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它凭啥能成为世界冠军的“坐骑”赛道狂飙领克03+ 见真章~
从产品到赛事,再从赛事反哺技量产车技术,领克将这个关系处理得很好。我一直都说:领克03+只是领克在高性能车领域一个起点……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燃擎挑战东风Honda CIVIC思域控场嘉年华
宁波声浪未熄,西安再度奏响轰鸣,“燃擎挑战东风Honda CIVIC思域控场嘉年华”第二站等你来Battle
9月12日,“燃擎挑战东风Honda CIVIC思域 控场嘉年华”第二站西安站将拉开帷幕。在此前宁波首站活动上,第十代思域家族在赛道上同到场的200多位嘉宾共同完成了智与速的双重挑战。
宁波国际赛车场,数十台全新CIVIC思域Hatchback联合十代CIVIC思域在发车区整装待发。引擎的咆哮声此起彼伏,车手们摩肩擦掌,期待在接下来的激情Battle中,彻底释放这些红色“怪兽”的潜能,点燃自己的青春。
不仅如此,此次活动上,东风Honda还别出
③ 玛莎拉蒂总裁时速到了150公里就上不去了!与转向机有关吗
[汽车之家 原创试驾] 5月的上海已经有了一丝丝的暑热,湿热的天气让人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过我的内心却无比的亢奋,主要是因为来到了一个能把车开过200km/h却不用担心被罚款的地方-上海F1国际赛车场。更为关键的是,在这里迎接我们的不是一般的品牌,而是来自意大利的玛莎拉蒂。今天的主角也不少,Ghibli、Levante以及总裁三款车都将和我来上一次意式亲密接触。
④ 福特偶像车系炼成记-实力见真章
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汽车界出现了一种说法,“周末赢比赛,周一车大卖”。源于婴儿潮一代成为汽车消费主力后,他们对于个性、自由,具有反叛精神车型的偏爱。这些精神在汽车上最直接地具象化体现便是赛车。于是,在赛场上拼得胜利的车型才是偶像,而车辆的性能则至关重要。
福特深谙此道。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福特Mustang与Bronco能够获得爆发式的销量增长绝不只靠表面功夫,福特性能DNA和堪称传奇的赛事表现让他们成为全球偶像车型。
Mustang与Bronco性能进化论
Mustang和Bronco性能一直在进化。当然,根据各自车型的定位,发展方向也不同。Mustang自然是公路性能,而Bronco则愈加全能。
Mustang被称作PonyCar本意是为了与当时的其他全尺寸美式肌肉车作出区分,然而在福特不断推出的各种高性能版本推动下,Mustang进化成为了正统美式肌肉车。
MustangMach-E1400与MustangHoonicornRTR
Mustang和Bronco高度相似的光辉履历源自一脉相承的福特性能DNA。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往上溯源,都汇集到福特汽车对性能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强悍的完美解读,也正是这种融入血脉中的先锋与创新精神的坚持,让福特Mustang和Bronco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福特品牌年轻与活力的象征,成为所有爱车人士眼中的偶像车系,并在随后的五十多年中,升格为流行文化符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为什么原来的小破车科尔维特,现在会成为美国的国宝级跑车
科尔维特刚开始只是个笑话
50年代的美国,汽车领域一直比不过欧洲
科尔维特(参数|图片)的故事要从50年代开始讲了,那个时候美国凭借流水线,大量生产汽车,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家。
不过汽车文化的硬核领域,跑车的设计研发,却和美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那个时候美国只能批量生产买菜车,拿得出手的跑车一辆都没有的。
