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才华横溢的人,为什么很少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呢
一、
有些人不是一辈子没有伴侣,而是和真理结婚。
收音机之父,尼古拉特斯拉,“疯狂科学家”的模特。 一个人取得了700多项发明专利,投身科学事业,终身未娶。
现代力学的创始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牛顿。 在他的世界里,甚至在梦中也是宇宙和世界。
当他们在自己投入的专业领域取得成果时,其精神快感使他达到了高潮,超出了所有伙伴的意义。
二、
一辈子没有伴侣,但有很多红粉知己。
苏殊,近代作家,诗人。 一生披袈裟,与他有关的女性不胜枚举。
柳永、北宋语族。 一生在烟雾的小巷中流淌,秦楼楚馆,至死清贫,却有无数红粉知己。
希望天生风流不羁,漂亮的女人总是左右相伴。
一般来说,能和所有人很好地相处的人,要么是头脑聪明,要么是单纯达到一定境界的人。 如果他们知道要和所有人交易,讨所有人的喜欢,自然不会得罪人。 但是,很难得到真诚的友谊。
⑵ 民国第一杀手的目录
这个杀手不太冷(代序)
美国女记者眼中的“中国奇人”
少年神枪手
热血青年:革命、玩命、亡命
斧头帮千人呼啸上海滩
众军阀捉拿“悍匪”王亚樵
干掉淞沪警察厅厅长
王亚樵、戴笠、胡宗南义结金兰
刺杀张秋白
杜月笙求和王亚樵
蒋介石太乙峰命悬一线
宋子文上海站躲过一劫
日本浪人梦魇“支那魔鬼”
杀日军司令老蒋对老九顿生敬意
特工魔王与电影皇后的风流史
好色对好色:两个男人的色色不同
戴笠的女杀手成王亚樵的红粉知己
资助上海地下党印《红旗》
一颗人头给沈醉当早餐
戴笠与王亚樵的“历史性会面”
福州事变:王亚樵出任安全大员
戴笠厦门狠斗老对手
将计就计英雄美人关
汪精卫代领射杀蒋介石的三枪
戴笠香港追杀王亚樵
戴笠再施美人计
英雄壮志未酬气绝乱枪
附录一:王亚樵暗杀集团刺杀军政要员一览表
附录二:王亚樵策划的五次刺蒋行动一览表
附录三:华克之述王亚樵行状
⑶ 于凤至临终前对女儿说了哪八个字,让张学良知道后十分惭愧
“替我去看一眼汉卿”。汉卿指的是张学良,也是于凤至女儿的父亲。于凤至,出生于名门世家,父亲于文斗是辽源商务会长,1915年,于凤至嫁给了张学良,婚后育有三子一女。而后张学良遇上了赵一荻即大家熟知的赵四小姐,并至张学良处。
于凤至担心有辱张家门庭,只给赵四小姐秘书的地位,没有给她正式夫人的名义。心胸大度、温柔贤惠的于凤至还在少帅府东侧建起一幢小楼,让赵四小姐居住。两人还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1929年赵四小姐为张学良生下了唯一的儿子。1964年,于凤至主动与张学良解除婚约,成全了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
于凤至到美国治病后一直呆在美国,终其一生,于凤至都称自己为“张夫人”。人家叫她于太太,她是会顽固地不做回应的。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张学良的妻子,少帅夫人,临死对女儿说的话也表露出对张学良的牵挂。1990年3月20日,93岁的于凤至永远闭上了双眼。
(3)民国红粉知己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如果说20世纪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玫瑰的话,那么“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无疑是其中最绚丽的一对。
赵四小姐和张学良的恋情,多有波折,但堪称红粉知己。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比张学良大三岁,是张学良父亲张作霖订下的亲事,赵四小姐比张学良小十一岁。于凤至日后接纳了这位“小妹”,张学良称于夫人为大姐,称赵四小姐为小妹。赵四小姐虽无夫人的名分,对外则称为张学良的私人秘书,长期侍从左右。
后张学良执笔给于凤至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但因为你于凤至和赵四小姐的原因,牧师不肯为其进行教徒洗礼。1964年3月,结发妻子的离婚手续,从美国寄到张学良手中。同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1990年1月3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安然逝去。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离世。
⑷ 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完整版
初识蔡锷
那天蔡松坡是因为心内烦闷,随便出来走走,并不是成心嫖妓,也就无所谓一定要挑红妓、名妓了。他那天又打扮成普通商人的样子,又不象是特别有钱的大少,妓院老鸨就把他引到长相一般,性格古怪的二流妓女小凤仙这里。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似一般寻常的狎客。略作寒暄后,问及职业,蔡松坡诡称经商。小凤仙嫣然一笑道:“我自坠风尘,生张熟魏阅人多矣,从来没有见到过风采就象你这样令人钦仰的,休得相欺。”
蔡松坡讶然道:“京城繁盛之地,游客众多:王公大臣,不知多少;公子王孙,不知多少;名士才子,不知多少。我贵不及人、美不及人、才不及人,你怎么就说我风味是独一无二的呢?”
