
第七个就是谭中穴,谭中穴的取穴部位是人体坐位或仰卧位,当身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时也有酸痛感,便是此穴的一个部位。
E. 乳腺结节,用艾灸灸哪些穴位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复。乳腺结节就是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非肿瘤的疾病。 常见育龄女性,绝经后自行缓解。如果平时症状比较明显,建议您到专业的中医门诊进行咨询,艾灸穴位还是需要一定中医专业的医生给予实治。另外平时也可以自己进行一定的胸部按摩,帮助疏通乳腺导管,对缓解乳腺结节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希望能帮助你,祝您健康。
F. 乳腺增生艾灸哪些部位
病情分析: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是可以艾灸治疗乳腺增生
指导意见:艾灸取穴:选取阿是(乳f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艾条灸。隔姜灸:切1元钱硬币厚度的姜片,用牙签扎上眼,然后上置艾状(底座大约2厘米左右,每次用3-4状),艾条悬灸,用艾条温和灸或用艾灸盒温和灸,使其有热感。软化结节,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