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哈马 巴拿马是一个国家
不是。
巴拿马共和国(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Panamá;英语:The Republic of Panama),简称巴拿马。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总面积为75517平方公里,首都巴拿马城。
巴哈马地处美国佛罗里达州以东,古巴和加勒比海以北,佛罗里达州东南海岸对面,古巴北侧。巴哈马包含700座岛屿和珊瑚礁。群岛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长1220公里,宽96公里,陆地面积13878平方公里。
(1)巴拿马人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巴哈马
1、地形地貌
巴哈马大部分岛屿地势低平,最高海拔也只有63米,无河流。
2、气候特征
巴哈马群岛大部分属温和的亚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气候,8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 24~32℃;1、2月为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7~25℃。年平均气温23.5℃。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3、自然资源
巴哈马海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盐等。可耕地少,淡水不足,农业资源有限。
㈡ 巴拿马人的巴拿马人(Panamians)
中美洲巴拿马居民的总称。约204万人(1982),多聚居在奇里基省和巴拿马省。现代巴拿马居民主要由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长期混合而成。当地印第安人主要有圭米人、库纳人、乔科人、昌格纳人,分别居住在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内地。白人是16~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的后裔以及后来从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迁入的移民的后裔,属社会上层,多住在城市。黑人为西班牙殖民者从非洲输入的奴隶的后代和西印度群岛移民的后裔,多集中在运河区和香蕉种植场。目前,混血种人约占74%,黑人约占12%,印第安人约占5%,以华裔为主的亚洲人约占1%,其余为白人。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部分人使用英语。多信天主教,少数人信新教。(见彩图)
㈢ 巴拿马人的文化起源
巴拿马于16世纪初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宣告独立,并加入大哥伦比亚联邦,成为它的一个省,1830年联邦解体后加入新格拉纳达共和国,即现在的哥伦比亚共和国。1903年在美国策动下成立独立共和国,并强迫巴拿马签订开凿运河的不平等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巴拿马又强租一批军事基地。巴拿马人坚决要求撤销美军基地,要求收回运河和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并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巴拿马,约有二分之一的经济自立人口从事农业,种植香蕉、稻谷、玉米、甘蔗等。工业以制糖、酿酒等中小企业为主。城市生活已欧美化。在农村,印第安色彩较浓。其文化具有西班牙文化、非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
㈣ 巴拿马共和国的是黑人还是白人
巴拿马人口共有390.3万。巴拿马人口结构十分多样化。印欧混血种人占75%,印第安人12.6%,黑人9.2%,另有少量白人和亚洲人。
巴拿马人:
中美洲巴拿马居民的总称。人口共计390.3万(2014年),多聚居在奇里基省和巴拿马省。现代巴拿马居民主要由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长期混血而成。
当地印第安人主要有圭米人、库纳人、乔科人、昌格纳人,分别居住在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内地。
白人是16~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的后裔以及后来从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和美国迁入的移民的后裔,属社会上层,多住在城市。
黑人为西班牙殖民者从非洲输入的奴隶的后代和西印度群岛移民的后裔,多集中在运河区和香蕉种植场。
印欧混血种人占75%,印第安人12.6%,黑人9.2%,另有少量白人和亚洲人。
㈤ 巴拿马是哪个洲的国家
巴拿马是北美洲。巴拿马在中美洲的巴拿马地峡上,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国土呈S形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从北至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桥梁”的名称。
巴拿马国土面积为75517平方公里,国土长度是772公里,宽则在60至177公里之间。海岸线长2988公里,陆界线长555公里。在经纬度上,巴拿马在北纬 7°至10°之间,西经77°至83°之间。
巴拿马地近赤道,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白天湿润,夜间凉爽,年平均气温23~27C°。全年分旱、雨两季,年均降水量1500-2500毫米。
