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护旗手
护旗手是升旗时站在升旗手两恻,对国旗进行护卫工作,保证国旗的正常升起、防止国旗落地和损坏的旗手。
(1)双胞胎护旗手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升旗是单位(更多的指学校)举行的由全体单位成员,参加的升国旗仪式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升国旗时应注意,无论手头上有什么事情,都要对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行军礼)。
【中文名】升旗手
【外文名】Flag Raiser
【简介】旗手1名,护旗手2名
【基本功】擎旗
【作用】升旗
升旗礼
主旗手站左前,副手站右前,后面2个护旗手,四人平抬。
小号手2,鼓手4,大鼓1,奏出旗曲。原地踏步。
旗手们正步,到旗杆下,鼓号停。
主旗手绑下面,副手绑上面。护旗两旁立正。
绑完,广播'奏国歌',少先队员敬礼,非少先队员肃立。头上帽子摘下。跟随国歌节奏齐唱。
国歌曲完,旗到顶部。绑旗。
完毕,领导训话。
② 99年国庆阅兵最前面的那三位护旗手,穿白色衣服的哪位叫什么名字
张洪杰
今年还是他护旗
可以关注PPLive他们的高清直播
③ 白鳍豚的资料
白暨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白豚、白鳍豚、白旗。脊椎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鲸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为中国特产的淡水齿鲸类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在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中也有发现。体呈纺锤形,体长 1.5 ~2.5 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呈喙状,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额顶显着隆起;眼小,位于口角下方;耳孔极小,形似针眼,位于眼的后下方;背鳍呈低的等腰三角形,位于背中部而略靠后;鳍肢宽,末端圆钝,尾鳍后缘凹入,呈新月形;背灰色或蓝灰色,腹面白色,背鳍、鳍肢背面、尾鳍均为灰色或青灰色,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尾鳍并不出水。白暨豚善潜水,但易被机动船的螺旋桨击伤而致死。通常成对活动。以鱼为食,用长喙可捕捉底栖鱼类。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暨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暨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白暨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暨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暨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 30%,自然繁殖率很低。
④ 白鳍豚的详细资料
白暨豚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
白暨豚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着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
白暨豚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白暨豚的濒危原因
白暨豚数量的逐年减少,主要有其自身繁殖能力较差和长江流域人类活动较多两方面的原因。白暨豚所属的鲸目水生多数早在数万年前迁入海洋的咸水中生存去了,停留在地球各地的淡水流域中生存的鲸目淡水豚类种群数均小,其中至今剩余的五种淡水豚均是濒危物种。
此外,根据遗传学的研究发现,白暨豚的遗传多样性很低,这也加剧了灭绝的速度。科学家为此曾提出迁地保护的建议。
⑤ 冬残奥开幕式,你被哪个细节感动了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举行!
精彩画面令人感动,10个难忘瞬间让我们回味无穷!
1、8名残健融合旗手共同护旗
护旗方阵由8名残健融合的持旗手组成。他们手持国旗缓缓前行,场地内呈现出蓝天白云的美丽景象。
2、感人!我和我的祖国手势舞
旗台两侧,24名大学生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迎接国旗。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和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表演,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唱响对祖国的热爱。
3、心灵的震撼!鸟巢里的手语版国歌
冬残奥会开幕式上,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舞台一侧的手语方阵中,舞蹈艺术家、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着残疾人演员们,深情地用手语“唱”着国歌,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4、可爱!4只雪容融亮相开幕式
入场式被雪容融霸屏了,4个憨态可掬的雪容融滑入现场,带出两条冰雪赛道,全场呈现为一个冰雪赛场。
5、全场沸腾!中国冬残奥代表团入场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队伴着《歌唱祖国》的音乐入场,全场沸腾!
6、鸟巢上空绽放紫色雪花
由特效焰火构成的紫色雪花,唯美的绽放在夜空中。为本届冬残奥会祝福、喝彩!
7、最小的国际残奥会标志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一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这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一个人的手掌中。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的标志。
8、47名盲孩子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
伴随着会旗的升起,47名视力残疾学生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这些孩子来自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
9、鸟巢变身巨大调色盘
在《冬残奥圆舞曲》浪漫的旋律里,画中的色彩在场地中央如溪流汇海,似灿烂朝霞。最美的笑脸绽放在天地之间,这是残健融合的舞者们用生命之光照亮的梦想。
10、盲人点燃冬残奥主火炬,一声“加油”令人泪目!
北京冬残奥会微火火炬破防了!盲人点燃冬残奥主火炬,现场响起一声响亮的“加油”令人泪目!
⑥ 优秀小学生事迹材料(六年级)
1、顾芳芳,女,1994.9出生,楼王镇姚顾村人,市聋哑学校学生。顾芳芳从小失去了听力,为给她治病父母花光了积蓄,5岁被送到市康复中心语训班学习3年,8岁进入了市聋哑学校。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芳芳利用假日刻苦学习各种技能。10岁她开始参加市少年宫少儿舞蹈班的学习,模特培训对于几乎没有听力的芳芳是何等艰难,但她通过辛勤的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07年获“未来之星”东方青少年才艺总动员全国少儿模特大赛少儿B组金奖,同年又荣获“魅力之星”全国总决赛少年A组模特组合金奖,还因此被评为区“十佳文明新事”。07年5月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09年4月参加江苏省残疾人艺术会演,独舞获二等奖。
2、刘星宇,男,1997.12出生,葛武小学五(2)班学生。从小父母离异,5年前父亲又离家出走,刘星宇与70多岁的爷爷靠每月300元的低保金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不仅孝敬老人,团结同学,还懂得节俭持家,帮助爷爷料理家务。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干”。他还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在09年春学期中捡到内装2000元和手机的包还给失主,拒绝了失主的感谢金。
3、于世海,男,1994.6出生,第一初中初二(2)班学生。于世海11岁和13岁时相继失去了父亲和母亲,从此他就与缀学的姐姐生活在一起。父母的离去让他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但也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姐姐的关爱,老师、同学们的帮助让他迅速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他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初中,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4、宋琳,女,1994.8出生,龙冈中学高一(16)班学生。7年前,宋琳的父亲病故,母亲靠着亲戚的资助独自抚养双胞胎姐弟。虽然生活很困难,但妈妈十分重视姐弟俩的学习,将宋琳送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英语口语练习班。宋琳还曾获得了英语口语比赛的全国铜奖、江苏三等奖。
5、葛裕菲,女,1993.12出生,葛武镇葛武村三组人,市聋哑学校学生。葛裕菲,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10个月时因打针导致耳聋。她自强自立,热爱生活。12岁开始参加游泳训练,在江苏省残疾人运动会及省少年游泳锦标S15级比赛中获6枚金牌,在全国聋人锦标赛中获得银牌,还荣获第二十届聋奥会选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08年被评为“区三好学生”。
⑦ 孩子第一次当护旗手怎么发朋友圈
毕竟是孩子的第一次进步,可以发朋友圈,但是不要有炫耀的意思,可以发两张相关照片,然后写上又进步了,或者是孩子,全家为你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