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图片大全 > 如何匹配到图片矿场

如何匹配到图片矿场

发布时间:2022-06-16 01:47:16

① 英雄传奇抢矿模式怎么玩,矿场玩法介绍

游戏右下角的建筑图标,抢矿。
0.矿区选择(徐州矿区至西域矿区切换)
1.战报(包含该模式下的.防守,及进攻信息记录)
2.我的矿产(当前已占有的矿产)
3.我的军团(可以配置军团信息,布阵人物排前后,征兵,带兵管理)
4.搜索矿区(可以在当前矿区内切换,及查看矿产信息)
5.每日抢矿次数,及每次抢矿所占冷却时间.
6.矿产仓库(在抢矿模式中所获取的奖励)
1.点击矿产可以查看当前矿产信息
包含:矿产属地,及类型,每30分所产的矿物,及其它占有玩家,开采时间,自动保护时间。
2.军团配置图:
1.每个英雄带兵上限为1000,预备兵默认上限是100万
2.征兵默认是征到预备兵,部分情况需手动进行带兵操作,征兵与金币是1:5.即1兵5金币,1000兵5000金币.
3.带兵需调节 带兵数的左右按钮
4.布阵模式,即在回合战斗中,英雄攻击的先后.
5.军团总战力,显示当前军团在战斗中的总战力.
6.游戏中一些道具可以增加带兵量,及带兵强化,及增兵道具,例如初级征兵令2000兵
1.双方的总战力说明,可比较.输赢,也可能受布阵影响!
2.单个英雄的战力在图片下方以数字显示.及红色为血条
3.如不需查看战斗过程,可以点击跳过战斗,将直接显示战斗结果~
4.个体英雄战力,由英雄属性强化及带兵数所影响~!
5.战斗结束后,将在战斗结果中,显示攻守方的信息:英雄,等级,带兵数,损兵数,存兵数
6.隐含规则:攻方先动,攻方攻击减去守方防御=守方损失的士兵
单体英雄能力的强化及属性说明
在游戏主操作界面,进入点将台.可以进入英雄强化界面哦。
说明:1.英雄精华可以强化英雄属性!精英关卡中及活动中可以获取!
2.该界面可以查看英雄的带兵战力及相关能强化的信息.