(5)巴拿马人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习俗
巴拿马人无论文化程度如何,在社交活动中,都热情好客。不管是谁,都可以随便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会对客人热情款待,宾主毫无陌生之感,如同家人一般,主人并不要客人付任何报酬。印第安的乔科族人尤其好客,心底善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表现出狂热感。
在正式社交场合,他们同宾客见面时常行握手礼,而在亲朋好友之间,见面时常行拥抱礼,在街头遇见熟人时,则以点头为礼,当地人接电话,往往先问您是谁,这与欧美国家先自报家门的习惯不同。
巴拿马人交谈时喜欢双方的距离靠得近一些,他们认为这样才显得亲近自然,否则就有冷淡对方之嫌了,他们有一些手势语,如吻指尖表示赞美。
在巴拿马,朋友见面时,根据见面的时间问候“早安”、“午安”、“晚安”、“您好”、“见到您非常高兴”等等。问候同时,男性朋友间要彼此握手,女性朋友或异性朋友除握手外,还要拥抱和亲吻面颊。
巴拿马人的姓名构成与西班牙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居民相同,其顺序是:名字、父姓、母姓。社会上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女士。对成年女人称先生,对已婚成年的女人称女士或太太,对未婚的女人可称小姐。
在巴拿马,城市居民在正式场合一般都西装革履,风度翩 翩。
富人多数都有一件名叫"波列拉"的服装,"波列拉"是用质量上乘的白麻纱或高级薄麻布做成的薄纱短衫,短衫上饰有贴花或绣着各种生动的动植物图案,在短衫的绉边上缝有手工织的花边,沿领口有一条色调对比鲜艳的绒线,前后都有结子,农村居民最典型的服装是"下米西利亚",这是用一种薄料做成的圆领长衬衫。
农民喜欢头戴草帽,脚穿草鞋。农村妇女常穿的服装是印花布连衣裙。印第安人的服装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巴拿马的婚姻风俗基本上遵循着天主教的传统,国家法律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大部分印第安人的婚姻和婚礼也是按照天主教习俗进行和操办的,但仍有一部分印第安人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做法。
㈥ 巴拿马人早饭。午饭。晚饭一般吃什么呢
巴拿马人喜甜食,习惯饭后用甜点,西餐主要为牛肉或鱼、虾,中午用餐简单,时间为12:30,晚餐较正式,时间为20:00。卫生情形良好。
巴拿马鸡肉汤为普通餐饮。巴拿马人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他们制作的食品讲究五味俱全,比较有名的有大米,肉煮赤豆。巴拿马人很喜欢一种叫桑科乔的食品,当地人常以此宴请客人
㈦ 巴拿马人的介绍
巴拿马人(Panamians)是中美洲巴拿马居民的总称。约204万人(1982),多聚居在奇里基省和巴拿马省。现代巴拿马居民主要由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长期混合而成。
㈧ 和巴拿马人相处要注意哪些方面
巴拿马人男尊女卑的观念很强。朋友见面喜欢拥抱。到内地的巴拿马人家中做客可以送食品或小树苗作为礼物。避免谈论政治和过去的运河区。
㈨ 巴拿马人的风土人情
社交礼仪
巴拿马人交谈时喜欢双方的距离靠得近一些,他们认为这样才显得亲近自然,否则就有冷淡对方之嫌了,他们有一些手势语,如吻指尖表示赞美。
在正式社交场合,他们同宾客见面时常行握手礼,而在亲朋好友之间,见面时常行拥抱礼,在街头遇见熟人时,则以点头为礼,当地人接电话,往往先问您是谁,这与欧美国家先自报家门的习惯不同。餐饮礼仪
巴拿马人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他们制作的食品讲究五味俱全,比较有名的有大米,肉煮赤豆。巴拿马人很喜欢一种叫桑科乔的食品,当地人常此宴请客人。
喜丧礼仪
当地人在举行正式婚礼前,少女们必须经历一种开花的成年仪式,它是女子将婚嫁的证明,仪式进行时,全村人都要赠送礼物,女方父母要宴请全村人。 每年当地要举行一种被称为谢肉祭的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身着华丽的服装,装扮成各种奇异的角色。商务礼仪巴拿马人在商务活动中很看中对方的衣着,外国客商在谈判场合最好穿西装。当地人对约会并不一定准时赴约,但作为外国客商最好按时到达。第一次商务会面,可递上印有英文,西班牙文对照的名片,当地商人中午一般要回家吃午饭,随着经济的发展,巴拿马商务活动的节奏正在加快,但他们不喜欢别人催促他们。服饰巴拿马人传统的服装是,男子穿绣花的长衬衫和短裤,女子穿印花连衣裙或绣花短裙。世界闻名的巴拿马草帽是用一种名为多基利亚植物的纤维或用彩色杆纺织而成的带有黑条纹或花饰的边沿上翘的草帽,原产于厄瓜多爾尔尔,由于外国游客见巴拿马人多戴这种草帽,故称之为巴拿马草帽。
巴拿马草帽是用原产于厄瓜多爾尔尔的一种名为多基亚的植物编制而成。该草帽最大特点是具有柔软细腻的质感,摸起来像丝绸,将其卷成一个斜三角形状的圆筒,收藏到精致的盒子中,戴的时候再打开,仍不变形,没有褶皱痕迹。
㈩ 巴拿马人为什么可以长寿
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濒临巴拿马湾,背靠安康山谷,巴拿马运河从城市边缘缓缓流过,是一座临海靠山、风景如画的海口城市。登上城市西郊的安康山放眼四望,近处那些古香古色的教堂、城堡与式样新颖的现代建筑交错相间,绿树掩映,花草簇拥,条条街道笔直宽阔,整个城市显得整整齐齐,壮丽典雅,赏心悦目。远处巴拿马运河上的船只,进进出出,机声隆隆,汽笛清脆;辽阔的巴拿马湾波光鳞鳞,无边无际,令人心醉,犹如一幅自然画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每当夜幕降临,港口上的那些等待通过运河的船只,依次而泊,灯火通明,倒影摇曳,绵延数公里,酷似意大利的威尼斯这座着名水城搬到了美洲大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