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生好习惯带来的好处
小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必要性和好处
人们常说:“一个坏习惯可以毁掉一个人,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
我的好习惯嘛!无非就是听爸爸妈妈的话,节约用电,每天写完作业都会练练字之类的。下面就请我说说我的好习惯——每天写完作业都会练练字。
从刚上小学开始,爸爸妈妈就一直跟我强调平时写字时一定要静下心来,一笔一划的写,横要写平,竖要写直。字一定要写规范,绝对不能胡乱应付。妈妈还对我说:让我每天写完作业练练字,可以让我的字写得更端正。所以我就采取了练字这个方法。
每天练一页字能够让我的字变得更加漂亮。我也想过放弃,可是一想到能让我的字变的更加漂亮,我就硬着头皮练下去了。
其实,把字写好的好处还是很多。比如,考试时,你的字如果写的很端正,很漂亮,改卷老师就会心情愉快,给你打的分就多了;如果你的字写得很难看,那么改卷老师就很可能要扣卷面分了。
如果一个人没有养成好习惯,那么会毁了他(她)的一生;如果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那么会成就他(她)的一生。
我建议大家每天写完作业时都要练一页字,那会让你的字写得更端正,更漂亮。把字写好也是很有必要的,它会让你静下心来去面对每一件事,所以把字写好是很有必要的。
⑵ 八大习惯,手抄报有哪些 小学生
如何养成好习惯
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别,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奥格·曼狄诺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惟方式、处事态度。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各行为形成的。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像轮子的转动一样。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习惯的力量--不经意间会影响人的一生。
成功和失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
既然习惯如此重要,哪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呢,以下一些方法是结合了我的研究与实践得出的,相信对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会有所帮助。
有一位禅师,带领一帮弟子来到一片草地上。他问弟子们,怎么可以除掉草地上的杂草。弟子们想了各种办法,拔、铲、挖等等。但禅师说,这都不是最佳办法。因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只又生”。
什么才是最好的办法呢?禅师说:明年你们就知道了。
到了第二年,弟子再回来发现,这片草地长出了成片的粮食,再也看不见原来的杂草。弟子们才明白最好的办法原来是在草地上种粮食。
这是禅师的智慧——用粮食根除杂草。我们在培养习惯时,是否可从禅师那里领悟借鉴呢!好习惯多了,坏习惯自然就少了。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养成习惯有一些方法:
1.明确要培养的好习惯
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列出你“不良习惯一览表”。接着再用二十分钟,列出“好习惯一览表”。然后认真分析一下,哪些要改?打算如何改?哪些要培养?打算如何培养?
注意:这是第一步,一定要明确。如果你的看法越坚定、清楚,你的习惯培养或改正就有越大的力量。
2.潜意识输入法
这是很有威力的一个方法,我平时就有应用。我有时出差,需要比平时早起,比如6点钟起床,平时我是习惯于7点起床,6点是未必醒的。为了6点能准时起床,在晚上临睡的时候我就和自己的头脑说:“明天要6点起床”然后想了一下6点起床的情境,让自己头脑得到清楚地确认。这样我在第二天的6点就能准时起床啦!
你将自己想养成的习惯,输入自己的头脑,潜意识会提醒你去做。
3.视觉法
将要培养的习惯化成图案记于心中。贴墙、写于笔记本首页、放于垫玻璃的桌面等,就是为了增强视觉方法。我为了加强学员的习惯培养,我制作了一些卡片、图片,让他们放于自己方便看到的地方,去实行的人给我说,真的有效。
4.行动法
用行动、重复地行动。和自己说“我做得到”“我要去做!”
如果你能连续行动21天,你就会发现习惯已经基本培养起来了。
5.叫人帮助法
请人监督或向亲友许诺,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运用上述方法,你就会渐渐养成成功者的习惯。
【相关链接】
建议培养的好习惯
1.积极心态。
2.学习。
3.助人。
4.变化预测。
5.初始时就怀有最终目标。
6.做事决不拖延。
7.年轻人要养成储蓄的习惯,奖大有裨益于人生和社会。
8.做事积极主动。
9.锻炼、爱护自己,让自己保持健康。
10.珍惜时间的价值。
11.迅速有效地作出决定。
12.分清事务的轻重缓急。
13.理解他人并保持协作。
14.生活在快乐中。
15.礼貌、尊重他人。好啦!
