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帅哥图片 > 星铭阁高清图片

星铭阁高清图片

发布时间:2022-05-13 14:06:31

A. 湖北赤壁有哪些旅游景点

国赤壁古战场

赤壁古战场位于湘鄂边界的赤壁市西北方向38公里处。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东吴都督周瑜曾在此用火攻之计大破八十万曹军,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一场惊涛拍岸的赤壁之战,留下了数之不尽的三国遗迹,使得三国赤壁成了我国古代着名战役中惟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因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赤壁时写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着名诗句。
赤壁旅游区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三山组成。主要景观有:
赤壁摩崖石刻:在赤壁山临江悬岩上,有石刻“赤壁”二字,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据说当时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江面一片火海,把江边崖壁映得通红,周瑜率兵大败曹军后,把酒庆功,酒酣之余,提剑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后,映出了反体的 “赤壁”二字。其实二字为唐人所题刻,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惊涛骇浪的拍击,字迹至今清晰完整。二字之上有唐代道人吕洞宾刻“鸾”字形符号。两侧刻有游人诗赋,其下有明初王奉《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诗曰:“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据宋人谢枋得《赤壁诗-序》载:“予自江下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岩有赤壁二字”。明正统《嘉鱼县志》载:“赤壁……削壁面西,上有‘赤壁’二字见存”。秋瑾在游览赤壁时写下了“潼潼水势响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的着名诗句。
翼江亭:建于1936年,位于赤壁矶头,登上赤壁山顶,就到了临江绝壁上的翼江亭。这是一座六柱角亭,梁柱全用条石构成,显得庄重古朴,与周围长青的松柏和谐相融。亭柱有民国蔡汉卿手书前人的楹联一副:“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危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忧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因赤壁山似金鸾一翼搏击江流而得名,是当年周瑜破曹军的指挥哨所。在这里凭栏眺望,江水滔滔,对岸沿江一带,有一片很长很宽的树林,那就是当年“火烧乌林”即曹操大本营集结的地方。
周瑜石雕像:赤壁矶头一处开阔平地上,矗立着三国东吴都督周瑜的石雕像,这座塑像是1991年元月竖立起来的,其身高6.5米,连基座高9.2米,由26块花岗岩巨石组雕而成,是湖北省最大的人物石雕像,充分展现了周郎当年雄姿飒爽、血气方刚的英雄形象。
望江亭:相传赤壁大战时,黄盖于此眺望曹营。
拜风台:又名武侯宫,位于赤壁山东南处的南屏山顶,是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在此“设祭坛、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宫里存有诸葛亮和桃园三兄弟塑像,个个线条流畅,形体丰满,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据清同治《嘉鱼县志》、《蒲圻县志》载,拜风台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由嘉鱼知县刘秉政主修,称关主庙。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嘉鱼知县葛中宪重建拜风台。今拜风台系1935年重建,1948年维修。旁侧于1975年建有“东风阁”,供游人歇憩。赤壁碑廊位于拜风台右侧,内有二十五块大理石碑,上刻有历代名家咏叹赤壁之战的诗、词共二十五首,均为当代着名书法家手笔。这些碑刻,行、草、篆、隶,各具千秋,精雕细镂,堪称不朽之佳作。
赤壁大战陈列馆:是以古战史为主题的专题陈列馆,面积2069平方米。1990年动工兴建,1994年建成。馆内设有序厅、战况模型室、蜡像故事室、文史资料室。馆内的展品真实地再现了东汉末年的人文历史和当时三国赤壁鏖兵的壮观场面。序厅:厅壁上绘有三幅大型地图:《东汉末年赤壁大战形势图》、《军阀割据示意图》、《农民起义地名分布图》,厅内陈列着官渡之战时曹操的谋士刘晔发明的大型抛石车,孔明战车、古马车、刘备娶亲轿及三国将士穿戴的铠甲、头盔、兵器等。文史资料室:陈列着三国都城复原模型、壁画、帝王世系表。王侯封建表及参战将领人物挂图,复制的汉代文物及图片等。复制文物主要有:东吴上大将军、吕侯都尉陈文和的复原墓葬及弩机,赤壁山出土的1000多件刀、枪、剑等兵器及大量三国东吴铜币和铜镜等国家珍贵文物。三国人物故事蜡像室:舌战群儒、苦肉计、连环计、蒋干盗书、草船借箭、二乔绣屏、孔明祭风七组蜡像讲述了三国赤壁之战时七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凤雏庵:在赤壁古战场的金鸾山山腰上有一株高大的千年银杏树,掩蔽着一座白墙青瓦的古庵,庵门上方书有“凤雏庵”三个大字。现庵堂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最上一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由三个殿室组成,跨金正殿,迎面神台上端座着庞统的塑像,其神态安详,若有所思。赤壁大战前,庞统曾在此披阅兵书,后巧遇蒋干,并随其过江,伪投曹操,向曹操献连环计,使曹军战船连在一起,为火烧曹军战船立下了不朽战功。
赤壁之战的张天烈火早已熄减,但那赤色的悬崖绝垄,不尽的滔滔大江,大战时的处处胜迹,赞美赤壁的碑刻和诗篇,却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人墨客。目前赤壁风景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更为壮观!

