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华山有哪些景点
玉泉院 五里关 青柯坪 回心石 千尺㠉 百尺峡 老君犁沟 纪念亭 鹞子翻身 长空栈道 金虎路 智取华山道 华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底蕴的山,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地方之一,华山不仅仅拥有浓厚的历史因素,还有诸多令人惊叹不已自然奇观,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玉泉院
玉泉院, 始建于宋代,中国着名的道观,非常漂亮的园林观宇布局。现免费对外开放,为“自古华山一条路”的登山道起始点,穿过玉泉院就是华山山门。
五里关
五里关被誉为华山天险第一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关门上原筑有城楼,现关门城墙为清代光绪年间修筑。
青柯坪
青柯坪,所谓“坪”即平坦的地方,这也正是华山少有的平地,至此,相对平缓的华山峪道到了尽头,往上便是一路拔高再无坦途。
回心石
回心石,顾名思义,到此有回心转意之念,回头还来得急。走过了华山峪道悠长的山路,身体已经很疲惫了,而接下来的山路是华山最为陡峭难行的千尺㠉、百尺峡、老君犁沟,一路拔高更是对体力和耐力非常大的考验。
千尺㠉
千尺㠉,为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370余级台阶,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幸好两旁都有可助攀爬的铁链。俯视脚下,如临深渊,亦被称之为“太华咽喉”。
百尺峡
百尺峡,亦称百丈崖。一过千尺㠉便是百尺峡,为一条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沟状险道,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游人需由石下穿过。
老君犁沟
过了千尺㠉、百尺峡第三关考验便是老君犁沟,整条山路石阶坡度较急且悠长需要耗费很大的体力。穿过老君犁沟就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便会到达华山的北峰。
纪念亭
穿过老君犁沟便到达了纪念亭。纪念亭北侧为北峰顶,东侧为北峰索道站,西侧老君犁沟,南侧则是擦耳崖通往苍龙岭及东、西、南、中峰。
鹞子翻身
鹞子翻身为去下棋亭的一段峭壁,角度几近垂直,景点位于东峰饭店旁边,早上约七点开放,需租安全索通过,每人次30元,上下过程还算刺激。
不过早上人很多需要排队,大多是看完日出过来的,非节假日排队可能需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视人群多少,甚至排队时间更长。
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全长百余米,无疑是华山最大的热点所在,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来华山之前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以为爬华山必须要经过鹞子翻身和长空栈道,其实不然,这两个景点只不过是单独的旁支景点,并不是通往其他景点的必由之路,两个景点都是走过去后必须是要按原路返回的。
金虎路
金虎路主要是为分流由北峰到金锁关这一段的人流而修建的一条通路,因为由北峰到金锁关这一段山道陡峭狭窄,再加上由北峰索道上山的游客和由自古华山一条路上山的游客同意汇流于此节假日时更是拥挤,金虎路一路坡度均匀,游人较少,只是沿途景致单一,没有着名景点。
智取华山道
智取华山道,名称由来取自着名的解放战争时智取华山的英雄事迹,现在景区内的道路是于80年代修建而成,智取华山道的建成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
智取华山道相对游人较少,少了些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喧闹,多了一些清幽秀丽,有种深山幽谷的感觉。
❷ 号称西岳的华山,景点特色是什么
西岳华山的景点特色是奇特壮观与险峻。
华山上还有一段绝壁险道,位于高高的悬崖之上,上凸下凹,无法看清脚下的路,走到这里,必须要紧紧的抓住绳索,左右翻转身体,才能够通过,而且这里也不能算是路,只是在石头上凿的脚窝和石阶。
❸ 华山的资料和图片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的咏诗。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郅人。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应天山有,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迈,回首白云低。”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是一首“文藏诗”,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发。 寇准的诗有《巴东集》、《全宋词》收其词四首。他是宋太宗时进士,真宗时官至宰相。他的词留存到今天的有四首,都是伤时惜别之作,而且写得情致缠绵。 《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西岳华山(1997米),位于陕西华阴县。
❹ 去华山旅游,必玩的三大景点有哪个可以帮介绍下么
2020年旅游新启程,必玩华山三大景点,方能不虚此行!
