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帅哥图片 > 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图片

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图片

发布时间:2022-04-25 20:47:14

⑴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含后金)具体如下:

1、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在位时间1616年-1626年。

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2、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在位时间1626年-1643年。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

3、清世祖福临(顺治),在位时间1644年-1661年。

崇德三年,出生于沈阳永福宫。六岁登基,年号顺治,由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自盛京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喀喇城,顺治帝提前亲政。

4、清圣祖玄烨(康熙),在位时间1661年-1722年。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

5、清世宗胤禛(雍正),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雍正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6、清高宗弘历(干隆),在位时间1736年-1796年。

干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干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7、清仁宗永琰,后改颙琰(嘉庆),在位时间1796年-1820年。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干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8、清宣宗绵宁,后改旻宁(道光),在位时间1820年-1850年。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

9、清文宗奕詝(咸丰),在位时间1850年-1861年。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10、清穆宗载淳(同治),在位时间1861年-1875年。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11、清德宗载湉(光绪),在位时间1875年-1908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12、清宪宗溥仪(宣统),在位时间1909年-1912年。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1)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1、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2、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皇太极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并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极当时的政治理念。

3、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在位期间,清人实现了入主中原的愿望,“顺治”是其年号。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顺治。年号“顺治”反映了清人的这一理想。顺,顺利;治,治理。顺治,即“治国顺利,实现华夏一统”。

4、康熙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明年改元康熙。对清人来说,打下“江山”后实现国泰民安,是新的时代主题。“康熙”二字就反映了这一理想。康,安宁;熙,兴盛。康熙,即“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

5、雍正是借权臣的力量继位的,在夺位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手段,参与夺位的诸弟多不得善终,康熙帝的许多近臣也遭到贬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当性,在当时就受到怀疑。“雍正”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他想以此强调自己皇位的“正当性”。

6、干隆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明年改元干隆。康熙时,清朝开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时得到进一步巩固。干隆的使命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国力,让国家进入全盛时期。“乾”表示“天”,“干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同样反映了干隆的治国理想。

7、嘉庆帝生于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干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干隆六十年(1795年)册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庆。庆,普天同庆。“嘉庆”的意思是“嘉亲王即位,国泰民安,普天同庆”。

8、道光帝生于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明年改元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辉”。

9、咸丰帝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皇位,明年改元“咸丰”。咸,普遍;丰,富足。“咸丰”意思是“普天之下,丰衣足食”。咸丰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咸丰”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愿望。

10、同治皇帝即位时才5岁,按咸丰帝诏命,由肃顺等八大臣辅政。慈禧联合恭亲王奕发动政变,逮治了肃顺等八大臣。政变之后,慈安与慈禧(咸丰帝皇后)垂帘听政。并取消“祺祥”年号,改用“同治”,隐含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

11、光绪出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登基,明年改元“光绪”,由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光,光大;绪,未竟之功业。“光绪”即“光大未竟之功业”。“光绪”这个年号反映了清廷重振国力的愿望。

12、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由于光绪帝无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半个多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统”。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王朝灭亡。“宣统”即“大统”。“宣统”二字有为清王朝统治的正当性作辩护的意思。

⑵ 康熙统领江山多少年

从1662年至1722年,康熙统领江山共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

⑶ 康熙作为一位伟大的帝王,他一生有哪些功绩

1.剪除鳌拜、遏必隆等权臣,稳定朝纲;

康熙皇帝6岁(虚岁八岁)登基,四辅臣联合辅政的状态并未持续多久就矛盾加剧,鳌拜居功自傲,开始独断专行,但身为辅政大臣,终能履行职责,康熙六年,首辅索尼去世,康熙皇帝亲政,十余天后鳌拜擅自诛杀苏克萨哈,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功,把持朝政。康熙常召集一些少年侍卫在宫中游戏,康熙八年,康熙趁鳌拜进见是下令侍卫拿下鳌拜,诛杀其党羽,软禁鳌拜,削去遏必隆爵位,夺回实权。