小凤仙不以为然地说:“现在举国萎靡,无可救药,天下滔滔,国将不国,贵在哪里?美在哪里?才在哪里?我所以独独看重你,是因为你有英雄气概。”
蔡松坡故作不解地问:“何以见得?”
小凤仙叹息道:“我仔细看你的样子,外似欢娱,内怀郁结。我虽女流之辈,倘蒙你不弃,或可为你解忧,休把我看成青楼贱物!”
蔡松坡对小凤仙的言语态度十分欣赏,连带也觉得她的姿貌与举止也非常动人。然而毕竟是初次见面,不敢交浅言深,不敢推心置腹地表明心迹,只好支吾以对。等到窗下品茗,华屋啜酒的时候,便在小凤仙的房中慢慢走动,浏览房中的布置。但见绮阁清华、湘帘幽静、妆台古雅、卷轴盈案,心想:这个女子人虽不算顶美,却有一种高雅的气质,兼具越女的婉约、湘女的热情。不觉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小凤仙一直盯着他的神情变化,不由得问道:“什么事情使你暗中高兴?”蔡松坡说不出所以然来,就信手去翻看小凤仙案着上的条屏说。“你这里有这样多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副?”小凤趁机说道:“都是泛泛之辞,不甚切合情景心态,似无什么称心如意的。你是非常人物,不知肯不肯赏我一联?”不等蔡松坡点头,便取出宣纸,磨墨濡笔递到蔡松坡手上。蔡松坡难以推辞,便挥染云烟,顷刻间写成一联:自是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
在上款着上“凤仙女史灿正”。这一副对联浑没有一般鸳鸯蝴蝶派的浓重脂粉气息,那一股英雄气概写到了小凤的心坎上。就在蔡松坡准备收笔的时候,小凤仙急忙阻止,说道:“上款既蒙署及贱名,下款务请署及尊号。你我虽然贵贱悬殊,但彼此混迹京城,你又不是什么朝廷钦犯,何必隐姓埋名。大丈夫行事自当光明磊落,若疑我有歹心,天日在上,应加诛殛。”蔡松坡推辞不得,乃署名“松坡]。小凤仙一见,问道:“你莫非就是大家议论纷纷的蔡都督嘛?怎么改换衣服到这里来呢?”小凤仙问他来京的缘由,蔡松坡假意说是为了攀龙附凤,图些功名富贵而已。不料小凤仙却正色道:“你去做那华歆、苟彧,好好侍候曹操吧!我的陋室龌龊,容不下你这富贵中人??蔡松坡笑哈哈地说:“既然佳人下了逐客令,久留无益。且自去吧!有缘再会,就此告辞!”
小凤仙在吉云班算不上红姑娘,“叫条子”轮不到她,客人来到院中挑上她的也不多,即使挑上她,十有八回都是不欢而散地把客人气走了。这次也是如此,蔡松坡匆匆离去,她理应依依不舍地送到门口,小凤仙却连房门都没有走出来,老鸨和龟奴相视苦笑,摇了摇头,都说:“这回儿准是又把客人给得罪啦!”