② 矿物识别方法和工作流程

目前,矿物识别制图的方法是特征谱带识别和基于相似性测度的识别:①利用岩石矿物的特征谱带构造识别技术,该方法相对直观,简单可行,但是单一的特征往往造成岩石矿物的错误识别,其精度难以达到工程化应用的需求,同时对成像光谱数据的信噪比、光谱重建的精度要求较高;②从岩石矿物光谱的整体特征出发,与成像光谱视反射率数据进行整体匹配、拟合或构造模型进行分解,这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能有效地避免因岩石矿物光谱漂移或光谱变异而造成的单个光谱特征的不匹配,并能综合利用弱的光谱信息,避免局部性特征(如单一特征构建的识别方法)造成识别的混淆,识别的精度高。
对于成像光谱上百个波段而言,数据量非常之大,尤其在目前无论是航空成像光谱数据,如AVIRIS、CASI、HyMap等,还是在轨的航天成像光谱数据,如Hyperion航带都普遍比较窄,一般在3~10km,给大面积应用带来很多不便,增加了大面积数据处理的难度,并使工作量在目前微机配置的条件下成倍增加。因此,无论是从岩石矿物光谱的局域特征还是整体特征开展对矿物的识别,在保证识别精度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工程化的处理,必须探索新的技术流程。
在对成像光谱数据特征与识别方法的比较研究中,结合工作实际以及进行工程化处理的初步要求,在确保识别精度的条件下,设计出标准数据库光谱+光谱-特征域转换+矿物识别方法的技术流程。该流程的主要作用:
(1)直接开展蚀变矿物的识别与信息提取:在对试验区岩石类型、构造、热液活动以及矿产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提炼与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矿物,利用标准库的光谱或野外实测光谱作为参考光谱。
(2)进行光谱域与特征域的转换,实现数据减维与数据压缩,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成像光谱数据波段上百,不同的航带宽度与记录长度使单次处理的数据量达1Gbytes,中间过渡文件单航带可达10Gbytes;在以前的处理中常常将航带分割成较小的区域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拼接,利用MNF技术可以将整个光谱域空间转换到特征域空间,消除原有光谱向量间各分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去掉信息量较少噪声较高的向量,使数据处理从成百的光谱域集中到去噪的特征域中进行,减低数据量,缩短数据处理时间,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3)特征分离,增加不同矿物的可分性,提高矿物识别的精度:在成像光谱数据MNF变换并剔除噪声波段的特征域空间中,不同的波段被赋予了不同的物理或数学意义,地物的光谱特征在特征域发生分离,地物的细微特征得到放大,增加了数据的可分性。
4.4.2.1 光谱特征域转换
光谱分辨率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数据的分类识别的精度以及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数据的容量,也使数据高冗余高相关。有效的数据压缩与特征提取势在必行。一般地,利用传统的主成分变换进行相应的变化,衍生出一系列的成像光谱数据压缩与特征提取方法,如MNF变换(Kruse,1996;Green et al.,1998),NAPC(Lee et al.,1990)、分块主成分变换(Jia et al.,1998)以及基于主成分的对应分析(Carr et al.,1999)等。空间自相关特征提取(Warner et al.,1997)、子空间投影(Harsanyi et al.,1994)和高维数据二阶特征分析(Lee et al.,1993;Haertel et al.,1999)也得到相应的重视。利用非线形的小波、分形特征(Qiu et al.,1999)也在研究之中。
主成分分析(PCA)是根据图像的统计特征确定变换矩阵对多维(多波段)图像进行正交线性变换,使变换后新的组分图像互不相关,并且把多个波段中有用信息尽可能地集中到少数几个组分图像中(图4-4-1)。一般地,随着主成分阶次的提高,信噪比逐渐减小。但在波段较多时并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
为改善主成分在高光谱维中的数据处理能力,相应地利用最大噪声组分变换(MNF)的方法(甘甫平,2001;甘甫平等,2002~2003)。该方法是利用图像的噪声组分矩阵(ΣNΣ-1)的特征向量对图像进行变换,使按特征值由大到小排序的变换分量所包含的噪声成分逐渐减小,而图像质量顺次提高。Σ为图像的总协方差矩阵,ΣN为图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MNF相当于所有波段噪声方差都相等时的主成分分析,因此可分为两步实现,第一步先将图像变换到一个新的坐标系统,使变换后图像噪声的协方差矩阵为单位阵;第二步再对变换后的图像施行主成分变换。此改进的算法称为“噪声调节主成分变换(NAPC)”。
对P波段的高光谱图像
Zi(x),i=1,2,…,p (4-4-1)
可以假设
Z(x)=S(x)+N(x) (4-4-2)
这里,ZT(x)={Z1(x),…,Zp(x)},S(x)和N(x)分别为Z(x)中不相关的信息分量和噪声分量。因此,
Cov{Z(x)}=∑=∑S+∑N (4-4-3)
∑S和∑N分别为S(x)和N(x)的协方差矩阵。因此,可以定义第i波段噪声分量,
Var{Ni(x)}/Var{Zi(x)} (4-4-@4)
选择线形转换,MNF变换可以表示为
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
在变换中,确保
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
同时,为使噪声与信息分离,S(x)分别与Z(x)和N(x)正交。
图4-4-1 MNF变换的特征值曲线
MNF有两个重要的性质,一是对图像的任何波段作比例扩展,变换结果不变;二是变换使图像矢量、信息分量和加性噪声分量互相垂直。乘性噪声可通过对数变换转换为加性噪声。变换后可针对性地对各分量图像进行去噪,或舍弃噪声占优势的分量。MNF变换的特征值曲线如图4-4-1。
4.4.2.2 特征分离
在MNF变换后的特征域中不同波段具有不同物理与数学意义。比如变换后的第1波段表示地物的亮度信息,第7 波段或第8 波段表示地形信息。在MNF变换中,通过信号与噪声分离,使信息更加集中于有限的特征集中,一些微弱信息则在去噪转化中被增强。同时在MNF转换过程中,使光谱特征向量集汇聚,增强分类信息。
图4-4-2是一些矿物光谱通过MNF变换前后的曲线剖面图,从右图可见信息与噪声分别有序地集中在一些有限的波段内。通过舍弃噪声波段或其他处理,相应地降低或消除噪声的影响。同时信息也比原始数据更易区分。
4.4.2.3 矿物识别
矿物识别主要选用光谱相似性测度的方法。基于整个谱形特征的相似性概率的大小,能有效地避免因岩石矿物光谱漂移或光谱变异而造成的单个光谱特征的不匹配,并能综合利用弱的光谱信息。
图4-4-2 矿物光谱MNF变换前后特征比较
基于整个光谱形特征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光谱角技术、光谱匹配滤波、光谱拟合与线形分解等。利用大气校正后的重建光谱数据,可选择性地利用上述矿物识别技术开展端元矿物的识别。光谱角方法可直接选择端元矿物进行匹配,最终生成二值图像,简单易行,在阈值合理可靠的前提下能够获取较高的识别精度。
在成像光谱岩矿地质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中,光谱角技术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之一(王志刚,1993;刘庆生,1999)。光谱角识别方法是在由光谱组成的多维光谱矢量空间,利用一个岩矿矢量的角度测度函数(θ)求解岩矿参考光谱端元矢量(r)与图像像元光谱矢量(t)的相似性测度,即:
成像光谱岩矿识别方法技术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
这里,‖*‖为光谱向量的模。参考端元光谱可来自实验室、野外测量或已知类别的图像像元光谱。θ介于0到π/2,其值愈小,二者相似度愈高,识别与提取的信息愈可靠。通过合理的阈值选择,获取矿化蚀变信息的二值图像。
4.4.2.4 阈值的选择与航带间信息的衔接
无论是光谱角技术还是光谱匹配以及混合光谱分解,都存在对非矿物信息的分割,因此阈值的选择是一个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所识别矿物的可靠度,也关系到矿物分布范围大小的界定。同时由于是分航带提取,不同航带间因大气校正的误差和噪声的影响而使同一地物的光谱特征存在差异,可能使所提取的矿物空间展布特征在航带之间所有诊断和一致性,增加了制图的困难。因此对于阈值的选择,需遵循以下原则:在去除明显假象信息、保留可靠的矿化蚀变信息情况下考虑整体的一致性以及航带的过渡性。
4.4.2.5 技术流程
结合成像光谱数据预处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可以总结出成像光谱遥感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流程,如图443所示。
编辑于 2020-01-19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金融与管理优选“时代华商”金融投资班
值得一看的金融与管理相关信息推荐
解决企业资本发展,实现金融投资与商业模式创新金融与管理选时代华商金融与管理助你企业实现产品与金融与管理的双引擎发展,为企业插上资本的翅膀!
本月126人已拨打电话咨询问题
咨询
广州时代华商人才培训股份有限...广告
浙江荣阳工程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评估
值得一看的风险评估相关信息推荐
荣阳咨询安全风险评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咨询体系,从现状评估,解决方案,研发设计
ideal-link.cn广告
矿物识别方法和工作流程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garlic 正在咨询一个职场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FRM认证相当于硕士学位
获得FRM认证,加入全球风险管理精英社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登录了解认证详情。
广告2021-04-19
任务了解矿物鉴定的工作过程
一、矿物样品的采集 样品采集是矿物鉴定的基础工作,是为了获得工作对象。采集样品时应注意其代表性、典型性及目的性。样品的采集要根据其分布情况及均匀程度选取适当的大小规格,以便研究矿物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构构造特点以及共生、变化关系,并注意颗粒大小及嵌布关系等特征。此外,还需要采集用于测定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形态及物理性质等方面的样品。根据对矿物研究的目的性及矿物在岩石或矿石中的分布状况决定采集样品的数量。对于晶形完善或晶面复杂的矿物晶体,在采集时必须小心谨慎,切勿随意损坏。 二、矿物的分选方法 在对某种矿物进行成分、结构或物性研究时,常常需要把这种单矿物从集合体中挑选出来。试样的纯净与否,是决定研究结果是否正确的关键,而从矿物集合体中选取极为纯净的单一矿物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往往因为分选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分选之前,常常必须进行“碎样”。也就是将矿物集合体进行破碎,以便使所需的矿物与其他矿物分开。数量多时可采用破碎机破碎,数量不多也可用铁钵人工破碎。破碎粒度主要视矿物单体的粒度而定,一般情况下需要粉碎至0.2~0.4mm之间。在粉碎的同时,必须用适当的筛网过筛,以便进行粒度分级并防止“过粉碎”。在通常情况下,过筛后0.2mm以上的样品需达1千克或更多些,以便保证从中提取足够数量的单矿物。 样品破碎后,接着就是把所需矿物从碎样中分选出来。如需要的试样数量不多,则可在双目镜下用针逐粒挑选;如需要的试样数量比较多,并且手选困难又费时,则可用其他仪器进行分选。主要方法有下列几种: 重力分选 根据矿物密度的不同,可以采用淘洗和重液分离 (有时需用离心机分离); 磁力分选 根据矿物的磁性强弱不同,利用磁铁、电磁铁进行分选; 浮游分选 根据矿物对浮油剂的不同吸附性进行分选; 介电分选 根据矿物的介电常数 (ε)不同来分离矿物,例如黑钨矿 (ε=15)、铌钽铁矿 (ε=20)、方解石 (ε=6.3)、无色透明石英 (ε=4.5)等分选效果良好; 形态分选 根据矿物的形态不同 (如呈片状、柱状或粒状)来分离矿物。 矿物分选工作,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方法,但仍不能解决矿物分选的全部问题。特别对细小矿物及高密度矿物的分选尚属困难。 近年来,电磁重液分选、高频介电分选、超声波浮选、重力分选 (矿泥摇床)和重液变温分选等方法得到推广使用。其中电磁重液分选法可将非磁性矿物按密度进行分离,它甚至可使密度大的金和铂分开;高频介电分选目前只限于对数十种矿物的分离,要求矿物最小粒度大于15~20μm;重力分选仪所分离的矿物最细可达10μm;超声波浮选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空蚀现象使细小矿物崩解,同时利用适当捕集剂,以产生浮游分选矿物的目的;重液变温分选主要用于分离某些物理性质较相近或同一种矿物之不同世代个体的分选上。 