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是什么虫,在鱼身上发现的
这是鱼的体外寄生虫。
需要换水,给鱼缸消毒。
然后鱼体用高锰酸钾浸泡十分钟消毒杀菌。高锰酸钾浓度不要太高,水稍微变色就行。
B. 这是什么虫子在鱼的身上发现的
这是鱼虱。
鱼虱科,鱼虱属
以吸盘牢固地吸附在宿主皮上,用盘状的刺吸口器取食血液和黏液。
防治方法请参考网络
C. 锦鲤身上有这种虫,这个是百度上找的放大图,直径1-2毫米,鱼尾巴上有许多小白点,现在鱼都趴在缸底不
小瓜虫病(白点病)
症状:初期症状是锦鲤胸鳍和身上出现小白点,且迅速向全身蔓延。后期身体表面尤如覆盖一层白色薄膜,体表粘液增多,体色暗淡,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常群集于角落或礁石处不断磨蹭,试图摆脱寄生虫。如果寄生虫在锦鲤鳃内,则致使其无法吸收氧气,即使是大型鱼有时也会死亡。
病源及感染原因: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小瓜虫的绒毛虫,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当水温降到10℃以下或升到28℃时,虫体发育停止。
治疗:
发病初期将水温提高24℃,突然升温使小瓜虫死亡,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
如果水温初期在27℃以上,锦鲤仍患上了白点病,除采用升温的办法外,还可以用浓度为0.05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或2ppm的亚甲基蓝溶液对鱼体进行药浴,连续数天,直至病情好转。
D. 我家鱼塘的鱼身上长了寄生虫,扁平状的吸附在鱼鳞上,看起来有点像虱
有以下几种情况,您可作为参考!
1、调运苗种过程中产生的擦伤,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擦伤通常情况是片状或块状,而不是点状;
2、出血病,判断标准:除了身上的红点之外,鳃盖也有出血的症状
病原体:呼肠孤病毒,病毒繁殖温度20-35℃,最适繁殖温度30℃左右。
症状:体表暗黑而略带红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现象,口腔、上下颚、头顶和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周围也充血,肌肉呈点状或带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现鲜红色。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但不糜烂,诊断时,须全面观察病鱼体内外器官和组织的出血症状。
流行危害:该病是目前草鱼饲养阶段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于全国各渔业养殖地区,流行季节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水温27℃以上时。
防治技术:(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可减少传染机会。
(2)外用12%的二氧化氯或黑旋风全池泼洒。
(3)内服出血康泰、维生素C一起投喂。
3、锚头蚤病
病原体:是由甲壳动物引起的体表病,常见的是寄生于鲢鱼、鳙鱼、团头鲂和鲫鱼体表、口腔的多态锚头蚤。此虫体大而细长,肉眼可见。
症状:锚头蚤以头胸部插进寄主的肌肉或鳞片下,而部分胸腹部缺裸露在鱼体外面,病鱼体表可见裸露的锚头蚤虫体,其形状似针,又称“针虫病”。寄生部位周围细胞发炎红肿,并有溢血而出现的红斑,发病初期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继而体质逐渐消瘦,行动迟缓,终至死亡。
流行危害:此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水温12-33℃时,成虫可产卵繁殖。最适水温为20-25℃。
具体是哪一种疾病,您仔细阅读后,和自己鲫鱼的症状进行对比,然后采取适合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E. 金鱼身上长虫子,怎么治啊 急急急!!! (有图)
赶紧换水,用硝酸亚汞溶液按瓶子上说明的比例滴入药浴的水盆中,浸泡一个小时后捞出,每天都坚持用药水浸泡一个小时,最后在养殖的鱼缸里撒点大粒盐进行消毒,以后常换点水就可以了,过滤泵一定要经常开着,过滤棉如果太脏要经常清洗,不要用自来水冲洗,要用换出来的原缸水搓洗,适当添加点硝化细菌,以后就不会再生病了!