景点旅游提示
门票:60元
交通:乘车前往赤壁市,随后转乘旅游班车即到。

其它收费:停车场收费:小车5元/辆,中、大巴10元/辆;导游收费:10人以下50元/次,10人以上60元/次;电瓶车收费:3元/人次

B. 带文曲星的诗句

《挽赵秋晓》

年代:宋作者:黎献

岭海英游少,诗书旺气衰。
先生今不起,后死竟安归。
文曲星何暝,灵光赋又非。
儒宗真可憾,岂但哭吾私。


《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

年代:宋作者:王禹偁

钜贤如木铎,一振声盖代。
丈人文曲星,谴谪落下界。
辞源发昆仑,意尽若到海。
昔在神德朝,少秀负文彩。
擢第应制举,召试拂华盖。
醉挥拔萃判,一字不复改。
传写遍都下,纸贵无可买。
一命佐着作,芸阁垂缨佩。
歌诗数千首,人口炙与鲙。
志大轻俸钱,痛饮负酒债。
庸蜀既即叙,出命玉津宰。
题柱薄长卿,铭阁笑张载。
锦水清见发,峨嵋绿于黛。
物华曾不负,诗酒聊自待。
旨甘岂择禄,印绶久不解。
陶潜腰任折,莱子衣有彩。
蹉跎历四邑,尘土不可摆。
吾皇在藩邸,闻名四聪骇。
即位未浃旬,独许延英对。
相见恨已晚,欣然契嘉会。
谏官聊假道,紫微遽真拜。
制诰复西汉,碑板揭东岱。
金銮赴夜召,顾问及远大。
白麻几千纸,意出元白外。
荐贤恐不及,诱善曾无怠。
当朝自独步,晚节亦泛爱。
有别乐闻韶,无讥诗自郐。
贱子在广场,知见殊流辈。
进士数且千,驰骛称俊迈。
人人握灵蛇,许我珠无纇。
超拔冠多士,权贵不得碍。
御前中科第,阁下备寮采。
讵惟师硕德,常许接佳话。
国朝大手笔,日夕期鼎鼐。
胸中泰山云,舒卷何霮{上雨下对}。
言下傅岩雨,蓄缩未霶霈。
吾道遂难行,一旦同得罪。
典午信冗散,贰车更狼狈。
商于甚僻陋,鄜畤近山塞。
共月逾千里,便风无一介。
何当遂乘桴,侍坐浮渤澥。
大笑引淳风,樽前一长噫。
今兹当委顺,自昔无芥虿。
投诗助醉吟,入室生徒在。

C. 怎么才能练好毛笔字 如何学习硬笔书法

如何开始练毛笔书法?

来源:知乎
Daniel FC

我曾经连钢笔字都写不好,毛笔画条直线都画不出来,但现在,至少我用毛笔写出来的字,能够被别人看清楚了。学写字这几年,我几乎犯尽了所有的错,所以我写的这个答案,可以让咱们绕开这些不必要的弯路。答案太长,想尽快看完的话,可以只看黑体字;如果有时间,当然是全文看完,便于了解到更多东西啦。