⑶ 小学生的十大好习惯
小学生十大好习惯
(一)9个学习好习惯
1.提前预习2.专心听讲3.爱提问题4.及时改错5.查寻资料6.不磨蹭7.仔细审题8.勤于动笔9.认真书
(二)9个做人好习惯
1.心态积极2.孝敬老人3.勤俭节约4.持之以恒 5.充满自信6.守时惜时7.诚实可信8.不给别人添麻烦9.善待他人。
(三)9个礼貌好习惯
1.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2.使用礼貌用语3.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4.坐有坐相,站有站相5.礼貌待客6.不乱别人的东西7.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8.在公共场所要安静9.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
(四)9个卫生好习惯
1.饭前便后洗手2.早晚刷牙3.每晚洗脚、洗袜子4.手脏了及时洗5.不随意席地而坐6.常换衣服常洗澡7.不随意地吐痰8.不乱扔垃圾9.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五)9个饮食好习惯
1.定时定量2.细嚼慢咽3.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4.爱惜粮食5.不挑食,不偏食6.少吃零食7.不边走边吃8.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9.不吃不合格食品。
(六)9个阅读好习惯
1.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2.手不释卷3.专心致志4.做摘抄画重点5.读、写、思相结合
6.善于使用工具书7.姿势正确8.关于交流心得9.爱护书籍。
(七)9个安全好习惯
1.遵守交通规则2.不玩火3.不逞能4.遵守公共秩序5.不急追猛跑6.右行礼让7.有自护意识8.不做危险动作9.离家离校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八)9个运动好习惯
1.每天运动一小时2.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3.全面锻炼身体4.常到大自然中去5.循序渐进6.做好准备活动7.经常散步8.积极参加体育锻炼9.不断尝试新项目。
(九)9个劳动好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4.按操作程序劳动5.学会共同劳动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7.找窍门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
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十)睡前“七问”的好习惯
1.我今天上课前都准备好了吗2.今天我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得如何?我主动参与了吗?我是今天的主角吗?3.这堂课,我在知识、能力、方法、技能、情感上有所收获吗?4.在课堂上,我投入激情了吗?5.我今天的得与失在哪里?6.明天我还有哪些任务?7.今天我过得快乐吗?
⑷ 小学生十种良好生活习惯
1.早睡早起;2.不迟到,不早退,少请假;3.上课认真听讲,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4.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班级;5.回到家里做好复习和预习;6.不懂要多问,不要害怕(其实老师最喜欢上进的学生);7.每天完成作业后要认真看第二天的课程表并整理书包;8.姿势端正(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眼离书本一尺远);9.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10.每天开心快乐的去上学。我觉得就该这样。
⑸ 我要做一篇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作品,来点图片和文字吧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文明行为是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小学生,才有发展的潜力和向前发展的前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习惯是人生之基。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决定他一生的成败。
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我们一年级的老师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更为重要。具体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等等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通过讲故事、听读儿歌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过程,感悟和理解什么是文明?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性。
二、创设情景教育。教师组织表演能力强的孩子进行情景再现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亲身体验、分辨文明与不文明,初步建立文明是非观念。
三、搜集图片和影像资料,通过讲解和观阅,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潜移默化的了解什么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行为。
四、进行榜样教育。
榜样的作用是最能够转变孩子的行为习惯,教师和父母的榜样作用更能够影响孩子,并且这种影响是长久的、深刻的、刻骨铭心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但自己要时时刻刻注意言行举止,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督促家长和教师一道,时时处处给孩子起好榜样作用。
五、持之以恒的训练
将养成文明习惯的教育渗透到一日常规教育中去,时时提醒时时抓,让孩子每天都能进步一点,懂得一点、形成一点、巩固一点。
六、争做文明小公民
采取各种各样适合孩子的、有意义的竞赛活动,从中发现在良好习惯养成方面比较突出的孩子,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并授予“文明小公民”称号,一方面促使其更好的发展,同时激励和带动其他孩子的进取意识,达到共同养成良好习惯的效果。
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也不是学校单方面努力就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这需要学校和家庭互相紧密配合,也就是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通过坚持不懈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2)习惯是一种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人的很多的习惯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坏习惯贻害终生。小学生习惯正处在形成阶段。许多坏习惯还未形成。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一、以身作则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己必须做一个讲究卫生的人,每天穿着整洁,上课用摸布把讲台擦干净,脏东西不乱丢,板书注重干净整洁,学生渐渐地形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平时做作业也能认真书写,注意整洁。
二、循序渐进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例:刚入学时就要求学生书写认真,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书写的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升级与年龄的增长,要求学生做作业认真仔细,形成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要看到学生身上一天一天的进步。进行鼓励。不要稍有不慎,先劈头盖脸一顿批评。逐渐又培养学生的良好思考习惯。不要一遇难题就溜之大吉。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循序渐进中形成的。当然,学生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习惯,都是这样,慢慢培养。
三、家,校结合
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后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他的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庭联系,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⑹ 小学生的好习惯有哪些
一、学习习惯