经上述种种方法分选出的单矿物样品,为了保证其纯净度,最后必须经过双目镜下的检查和挑纯。 三、矿物的肉眼鉴定 矿物的肉眼鉴定是借助肉眼和放大镜、体视显微镜以及一些简单的工具 (如小刀、磁铁、条痕板等)对矿物的外表特征 (如晶形、颜色、光泽、条痕、透明度、解理、硬度、密度等)进行观察,从而鉴定矿物的简便方法。一个具有鉴定经验的人,利用肉眼鉴定方法,就能正确地把上百种常见矿物初步鉴定出来。肉眼鉴定法对于结晶粗大,并具显着特征的矿物,效果较好。 肉眼鉴定看起来简单,但要达到快速准确,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特别是对细粒矿物的晶形、解理的观察,需要反复实践和对比,积累经验,才能熟练掌握。肉眼鉴定矿物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特征相似的矿物,或者是颗粒很细小的矿物和胶态矿物,往往难以鉴别,必须采用其他方法。但是肉眼鉴定仍然是进一步鉴定和研究的基础。因为通过肉眼鉴定,可以初步估计出矿物的种或族,由此决定选用什么方法进行精确的鉴定和研究。因此,肉眼鉴定矿物是一个地质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四、仪器鉴定 用肉眼鉴定仍然确定不了的矿物,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鉴定。借助仪器对矿物进行鉴定的方法很多,应根据研究目的,按照有效、准确和快速的原则进行选择。 借助仪器鉴定矿物的方法包括: 1)检测矿物化学成分的方法:简易化学试验、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激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极谱分析、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 2)通过测定矿物某种物性或晶体结构数据从而可定出矿物种属的方法:密度测定、热分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穆斯堡尔效应; 3)研究矿物形貌的方法:测角法、电子显微镜观察; 4)其他专门方法:包裹体研究、稳定同位素研究等。
9浏览2020-01-16
面对一种不知名的矿物你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用什么方法研究
肉眼鉴定矿物主要是根据矿物的颜色、光泽、条痕、解理、硬度的特点来进行鉴定工作。那么肉眼鉴定矿物所需的简易工具有:瓷板(用来刻划条痕)、小刀(用来刻硬度)、放大镜(用来看解理特点等)。有时还可以随身带一小瓶盐酸、小磁铁。 肉眼鉴定矿物所需的简易工具:小刀、放大镜、磁铁、瓷板。 绝大多数矿石是多种矿物紧密连生的混合物,在手标本上鉴别较困难,往往不可能全部识别清楚。因此,矿石中矿物的鉴定、矿物粒度测定、矿物解离度测定、矿石结构分析以及选矿产物的矿物学分析等工作常用显微镜来完成。 在选矿过程中大部分脉石矿物在可见光中透明,而大多数重要的金属矿物经常是不透明的。在鉴定和研究透明矿物工作中,应用最广泛且成熟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透明矿物晶体光学原理,利用偏光显微镜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法是将矿石或岩石磨成0.03mm厚的薄片,在镜下观察可见光通过晶体时所发生的折射和干涉现象,测定矿物晶体的光性常数,如晶形、颜色、解理、突起、干涉色、双折射率、消光类型和消光角、延长符号、双晶、轴性、光性正负、光轴角等,并有成套完整的光性数据可供查阅,从而达到鉴定矿物,研究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等目的。 在鉴定和研究不透明金属矿物时,应用最多的是反光显微镜又称矿石显微镜或矿相显微镜,其类型较多,各有特点,新型显微镜不仅可偏、反两用,并附有许多供定量测定使用的附件。反光显微镜的主体结构和基本原理与偏光显微镜相同,但前者带有一个垂直照明器。 用反光显微镜鉴定矿物,要将矿石磨制成光片,置于镜下,光源通过照明器内的反射器,将光线向下反射到矿石光片表面上,再从光片表面向上反射到目镜,即可观察和鉴定不透明矿物的光学性质。如观察晶体的形态和结晶习性、解理和裂理、双晶、环带构造、连晶、粉末颜色、硬度、塑性、颜色及多色散、反射率、双反射效应、均质性和非均质性、偏光色、内反射、旋转性质以及对标准浸蚀试剂的反应和各种元素的显微化学试验等。
27赞·746浏览2017-09-01
如何利用矿物鉴定矿物?
物理方法:用矿物的一些物理性质来区分矿物,这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我们在野外鉴定的主要方法,这些物理性质主要有:1)形状:片状、肾状、鲕状、菱形、立方状、板状、致密状、短柱状等。2)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分为三种:自色—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它色—矿物中混入杂质,带色的气泡所导致的颜色。假色—由矿物表面氧化膜、光线干涉等作用引起的颜色。3)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在白瓷板上刻划后留下粉末的颜色。它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但矿物硬度一定要小于白瓷板。具体简单的物理方法区别,准备2个道具,第一是一把小刀,第二是一块白色瓷砖。石英:玻璃光泽 透明,解理较好,硬度比小刀大,小刀划不出明显的痕迹出来长石:玻璃光泽 比石英硬度稍小 比较常见,主要是钠长石和钾长石滑石:白色,半透明,硬度很低,可以用指甲画出痕迹出来,放在舌头上还有种粘的感觉。萤石:具很强荧光,用小刀可以刻出明显痕迹。长石分两大类——正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二者区别在于两组解理的夹角,正长石等于90度,斜长石小于90度 一般颜色多样,有些正长石显肉红色,是由于含有铁的原因黄铁矿:浅黄铜黄色,表面常具黄褐色锖色。放在白色瓷砖上划出的条痕绿黑或褐黑。强金属光泽菱铁矿:一般为晶体粒状或不显出晶体的致密块状、球状、凝胶状。颜色一般为灰白或黄白黄铜矿:很容易和金矿混淆。从它的颜色和条痕当中鉴别出来,它和黄铁矿相像,但是硬度不如黄铁矿。鉴定时,指甲刻不出明显痕迹,但如果是金矿的话,指甲可以划出痕迹。 参考资料: 地质学基础
443浏览2019-11-08
矿物标本资源整理技术规程
前言 为提高矿物标本的可用性,特制定《矿物标本资源整理技术规程》,用以规范化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标本资源的整理工作,使标本整理同标本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本规程对矿物标本的整理提出了从去包装、清理、观察、研究、鉴定、定名到资料整理过程的共14项内容,对各项内容的工作方法作了简要说明,内容较全面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规程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规程起草人:何明跃。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矿物标本整理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矿物标本资源的整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GB/T17366—1998 矿物岩石的电子探针分析试样的制备方法 北京分析仪器厂,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核磁共振波谱仪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陈允魁.红外吸收光谱法及其应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迪安JA.分析化学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李哲,应育浦.矿物穆斯堡尔谱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苏联)索洛多夫尼柯娃着,邓常思译.矿物鉴定指南及鉴定表.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王嘉荫.普通矿物鉴定.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 王濮,潘兆橹,翁玲宝等.系统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 谢广元.选矿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袁耀庭.野外矿物鉴定手册.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58 曾广策.简明光性矿物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张国栋.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薄片内透明矿物鉴定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1970 Criddle A J,Stanley C J.Quantitative data file for ore minerals,3rd ed.Chapman ﹠ Hall, London,1983 Dunn P J,Mandarino J A.Formal definitions of type mineral specimens.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98,38,(1),77~79 Ernest H Nickel,Joel D Grice.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关于矿物命名的程序和原则.岩石矿物学杂志,1999,18(3):273~285 Joseph A Mandarino.矿物标本类型(形式)的正式定义.岩石矿物学杂志,1987,6(4):372~373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a.矿物(mineral):主要是由地壳及其邻层中化学元素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也包括宇宙中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b.矿物标本的整理(mineral specimen neaten):是矿物标本收集(主要是采集)后,为了进一步对标本进行科学研究的准备工作。根据矿物标本资源描述标准将矿物标本分为标本、薄片、光片、模型(模具)及其他。 c.新矿物的矿物标本(type mineral specimen):用以确定矿物种的考证样品。新矿物的标本称为标准标本。可根据所提供测试数据的情况分为以下三种: ——全型标本(holotype):由作者提出的单一标本,该标本能取得所有原始描述中的数据。 ——附型标本(cotype):由作者确定的,可以取得原始描述中的定量级数据的那些标本。附型标本只是用以提供定量数据,而不是所有必须的数据。 ——补型标本(neotype):当全型及附型标本遗失后,虽经一切办法找原标本仍无结果时,修订者或重新研究者所选定的标本,用以代表失落的标本,即使该标本经过实验研究与原有全型与附型标本化学式及晶胞常数有微细差别,但只要确定属于同种,也可作为补型标本。所有补型标本须经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国际矿物学会(IMA)批准。 4 矿物标本的整理 4.1 概念 对获得的矿物标本进行整理的工作包括标本的清理、修复、编号、登记、建档以及与该标本有关的图像、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4.2 整理工具 手套、刷子、小錾子、尖针、小铁锤、小号水枪、放大镜、摩氏硬度计、未上釉的瓷板、磁针、小刀、黏结剂、记录本、记录笔、编目卡片。 4.3 标本编号的工具 油漆、油漆刷、胶布、编号笔。 4.4 标本盛放的材料 ——软纸、海绵和棉花:包装材料,避免矿物原始晶体受到损坏,亦可作为细小完整晶体的包装用。 ——标本盒:盛放矿物标本。 ——玻璃瓶:主要用于存放易潮解、易氧化的矿物标本及较小的矿物标本。 4.5 工作环境的要求 整理标本的场地要有足够的空间、相应的工作台,可以将标本展开摆放,同时整理室还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设备。 4.6 整理的内容与方法 4.6.1 去包装 拆除包装箱,顺序拿出每件标本,对照装箱登记单,核对每件标本包装上的编号及野外记录号,按序排放。 4.6.2 清理标本 用细软的刷子清除标本表面的灰尘、泥土等附着物(可利用小錾子、尖针等剔除)。再把标本清洗干净,将原始标签一同放入托盘内。 4.6.3 标本观察与研究 利用肉眼(可借用放大镜、双目镜)观察和研究矿物的形态、表面物性特征,共生及伴生矿物之间的时空分布特点。选定切光(薄)片的部位以及测试方法。若所选测试方法是对单矿物进行分析,则需要选单矿物,单矿物样品纯度越高越好,步骤包括破碎和分选,后者可分为手选、重选、浮选、磁选及电选等。 4.6.4 标本鉴定和研究 将一个矿物标本正确无误定名,鉴定工作需要运用各种矿物鉴定方法并结合野外定名或原始资料,与已知矿物查对,正确定名。对未知矿物提出进一步鉴定方案。鉴定报告需