0. 绪论 传统方法:手把手,请专业老师一对一指导
大家都听说过手把手教学吧。实际上,“手把手”这个词,最初的时候,就是形象地形容书法教学方式的。小孩子懂事的时候,就会有家里最德高望重的大人帮忙,帮助孩子把五只手指的位置都放妥当了,再抓牢孩子的手,一点一划地把字写出来。写字的过程中,孩子的手应该是完全放松的,让大人负责发力;小孩子则专心去感受每一个笔画,应该是如何发力运劲写成。到了真正开始读书识字的时候,学校的先生依旧会用这种手把手的练习方法进行启蒙,去让学生熟悉笔法。
与我们日常学习几何学、地质学之类的知识学习不同;书法的学习,更加强调的是动作技能的习得。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强调的是得到示范和反复练习。
而手把手教学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孩子最深地领会到正确的动作映像,能够极精细而又最有效率地教会孩子该如何握笔,如何运笔,对不同笔画,又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学习方法,比起野路子来说的话,能少走很多弯路。
有条件的话,当然还是建议能跟到一位好的老师,认真地跟着学上几年。
@带三个表
表哥说了,“6岁的时候正好”。我觉得还要打个折,3岁的时候正好。

不过知友们都过了手把手学写字的年龄了吧?没关系,野路子也有野路子的玩法!

0.1 自学 追求扎实而高效的练习方法
我就是从野路子中间走的,基本上大部分的弯路都走过了;虽然写得不好,但是练起来一样能练得很欢的!
比如这个最近练的:

(等我练到能驾驭1公分*1公分的小字的时候,以后签名我就用毛笔签了!哇哈哈哈!)
以一个不成功的过来人的身份,给身边想练字知友一点小建议吧:

1. 执笔
既然没有家长手把手教写字了,那首先就来讲执笔方法。这个问题,本来我是准备直接在网络上面搜幅图上来就解决掉的,但是发现它涉及到一些前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误区,就一并拿出来讲啦。

1.1 误区:过分用力握笔
很多朋友在学写字之前就已经听说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之类形容运笔有力的词语了,于是就先入为主,自然而然地认为写字的时候,就应该用力握笔,死死地把笔抓牢。
因为握笔过分用力,写起字来就会不够灵活、运笔艰难,写出来的字显得生硬而没有灵性。
这个误区流毒甚广,远至东晋着名书法家都被黑了。
王献之幼时学于父(王羲之),其次学张芝。据说,羲之曾经从背后掣拔其笔,试测他的笔力,叹云:“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可见王羲之很早就对他寄予厚望。
(摘自:博宝艺术网:王献之《中秋帖》)
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居然是有来历的!
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晋书·列传第五十 王献之传》

事实上,学过初中物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手指握笔的时候,为笔提供的仅仅是对笔管的压力,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这个压力仅仅影响手指对笔的最大静摩擦力。而笔的静摩擦力,只要与笔的重力和纸面对笔的弹力两者合力相互抵消就足够了。无论人怎么用力握笔,都不会影响这个竖直面的受力情况。
简单说来,只要手能把笔握住就行,握得再紧都不可能对运笔产生影响,反而因为肌肉紧张,影响运笔流畅性。握笔越松,字越活。

1.2 正确执笔方式 五指执笔法
图示的是五指执笔法。
过往书家对五指执笔有文字上的说明,但相对不直观,故不作重复。如果这一幅静态的图片未能让你了解执笔的方法,可以待会拖到后面看书法家在写字的时候如何执笔的视频。在此说明的是,运笔过程笔左右挥舞是正常的,但不应当歪斜,倾倒到一边去。

正确的执笔方法有助于书写者准确地控制笔锋,保证线条质量。

@相墉
老师的示例:

相对应的,错误的执笔方法会使书写者苦学多年,难以寸进,如某位号称学书14年的答主:

1.3 执笔位置 字越大,执笔应当越高
执笔的位置和所写字的大小相关,一般而言,字越大,笔所需挥洒的范围越大,执笔就应当越高。通常而言,同等大小的字,行书执笔位置比楷书高,草书执笔位置比行书高。
就像拿筷子一样,筷子拿得越高,挥舞的范围越大;但同样越难控制。所以需要根据字体和字的大小去决定执笔的位置。
执笔位置低时,手腕可以枕在纸上;
执笔位置略高,手腕枕在左手手背;
执笔位置高,则手腕离开桌面,手肘支撑桌边书写(这个姿势不舒服,不适合我,没试过,不负责);
执笔位置更高的话,则应该悬腕书写了(通常配合站姿)。

1.4执笔发力 着重运用腕力
将手等效为杠杆去看的话,支点距笔越远,发力效果越明显;支点距笔越近,越便于操控。所以一般写一到两寸的字(约3-7cm)的时候,主要用手腕发力,手指辅助控制完成笔的精细运动。两寸以上(7cm以上)则还需在此基础上辅以手臂发力。
是否能有意识地使用手腕发力完成书写过程,几乎成为了书法入门的判断条件了。腕力强劲者,笔画遒劲有力;腕力不足,则笔画绵软。
我当年练习腕力有些偏门的办法,就是跑出去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保龄球。这个大家可以酌情参考,反正我自己是当作运动来做,实际上单纯练习腕力,多些几个字的效果可能更明显。
(执笔方法的延伸性阅读欢迎戳这里:怎么样有效的练字? 字体的好坏和拿笔的姿势有必然关系吗?)