华山在我国历史上名气很大,而且也因为它风景无限独好,现在更是国家5A级保护特区。有很多喜欢登山的人,会每年慕名来这里登山。当然,我们看到除了华山的风景特别的美,更主要的是这里有四大神秘自然现象,有的到现在都未破解。
第一景点:老翁洞中坐
华山之美,从古代就开始名声享誉全世界,更是有很多景点值得游客参观,如果不来一趟华山,感觉自己的人生都不完美。所以,休闲的时候来和家人体验下华山之行,你就会发现自己收获颇多。
❺ 华山旅游景点介绍
1、西岳庙
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区东约1.5公里的岳镇东端。西岳庙供奉西岳华山兵神金天王,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建集灵宫于黄甫峪口,东汉时迁于现址,后改称西岳庙,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
2、金锁关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
3、苍龙岭
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
(5)华山景区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着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
❻ 华山旅游景点有哪些
华山旅游景点介绍华山 “华山天下险”。坐落在陕西省华阴县境内的华山,自古以来就以雄伟奇险闻名天下。最高峰海拔约 2100米。这座山,处处是悬崖峭壁,山路险峻,很多人去游华山,视为探险;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但 登到险处,胆战心惊,半途而返。华山之险是其特色,它的引人之处,也就在这个险字上。华山是我国五岳 之一,称为西岳华山。
华山自古一条路
华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一第道路通往山上,因此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当然,对于英勇 的解放军战士、登山运动员和采药的农民来说,那又另当别论。
登华山,一般是山脚的玉泉院起步。沿山谷,走约二十华里,到达一处叫青柯坪的地方。其东侧有一块 大石,刻有“回心石”三字。从这里往上就是华山的险途。这三个字是告诉那些体力不济和胆子小的人,到 这里就可以回去了。
咽喉要地千尺幢
过了回心石,就来到华山的咽喉要地“千尺幢”。这是一处在山崖极陡处开出的一条小路,共370多磴石 级,石级的宽度只能容 纳一个人上下,两旁挂着铁索 ,人们手攀铁索,一步步向上登,往上看,只见一线 天开;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上。千尺幢的顶端,就像井口一样。这里的崖壁上刻有“太华咽喉”、“气吞 东瀛”的字样。其形势真像咽喉一样的险要。当小心翼翼的游人,手脚并用地爬上千尺幢,再往前走,还有一 处险路——百尺峡。出峡后,过仙人桥,前面又是一段险路“老君犁沟”,传说是太上老君牵来自已的青牛, 在这个陡壁处犁出的一条小路。走完这段有500多个石级的“老君犁沟”,就登上了海拔1500多米的北峰。这 里四面悬崖绝壁,恰如一座平台,因而又叫云台峰。
“韩愈投书处”的故事
由北峰南上,闯过“仙人砭”、“天梯”、“阎王砭”等险处,来到一条长几十丈,宽仅2尺余,坡度极 的名为“苍龙岭”的山脊前。这里两旁千丈绝壁,仅有这条石脊通达对岸,人若行走其间,会感到心惊肉跳。 好在两旁设有栏杆,扶着栏慢慢往前走,眼睛别向险处看就可以了。这里有个“韩愈投书处”的。就是唐代 大文学家韩愈游华山,好容易鼓足勇气爬上了“苍龙岭”,回头一望,见山路如此险绝,不禁大惊失色,想 着这次可能回不去于是写了遗书投下山涧。这里的崖壁上就刻有“韩愈投书处”五个大字。这故事很可能是 后人编的,但却形象地表达了此境之险。
过了“苍龙岭”,就可以到华山的最高峰南峰。然后从南峰下来,再往东峰和中峰。这当中也有不少险 路。华山绝险处要数长空栈与鹞子翻身,惊奇万分,要步步小心。据亲身游览过这两绝险处的老龙蔡君面告, 他回到宿处,半夜里竟惊醒了两次,都是被日间所见险象“吓”醒。由于华山不时出现有人失足跌落悬崖的 不幸事件,有关部门已在最险处加宽道路,增加防护投施,有的地方设有上行和下行道,使登山者增加了安 全感。
❼ 华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华山还有161条相关问答,更多华山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❽ 华山这么大,有哪些景点一定要去看一看
华山位于我国的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有西岳、华山、太华山的别称。华山这么大,其中有很多代表性的景点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华山景域面积约148平方千米,西距陕西省会西安120千米。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华山景区以69.76的综合影响力排第7名。
上苍龙岭之前,在这里祭拜,之后就会云雾升腾,云与岭平,这样登苍龙岭就不觉惊险了,所以说这都龙庙就在苍龙岭的起点,要是登山爬苍龙岭似乎应该在此祭拜一下。
华山还有东道院和镇岳宫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去的,大家有机会一定都要去看一看的哦。
❾ 急求华山景区游览图!
华山景区游览图可以在各大网站上搜索,如果是在华山游玩的话,可以直接去游客服务中心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