③ 成矿因素的最佳匹配

一般矿床的形成需要多种成矿因素的有利组合或匹配,而超大型矿床更需要各种成矿因素的良好匹配或最佳匹配。矿质、流体(运矿介质)、能源(成矿动力)是成矿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具备这三要素的前提下,有利的成矿环境、合适的运矿通道和矿石堆积场所,以及导致矿质大量持续稳定堆积的物理化学作用和有关控制因素等的动态的最佳组合,是形成超大型矿床的基本因素。如果矿质、流体、能源有充沛供应,成矿机制稳定持续,有局部集中的矿石堆积场所,有足够长的成矿时间,则有可能形成超大型矿床。

正是由于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成矿因素的最佳匹配是很少见的,是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极小概率事件,因此,超大型矿床是罕见的。

④ 矿质的储集

1.成矿圈闭和成矿场地准备

矿石堆积场地即矿床定位场所,也称储矿场。促使成矿物质在一个局部的构造-岩石中聚集的条件和机制在传统矿床学文献中称为“成矿圈闭(Ore-forming Trap)”或“构造-岩相圈闭”。在矿床矿田构造研究中被大量描述的容(储)矿构造,实际上就是以构造因素为主的成矿圈闭。断裂裂隙构造是最常见的储矿空间,尤其是不同断裂的交叉部位。两种地质体的接触部位也是常见的储矿构造,如不同地层岩性界面、地层不整合或假整合面、岩体与地层接触带,以及不同期次侵入岩体之间的接触面等。此外,背斜构造鞍部、喀斯特溶洞等也是常见的成矿圈闭构造。至于不同构造、不同岩相的交叉复合部位更是理想的成矿圈闭条件。

成矿圈闭研究注重具体的控矿构造和岩石条件的观测与分析。类似成矿圈闭一词的还有法国地质学家LaffitteP提出的Metallotect(裴荣富译为“成矿构造场”),原意指“有利于元素富集以形成矿床的任何地质因素(构造、岩相、地球化学……),也可称为成矿控制”(《地质辞典》,1983)。Guilbert和Park(1986)认为,Metallotect主要用来讨论成矿区带和成矿时代中的有利成矿因素,如地质构造、岩相或地球化学因素对成矿所作的贡献,着重突出某一种单个的因素。

成矿场地准备(Ground Preparation)一词在英文矿床学文献中常见,它指含矿主岩在矿石堆积前发生的有利于成矿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主岩更有利于接受含矿流体并与流体发生作用。成矿场地准备有几种途径,例如,增加岩石孔隙度和改变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等都有利于含矿流体的汇集。场地准备的类型取决于围岩性质和作用介质的类型———热、流体、构造或是它们三者的复合。硅化、白云岩化、重结晶化是常见的场地准备,又如去白云岩化中镁的移出,增加岩石孔隙,这也是场地准备的一种。

成矿场地准备在有些地方就是成矿的早期阶段。例如,冷却岩基周围的热、构造和流体的演化过程中围岩热变质、接触交代与矿石沉淀就是一个持续的序列作用。以小秦岭金堆城超大型钼矿床为例,由围岩角岩化→岩体和围岩的裂隙网脉→含钼石英网脉体,而角岩化和裂隙网脉化既是成矿场地准备,又是钼矿的早期成矿阶段(浸染状矿化阶段)。

很多成矿场地准备是化学的,即形成有利成矿的化学空间。例如,围岩中硅的加入和再组织,如硅化、碧玉化、次生石英岩化等,使岩石变脆变硬,受应力时易破碎,形成角砾化带或网状裂隙带,有利于成矿流体的充分活动和成矿物质的充填和交代。很多热液矿床中金属矿物产在硅化破碎带中或硅化脉中就是证明。

重结晶常是火成岩基“预热”(Preheated)围岩的结果,围岩因重结晶而增加孔隙度,从而有利于矿液的运移。这也是一种成矿场地准备。

2.储矿场及其形成机制

储矿场是在一定成矿地质构造背景上产生的有利成矿的地质、物理、化学因素的耦合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各种控矿要素的耦合,以达到成矿物质巨量浓集的效应。