2. 文房四宝 为避免不良用笔习惯,需慎重选择书写用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真写字之前,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文具吧。我们对书法了解未深入的时候,不太容易买到高质量的文具;但恰恰趁手的文具,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有效地锻炼我们的正确书写习惯。否则,拿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具来使用,只会让自己养成错误的习惯;而肌肉对这些错误的习惯,记忆力却是非常牢固的,要去更正它,比从头学起更花时间。
书法文具,古代称为文房四宝,指的就是:笔、墨、纸、砚。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初学者应该如何挑选自己的文房四宝,以便大家尽早入门。

2.1 笔
2.1.1 毛笔标准 尖、齐、圆、健;
合格的毛笔有四项标准:“尖”、“齐”、“圆”、“健”,合称为笔的四德。
尖指笔锋要尖,才能写出细劲的点画及运笔变化;齐指笔毫铺展开时是齐平的,而且毛色比较均匀整齐,保证笔画轻重匀称;圆指毛笔蓄满墨时候的外型成圆锥形,感觉圆而饱满,体现的是毛笔的贮墨能力,贮墨足时,笔画饱满有力,能避免不当的飞白;健指笔锋的弹性,弹性好才能让笔能自如表现。

(图源:豆瓣(之前存上的,哪个小组就真的忘了,sorry))

2.1.2 毛笔分类 宜用硬毫或兼毫
从笔毫上分,毛笔粗分成硬毫、软毫、兼毫三种。
市面常见的硬毫多由黄鼠狼毛或兔毛制成,分别称为“狼毫”“紫毫”。弹性足,贮墨性能稍差,需掌握好吸墨量,方能使用自如。
软毫则多由羊毛制成,柔软圆润。优质软毫贮墨能力强,表现力丰富;劣质的则可以差得没有下限。
兼毫常以软毫为芯,硬毫长而覆在其上。取硬毫的弹性和软毫贮墨的优点。优质兼毫两者皆取其长,劣质兼毫两者皆取其短。
很多朋友出于价钱上的考虑,常常推荐初学者买10块钱以下的,诸如大X云之类的羊毫笔。其实,这类羊毫笔尚未能达到毛笔对“健”的要求。它的弹性不足,按下去以后就很难弹起来,初学者无法顺利完成笔画提按处的一些细节操作。
况且,从经济方面去考虑的话,也不至于使用这些不适宜新手的笔。毕竟保养得当的话,一支笔是可以使用很久的。
我的建议是:萌妹子用兼毫,糙汉子用狼毫。
或者这样说吧:笔画清丽多变的,适合使用兼毫;笔画刚劲有力的,用狼毫表现力更强。
另外,去买笔的时候记得问清楚卖笔老板如何开笔,如何保养。一般的笔,通常应该用水浸泡新笔的笔毫,水尽量不要浸没笔根,把笔上的胶水浸开就可以抹干使用了。平时写完字,就把毛笔洗干净,挂到阴凉通风处让其自然晾干即可。
泡笔的水温选择可以戳这里:新毛笔如何开笔?

2.2 墨 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滞笔时可加酒精
墨锭、墨汁均可,从便于使用的角度来说,还是推荐开始练习时候使用墨汁的。
好的墨汁和差的墨汁性能差别非常悬殊。适合正常使用的墨汁至少需要无沉淀残渣,书写流畅,墨色均匀,气味清香(这个是必要项,有臭味的墨汁通常意味着已经变质,有腐败菌落积累,长期使用对毛笔有损害)。
值得推荐的有:曹素功,中华墨汁,一得阁墨汁。
其中,曹素功墨汁可能因为是油烟墨,用料较为考究;相对其它含动物胶质较多的墨汁而言,其分子结构较小。因而具有写完字,风干后第二天即可装裱的特性。用其它墨汁写出来的字,隔上半个到一个星期再进行装裱会比较保险。
2.2.1抖点私货
很多朋友都喜欢在墨中兑水,我刚刚玩的时候也有这种习惯。未兑水的时候,写起字来显得滞重;这种现象常常出现在在比较干燥的秋季中,写字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如果是北方气候更干旱地区的朋友,这种感觉应该会更明显吧。
但是如果用墨汁兑水的话,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墨色过淡,甚至晕开的墨迹浓淡不均,笔画边沿会有淡淡水迹。这种现象在胶质较重的墨水中体现得较明显。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可以给墨水兑少量白酒,效果非常好。墨色能保持光亮,同时能保证墨迹均匀晕开。
据知友@李坚说明是因为有机物相似相容原理,乙醇既能溶于水,也能溶解动植物胶,故有此奇效。

