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图片大全 > 如何做小吃图片

如何做小吃图片

发布时间:2022-06-09 15:33:36

‘壹’ 美食做法(带图片)。

‘贰’ 如何用薯仔做美食

1. 香煎薯仔

很多人肯定没有吃过香煎的薯仔,今天这种香煎的薯仔,不仅美味而且入口即化,特别好吃,现在小编教大家如何制作香煎薯仔。大家可以准备两个马铃薯,适当的盐,黑胡椒少许,可以适当的放一些孜然粉,油是必须的!可以将马铃薯洗干净,然后去皮,切成大约半公分左右的厚片。其实要在锅中放适当的油进行烧热。当油热了之后,可以将马铃薯均匀的摆在锅底,用中火去慢慢煎至搅黄,大火容易让薯仔粘锅。待一面煎至焦黄之后,再翻另一面进行煎制。当两面都出现了焦黄的颜色之后。就可以出锅了,这样在最后撒上黑胡椒,孜然粉和盐即可使用。

五花肉干煸薯仔片

4. 孜然薯仔片

准备两个薯仔,准备适量的自然盐和辣椒面儿。先将调料混合,将辣椒粉,孜然粉和盐均匀的混合,然后把薯仔洗净去皮切成0.5毫米厚的片。锅里放油,薯仔入锅,也是煎至两面焦黄。还是要注意他的火候如果,太强的话后可能会使两面糊掉。大约煎至两分钟左右,将火关掉,适当的在薯仔上面撒下调料,均匀的翻炒,然后出锅。是不是特别简单,孜然薯仔片就相当于烧烤上的烤薯仔片儿,这种做法不仅干净卫生,而且特别简单,其味道也差不多。

‘叁’ 油炸小吃的做法、最好带图

油炸芋头的做法材料:芋头、鸡蛋做法:1、 芋头削皮,切条,上锅蒸30分钟。2、蒸好的芋头条晾凉,粘鸡蛋液(蛋液里可以加些炼乳)粘面包渣。3、热油炸成金黄色。 4、出锅,撒少许白糖。油炸红薯片第一步:选择好品种的红薯,那种叫黄大头的黄皮红心的甘薯做出的薯片最好吃。
第二步:将薯块切成0.5MM厚的圆形薄片,并放在阳光下晒1-2小时左右。
第三步:用10%的蜂蜜水浸泡晒好的薯片30分钟。
第四步:将浸泡好的薯片投入五成热的油锅内,以慢火炸到七成熟时,再加以大火炸至金黄色捞起。
油炸素丸子的做法【油炸双色素丸子】

原料:胡萝卜、白萝卜、盐、面粉、生粉、鸡蛋、胡椒粉、椒盐做法:
1、胡萝卜、白萝卜分别擦丝后用少许盐拌均匀,腌10分钟出水 2、在萝卜中调入胡椒粉、椒盐、鸡蛋搅拌均匀后调入面粉&生粉,调到粘稠状放置2分钟 3、锅中做油,油温5成热,用勺子将萝卜面糊挖成圆球状,放入锅中炸至漂浮取出 4、所有丸子炸完后,带锅中温度上升到7成时,复炸一次。第一次炸为了炸熟丸子,第二次炸是为了给丸子定型美味油炸梨做法:
1. 将熟糯米饭中间加上红豆沙馅后团成梨形状。可以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塑造其他形状。
2. 依次在糯米梨上蘸匀一层鸡蛋液和面包屑。
3. 中火烧热锅中油,将糯米梨放入小火慢慢炸制成金黄色,然后取出沥干油。
4. 在糯米梨的顶部插上牙签做梨的把儿,这样很形象,而且吃的时候还不用手,比较卫生。
小贴士:
1. 红豆沙也可以用其他爱吃的馅代替,不过甜食容易发胖,不要吃太多哦!
2. 如果喜欢吃甜的可加少许白砂糖在糯米饭里面。
3. 这道小点心最适合请客的时候当饭后的甜点了。 香甜可口“油炸香蕉条”的做法材料(二人份):香蕉2根、玉米粉半碗、鸡蛋1个
做法:
1、 香蕉切成条。 2、 鸡蛋打匀成蛋液。 3、 将香蕉条放入蛋液中均匀包裹。 4、 将裹好蛋液的香蕉条放入玉米粉中均匀裹上一层玉米粉。 5、 放入油锅中大火炸至金黄即成。
特点:香蕉条外脆里嫩,香甜可口。 油炸冰激凌的做法原料:冰激凌400克、鸡蛋清4个、淀粉5克、糯米纸若干、食用油适量。
做法:
1、选择喜欢的冰激凌化开,倒入制冰盒中后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备用。
2、从冰箱中取出已经冻硬的冰激凌块,用糯米纸包好(用蛋清封边)后放回冰箱继续冷冻备用。
3、取一只干净的中型汤盆,放入将蛋清。
4、用打蛋器{或4支以上的筷子}将蛋清向一个方向不停的抽打。
5、当蛋清打成摩丝状时加入淀粉再打几下使淀粉混入均匀制成“高丽糊”备用。
6、将冻好的冰激凌块迅速裹好高丽糊。
7、同时做油锅,2成热时将挂好糊的冰激凌迅速下入锅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即可食用。
贴士:
1、打高丽糊的汤盆必须洁净无油,否则会影响蛋清起泡。
2、炸冰激凌的油温不能过高,要注意时刻控制油温。
3、注意制作的步骤,先处理好冰激凌块,高丽糊打好后要尽快使用。