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连续看书一小时中间要休息一会儿。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二、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
三、预习的习惯
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四、认真听课的习惯
听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五、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六、多思、善问的习惯
“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增长知识,有所创造,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七、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
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旧观点,敢于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先把问题想好声音要洪亮,表述要准确,逻辑要清楚。
八、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要学会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九、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十、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丝不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方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
⑺ 小学生八大习惯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生 “ 八大习惯 ” 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1、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话。
2、待人有礼貌。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 “ 再见 ” 。见到老师要问好,行少先队队礼或鞠躬礼。
3、每天佩戴红领巾、穿校服,少先队干部要佩戴标志,衣冠要整齐、干净。
4、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5、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6、不带禁带物品。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读书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2、读书、写字做到 “ 头正、身直、足平、臂开 ” ,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所需书与文具。
4、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5、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书写要工整、规范。
6、写完作业至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要让家长检查、自己改正,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培养良好的健体习惯
1、能早起晨练,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做到 “ 快、静、齐 ” 。
3、排队上操、升国旗,上下学的路队要整齐有序。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挤时间以各种方式锻炼,坚持每天 “ 阳光体育一小时 ” 。
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教室和卫生区的环境卫生。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每天利用午读时间读书,并且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二十分钟,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
2、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按时借阅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
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1、在家里,帮家长收拾饭桌、扫地、抹桌凳,择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服从组长分配,与其他组员合作,共同完成清扫教室、卫生区的任务。
3、自己洗手、洗脸、洗手绢和小衣服。自己削铅笔,自己叠被子,叠衣服,自己收拾床铺,整理书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在家里不任性,自己的行动应事前告诉家长,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
2、未经允许,不乱动乱翻别人的东西,进入他人房间先轻敲房门,别人同意后才可以进入。
3、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4、注意关心国家大事,每天收听、收看新闻。
5、每日三餐按时进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暴饮暴食,朴素节俭,不乱花钱。
6、不过早到校,计算好到校所需时间才离家;放学后不在校内逗留,及时回家。
7、谦虚、诚实、待人诚恳,与人交往重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做到,说做一致,不说谎话,不骗人,有错就改,
八、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
1、遵守交通规则,上下学靠右行,不闯红灯,不在路上追逐打闹。
2、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电,不乱动家用电器,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3、注意饮水安全卫生,不喝生水。
4、学会如何预防传染病,学会防骗,学会地震和各种灾难来临时时如何保护自己。
5、不进营业性网吧、歌厅、台球馆。
⑻ 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哪些
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具体来说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自己叠被子,叠衣服、打扫房间、洗自己的袜子、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讲究卫生也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会帮忙做家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爱劳动的习惯
(1)自理劳动。家长引导孩子热爱劳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要不断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洗手绢,早晨起床自己叠好被褥,晚上睡觉自己放好有关物品,学习用具摆放整齐。
(2)家务劳动。分配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椅、打油买醋,大一点的孩子应要求他拖地板、洗小衣服、刷碗、刷锅、做简单的饭菜等。
(3)社会劳动。在学校里要打扫卫生,进行大扫除(低年级和年龄小的不要爬窗擦玻璃),为校园里的草木浇水、拔草。在社区打扫大街、刷洗栏杆、电线杆,参加环保活动等等。家长还可以利用假日让孩子到农村田间、城区工厂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农业生产劳动。
⑼ 培养孩子好习惯不能光靠讲道理,你是怎么做的呢
孩子的一生的成就和父母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所以,会格外的认真培养孩子。其中培养孩子好习惯就是父母特别重视的一点,而大多数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和孩子讲道理,殊不知,好习惯不是“大道理”讲出来的,孩子不仅不会养成好习惯,还会对父母这种“叨扰”式教育产生反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的好习惯其实并不难培养,只要家长用对合适的方法,相信无论孩子多调皮,都能给孩子培养一身好习惯。如果您还在用说教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如尝试以上三个方式,相信效果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