2.3 纸 用生宣
从制作工艺上分,宣纸分两种,一种叫生宣,制作过程未经明矾加工,吸水性强,能化墨;一种叫熟宣,加明矾制成,质地硬,相对难化墨。
通常而言,写字用生宣。行笔运笔的每一个细节,在善于化墨的生宣底下效果都会成倍放大。每一处犹豫不决,行笔怯懦,顿挫不清,偏锋运笔,敷衍了事,都会在这张纸上表露无遗。因此能够清楚暴露书写者运笔过程的不足。初学者本身运笔很有可能有细节未能处理到位,如果使用普通的纸,则很可能自己没办法看出这些行笔过程缺点,长久形成陋习。
同样,正式的作品,也是应该使用宣纸进行创作的,能形成”屋漏痕“式墨色氤氲的艺术效果。
从原料的分类上来说,宣纸还分成纸浆原料以檀树皮为主的”净皮“(现代人所说的特净也是炒作出来的净皮)和以稻草为主的”棉料“,从书写角度看两者性能上差别不会太大,选择哪种则参照自己所临摹的书家而定了。通常棱角分明、线条直硬的书家字迹,适宜用净皮表现;相反的则更适合用棉料。
初学者应该坚持使用生宣练习,等到适应宣纸特性,能自如驾驭的时候,可以兼而使用元书纸、毛边纸等类似的纸张进行练习,但仍应取宣纸练习为主。
有朋友提到使用宣纸习字时,感觉化墨太严重,导致不习惯、不舒服。我在买什么价位的生宣纸、墨汁适合毛笔书法的初学者?这个问题上有一点简单的补充,如果有时间,不妨移步一看。
2.4 砚 (扩展阅读区)
用墨汁的朋友,请不要买砚台了,买个酱油碟子就够用了。真的。
欧体字在国内顶尖的田英章老师,条件有限的时候也不过是用个小碗来装墨水的。有视频为证。

田英章老师高清书写视频
视频

围观完墨砚,咱们再拉上去重新看一遍吧。

这个视频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按了好多次暂停才看完的。在这边推荐给大家,不只只是让大家围观墨砚,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这个视频足够清晰,能让大家清晰地观察到书法大家在写字时是如何运笔的。尤其是长笔画运腕、欧体钩笔出锋处理、捺画的顿挫、转折处捻管等技术细节,都是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但是看完以后能得到直观感受的。

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在其它问题下面具体讲讲这些运笔技法的问题;但由于自己还是处于半桶水晃悠的状态,在这边就先不展开了。

复习完运笔,回归正题,讲砚台吧。墨砚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研磨墨锭,书画调色的。传统认为,以坚硬而滑润的石材制成的墨砚为佳。对其要求更高的呢,就是要光滑细腻,不失水。听说好墨配好研,磨出来的墨水分外细滑。
作为广东人,如果硬要我做一个推介的话,我必然是首推端砚。端砚主要取材于肇庆名山七星岩附近,一向声名在外,位列四大名砚之首。(参考资料:砚_网络)
古人形容它“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很适合对收藏方面有雅趣的朋友。

3. 临帖 唐代楷书古帖
如果想认认真真地学书法的话,建议从楷书入手开始进行练习。原因有二:
1.楷书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从小在学校学字启蒙的时候就是使用楷体的。
2.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楷书从隶书中独立发展而成,于上承接隶书,于下则便于我们掌握与楷书相近,但技法更为复杂多变的行书。掌握了楷书,就基本能掌握毛笔书写技法,对学习其它书体大有裨益。