⑷ 清代所有皇帝在位年表

清代共十二位皇帝在位时间表如下: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在位;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1626年~1643年在位;

世祖章皇帝福临,1643年~1661年在位;

圣祖仁皇帝玄烨,1661年~1722年在位;

世宗宪皇帝胤禛,1722年~1735年在位;

高宗纯皇帝弘历,1735年~1795年在位;

仁宗睿皇帝颙琰,1796年~1820年在位;

宣宗成皇帝旻宁,1820年~1850年在位;

文宗显皇帝奕詝,1850年~1861年在位;

穆宗毅皇帝载淳,1861年~1875年在位;

德宗景皇帝载湉,1875年~1908年在位;

逊帝溥仪,1908年~1912年在位。

(4)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入关后共传十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追封),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经历康雍乾三朝后,清朝走向鼎盛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但是清代的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⑸ 康熙是清朝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皇帝,为何康熙要给朱元璋下跪

康熙皇帝一生六下江南,五次亲自拜谒明孝陵,唯有一次是派遣大学士马齐代劳祭拜。每一次拜谒,康熙都极尽虔诚,行三跪九叩大礼。康熙作为清朝皇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西征噶尔丹,文治武功都非常卓越,被称为盛世明君。为什么他会对明太祖朱元璋如此崇拜呢?

我们看看康熙第一次祭拜明孝陵的情况。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主要目的就是祭拜明孝陵。史书详细记载了这一盛况: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人等有差。谕禁樵采,令督抚地方官严加巡察。从中可以看出,康熙谒陵态度之恭敬、举止之谦卑、礼数之周到、气氛之隆重,足可感天动地。这次谒陵也确实达到了康熙想要的效果: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

⑹ 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皇帝,中国古代最深远想产物之一,他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在那个年代,以个人的意志能够决定一群人的意志,那这一个人的意志里面又包含着多少超越一群人的智慧,皇帝到底是难做还是好做,最后一任盛世的开创者康熙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亲情方面十分缺失,是一个可怜的孤儿,所幸没有失去祖母的爱。

作为一个国家的天子,是很难处理好自己子嗣之间的关系的,因为他们既是父子又是君臣,一方面皇帝希望自己的儿子快快成长好继承自己的位置,一方面又害怕他们会篡权夺位。 康熙后期诸位皇子成年之后就构成了这个局面,亲情在他们眼中已经荡然无存,更多的是为了皇位的你死我活,康熙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总的来说康熙不失去为一个好皇帝,但是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汉文化的完全继承者,对汉族百姓的残暴政策使得国家政权动荡不安,反清复明也是此起彼伏。

⑺ 求一些清朝皇帝的图片

首先先了解一下清朝清朝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 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不得不说的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也被列入。

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END--------------------------------------------------------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为个人转载;仅供学习参考。

⑻ 康熙到底长什么样子

电脑复原后的康熙为长圆形脸,弯月寿眉,杏核大眼,直型鼻,长方形嘴,大耳外张,八字长须,与扮演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的演员唐国强相似。

(8)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

1、荷兰使节《鞑靼旅行记》:“皇帝中等人材,是位慈祥、稳重、举止端庄的人,他那威严的外表,无论从那一方面看,即使放在千人之中,也与众不同,能够立即分辨出来,这是由于他想使自己的容态和举止,让人—看便是心地高尚的人所造成的。”

注释:康熙皇帝中等身材,是一个慈祥、稳重、举止端庄的人,威严的外貌放入千万人群里面也可以一眼看出来,这是因为他的容泰和举止的缘故,让人看见他就知道他的外貌是心地高尚所造成的。

2、法国传教士白晋:“他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身材高大,举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圆而稍显鹰钩状。虽然脸上有一点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美好形象。”

