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赵姓的起源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赵姓名人
一、赵姓的起源
1、源流一
汉族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2、源流二
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3、源流三
源于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
再有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
4、源流四
源于冒姓。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的情况很多,这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冒姓”。其中多数为:清王朝覆灭后,清官职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压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复仇,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氏者迫于压力改名换姓,不少人便改的是“赵”姓。
二、赵姓的名人
1、赵奢 (生卒年不详),嬴姓马服氏,名奢,赵国邯郸人(今河北邯郸),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后埋在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地区。
2、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3、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着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4、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符朗。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5、赵之琛(1781-1852),钱塘人。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斋号补罗迦室。蝶隐园书画杂缀作赵之瑛。清代着名的篆刻家和书画家。
㈡ 赵氏个性签名图片精选
你看这个怎么样?
如果满意,望采纳
㈢ 百家姓赵钱孙李,为什么百家姓中的赵可以排在第一
《百家姓》是用来记录我国姓氏的一本文献,这本书并没有很长的篇幅,只有区区568个汉字,但是跟其他文献不同的是,百家姓采取的是用四言律体,也就是说,四个字为一句,而且全篇读起来比较押韵,郎朗伤口,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因此称为了很多孩子启蒙时候比较常用的教材。从名字来看,百家姓,并不是只有一百个姓氏,这里的百,表示的是很多的意思,百家姓也为我国姓氏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有效的理论依据。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在百家姓里面,赵姓排在首位,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三、赵姓名人较多,分布范围比较广泛。历史上出现的不少名人都是姓赵的,比如赵宣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政治家,也是赵国的祖先;赵武灵王赵雍,平原君赵胜,三国时期的赵云;宋朝的皇帝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等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此外,赵姓人口分布比较广泛,山东半岛,淮河流域都有很多赵姓人口的分布。
㈣ 赵姓最初起源于哪里
起源于嬴姓,也就是秦始皇嬴政那个姓,形成于西周时期。
嬴姓的祖先叫伯益。伯益第13世孙里有一个叫造父的,他的工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驾驶员”,是为那位特别爱玩的周穆王赶马车的。造父“车技”高超,赶马车的速度非常快,为此得到周穆王的封赏。造父被周穆王封到赵城(今山西省赵城县)后,其子孙后代就姓赵了。
赵姓迁移过程:
1.叔带(造父的第七代子孙)时,率领子孙迁往晋国,后来建立赵国,史称“去周如晋,赵姓始昌”。在赵国灭亡时,赵姓已分布以下地区:赵城造父、耿、原、晋阳、代、邯郸、武城、真定,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都有赵姓。赵国的疆域包括今陕西一部分,赵武灵王时开疆拓土,疆域扩充至河套地区,赵亡前赵姓的活动范围还包括今陕西、内蒙古。
2.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赵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甘肃,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今属甘肃),形成一个望族;赵王迁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县,子孙在今湖北繁衍。
3.秦朝末年,秦国宗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建立南越国,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
㈤ 《百家姓》排在第一位的为何是赵姓,有何深意呢
涿郡赵氏是颍州赵王迁的后裔,西汉时迁居涿郡,人称河间赵氏,自称是凤鸟氏的后裔,河间赵氏着名的人物是稀罕京兆尹赵广汉,其后裔最有名的人物自然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了。
而自称凤鸟后裔的赵氏,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大姓,人口众多,遍及四海,除了出过赵匡胤这位皇帝以外,据说是当年有个术士说涿郡是个风水宝地,进而赵氏家族才选择了此地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赵氏的人气也是越来越旺,当然了,这毕竟只是一个传说,至于是不是这个原因,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㈥ 姓氏赵的所以文字图片
姓氏赵的所以文字图
所有文字图片?
那是海量啊
㈦ 赵姓的来源是什么
赵姓的来源如下:
一、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二、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
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三、源于帝王赐姓或外族改姓。先后有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鲜卑人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三弟合赤温后裔避乱于甘肃陕西等地,随母姓改汉姓赵。再有清王朝覆灭后,清官职人者及家中子女岌岌可危,因害怕被压迫多年的其他民族复仇,伊尔根觉罗、爱新觉罗等满姓氏者迫于压力改名换姓,不少人便改的汉姓是“赵”。
(7)关于赵姓的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
赵姓着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金城、颍川、敦煌、酒泉、扶风、新安、平原等11个。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鹤、孝思、萃涣、敬彝、创基等。
㈧ 我姓赵图片 男生用的
㈨ 远古时期的姓氏或有专属图腾,赵姓最霸气,你的姓氏图腾是什么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百家姓朗朗上口,但其实百家姓只是一个代称。中国的姓氏可远远不止一百个,到了现代社会上,姓氏在文献上记载的就有5662个。而姓氏都是有讲究的,他们或是从居住地而来,又或许师从官职、图腾、职业、先辈名号而来。而其中图腾指的是原始社会的人们把一些动物还有植物或者是非生物类当作是自己的亲属、祖先、保护神,人们相信图腾上的东西能够保护自己,还可以得到他们的力量。
赵姓,这个姓氏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实在是因为百家姓出自宋朝,而赵姓是宋朝国姓。赵姓的氏族是造父,此人生活中在周穆王时期,他是白帝少昊的后人。赵姓主要是出自嬴姓,这也是秦始皇到底姓啥的争端。因为在以前社会来说,姓和氏是分开的,而秦始皇正是嬴姓赵氏人。
这点暂且不说,造父对周穆王有功,因此得到了赵城的赏赐,从这以后,造父的后人就姓赵了。赵姓的图腾也很有讲究,它是由一个高大的举人奔走的任性和在供案上供奉肖的图形组成。肖代表的是玄鸟燕子,伯赵氏以玄鸟为图腾,所以赵从肖。
姓氏图腾从出现之后一直都比较有争议,王大有是希望中华民族的后人能从自己的姓氏中,了解这姓氏的来源,以及祖先的功德。业绩等等。但也有人认为这仅是艺术创作,主要还是我国的姓氏来源比较复杂,并不是所有的都是从图腾转化而来。所以有人认为姓氏图腾是氏族社会的产物,但在文献中基本上没有出现。有图片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应该要从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里找。
㈩ 赵姓氏的来源是什么
赵姓源于“嬴”姓。“黄帝”姬轩辕的后代,有一个叫伯益的,因为辅佐舜帝有功,舜将女儿许配给他,并将其赐姓为嬴。伯益的后代造父因养马有功被封于赵城,于是其后代称为嬴姓赵氏,造父即为赵氏始祖!
后来这支赵氏不断发展壮大,在春秋后期和韩、魏“三家分晋”,从而形成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而伯益的另一支后代因造父的赐姓,也改称赵氏。后来,这支赵氏也因善于养马被封于秦地,建立秦国,号为“秦赢”。
赵氏名望
赵氏家族历史悠久,自然不乏名人逸士。例如,帝王者中着名的就有提倡“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皇朝的赵匡胤等。名臣中则有控制朝政,掌握实权的秦朝宰相赵高;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江山的宋朝宰相赵普等。
赵姓的名将则有赵国的赵奢,西汉的赵充国等。而西汉时的农学家赵过,元代着名书画家赵孟頫,清代诗人赵执信等皆为赵姓学者中的佼佼者。
此外,南越王墓主人赵佗也是一位在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赵姓名人。近代以来,赵姓名人也不断涌现,如着名作家赵树理,学者赵朴初等,都为世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