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加紧笼络蔡松坡。经由杨度极力推荐,袁世凯叫他的大公子袁克定拜蔡松坡为师,排定日期讲解军事科学及为将之道,并面许将来陆军总长一职非蔡松坡莫属。民国四年初秋,筹备袁世凯登基的“筹安会”堂而皇之地在北京成立了,杨度主持其事,利用都是湖南同乡的身份,天天到棉花胡同力促蔡松坡列名发起人之一。
蔡松坡是辛亥云南首义的元勋,反对帝制、赞成民主,怎肯前后矛盾,自隳令誉,但又不能公开拒绝,只好拖一天算一天。为袁世凯称帝作舆论准备,杨度撰写一篇《君宪救国论》,在袁世凯的机关报《亚细亚报》上发表。紧接着又邀请美国古德诺博士写了一篇《民主不适合于中国论》。于是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活动,便如雨后春笋般地次第展开。梁启超反对帝制,袁世凯的手下打听到他有一篇《异域所谓国体问题者》准备在天津发表,袁世凯先派人去威胁梁启超。梁启超告诉来者,我从戊戌年起就流亡国外,清政府长期要买我的人头,我老人家已习惯了流亡生活。威胁不成,于是袁世凯利用蔡松坡与梁启超的师生关系,带二十万块现大洋向梁启超疏通,希望梁启超不要发表文章。梁启超表面不念师生之情,让蔡松坡铩羽而归,暗地里对蔡松坡授以锦囊妙计,不妨表现得“忠心耿耿,积极劝进。”以图“摆脱羁系,再造民国。”梁启超谆谆告诫蔡松坡:“君子俟时而动,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妨假装赞成帝制,同流合污,先打进他们的圈子,再设法送走家眷,而后才相机脱身。”在老师的指点下,蔡松坡便在云南会馆的将校联谊会上发起请愿,请袁世凯改行帝制,速正大位;并在众目睽睽下,签下自己的名字。至此三十四岁的蔡松坡一改常态,天天跟杨度他们混在一起吃喝玩乐。人人都说蔡松坡前后判若两人,杨度笑哈哈地说:“太子太师之尊、兵部尚书之责、陆军统帅之权,那怕蔡松坡不俯首称臣,力图报效这皇恩浩荡呢?”
杨度是筹安会的主持人,帝制的催生者,未来袁氏朝廷的宰相,是气焰薰天的人物。同时又是个风流倜傥、落拓不羁、寄情声色、醉心犬马的大名士。天天晚上呼朋引类往八大胡同去征歌逐色。蔡松坡决定要打进他们的圈子,就不能免俗,那些人各自有相好的姑娘,蔡松坡自从那次遇到小凤仙后,顿感此女虽沦落风尘,然而出语不俗,或可作为红粉知己,借以应付京中的一班“同僚”。免得每次跟着别人在妓院中自吃自喝,自己不好意思,同时也可使自己有更多的空间活动,于是抱着一种迷离的心情,再往小凤仙所在的云吉班走去。
蔡松坡进了小凤仙的房间。小凤仙调侃道:“你何不去做华歆,苟彧,那有闲功夫到云吉班来?”蔡松坡说:“华歆也好,苟彧也好,自有他人做,暂时还轮不到我。”小凤仙笑道:“恐怕不是轮不到你,而是你不屑于去做吧,你也不必再瞒我了!” 蔡松坡话题一转:“我最近通电拥护袁世凯当皇帝,你又要讥笑了吧!”这一回小凤仙正经八百地迎了上去,说道:“英雄处事,令人难测高深,今天做华歆,苟彧,安知明天不做陈琳??