形成储矿场有三个基本条件:①有足够的矿石堆积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原已存在的,如热液充填的岩石洞穴(如岩溶溶洞);也可以是在成矿过程中逐步扩展的,如含矿裂隙的脉动式扩张形成的复合矿脉;②有利于矿石沉淀的物理化学因素,常称为地球化学障、构造物理化学障或地质动力障,指物理化学性质和动力学性质的突变带、临界带和耦合带等;③具有封闭矿液使之汇聚而不分散的圈闭(封闭)条件,包括构造圈闭、化学圈闭或二者的复合圈闭。氧化还原界面和湖、海、洋的水体底界包括其中的次级洼地也可起到圈闭成矿的作用,如海底火山活动或喷流热液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储矿场的形成常起因于一定地质构造背景下的成矿构造动力型式的突变,使成矿路径在开放体系中由非平衡态的物理化学条件骤变为相对平衡态的物理化学条件,并且在一个时期内这种骤变反复出现,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了有利成矿的构造动力,使非平衡态-相对平衡态的成矿流体呈振荡状态并处在混沌态的边缘,从而发生成矿组分的高度浓集和堆积成矿。

组成储矿场最基本的成矿动力型式有:

(1)界面成矿(包括边缘成矿、临界成矿、界面成矿)

边界成矿指有利成矿的各种尺度地质体的边缘和界面,有大陆边缘、板块边缘、地体边缘、断裂带边缘、盆地边缘、侵入体边缘,以及地层界面、岩相界面、氧化还原界面等。这些地质体的边缘经常是物理、化学、生物、应力和流体的突变地带(地段),在不同的地质体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显着交换,因而也是成矿的有利场地。

(2)突变成矿(转变成矿)

突变成矿包括导致成矿的温度、压力、速度、浓度、Eh值、pH值、fS2、fO2等参量的转换,岩相和岩性转换、构造应力场转换等,主要是这些转换的急变、突变部位,也可称为梯度带。这些转换(转变)中的突变地段常能引起成矿作用的发生。

(3)耦合成矿(多场耦合成矿)

耦合成矿包括矿源场、流体场、热场(能量场)、应力场等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形成矿石沉淀条件的最佳匹配,构成储矿场。这几个场的概念是在大量矿产勘查、矿床研究的基础上概括提出的,可以用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方法对各场的基本范围加以圈定。如矿源场可采用区域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圈出地球化学块体、地球化学场等以代表矿源场。流体场可用前述的追溯流体运动路径的方法加以圈定。现代热场可采用地热测量(地表、地下),古老的热场可采用岩石矿物学方法、地幔岩包体法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法等加以圈定。而构造应力场可用构造应力测量、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等方法加以厘定。在分别求得各个场的时空位置的基础上,将它们加以叠合,得到综合场图,即可大体显示成矿作用当时各成矿要素(矿源、流体、热、应力)的耦合状况,从而勾划出成矿时储矿场的特征。

(4)叠加成矿

叠加成矿也称叠加复合成矿,是指早期时代成矿作用发生后,又经过以后地质时代的成矿作用,两者重叠在同一空间,如粤北地区泥盆纪热水沉积矿床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的叠加(大宝山矿床、凡口矿床)。

两个成矿系统在一个储矿场的重叠有多种形式,参见图3-10。

图3-10 叠加成矿场的多种形式(据姚书振,2010

叠加成矿的关键是成矿区内有持续性的构造活动。例如,对南秦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控矿构造研究表明(翟裕生等,1998),控制热水沉积成矿的同生断裂,既是同生热水沉积成矿的通道,其毗邻地段常产有层状金属矿床;又因其在后来地质作用中又重新活动(包括扩大、扩深),成为岩浆热液上升通道和就位场所,因而使后生矿床与同生矿床叠合一起。因此,同生断层的多期次活动是形成叠加型矿床的重要基本条件。

在实际研究中,边界成矿、突变成矿、耦合成矿这三者经常是同时具备,不易分割的。边界主要指空间,突变与耦合是其动力机制。叠加成矿则造成储矿场的复杂状态,要经过详细的实地调查和综合研究,查明储矿场的演变过程并判断其动力型式,以便为成矿预测指出方向。

⑤ 饥荒怎样才能快速找到矿场和猪王

找猪王要先找猪村,有猪村不一定有猪王,有猪王必有猪村,你沿着卵石路走,因为猪村一定在卵石路附近,这样只需要走一条线,不需要把整片地图的视野都刷出来

矿场则是看土地,越荒芜的土地出现矿场的几率越大,偶尔能见到石头地的就是比较荒芜的,如果你找到一大片石头地,那基本都有矿场

⑥ WOW谁知道下工程学和采矿是配对的么还有就是采矿50了以后去哪里相应等级的矿多

先声明,这个不完全是我的原创,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别人的经验,然后再加上点自己的实际体会。本人部落,采药地点均是以部落为主。

宁神花1低等级地图平原,外观为一淡蓝色小花,形状像喇叭花银叶草1低等级地图树下,森林中较多,外观为蓝紫色灌木,部落的银松森林和贫瘠之地中部相当多以上2种最方便的采集方法:贫瘠的十字路口周围有3个绿洲,依次跑过来能连续不间断采集……地根草15低等级地图岩石峭壁区域,外观类似人参,多长在山脚,小D做任务需要5个,其他没什么太大用处魔皇草5010-20等级地图平原,比如说贫瘠的迅猛龙平原,外观为一红色花朵。石南草7010-30等级地图树下.外观为一棕绿色根状雨燕草N/A没有这种草,只能在上两种草中发现,却是极其重要的草药(15秒加50%移动的那个,还有烹饪用来做给盗贼使用的+100能量的茶.是服务器后期最贵的草药之一)荆棘藻85各种等级地图水下。比较好的采集方法:在佐拉姆海岸的水里顺着海岸游一圈下来,一般都能采到10个跌打草10020-40等级地图阴影处发现,较难辨识,贫瘠之地能找到,灰谷和凄凉也有。野钢花115多在山顶上,外观为一黄色小花,南贫瘠之地的山顶能采集到,做防御药水必备,还算比较值钱,毕竟这个东西既能升技能又能赚钱……墓地苔120墓地比较多。比较好的地方是暮色森林乌鸦岭的墓场、凄凉地的科多坟场野非常多,剃刀高地副本中也有发现.凄凉之地那个图上刷科多的地方固定有2处,外观为一绿色液体,上有尸骨.皇血草125几乎是最多见的草药了,平原地带中间经常有,后期锻造提升好感度的任务要用到,所以也是很有用的草活根草150只在水边才能发现。比较好的采集地方:悲伤沼泽、尘泥沼泽枯叶草16030-40级地图灌木处可以发现,绿色草叶。盗贼致盲的原料,非常重要,也非常值钱。主要采集地点:悲伤沼泽金棘草170?35-50级地图岩石处发现,金色植物.有的地方很多,如果想专门去采集,推荐悲伤沼泽。悲伤沼泽实在是个采药宝地,有的药都是好药啊……紫莲花感觉用到过,但是用的地方不多。几个采集地点:加基森南面有个像废墟,有任务NPC的地方有几个。辛特蓝有很多,菲拉斯厄运门口也不少。卡德加的胡须18535-50级地图树下发现,金绿色大型灌木。阿希拉高地的枯木村有不少,荆棘谷也有,不过荆棘谷联盟多,部落玩家去采药要小心。我推荐的采集地点是——悲伤沼泽,对,悲伤沼泽……冬刺草195奥特兰克山脉有,只在白色雪地上生长,外观为白色花朵.火焰花205沙漠地图多有发现,荒芜之地,塔纳里斯,诅咒之地,都有很多.外观是红色小花.野葡萄藤,是做HP和MANA各加1-1000药水的材料.也是许多裁缝、皮匠、工程的材料.也可以在40级左右巨魔身上打到.太阳草230要在40级以上的地图平原才能发现,外观金色小草.新特兰东部和菲拉斯有。推荐采集地点:辛特兰盲目草235悲伤沼泽最多,满地找吧.外观并不明显.采集地点显然是——悲伤沼泽……幽灵菇245这个东东是高等级草里最难得的了,因为一次只能采到一个,而且是一些高级好药剂的重要原料。主要采集地点3个,一个是玛拉顿副本,一个是辛特兰隐匿石边上的山洞,另外一个是东厄运。格罗姆之血250有恶魔的地方都有这种草,推荐采集地点:凄凉之地的XXXX会所。阿尔萨斯之泪这个东西……随便看看吧,真没什么用,剃刀高地副本里有瘟疫花费伍德,东西瘟疫之地都有,外观紫色草叶。高级药水必备。黄金参长的像萝卜似的东西.高等级地区平原有.高级药水必备。山鼠草高等级地图悬崖上才有,安格洛环形山这个图上比较多,环形山的西边飞龙巢穴里也有大量发现。非常重要,高级药水必备。梦叶草高等级地图有很多,做高等级元素伤害防护药水用.推荐采集地点:环形山黑莲花最高等级的草了吧,是拾取后绑定的,做FLASK配方必须。论坛有专门的帖子说刷黑莲花的地点,还有配图,我就不多说了。