至于临习什么时期的书法帖子,有知友认为,书法应该尚古。这个说法我大体是同意的。古字经历更充分的时间的考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想补充一下。
首先,由于古代保存书法作品的工艺不成熟,纸质的作品大多已经损坏严重了。哪怕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真迹存世。(王羲之的临摹本倒还不少)就其易得性而言,古字已不便于初学者。
况且,书法作为艺术,哪怕是一门传统艺术,它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后世的书法家总结前人经验,在其基础上创作,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但是,我自己也不赞成初学者学习现代书法家的作品。因为很多书家还未经历足够长时间的考验,现代书法也未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所以,建议初学者初学应该从临楷书古帖入手。首选唐代的楷书书家。
原因在于,科举制度在隋代形成,出现了以书求仕的倾向。社会上从上而下地形成了崇尚书法的学习风气。唐代有过一段政治相对稳定的时期,科举取仕被时人看重。
在书法史上,可以说,唐代的书法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当时由国家设立的最高等教育机构,负责统一培养顶尖人才的学校称为国子监,里面只分设了6门学科,但书法就被单独设立为一个科目,称为“书学”,专门负责教授汉字。(资料来源:《唐六典》)
有这样的教育制度支持,保证了唐代书法的鼎盛。同时,随科举制度发展,唐宋时期对楷书书写要求也较为严格,有森严法度,便于上手,便于掌握结字规律。更为难得的是,盛唐的文化氛围又容许其在细节上寻求突破精益求精;与明清时期沈度等书家形成的过分整齐划一的“台阁体”相比,更活泼可喜。
掌握唐人书法,可上溯魏碑的灵动清丽可人,下探明清书法的进一步突破。
所以坚持推荐各位,初入门的时候,还是应该学唐楷的。
其中比较适合初学者的书法作品有:
颜真卿:《多宝塔碑》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柳公权:《玄秘塔碑》
建议初学者先临习其中一帖,直至精通;再学其它书体求突破。精通指的是,需要不看字帖写出来的字,与原帖有八分相似,方可达标。因为最初学习的时候精确掌握其中一位书家的作品,相当于在茫茫书海中确立出一个坚实的坐标。据此,可以寻找到其他书家与之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最初临帖的时候,入帖越深,研习其它书家碑帖就越容易入手。
临帖的具体方法,另开一贴再讨论吧。把练习用的字帖和文房四宝买回来之后,自己就可以先尝试熟悉软笔书法了,第一阶段,可以以熟悉毛笔的特性为主。
---------------------
如何学习硬笔书法之“临帖”!!!

马一刀(世上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一、正确的学书之路

1.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专一

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

3.博采众长

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

4.字外功夫

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的优缺点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并且由于练字人的性情不同,建议先用临的方法学习,如需要再进行摩。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阅读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对如何学习硬笔书法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方向,正所谓“有峰必可攀”,认真的对待必然很快就可以看到回报。

D. 喷绘和印刷有什么区别

喷绘一般是指户外广告画面输出,它输出的画面很大,如高速公路旁众多的广告牌画面就是喷绘机输出的结果。输出机型有:NRU SALSA 3200、彩神3200等,一般是3.2米的最大幅宽。喷绘机使用的介质一般都是广告布(俗称灯箱布),墨水使用油性墨水,喷绘公司为保证画面的持久性,一般画面色彩比显示器上的颜色要深一点的。它实际输出的图象分辨率一般只需要30~45DPI(按照印刷要求对比),画面实际尺寸比较大的,有上百平米的面积。
写真一般是指户内使用的,它输出的画面一般就只有几个平米大小。如在展览会上厂家使用的广告小画面。输出机型如:HP5000,一般1.5米的最大幅宽。写真机使用的介质一般是PP纸、灯片,墨水使用水性墨水。在输出图象完毕还要覆膜、裱板才算成品,输出分辨率可以达到300—1200DPI(机型不同会有不同的),它的色彩比较饱和、清晰。

阅读全文

与星铭阁高清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迷你小空调价格及图片 浏览:901
word中如何修改图片的形状 浏览:566
美女胸特图片 浏览:15
捣文字图片 浏览:27
可爱wifi图片大全 浏览:684
2021最潮男生图片 浏览:627
男生头像图片帅气动漫头像 浏览:179
黑色波浪卷发型图片大全 浏览:886
今年最流行什么样的衣服图片 浏览:765
固化word图片 浏览:832
word里怎么替换图片 浏览:152
给定图片如何修改 浏览:275
灯相图片及价格 浏览:375
酒窝的男生图片 浏览:745
qq发表图片怎么有我的水印 浏览:472
感人文字图片大全 浏览:591
高中生女孩短发型图片 浏览:171
word锁了的图片怎么打开 浏览:210
如何根据图片搜索女明星 浏览:134
简单关于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