蔡松坡怔了一会儿,叹口气说道:“难得遇到你,有这样的慧眼、慧心。可惜天妒红颜,竟然使你沦落风尘,作些卖笑生涯,令人可惜#话音刚落,小凤仙已是垂眉低首,珠泪莹莹,蔡松坡又说了些安慰她的话,越来越触动了小凤仙的心事,索性以几作枕,呜呜咽咽地放声大哭起来。经过泪水的洗礼,小凤仙掏心挖肝地将自己的身世,向蔡松坡尽情地倾诉了一番,并要求蔡松坡以诚相待。蔡松坡却说:“来日方长,何必急在一时?”小凤仙以为蔡松坡有意敷衍,不禁脸上变了颜色,问道:“你还在怀疑我吗?”说罢,忍痛一咬,把舌头嚼烂,把血喷了一地,说道:“我如果将来泄露你的秘密,有如此血!”
蔡松坡连忙掏出手帕为她擦拭干净,把她抱在怀中说道:“你这是何苦呢,我已经知道了你的真诚,只是怕隔墙有耳,你不急,以后慢慢告诉你。”
那天,蔡松坡在云吉班大张旗鼓地请起客来,薄暮时分云吉班张灯结彩,里里外外打点得妥妥贴贴,只说客人是北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万万想不到接着顾鳌之后,是杨度、孙毓筠、胡瑛、阮忠恕、夏寿田等人,连财神爷梁士饴都来了。如此一来,北京城里顶儿尖儿的人物,今晚差不多全集中到了云吉班,把鸨母和龟奴吓得目瞪口呆。云吉班一般说来不算是第一流的班子,也没有众星拱月的红姑娘,那里敢指望有这样的局面呢?这还不说,等到客人们写了“局票”,不一会儿功夫,花枝招展,争奇斗艳的美人儿纷纷报名入座,都是八大胡同的红姑娘,就连首屈一指的花无春也翩然而至。鸨母在外间笑得合不拢嘴,连声吩咐:“小心侍候客人#不断夸赞:“这会儿咱们凤仙姑娘可
算是露脸了!”
夜深客散,小凤仙捱近蔡松坡悄声说:“夜深风寒,不如在此歇下吧,我的房里还没有留过男人过夜呢?”鸨母也笑眯眯地掀帘进来说道:“我有眼无珠,不识这位蔡大人,实在罪过。我已斗胆将蔡大人的车夫打发回去了,定要蔡大人在此委屈一宵哪!”
红烛高烧,罗帐低垂,鸨母亲自捧进数色点心,说了许多祝福的吉祥话语,龟奴们也来讨了赏钱,小凤仙掩好了门户,满脸红晕地扑在蔡松坡的怀里。对蔡松坡而言,当一位言语不俗、心性相投而又以纯情与真诚相待的女子,赤裸裸羞怯怯地与他肉袒相见时,岂能无动于衰?落红点点,沾染被褥,小凤仙虽然沦落风尘,还保持着清华处子之身,蔡松坡越发怜爱,小凤仙更加情深。
杨度眼看这位当年在云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今与八大胡同的一个二流妓女打得火热。天天醇酒妇人,壮志已经消磨殆尽,时常昼夜不分,不只是耽搁了公务,连棉花胡同家里的老太太也疏于晨昏定省,而结发妻子更是久受冷落。杨度把这种情形报告袁世凯,袁世凯叹道:“蔡松坡果真乐此不疲,我也可以高枕无忧,但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不过是借此过渡,瞒人耳目而已!”
蔡松坡与小凤仙如胶似漆,托梁士饴购行前清某侍郎废宅一所,大兴土木,到处扬言为小凤仙建造华屋。又给小凤仙题辞,说她: 此际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
蔡松坡的这些活动却惹恼了原配夫人刘侠贞,对丈夫又是指责,又是劝戒:“酒色二字,最是戕身,何况你身体欠佳,更不应征花逐色。大丈夫应建功立业,留名后世,怎能寄情勾栏,坐销壮志呢!”