注释:康熙皇帝威武雄壮,一表人才,身材高大,五官端正,双目有神。鼻尖稍微有点圆并且有鹰钩的形状,脸上虽然有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不会影响美好的形象。

3、法国耶稣会士李明《中国现状》:“据我所见皇帝身材比普通人稍高,堪称恣态优美,比我们稍胖些,但还达不到中国人所谓的‘富态’的程度。脸也稍宽,有痘痕,前额宽大,鼻子和眼睛比中国普通人小些。嘴美,颐和霭,动作温柔,一切容态举止,都象是位君主,一见便引人注目。”

注释:康熙皇帝比普通人高,仪态优美,稍微胖一些,但是确不是那种富态胖,脸上有痘痕,比较宽,前额宽大,鼻子和眼睛闭普通人小,举止端正,像一个君主,引人注目。

⑼ 顺治帝共有八子,康熙非嫡非长,为何最终会获得江山

顺治帝是因为天花去世,在清朝这种病几乎是绝症,只有生过天花痊愈的人,才会对这个病终身免疫。康熙帝正好小时候生过天花,而且病愈,所以他一生都不会再得这种可怕的病。那么他就没有可能会因为这种病早逝,这成为他最大的优势,所以他才能继承帝位。

当时顺治帝的皇子中,只有皇三子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帝)曾经得多天花,并且痊愈。也就是说只有他对天花有免疫,他是所有皇子中,身体最健康的。而且他只比皇次子小一岁,年纪也算年长,所以从综合上看,玄烨更加有优势,因此他才能获得江山。

⑽ 康熙、干隆、顺治、雍正、嘉庆、道光、同治、咸丰、宣统、光绪在位的顺序是什么

依次顺治、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1、顺治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为清军入关后的首位皇帝,在位共十八年(1644年—1661年),即位早年由叔父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死后谥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陵寝清孝陵(河北遵化市清东陵),由第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

2、康熙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军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1662年-1722年)在位,共六十一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于北京畅春园,享年六十八岁,死后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3、雍正

雍正帝出生于公元1678年。生母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由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抚养。与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为同母兄弟。师从顾八代、张英、徐元梦等。

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胤禛登基,时年45岁。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驾崩,享年58岁。

4、干隆

干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满族,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

干隆六十年(1795年),弘历禅位于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仅次于其祖父清圣祖康熙帝)、年寿最高的皇帝。

5、嘉庆

清仁宗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生于干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干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

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干隆帝禅位继帝位。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干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嘉庆四年(1799年),干隆帝驾崩,开始亲政。

在位二十五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终年61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清昌陵。

6、道光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为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生于干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撷芳殿,母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和硕智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1820年7月25日)嘉庆帝病死后,旻宁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7、咸丰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7.17—1861.8.22),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位,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

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

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清定陵,文宗死后由其独子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

8、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9、光绪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抵触,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

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1908年,光绪帝驾崩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享年38岁,葬于清西陵的清崇陵。

10、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朝君主

阅读全文

与康熙江山帝位高清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纹身图片男生大全 浏览:350
爱眼护眼绘画图片又简单又好看 浏览:443
羊的可爱卡通图片 浏览:450
秦岚露脐衣服图片 浏览:52
另类美女综合图片 浏览:132
男士欧美圆脸发型图片 浏览:867
美女三角透明内裤图片 浏览:11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大全2014 浏览:52
年度可爱奖图片 浏览:480
圣诞节的卡通图片可爱 浏览:96
卡通动漫图片区小说区 浏览:595
微信图片识别转word文档 浏览:635
小可爱壁纸图片 浏览:209
人生磁场吸引能量的文字图片 浏览:19
六个半圆怎么组装图片 浏览:896
word文档图片怎么取消压缩 浏览:928
衣服达人高清图片 浏览:836
馒头模具大全图片价格 浏览:643
发型男名称大全图片 浏览:440
宝马4系gt价格及图片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