‘肆’ 零嘴小吃的做法步骤图,零嘴小吃怎么做好吃

酥皮泡芙

用料

酥皮

黄油 80G

糖粉 55G

低筋面粉(过筛) 100G

泡芙

牛奶 170G

无盐黄油 75G

白砂糖 1G

低筋面粉(过筛) 105G

鸡蛋 3个(根据鸡蛋大小会不一样哦)

十分美味的酥皮泡芙的做法

美味花生小小酥

用料

低筋面粉 65g

黄油 45g

花生 50g

糖粉 35g

鸡蛋 1个(个头稍大)

美味花生小小酥的做法

‘伍’ 早餐怎么做才简单美味

1、水煮蛋+牛奶+水果:鸡蛋洗干净后,冷水下锅,水沸后煮7-10分钟左右(想吃半生熟的就煮5-7分钟左右),捞起放到冷水里(使蛋壳跟蛋白分离,一般2-3分钟就可以了),吃的时候拿出来就好。也可以沾酱油吃哦,记得一天不要超过2个鸡蛋。牛奶是直接在超市买到大盒装脱脂奶,水果每天都不一样,一般都是2种水果以上。
2、牛肉丸汤面:一般我都会备一些牛肉丸(潮汕牛肉丸)在冰箱,在买牛肉丸的时候会跟老板要一些炸蒜头做佐料。面有时候选用手工细面,有时候是包装好的挂面。
先大火烧开水,下姜丝、牛肉丸煮5分钟,待牛肉丸香味出来后,放入炸蒜头跟面条,煮2分钟,再放入生菜,撒上适量的盐巴,关火。装盘后撒入葱花就可以了开吃咯。
3、汤饺子:周末有空的时候我会包一些饺子放到冷藏层,平时煮来当早餐吃。
同样先大火烧开水,然后加入一勺盐巴(防止饺子粘锅),沸水下饺子,饺子下完后,盖上锅盖煮5分钟,掀开锅盖煮3分钟(盖着煮饺馅,掀盖煮饺皮),关火后装盘,撒上葱花就可以开吃了哟。

‘陆’ 四川名小吃叶儿粑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

磕粉200g;水180g;化猪油2.5cc;

花生核桃80g;糖20cc;化猪油2.5cc;

叶儿粑又叫艾馍,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小吃。节日食俗,在川西农家清明节、川南春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崇州怀远“古镇人家”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

叶儿粑做法和步骤

‘柒’ 成都曾有种小吃叫米老鼠,这种小吃是怎么做出来的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里,曾经有一款名叫米老鼠的特色小吃深受大家喜欢,据说,现在已经很少能吃到这样的特色小吃了,这次还是因为热搜,这才让小吃“米老鼠”又走进了大家的视野,不少人对这个小吃名字很好奇,但是对比名字,我觉得它的味道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这个“米老鼠”的做法吧。

最后,如果你觉得自己做比较麻烦的话,也可以去购买现成的,虽然现在能找到的地方很少,但是从网友晒出来的图片可以看到,这种小吃价格一般在12-20元一斤,价格上还不算太贵,买上一点,也足够解解馋了。

‘捌’ 家庭里一些简单小吃的做法和细节,谁知道希望有图。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 “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艾窝窝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爱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 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可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食品。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爱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钫》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爱窝窝。” 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爱窝窝”。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明代《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爱窝窝。

爱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爱窝窝。”还注说:“爱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

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山药鲜品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精纤维及维生素等成分,是中医传统的用药。中医认为山药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肺、肾经,有补中益气、补脾胃、长肌肉、止泻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枣更是中医和民间常用的滋补品,每100克干品含糖量 63-76.3 克,并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居各种鲜果之首,每100克鲜枣肉中含量达300-600毫克,人体利用率平均为86. 3%。中医认为枣肉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养气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贫血心悸、烦躁多梦等症。卷果主料为山药、大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制作方法:将山药1500克去皮剁碎,大枣500克去核,果料切碎,两料拌匀后稍加水和面粉,搅拌均匀,用油皮将拌匀的料裹包好,上笼蒸5分钟;准备消毒过的干净豆包布一块,将蒸得的原料趁热置于布上,捏成三角状长条,凉后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块,入七成热的油锅,炸成焦黄色时捞出;另用锅加油、水、桂花、白糖,小火熬成糖稀,将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撒上白芝麻和白糖,软绵香甜,十分可口。因其有滋补作用,去南来顺饭庄用餐的食客每每点要,成为饭店的名牌小吃之一。