美国在二战中,本土几乎没有受到打击。汽车领域是完全有机会韬光养晦,然后厚积薄发,给欧洲佬一点颜色看看的。
但是实际上美国的汽车工业,竟然还比不过饱受战争肆虐的欧洲,飞机通通炸平的那些厂家。
真正的天敌或者宿敌是谁,到了90年代,算是盆满钵满了,通用也不想跟这些欧洲老牌弄来弄去了。
通用决定不去模仿兰博基尼、法拉利这些老不死的。另辟蹊径,打造一台有史以来最好的跑车,也就是后来的ZR-1。
这辆车有着百公里加速4.4秒的好成绩,高达290公里每小时的巡航时速,还一举打破跑车连续运转的行驶里程,两项世界纪录。
通用就是要跟整个世界说,我们自家的跑车不光是跑得快,耐用性也是技冠群雄,谁让我是老大。
国士无双的科尔维特因为没对手,在美国只能唱唱独角戏了,销量榜上面就是自家的新款和旧款,这么轮流来回换换,“喔唷”真是寂寞。
但此时科尔维特的宿敌蝰蛇出现了
不过历史上这些无双国士,往往都是会有一个厉害的宿敌的,科尔维特也不例外。
作为美国市场排名老三的克莱斯勒,准备和通用来一场大战,啥东西,一说你就知道,道奇蝰蛇(参数|图片)对吧。
当时克莱斯勒的蝰蛇初期设计阶段,就是拿着科尔维特来作为假想敌的,出生之前就死扣扣的看着你,是要弄你的。
蝰蛇出自兰博基尼之手,马力强劲
为了体现对敌人的尊重,克莱斯勒决定让手下的得力干将,来为蝰蛇设计底盘和发动机。
那一年兰博基尼还没有嫁给大众,听到克莱斯勒爸爸的召唤,马上就开始了蝰蛇的设计开发。
兰博基尼,这兰博基尼一帮,蝰蛇自然是在美国硬派跑车这条路上,走得比科尔维特更猛、更稳了。超强V10 8L发动机,马力足足比科尔维特多30匹。
还要减低车重,几乎没有什么电子辅助设备,降低风阻,车门外部的门把手都是没有的,要上车怎么上,先把车窗降下来,从里面把车打开。
蝰蛇的出现让科尔维特的销量一路下滑
这么极端的蝰蛇,自然就获得了一批,极端粉丝的真爱拥簇,随着蝰蛇的穷追猛打,科尔维特的销量一下子从4万到5万,变成2万了。
想想也是刺激,我们追求速度,为什么要用门把手,我们追求速度,我们为什么要用空调,这种东西不要的,开的快就行了,猛,干,上,买的人就是多。
科尔维特的销量下降,让科尔维特觉得自己国民跑车的地位受到威胁了。
蝰蛇和科尔维特的市场战争难以分出胜负
1996年,通用以日本赛车日产,300ZX和马自达RX-7(参数|图片),作为造型和质量的基准,打造了一款每一个方面都得到空前提升的新科尔维特。
但是同一年,蝰蛇也更新换代了,这代蝰蛇优化了底盘,刚性提升四分之一,重量减轻60公斤,性能方面也紧咬着科尔维特不放。
面对美国市场,这两台车只要有一款改款了,另一款马上就得紧锣密鼓地跟上。
但科尔维特却在赛场上大放异彩
既然市场上难分胜负,那怎么办,咱们再选个更难一点的,赛道里见真章。到了1997年,两个死对头在FIA GT(参数|图片)大奖赛里狭路相逢。
蝰蛇最初在欧美两地的赛场上,都是有不错的战绩的。拿下了00、01两年的ALMS GT1组别的总冠军,和97到02年的FIA GT锦标赛总冠军。
科尔维特则是拿下了02到04年的ALMS GT1的组别总冠军,和05年的FIA GT锦标赛总冠军。
虽然GT锦标赛蝰蛇略胜一筹,但在另一个更家喻户晓的赛场上,科尔维特才是常胜将军。
自从2000年9月份,科尔维特在勒芒拿到一血之后,就渐渐开启了连胜之路了,把蝰蛇甩后面去了,几乎要统治整个勒芒GT组了。
2008年科尔维特ZR1,在纽北赛道还创造了7分26秒的成绩,成为了当时最快的量产车。
蝰蛇却慢慢沉寂,消失在大众视野
另一方面,蝰蛇在市场上也沉寂下去了,蝰蛇沉寂,不是因为它好像不是一个合格的对手,而是因为它真的就是过于极端,萧何了。
它不把任何事物放在眼里,甚至是包括法律规则。为了减重,蝰蛇车型迄今没有侧安全气帘,路走的太窄了,自然也只能渐渐消亡了。
低廉的售价,高超的性能以及先进的技术,科尔维特成为了笑到最后的赢家,这踏实的做上了国宝级跑车的王座。
⑥ 改装法拉利enzo Coupe 6.0或快的过FXX吗
快如果是直道那只要钱到位,肯定快的过,如果是赛道肯定没戏. 直道上技术不作数的,只要有钱找个好点的公司要多大马力有多大马力,马力大了极速就会高. 赛道才见真章, 才是体现法拉利技术的地方, 不是改就改的过的,因为FXX已经用的是法拉利最牛逼的赛车技术了.