初期在(闪金镇)那采“铜矿”,因为那的矿点也多刷得也快,一半在一个小时就能到50了。带了50就学中级的了,学了就去(湿地)采“锡矿”偶尔还有“银矿”这样一在一个小时就可以练到125学高级。这就要介绍几个矿点了,其实也就是那个洞(在湿地的北面偏左,瀑布边,很好找)。到了125就慢了。那就要到(千针石林)去采了。在这可以采“铁矿”和“锡矿”运气好还可以采到“银矿”在这到了175就要走了。现在就可以去(荒芜之地)或者(是奥特兰克山脉)(凄凉)也还可以,主要是看山多的地方矿就多。到了后期满300了就可以去(东瘟疫之地)挣钱了。

50级的话可以去东西瘟疫之地,或者冬泉那里也可以的,矿都很多,燃烧平原也可,就是路过的LM会比较多。。。很郁闷

就这么多了~好累。。。

⑦ 怎样到拉布朗矿场

1.打开地图,点击拉布朗矿山,到达拉布朗矿山口.

2.打败矿口的人(打过一次以后就用不着了),点击洞门的石头,用星星魔法打破那个阵,就可以进入拉布朗铜矿场了.

3.点击门左边的电路,点击第一个和第三个,门就开了.进入拉布朗金矿场.

4.点击门前的帽子,得到矿帽,进去

5 到了最里面,用星星魔法打下上面大水晶块,再用星星魔法打灯,就亮了.

⑧ 英雄传奇矿场怎么玩 矿战抢矿攻略

首先要选好自己在 无忧堾奇 要去的位置,然后在矿场开放的时间段
1、要招兵
2、带兵上限1000最好招满
3、英雄星级 等级 印 越高越好(评分高攻高防高)
4、站每排最多2个 让攻高的站后面

⑨ 饥荒游戏怎么样找到矿场

不停的探索,沿着那些树林走就会发现矿场,矿场有很多蜘蛛和高鸟

⑩ 成矿系统分析

1.成矿系统划分

区内的矿床类型,已有较系统的研究,其类型特征和实例参见表7-5。

按照含矿建造岩石组合、矿源场和矿床组合类型(是否含硼矿),可划分出两个成矿亚系统,即里尔峪组的含硼镁成矿亚系统和大石桥组的镁成矿亚系统(表7-6)。

2.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是成矿系统中的物质基础,根据镁质非金属矿床主要成分,可以看出,镁质碳酸盐岩建造镁质非金属成矿系统的成矿物质主要是Mg,B,Si等元素。主要有幔源、壳源、海水源和大气降水源,构成了较为复杂的矿源场系统。

(1)镁质来源

根据岩相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里尔峪组硼、镁矿床的镁质来源主要是火山物质,而大石桥组镁质矿床的镁质来源则主要是海水。

1)大石桥组菱镁矿与白云石大理岩中缺乏火山岩,而且发育大量变余的沉积组构。菱镁矿层内还见叠层石,从岩相特征看菱镁矿和白云石是沉积成因的。

2)菱镁矿和白云石大理岩的稀土含量接近。一些难迁移元素Ti,Zr,Nb,V等的含量均小于或接近于海相碳酸盐岩的含量,说明菱镁矿和白云石大理岩是海相成因的。

3)菱镁矿和白云石碳同位素δ13C(PDB)值接近,其变化范围是-2.9%~+0.3%,平均值接近于零,说明岩石中碳的海水来源。氧同位素δ18O(SMOW)值也接近,它们的变化范围是+7.93‰~+17.05‰,平均值接近于+10‰。

4)大量菱镁矿、藻类菱镁矿和藻白云石大理岩共生的事实可能是大量镁质生物来源的证据。Valdiya(1968)提出,藻类在菱镁矿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来自北方古陆含镁质或镁铁质岩石的风化作用也为沉积盆地增加了镁的含量。

(2)硼质来源

关于辽东硼矿床中硼镁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火山喷发、又有热水沉积或海相睸湖蒸发等多种形式。主要证据如下:

1)硼矿床的容矿岩石与含硼岩系变粒岩段的火山岩常呈互层状整合产出,区内硼矿床的厚度及规模均与含硼岩系火山岩厚度成正相关;

2)有大量热水沉积的硅质岩,角砾状等热水沉积组构和电气石类矿物(彭齐鸣,1999);

3)含大量碱金属和钠长石化等地幔射气来源组分;

4)矿石与火山岩之间成矿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硫、碳、硼同位素分布特征一致。

表7-5 镁质碳酸盐岩建造主要镁质非金属矿床成因类型

续表

表7-6 辽东古元古代裂谷带镁质碳酸盐岩建造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统简表

(3)硅质来源

沉积阶段硅质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常见的陆源碎屑沉积,另一类是热水沉积岩。后者的硅质条带或条纹状稳定产出,经变质后常形成石英岩和透闪岩、透辉岩。变质成矿期硅质来源主要是成矿围岩,少量来自成矿流体。

可以认为,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是这类矿床形成的主要矿源层和储矿场所,其早期物质来源可能与古元古代辽东裂谷的地幔隆起、岩浆演化形成有关的火山岩和热水流体有关,它们为硼、菱镁矿大规模成矿作用提供了巨量成矿物质。

3.成矿流体输运

(1)成矿流体动力

本区成矿流体的驱动力主要有构造应力、热力、围岩压力等动力类型。

本区早期裂谷以拉张运动为主,导致上地壳开裂,大量火山物质喷流地表,形成里尔峪组下部火山岩。这一减压作用可造成深部流体运移到较浅部位甚至地表。裂谷带内地幔上拱和射气作用,也导致裂谷带内地壳温度升高。上升的热流可以加速地壳内流体循环和溶解成矿物质,并沿盆地边缘同生断裂上升,形成大规模矿化-热水沉积岩和硼-菱镁矿层。

在裂谷闭合期,南北向的挤压构造应力为成矿流体加压,上覆岩层的压力和围岩压力以及残余地幔或热点使地壳热流值升高,它们都是成矿流体的驱动力。较高压力的成矿流体(热卤水)沿剪切带上升,并与围岩交代,形成大规模矿化,如滑石矿床。