蔡松坡恼羞成怒,先是把不少家具打得稀烂,接着对刘侠贞拳脚交加,棉花胡同里蔡宅闹得鸡飞狗走。袁世凯听到了消息,派王揖唐和朱启铃两人前去调停、慰问,也不得要领。袁世凯听到蔡宅乱七八糟,不屑地说:“我道蔡松坡是个干练之才,可参与国家大事,谁知道治家都还不妥贴!”大大松懈了对蔡松坡的戒心。
蔡松坡继续在小凤仙的香闺中留连往返,刘侠贞天天在棉花胡同大哭大闹。蔡松坡扬言要把小凤仙接回家来,刘侠贞就说:“既然如此,我回湖南老家好啦!让你们称心如意吧!]刘侠贞不惜与丈夫决裂,蔡松坡嚷嚷着要休掉这个泼妇。蔡老太太一开始就站在儿媳一边,经常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数落儿子的不是,并说严冬将届,北方天气大冷,老年人实在吃不消,倘若媳妇要回老家,她老人家也要一齐南归。就这样,蔡老太太和刘侠贞离京南下。过了许久,等蔡松坡也离开虎口,一般人才恍然大悟,这是他们母子、夫妻,还有小凤仙使出的一条苦肉计。
帝制的准备工作正在加紧全面进行。宣统皇帝退位后,仍然住在皇宫大内中受到民国的优待,照样称孤道寡,使用宣统的年号。袁世凯定要在一九一六年元旦登基,定年号洪宪。如此,四海之内岂不出现两个皇帝。“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袁世凯越想越不对劲,便派五路财神梁士饴,步兵统领江朝宗为专使,一文一武,互相搭档,前往紫禁城,要求溥仪取消帝号。当时隆裕太后已薨,溥仪也就十一岁,清宫内由瑾太妃和瑜太妃主持,宫外则由世绩和载沣当家。江朝宗来势汹汹,一言不发就要开打,梁士饴好说歹说,一面劝解;一面威胁,只吓得两位太妃和载沣、世绩等人直打哆嗦,乖乖地答应取消帝号,毫无条件地作了袁世凯的臣子。
袁世凯在想着宣统溥仪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蔡松坡。一天晚上,棉花胡同的蔡宅被军警翻箱倒柜搜了个底朝天。事后说是一场误会,又说是:“有人冒充军警,企图抢劫”,还装模作样的枪毙了一个叫吴宝鋆的人。不管怎样,蔡松坡意识到北洋政府还是容不下他,他到天津去了一趟,袁世凯的密探对他层层监视,他苦思脱身之计,最后他还是想到他的红颜知己小凤仙。
蔡松坡对小凤仙说:“决计不顾生死,非要逃脱羁系不可。”小凤仙决定与蔡松坡生死同行。蔡松坡说:“同行多有不便,将来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凤仙当夜为蔡松坡饯行,为他歌唱、为他流泪,仔细叮咛。
那晚小凤仙唱的歌,流传下来的主要有三首:
其一:调寄《柳摇金》
骊歌一曲开琼宴,且将子饯,你倡义心坚,不辞冒险,浊酒一杯劝,料着你食难下咽。你莫认作离筵,是我两人大纪念。
其二:调寄《帝子花》
燕婉情你体留恋,我这里百年预约来生券,切莫一缕情丝两地牵。如果所谋未遂或他日啊!化作地下并头莲,再了前生愿。
其三:调寄《学士中》
你须计出万全,力把渠魁殄灭!若推不倒老袁啊?休说你自愧生旋,就是侬也羞见先生面,要相见,到黄泉。
蔡松坡目不转睛地看着小凤仙,止不住那英雄眼泪,说道:“但愿他日能够偕老林泉,以偿夙愿!”