⑦ 父亲光环下的米克·舒马赫
1950年国际汽联第一次举办世界锦标赛,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这段时间,是F1稳步发展的阶段,算得上是F1的正史。当前FIA旗下F1、F2、FE、WRC、WTCR、WEC等等的赛事中公社君要说说最“烧钱”,级别最高的是F1,相信没有ETC会来抬杠吧。如果说赛车是人类汽车里程碑上的皇冠,那么F1可以说就是皇冠上的宝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⑧ 直面“天下公路第一弯” 第七代伊兰特带你最硬核的激情驾趣
众所周知,云南有十八怪,可云南的另一怪你知道吗?那就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全球最弯的公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的“68道拐”。赛道虽逆天、实力见真章,在同门兄弟伊兰特N征战全球赛道的同时,第七代伊兰特携最新技术平台i-GMP全部优势载誉而来,正式向“68道拐”发起挑战,以其卓越性能和硬核实力展现魔鬼弯道的正确打开姿势。
强大的性能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第七代伊兰特出色的过弯表现离不开技术上的精进不息。历经七代进化的伊兰特,圆满传承并壮大了现代汽车的高性能基因,在“天下公路第一弯”云南宜良68道拐向用户充分展现眼见为实的硬核实力,让车手在激情竞速中尽情体验燃情驾趣。
青春不惧束缚,年轻就要锋芒。每一次过弯都心潮澎湃,每一次超越均斗志昂扬,这就是敢于直面挑战的第七代伊兰特。
⑨ 刺激惬意两相宜,东风本田思域Hatchback
诞生48年,历经十代更迭,全球销量超2500万辆,思域作为本田最具代表性的车型,在全球市场都拥有很好的口碑。而在中国,第十代东风本田思域仅靠三厢版车型就能跻身A级车销量榜单前列,也印证了国人对于这款性格鲜明车型的喜爱。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⑩ 爽爽爽!这么好开的SUV,这次算是见识了!
对人或者对事物,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偏见,比如很多人总觉得在国企工作就是混日子,再比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关于车,我对SUV车型一直以来也有一个偏见:SUV没有操控乐趣。而当我来到天马山赛道,开着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以及其四叶草版本肆意玩耍一下午之后,额头的汗还没落心中便是一惊:糟了…自己打自己脸了。此次试驾场地为上海市天马赛车场,也是国内比较早的一批赛道,赛道全长2.063km,设计最高时速为200km/h,是按照F3标准建造的,对大部分量产乘用车而言已经相当耍的开了。
2.9T的缸体也未能让它的车头沉重半分,依然是轻巧灵动的感受,手中的方向盘和车头指向几乎是处于一种同步响应的状态,特别是在赛道中,驾驶者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其实我也建议大家在安全的情况下,找机会试试这些“猛兽”车型,体验后会发现认真开车完全就是一个体育运动,非常考验体力和反应能力,澎湃的马力和爆裂的刹车性能,还能让你深刻感受到安全带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纯种意大利品牌,阿尔法·罗密欧有数不胜数的着名车型,虽然在国内目前只引入了Giulia、Stelvio以及各自的高性能版本共四款车,但凭借精准强悍的性能调校以及与生俱来的赛道基因,赋予了每一辆阿尔法·罗密欧纯粹而澎湃的驾驶体验,为中国客户带来了纯粹而澎湃的驾驶激情。虽然我对它们的驾驶性能称赞有加,但是大家也不用把Giulia和Stelvio想的太过偏激,日常行驶的舒适性和实用性都是相当不错的。在同级别车型中,Giulia和Stelvio绝对是操控方面的翘楚,但也不能和一些纯种性能车去比较,整体来说它们还是一台豪华中型车和豪华中型SUV。另一方面,它们相对短板的地方在于空间一般,因为都是标轴车型,再就是豪华感营造的也不是很出色,但这些都是浮华,相信我,开过之后你大概率会爱上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