(2)成矿流体运移路径

根据成矿区岩矿石组构研究,结合区域构造和矿床(点)区域分布特征,本区成矿流体运移路径可以辨认出以下几点:①本区里尔峪组电气石、硅质岩的大量出现是热水流体的主要标志;②电气石化、滑石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和水镁石化等是成矿流体交代蚀变的结果;③硼矿床定向分布是受古流体通道大型断裂带控制的;④滑石矿床内纵向剪切带和北东向剪切带是滑石成矿流体运移通道;⑤碳酸盐岩层岩石孔隙和岩溶发育,矿液沿岩石的孔隙运移,其上、下均有隔水层,对矿液具屏蔽作用。总之,在构造和岩浆热等动力作用下,成矿流体沿运移通道上升至成矿有利地段沉积和富集。

4.成矿物质的富集与储存

(1)成矿物质大规模富集的原因和方式

辽东硼、镁大规模富集的主要原因和堆积成矿方式如下:

1)物理化学条件改变。

含矿流体p-V-t-x(压力、体积、温度、组分等),以及pH值,Eh值,fO2,fS2等值的改变能造成矿质的沉淀和聚集。这是成矿作用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蒸发盆地中,由于热流体的加入引起温度的升高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包括pH值、Eh值的变化。构造作用,尤其是断裂阶段,封闭体系的裂开造成流体压力的下降,流体的分离,从而引起热液矿物的结晶。在断裂封闭阶段,断裂后流体压力的下降和更深源流体的上升将有助于石英沉淀,由于流体压力下降而不能混合的流体则有利于碳酸盐沉淀。

2)流体浓缩。

蒸发作用是主要的方式。本区B,Mg都是经过蒸发作用沉积的。盐湖水的大量蒸发析出使得盐湖水体中成矿物质因浓缩而富集,从而促进一部分过饱和物质结晶沉淀而堆积聚集。

当成矿流体沿断裂带上升至地壳表部,或由挤压构造转向张性构造时,流体突然减压,导致流体沸腾,使大量气体逸出,并使流体盐度增大和矿质富集。

3)流体混合。

流体的混合是常见的成矿方式。本区发生了多种流体的多次混合作用。在盐湖沉积期,有富硼、镁地热泉注入湖水,并与湖水发生混合,还有地表富CO2及含镁水体汇入湖水,使盐湖水体富集CO2和硼镁质。变质成矿期有含水矿物脱水形成的变质水,并发生封存海水、热卤水与变质热液的混合,促进流体中SiO2的溶解和水/岩反应。

4)水/岩反应。

水/岩反应是产生成矿流体的一个重要条件。地下热水溶解富含硼、镁、硅质的火山岩和镁质碳酸盐岩,并与围岩反应,如绿泥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硅化,使水和杂质减少,成矿流体多次浓缩,造成矿质的沉淀。

5)生物作用。

辽东大石桥组菱镁矿的富藻类、碳同位素特征等表明镁矿层有机质的存在。在流体运移过程中,有机质的加入能改变流体的pH值、Eh值和氧化还原条件,因而导致有用组分的沉淀富集。

(2)储矿场及其形成机制

储矿场,也称矿石堆积场地或矿床定位场所。从辽东硼、镁质非金属矿床的成矿特点,组成储矿场的主要成矿动力型式有耦合成矿和叠加成矿两个基本型式:

1)耦合成矿。

耦合成矿包括矿源场、流体场、热场(能量场)、应力场等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形成矿石沉淀条件的最佳匹配,构成储矿场。硼镁矿床的矿源场是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流体场早期由蒸发盐湖的水体和富硼、镁、硅的热泉水和富CO2的陆表水和地下水构成,中期由封存的海水、热卤水、变质水构成,晚期由大气降水、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混合水构成。热场是裂谷张裂时地幔隆起、岩浆活动和地幔射气影响的热能,以及区域变质期的构造动力。应力场是裂谷张裂时南北向的张性应力场和区域变质期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场,晚期是北东-南西向的挤压和北西-南东向的伸展构造应力场。上述诸场的耦合是形成储矿场的重要原因。

2)叠加成矿。

早期沉积成矿作用发生后,又经过后期的变质成矿作用,两者重叠在同一空间。辽东的硼、镁矿床早期是同生沉积成矿,后期是变质改造成矿,晚期是热液改造成矿,因而使后生矿床与同生矿床叠合一起。

上述辽东的两类储矿场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沉积成矿期形成沉积耦合储矿场,变质成矿期又形成变质耦合储矿场,改造成矿期还形成改造耦合储矿场,这三类耦合储矿场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辽东复杂的大规模的硼镁矿床成矿系统。

5.成矿系统作用过程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辽东镁质非金属矿床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成矿期,即古元古代的沉积成矿作用、古元古代末的变质改造成矿作用和印支期—燕山期表生改造成矿作用。根据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条件的差异,此成矿系统又可分为两个成矿亚系统,即里尔峪组硼镁成矿亚系统和大石桥组镁成矿亚系统。

(1)沉积成矿作用过程

在古元古代,南北两侧不断拉张,幔源物质上拱,造成火山喷发。规模较大的富含硼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而在其之后却出现了干旱气候条件。在火山岩之上形成“镁质碳酸盐+镁质硼酸盐+硫酸盐”组合的蒸发岩沉积。

1)里尔峪组硼镁成矿亚系统。

里尔峪组含硼岩系沉积期属优地槽构造环境,辽东硼矿除与火山活动有关外,还与蒸发作用有关。硼、镁成矿盆地是辽东裂谷中的三级局部热卤水盆地。仅靠卤水的蒸发,较难使硼酸盐充分沉淀,形成巨大的硼矿床。区内硼矿床中,一般下盘有4~46m的镁质大理岩或者富镁的大理岩,其上才是致密块状的硼酸盐矿层,说明该成矿盆地早期是富含Mg2+的卤水,Mg2+除满足沉淀镁碳酸盐岩外,还有足够剩余,因而当富硼的热泉喷出海底进入盆地后,由于不同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流体的混合,改变了蒸发盆地的物理化学条件,如卤水温度的降低,特别是与Mg2+的相互作用,导致镁硼酸盐的迅速大量沉淀,因而不同成分溶液在成矿盆地中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超大型硼矿床的条件。

2)大石桥组镁成矿亚系统。

含矿建造沉积相(由北而南):滨岸碎屑岩相→闭塞台地相→沿岸滩坝相→半闭塞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其中闭塞台地相形成于平均低潮线以下的沉积区,其沉积环境可能代表古陆边缘的睸湖。因当时气候干热,睸湖内海水蒸发量较大,海水盐度不断提高,Mg2+、Ca2+等离子含量较高,且Mg2+/Ca2+值较大,CO2-3也较丰富。

目前所知,辽东镁质非金属矿床沉积成矿作用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形式:

1)化学沉积成矿作用蒸发环境下,睸湖中白云石首先沉淀,当睸湖中Mg2+富集到足够程度,并有足够的CO2-3时,发生菱镁矿沉淀。

2)生物化学沉积成矿作用大石桥组菱镁矿岩层中大量叠层石说明菱镁矿沉积有生物的参与。现代叠层石研究认为,藻类一般形成方解石和白云石,很难形成菱镁矿;但元古宙时,全球海水中Mg2+普遍较高,起初叠层石吸收Ca2+,Mg2+形成白云石,海水中Ca2+减少,而Mg2+相对增高,叠层石也可吸收Mg2+形成菱镁矿。