从此,天天与小凤仙乘坐敞篷马车,畅游京畿一带名胜古迹,招摇过市,故意令人有目共睹。
民国四年十二月一日,袁世凯即帝位的日子还有十一天,北京城内大雪纷飞,蔡松坡又与小凤仙作踏香寻梅之游。马车经过前面车站,蔡松坡竖起了衣领,压低了毡帽,混进了人丛之中,登上了开往天津的三等列车。第二天便换上和服,扮成日本人,搭乘日本游轮“山东丸”直驶日本。
蔡松坡到了日本,立即拍发电报回国,向袁世凯请假医病。袁世凯无可奈何,虽然恨得咬牙切齿,只得回电:“悉心调理,愈后早日归国,用副倚任。”
蔡松坡在去日本的轮船上就曾致书友人,说自己“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吾人今日处兹乱世,认定一事与道德良心均无悖逆,则应放胆做去,无所顾怯,所谓仁慈,又要痛快也。”在日本接到袁世凯的回电后,又写了封亲笔信给袁世凯,说道:趋侍钧座,阅年有余,荷蒙优待,铭感五内。兹者帝制发生,某本拟捐埃图报,何期家庭变起,郁结忧虑,致有喉痛失眠之症,欲请假赴日就医,恐公不我许,故而微行至津东渡。且某此行,非仅为己病计,实亦为公之帝制前途,谋万全之策。盖全国士夫,翕然知共和政体,不适用于今兹时代,固矣!惟海外侨民,不谙祖国国情,难保无反对之心,某今赴日,当为公设法而开导之,以钳制悠悠之口。倘有所见闻,将申函均座,敷陈一切,伏气钧鉴。
袁世凯接到他的信,气得火冒三丈,喃喃自语:“这个小蛮子潜赴东京,瞒得我好苦,还要写信来调侃我!”急电驻日公使陆宗舆就近侦察蔡松坡的行踪,相机刺杀,免
贻后患。然而陆宗舆接到命令的时候,蔡松坡已到了香港。不久绕道越南,由蒙自进入云南,组织了[护国军”起义讨袁。
护国运动兴起。北洋军系的旧人,北洋第一代武将看不惯东宫太子袁克定的目空一切,认为这位大爷将来不好侍候,遂决计反对帝制,不动声色地猛抽袁世凯的后脚。袁世凯经不起内外夹击,袁世凯从登基算起,只过了七十三天就在绝望中死去,洪宪新贵们树倒猢狲散,大名鼎鼎的杨度晚年沦为大流氓杜月笙的门客。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代理总统,任命蔡松坡为四川都督,由于带病操劳,喉疾更加严重。这时小凤仙天天都能获得蔡松坡的消息,自是闭门谢客,静等蔡松坡派人来接,她接蔡松坡写来的信,大意是说:自军兴以来,顿罹喉痛及失眠之症,现在都督四川政务、军务,实在是难却中央的盛情,所以勉为其难,等到大小事情布置就绪,就出洋就医,到时就偕你同行,你暂时等一下。”
小凤仙天天在耐心的等待,可蔡松坡已病情沉重,来不及也无法偕同小凤仙了,急忙沿江东下,经上海到日本就医,终因病入膏肓而在福冈医院逝世,享年三十七岁。小凤仙等的是蔡松坡的死讯,小凤仙悲痛欲绝。
蔡松坡的灵枢运回上海,各国在上海为他举行盛大的追悼会,小凤仙托人寄来了两副挽联:
其一: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其二: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小凤仙因受蔡松坡的垂青而艳名大噪,一些人竭力趋走云吉班,渴望获得小凤仙的
一夜缱绻,从而赢得与蔡松坡“同靴兄弟”的美名。但小凤仙总置之淡然,她决定对蔡
松坡从一而终,维护蔡松坡的名声。可蔡松坡的部属和学生,对小凤仙极力排斥,怕她
有损蔡松坡的清誉,小凤仙寂寞守着对蔡松坡的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有人曾经作诗,叙述蔡松坡与小凤仙的一段情,表现小凤仙那一片深情,一份失意,一缕剪不断的思念,一股至死不渝的精神:英雄儿女意缠绵,红拂前身小凤仙;瑶树琼花零落尽,白头宫女话当年。
事情虽然距离今天不久,但却也谣传烽起,或者说小凤仙那两副挽联是别人伪造的;或者说小凤仙还一身稿素参加了蔡松坡的追悼会,成为全场注意的中心。
⑸ 民国时期出了很多才子,哪个才子拥有的红颜知己最多
喜欢那个年代的肆意张扬,欣赏那个年代的才子佳人,新思想的洗礼下名媛与爱情,成就了一段又一段佳话。欣赏那个年代的文人墨客和大师,人品姑且不论,但才华足以使其名垂千史,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欣赏那个年代的出色政治军事人才,正面人物也好,反面人物也罢,推动近现代化和新中国的诞生都做了杰出的贡献
⑹ 袁世凯的六姨太,在其死后十几年因何会怀有身孕呢
袁世凯死后13年,六姨太意外怀孕?腹中的孩子也姓袁却不能生!