F. 请问这种像有个气泡黏在鱼身上的白色透明寄生虫是什么虫吗谢谢
这是鱼虱 ,亦称鲤虱。鳃尾亚纲甲壳动物,寄生于洄游的海水鱼及淡水鱼体上,已知约120种,多归属鱼虱属。
一般都是定期水中放些甲硝唑, 甲烯蓝 一孔雀绿等根据不同鱼类药物不同 ,再有就是提高些水温, 用药时期停食。
保持水质干净定期用高锰酸钾清洗鱼缸,都能有效预防 ,如果是大型鱼或病情严重的话可以高度稀释高锰酸钾将鱼浸泡其中一两秒再放回消毒过的缸内,提高水温保持氧气和水质。
G. 鱼寄生虫,头部扎在鱼体内呈放射状,尾巴露在鱼鳞外,长1CM,是什么虫呢
是锚头鳋又称锚头虫,把头部钻入鱼体内吸取营养,使鱼体消瘦。鱼体被锚头鳋钻入的部位,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组织坏死。只有雌虫才寄生在鱼体上,长约1厘米 虫体的后端,带有1对卵囊 头部分有叉状两角,似船锚,故此而得 锚头蚤在水中一年四季均有。
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鱼病。常见的有四种:寄生在鲢、鳙鱼体表、口腔的叫多态锚头鳋;寄生在草鱼鳞片下的叫草鱼锚头鳋;寄生在草鱼鳃弓上的叫四球锚头鳋;寄生在鲤、鲫、鲢、鳙、乌鳢、金鱼等体表的叫鲤锚头鳋。对鱼类危害最大的为多态锚头鳋。锚头鳋体大、细长,呈圆筒状,肉眼可见。
(注*观赏鱼也有此病的发生)
[预防方法] (摘选自·鱼病防治)
1.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50公斤。
2.用不同种的鱼进行轮养。
3.在锚头鳋繁殖季节,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5ppm,间隔二周一次,连续2-3次。
4.鱼种放养前进行检查,发现有锚头鳋寄生时,用高锰酸钾浸洗后再放养,方法见治疗1。
[治疗方法]
1.高锰酸钾浸洗病鱼,病草鱼,在水温15-20℃时用20ppm,水温21-30℃时用10 ppm,浸洗1.5-2小时。病鲢、鳙鱼,水温10℃以下用33 ppm,10-20℃时用20ppm,20-30℃时用12.5ppm,浸洗1小时。
2.全池遍洒90%晶体敌百虫,使池水成0.3-0.5 ppm浓度。如鱼种感染的多为童虫,可在半月内连续施药二次;如多为壮虫,施药一次即可;如多是老虫时,可以不下药。
其他相关资料请网络详查
H. 鱼身上有寄生虫 有图
1、这是鱼虱,亦称鲤虱。鳃尾亚纲甲壳动物,寄生于洄游的海水鱼及淡水鱼体上,已知约120种,多归属鱼虱属。
2、一般都是定期水中放些甲硝唑、敌百虫、 甲烯蓝等根据不同鱼类药物不同 ,再有就是提高些水温, 用药时期停食。
3、保持水质干净定期用高锰酸钾清洗鱼缸,都能有效预防 ,如果是大型鱼或病情严重的话可以高度稀释高锰酸钾将鱼浸泡其中一两秒再放回消毒过的缸内,提高水温保持氧气和水质。
(8)鱼身上长虫子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鱼被它寄生了就糟了
1、缩头鱼虱的雌虫会穿过鱼鳃进入到鱼的口腔,用钩状的前端足紧紧抓住鱼舌,开始吸取血液直至鱼舌完全萎缩。接下来,缩头鱼虱就占据了鱼舌的位置,“仗义”承担起鱼舌的责任,与那只可怜的鱼一起共度余生。
2、科学论证它虽然没毒,不过鱼入口的食物肯定是它先尝(这家伙很会找地方寄生)。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鱼了,被吃掉舌头的鱼可能会呼吸急促,拒食,肚子瘪,不爱游动,没有攻击欲,继续放任下去,这鱼是要出大问题的。
治疗缩头鱼虱
1、其实对付这种鱼虱,下点敌百虫就好啦,对甲壳类奇效。但是要避免紫外线或者太阳,会转变成敌敌畏,敌百虫虽然对脊椎动物低毒,但是变成敌敌畏可就完蛋了,所以下药要注意让鱼避光。
2、总结来说:很多野生鱼,入缸后最好检疫驱虫;非野生的鱼用水也要注意,不要随随便便去哪里打的水都用,否则染上什么病才来哭就来不及了。用药最好参照标准用量斟酌,脆弱点的鱼要微减。
I. 这是什么虫子鲤鱼身上发现的,有图片
鱼虱,请网络图片对照
鱼虱属节肢动物,甲壳纲(Crustaceans),鳃尾亚纲(Branchiura),鱼虱科(Argulidae),鱼虱属(Argulus)。全世界至今约已发现百余种,在亚洲以日本鱼虱(Argulus japonicus)最常见。体扁平盾状,雌雄大小相似,约5~8mm,头部与胸节连接一起形成头胸部(Ccphalothorax),具四对泳足可供游动及于宿主体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