姜汁排叉儿

姜丝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它要用鲜姜去皮跺成细末,面粉加一定比例的明矾末,一起放入盆中,用凉水和成面团。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水和面,放到轧面机上轧五六次,直轧到薄片均匀光滑,然后在薄片上撒上细淀粉面,叠起合成长条后,用刀切成宽为2厘米、长5厘米的排叉条,将两小片叠到一起,中间顺切三刀,散开成单片套翻在一起,用温油炸。将炸好的排叉过蜜,过蜜的方法是用鲜姜去皮切成细丝,用水把姜丝熬开后捞出姜丝,放入白糖,开锅后放饴糖、桂花,继续熬开后移小火上,将炸得的排叉入姜丝熬出的桂花饴糖中过蜜。

过蜜后的排叉成浅黄色,有酥、甜、香的特点,食用时有姜味。南城"南来顺"的姜丝排叉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同年又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还有一种带咸味的排叉,原料为面面粉、苏打和盐,也用油炸,做法与姜丝排叉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过蜜,有酥、脆、味微咸的特点,爱喝酒的人常以咸排叉当下酒菜用。

据《天桥小吃》作者张次溪先生说:"旧天桥有专门卖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纸包装,加上红商标,时过年送礼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 "对这种小炸食前人还有诗称赞说:"全凭手艺制将来,具体面微哄小孩。锦匣蒲包装饰好,玲珑巧小见奇才。"过去天桥卖这类小炸食的还要吆喝:"买一包,饶一包,江西腊来,腊秦椒。大爷吃了会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脚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样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听到了,多喜欢去买。

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它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自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稍晾成烫面。白糖用水化开,香草粉用水化开,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加入烫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匀。

锅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为后两种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烧至冒烟后,改用小火,此时将揉匀搅拌好的面团,500克分成40个均匀小球,人油锅前用手摁成圆饼,逐个下人油中,待饼膨起如球状,并呈金黄色时捞出,滚上白糖即成。

奶油炸糕呈圆形,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除奶油炸糕外,还有黄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用水磨米,质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碱。制作时抓一块面约 50- 60克,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炸至金黄色。此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很受欢迎。

还有一种烫面炸糕,先把水烧开后,倒人面粉搅拌均匀,面烫好后出锅分成大块,摊开晾凉,对上发面和适量碱面,揉匀揪成小剂,摁扁,包上用红糖、桂花、面干拌匀制成的馅儿,用温油炸。此种炸糕外焦酥,里软嫩,易消化。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

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诗说:"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并注说:"糖耳朵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稀也。"

前人已将蜜麻花的原料讲得很清楚了。不过它用的面要用和好的发酵面对上碱,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时将发酵面分两块,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是上,再擀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用刀切下5厘米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成坡形,把薄边和厚边合到一起,再切成重40 克左右的小块。自小块中间开一刀口,然后打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就成了耳朵形的坯子了。花生油烧五成热,分批将坯子入油里炸过,呈金黄色时捞出,沥尽油,趁热放入温热的饴糖中泡一分钟,称过蜜,浸透后,捞在盘里晾凉就成了。要注意必须炸透,否则就会因炸不透,蜜也浸不透的质量不佳现象。

蜜麻花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南城的南来顺饭庄的蜜麻花由于常年制作。质量稳定,主要是放碱合适,没有酸口,炸得透,吃蜜均匀,达到了松软绵润的质量要求,1997年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

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擀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 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点。

面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面茶在北京小吃中,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

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

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萨其玛

萨其玛是满族饽饽(糕点)。萨其玛的前身是一种满族的传统饽饽—搓条饽饽。制作方法是先把蒸熟的米饭放在打糕石上,然后用锤反复打成面团,蘸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块,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即成。搓条饽饽是当时满族的比较重要供品,所以也称为“打糕穆丹条子”。后来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缠”,更名为萨其玛,汉名叫“金丝糕”,又叫“芙蓉糕”,但是还是萨其玛这个名字为全国各族老百姓所接受。