袁克文为人虽然放荡,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是个传统文人,叶氏一直与其兄弟住在一起,哪能不避嫌疑?何况他当时年已四十,且自身穷困,天天为度日发愁,哪有闲心去“勾”已经是5个子女的“小妈”?并且,当时青楼中的年轻佳丽多的是,她们还都是袁克文的狂热粉丝,随便拉来一个,不比人老珠黄的叶氏有“味道”?
⑺ 知己何求况红颜知己
知己原本就已是难得的很,要不也就不会留下“知己难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样的感慨,更可况是红颜知己,这样一生中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想到红颜知己,我就不由地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红袖添香夜伴读。青灯之下,一裘白衣胜雪,捧圣贤书,品香茗,红颜相伴左右,偶尔与你轻声相和或讨论。正是红酥手相执,黄藤酒同醉;舞低扬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也难怪,古往今来有多少才子会渴望拥有一个红颜知己,为其留下那么多的优美诗词。
可是今不比古时,红颜知己于现今社会,已不再是韩世忠与梁红玉、不再是唐伯虎于秋香、不再是鲁迅与许广平;不再是蔡锷与小讽仙。现今时代赋予她更深的内含、更广的外延,她是那种毫无功利和非份之想的男女情缘。
红颜,是君子完美之梦,亦是绝对人性的真谛。窈窕淑女,河畔羞红,柳枝月影,醉煞美轮美奂的理想。人伦深层,最难抑制的情感就是琴瑟合鸣的默契感,姹紫嫣红,独钟一缕,眉梢眼角荡漾着春意,直至沧桑暮垂不改。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渴望有一个、甚至几个红颜知己。正因为这个情结,叫千百年来所有的诗情画意,都明言暗喻着这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隐隐命题。所以才有了古龙笔下的“香帅”楚留香那三桅船上集天地灵气于一身的苏蓉蓉、宋甜儿、李红袖,才有了民国才子徐志摩与陆小曼、林薇因的一生情缘。
有人将红颜知己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第二种境界是宋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诱惑;第三种境界是副对联,上联“招之即来”,下联“挥之即去”,横批“全为你好”。初见只是一笑而过,可是细细回味之后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现今的社会,人情是越来越冷漠,心灵是越来越孤寂。因为孤寂,我们才更加需要心灵上的知音,总想有一个人能静静地倾听自己的心事和苦闷。如能在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寻到一位红颜知己,那心中就不再有难言的心事和难解的心结。与红颜知己的谈话,就是一次心灵上的交流,就是一次思想上的交锋。在这交谈之中,对人生、世事就有了更深的领悟和理解,对人生、世事也就看的更透彻了、更能放的下了。如能拥有这样一个红颜知己,那就是一生的福份,就得好好地去珍惜这份情缘。
在当今这个越来越浮躁的时代理,拥有集才气、恬淡、聪慧这些天地灵气于一身,造化钟神秀的女子是越来越少了,更可况要在其中找到一个与自己心心相印的红颜知己是何其之难。
红颜知己这几个字是最美丽的字眼,红眼知己自然就是世间最美丽的事物了。如果用有了红颜知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地珍惜她,让那份毫无功利和非份之想的男女情缘能永远地进行下去。
当今浮世,知己已是难求,更可况红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