(2)变质改造成矿作用过程

变质成矿作用包括区域变质成矿作用和后期的热液蚀变成矿作用,由于这些作用,发生了矿质的进一步富集和新矿物的生成,即变质改造成矿作用。两个成矿亚系统虽然经历了相同的变质和变形作用过程,但因矿源层物质的差异,成矿系统产物也是有所不同的。

1)里尔峪组硼、镁矿床成矿亚系统。

根据含硼建造内典型的变质岩石共生组合及其变质矿物的研究,确定含硼建造遭受了中压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t=620~650℃,p=0.5GPa)(王培君,1996)。在此温压条件下,结合王秀璋(1964,1965,1974)所做硼酸盐矿物的水热合成实验,将几种重要的硼酸盐工业矿物的化学反应式推断如下:

成矿系统论

成矿系统论

上式说明反应(2)~(5)进行时,放出大量CO2,才使遂安石得以存在。

2)大石桥组镁成矿亚系统。

最初的白云岩、菱镁矿层形成后,随着上覆沉积物的加厚和地热梯度的增加,一些矿物重结晶和含水矿物脱水。吕梁运动使辽东裂谷闭合,辽河群宽甸群褶皱变质,沉积的菱镁矿和白云岩在区域变质-混合岩化过程中进行了第二次富集,白云岩、菱镁矿改造为白云石大理岩和粗粒状菱镁矿。同时,由于含矿建造发生的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和富SiO2热液交代作用,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滑石、绿泥石矿床。

滑石交代作用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在贫石英的含石英菱镁矿大理岩中主要是由含硅酸的热液与围岩中的菱镁矿反应形成滑石;在富石英的石英(化)菱镁矿大理岩中,在成矿热液作用下围岩中的菱镁矿和石英完全变为活动组分,互相置换组成新矿物滑石,成矿热液在交代中起了促进和平衡作用,被交代的石英化菱镁矿大理岩中的石英脉、石英“鲕粒”和石英晶簇仍保持其原有的外表形态。

成矿热液交代含石英菱镁矿大理岩和硅化菱镁矿大理岩形成滑石按下式:

成矿系统论

成矿热液交代含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和硅化白云石大理岩形成滑石按下式:

成矿系统论

(3)后生改造成矿作用过程

变质矿床形成后随地壳折返,接受改造,特别是在印支期—燕山期花岗岩成岩时热能的驱动下,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形成块状水镁石、海泡石矿床。根据野外矿床岩石组合及矿石、脉石矿物的共生特点和它们之间的交代关系,可辨认出三期热液变质作用:

1)蛇纹石化作用期。

当岩体侵入到地层浅部时,开放、半开放体系矿源层中的大气降水受岩体热能的驱动形成浅成循环热水。白云岩、菱镁矿首先与流体中少量的SiO2形成蛇纹石(岫岩玉)或蛇纹石化大理岩。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流体剩余的二氧化硅与蛇纹石形成滑石及镁橄榄石等二氧化硅不饱和矿物。

此时,水镁石开始出现,并伴随有水镁石交代蛇纹石、滑石、镁橄榄石,蛇纹石又交代镁橄榄石的反应。此阶段的温度在300~400℃之间。

成矿系统论

上述反应可以解释在辽东地区的大部分水镁石矿中,经常有蛇纹石与水镁石共生,以及在一些水镁石矿体中(如徐家台水镁石矿),残余有镁橄榄石团块的原因。

2)水镁石成矿期。

当随着体系反应的进行,且H2O的分压增大时,菱镁矿大量转变成水镁石。中酸性岩浆侵入,与镁质碳酸盐岩发生接触变质。

3)纤维状海泡石化期。

富含Mg2+,SiO2的热液在菱镁矿、白云石大理岩裂隙中缓慢沉淀、充填形成纤维状海泡石。

6.成矿系统模式

综上所述,将辽东地区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统模式概括如下(图7-7):

1)成矿地质背景:古元古代大陆裂谷背景下的陆相裂陷-海相睸湖沉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向亚洲东部边缘的俯冲,形成构造-岩浆弧带。

2)成矿时代:古元古代(2.3~1.9Ga)沉积成矿,古元古代末(1.9Ga)变质改造成矿,印支、燕山期(250Ma~130Ma)后生叠加改造成矿。

3)含矿建造控矿:陆相蒸发盆地相-浅海相火山-沉积盆地蒸发岩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变质建造-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镁质大理岩建造。

4)古岩相控矿:里尔峪沉积期中央凹陷区火山沉积岩带蒸发盆地沉降中心控制硼矿沉积,变质改造成矿为硼矿-菱镁矿-滑石-蛇纹石-石棉-透辉石-透闪石。大石桥沉积期北缘斜坡区钙镁碳酸盐岩相控制菱镁矿-白云石,变质后是菱镁矿-滑石-绿泥石-水镁石成矿带。

5)构造控矿:区域复背斜、向斜的两翼,特别是向斜,易于保存不被剥蚀;次级褶皱控矿,轴部或接近轴部破碎带、剥离构造、层间滑脱构造带、韧性剪切带,属张-剪性应力环境,是成矿容矿空间;早期区域性断裂构造是热液成矿的成矿通道,后期断裂构造对矿体破坏和改造。成矿构造有时是多种构造复合交叉集合体。

6)岩浆岩体的控矿:主要是印支期—燕山期的中酸性花岗岩,是菱镁矿、白云石分解和水化的热源,形成块状水镁石、纤维状海泡石等。

7)流体控矿:早期富硼、镁、硅火山热液或热泉水形成蒸发岩系,高盐度卤水使硼镁石、白云石、菱镁矿沉积;晚期热卤水、富镁、硅变质流体对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改造生成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等镁硅酸盐和透辉石、透闪石等钙镁硅酸盐矿物,后期大气降水、变质流体、少量岩浆水(局部)改造成水镁石、海泡石。

8)主要成矿作用:沉积成矿作用,包括热水沉积、生物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改造成矿作用,包括重结晶、热液交代和充填作用。

9)三个主要成矿期:沉积成矿期、变质改造成矿期和后生改造成矿期,但以变质改造成矿为主。

10)成矿系统产物: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里尔峪组硼-镁成矿亚系列,大石桥组镁成矿亚系列,七个常见的矿床组合和硼、镁矿化异常带。

图7-7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裂谷带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统模式(据陈从喜等,1998)

11)成矿系统的保存与变化:古元古代末期主成矿系统形成后,经受多次构造变形重就位,使矿体复杂化,后期菱镁矿-滑石矿体部分改造成水镁石、海泡石矿体。

阅读全文

与如何匹配到图片矿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术花盆和花的图片简单 浏览:148
水果怎么摆好看图片 浏览:539
千与千寻人物图片大全 浏览:245
委屈漫画图片女孩 浏览:403
背景图片简约可爱清新 浏览:927
图片狼抱着一个女孩 浏览:172
文档中图片如何快捷设置大小 浏览:259
貂蝉去衣服图片大全 浏览:94
美女背影高清壁纸图片全屏 浏览:64
图片如何设置标题 浏览:810
漂亮文字动态图片大全 浏览:66
七天打卡表可爱图片 浏览:38
波波头发型效果图片 浏览:660
图片插入word中无法选中怎么办 浏览:225
大叔洗衣服的图片 浏览:449
Word里图片置顶如何加空格 浏览:206
蒋丞图片高清动漫 浏览:307
放美女和平精英图片 浏览:389
黑鼻子可爱图片 浏览:855
word转换pdf时图片丢失 浏览: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