《燕京岁时记》中写道:“萨其玛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道光二十八年的《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中写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张,凡冠婚丧祭而不可无”。王世襄先生曾说,“据元白尊兄(启功教授)见教:《清文鉴》有此名物,释为‘狗奶子糖蘸’。萨其马用鸡蛋、油脂和面,细切后油炸,再用饴糖、蜂蜜搅拌沁透,故曰‘糖蘸’。唯于狗奶子则殊费解。如果真是狗奶,需养多少条狗才够用!原来东北有一种野生浆果,以形似狗奶子得名,最初即用它作萨其马的果料。入关以后,逐渐被葡萄干、山楂糕、青梅、瓜子仁等所取代,而狗奶子也鲜为人知了。” (见《饽饽铺与萨其马》)

萨其玛的工艺后来日趋复杂,正宗的做法是:鸡蛋加水搅打均匀,加入面粉,揉成面团。面团静置半小时后,用刀切成薄片,再切成小细条,筛掉浮面;花生油烧至 120℃,放入细条面,炸至黄白色时捞出沥净油;将砂糖和水放入锅中烧开,加入饴糖、蜂蜜和桂花熬制到117℃左右,可用手指拔出单丝即可。将炸好的细条面拌上一层糖浆;框内铺上一层芝麻仁,将面条倒入木框铺平,撒上一些果料,然后用刀切成型,晾凉即成。原料要用到:鸡蛋花、蜂蜜、生油、白砂糖、金糕、饴糖、葡萄干、青梅、瓜仁、精面粉、干面、芝麻仁、桂花等。

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北京人吃烧饼,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焦圈是一种古老食品,制作比较麻烦,由于劳效太低,一般吃食店不愿制作,故有一段时间常断档。说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知道一个“焦圈俊王”,原是“南来顺”职工,已故去。他的技艺一般人不能与之相比,炸出的焦圈个个棕黄,大小一般,特别是具有香、酥、脆的特点,放在桌上,稍碰即碎,决无硬艮的感觉。

焦圈的制作,需用温水化开盐、碱、少许矾,加水拌和面粉成面团后,用手反复压揉面团,揉匀后放案板饧3个小时,然后把面团压扁,用刀切成5厘米宽的条,取成条面坯置案板,用一手按住一端,另一手托住面坯的另一端,捋成长扁片,厚约6厘米,用刀把面片切成4厘米宽的剂(一般50克面切14小剂),每两个剂叠在一起,用小炸刀中间切一刀,两边不能切通,稍连一点,油烧至五成热时,用手拿住生焦圈坯的一头下油锅,随即用筷子从中间撑开,使之成手镯形,定型后翻过来,炸至枣红色出锅控油,即成香酥脆的焦圈了。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相传是中国第一首产品广告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谷部》也有记载:“人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焦圈可贮存十天半月,质不变,脆如初,酥脆不皮,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的食品。

糖火烧

糖火烧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小吃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缸炉烧饼原为河北省小吃,后传入北京, 成为北京小吃。其特点是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

蛤蟆吐蜜又称豆馅烧饼

豆馅烧饼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见品种,因其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在烤制过程中,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烧饼为蛤蟆吐蜜。

豌豆黄

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官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以仿膳饭庄所制最有名。

民间的糙豌豆黄儿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宫,"小枣糙豌豆黄儿"便是时令鲜品,小贩们一声"嗳这小枣儿豌豆黄儿,大块的来!"好象是给人们报出了春讯,带来了暖意。

"糙豌豆黄儿"是用白豌豆去皮,以两倍于豌豆的水,将豆焖烂,然后放糖炒,再加入石膏水和熟枣搅拌均匀,放入大砂锅内,俟其冷却成坨后,扣出来,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放上小片金糕以为装点,通常都置于罩有湿蓝布的独轮车上去卖,经营此业的大多是京东平谷、香河以及京南采育等地的老乡。

‘玖’ 自制零食小吃简单做法100种

比乐事哪里都不差的“炸薯片”

小贴士

1.薯仔片一定尽量切的薄厚均匀。
2.油温六成热下锅炸,可以先扔一片下去试试,能快速浮起就证明油温达到了哦!
3.根据自己口味决定最后的撒料哈!

阅读全文

与如何做小吃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士情趣外衣服装图片 浏览:84
怎么把图片旋转保存 浏览:451
布娃娃睡着可爱图片 浏览:381
魔鬼鱼可爱图片 浏览:209
大一男生正装帅气图片 浏览:863
刘海中分长发发型图片 浏览:145
男生穿牛仔衣服图片 浏览:807
美女和钱图片大全 浏览:714
动漫女生戴耳机图片酷 浏览:13
儿童蒙古画图片大全 浏览:859
实物女士正装黑色领结简单图片 浏览:202
图片大全真实男生头像 浏览:782
男发型名称及其图片介绍 浏览:718
男生进入图片 浏览:800
小女孩内裤有东西图片 浏览:178
动漫人物意境图片女生 浏览:922
橄榄图片手机壁纸高清 浏览:140
鹿动漫图片森系 浏览:543
不加滤镜拍衣服图片 浏览:633
和平精英图片环境天气如何 浏览: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