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歇后语。鹅头走路,,最好带生肖
鹅头走路-----大摇大摆
猜生肖:鸡
‘贰’ 鹅头走路,大摇大摆是什么生肖
生肖鸡,因为鸡可以算大摇大摆地走路。
‘叁’ 鹅头形容什么生肖
鹅头形容什么生肖——答案:鸡。
一鸣惊人
yī míng jīng rén
【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指个人的学业、事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也用于国家、集体。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鸣;不能写作“呜”。
【近义词】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名满天下
【反义词】身败名裂、臭名远扬、丢人现眼
【例句】
(1)在全国体操比赛中;不少新手~;创造出良好的纪录。
(2)这次技术大比武中;他~;夺得了第一名。
‘肆’ 鹅头走路,大摇大摆。猜一生肖。
分手很久了,
‘伍’ 杭州市速冻生鹅头哪里有的卖
冻货市场
‘陆’ 大鹅的作法鹅的做法大全
盐水鹅
用料
鹅肉600g;盐50+30g;桂皮两小块;花椒20粒;香叶四片;八角6个;生姜一块;葱一把
做法
先把50g盐加10粒花椒,3个八角,两片香叶放入锅里翻炒片刻,然后趁热放入洗净的鹅肉中,并加入生姜和葱
腌制四个小时
将鹅肉取出风干(这会让肉有嚼劲)
把风干好的鹅肉放入锅里,加入没过鹅肉的水,还有30g盐,10粒花椒,两片香叶,3个八角(当然也可以用前面腌制四用的花椒香叶和八角)
大火烧开,捞去白沫,然后转小火烧半个多小时至肉完全熟透,筷子可轻松戳下去为止
烧好的鹅肉可切块直接吃,也可以放在汤里继续腌制到第二天食用,味道更足
鹅煲
用料
鹅半只;生姜,葱,料酒,盐适量;菜籽油适量
做法
冷锅下菜籽油,开火,油七八分热时下葱姜煸出香味。
加入鹅块(鹅有肉的部分头天红烧了,只留了爪子,翅膀,脖子,背部没什么肉的部分,以及鹅杂),开中火煸炒,中途加入料酒去腥,直到水分煸炒干,这个过程大概10分钟左右。
加入足量的水(比红烧多一倍),大火烧开转小火炖一个小时左右(老鹅时间再长点),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出锅。
‘柒’ 歇后语,鹅头走路,大摇大摆,猜一生肖
摘要 您好,我正在根据您提的问题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捌’ 歇后语,鹅头走路,大摇大摆,猜一生肖
摘要 我已经收到了您的问题~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请您稍等一下哦,我马上回复您~❤️
‘玖’ 鹅头厂铁矿
鹅头厂铁矿发现于1943年,经多家地质队进行了调查及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1974~1982年,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312队进入矿区进行补勘和扩大找矿。详细控制了矿区的3个矿群12个矿体,1982年11月提交了《云南省禄丰县鹅头厂铁矿区地质勘探报告》。全区累计探获C+D级铁矿量共2015.35万t,平均品位TFe为47.67%。伴生铜金属量7933t。
2006~2009年,鹅头厂铁矿开展的危机矿山找矿,在南、北两段对Ⅰ号矿群3个矿体开展找矿勘查工作,新增333铁矿石资源量492.31万t,铜金属量1.32万t;至此鹅头厂铁矿床累计提交铁矿石资源储量2507.66万t,共伴生铜金属量2.11万t。
(一)矿区地质概况
鹅头厂铁矿区位于扬子地台西侧康滇地轴中部,东面以罗茨—易门大断裂与古生代昆明凹陷分开。地轴中部纵向断裂较发育,矿区控矿断裂多与区域纵向断裂呈“入”字形反接,鹅头厂铁矿和温泉铁矿区均分布于与南北向纵断裂呈锐角相交,向南南西方向撒开延伸,呈条形展布的“入”字形构造中。
1.地层
鹅头厂矿区内主要出露因民组、落雪组、鹅头厂组和绿汁江组,为一套浅变质的变质火山岩及砂、泥质板岩和碳酸盐岩(图2-7)。
图2-7 禄丰鹅头厂铁矿地质图
因民组是鹅头厂铁矿的主要含矿层位。分布于矿区背斜核部,只见上部层位。为紫灰色、银灰色绢云母板岩夹棕褐色薄层或条纹状泥砂质白云岩、钙质板岩,往上碳酸盐成分增加而成互层状,并渐变过渡为落雪组白云岩。在野外常呈条纹剥离不平直的现象,与鹅头厂组相似岩层区分,顶部为紫红色含砾基性火山岩、紫红色凝灰岩及灰绿色绿泥石化绿泥片岩。顶部变质火山岩是矿区铁矿的主要含矿层。
2.构造
矿区位于鹅头厂背斜核部因民组中,由核部向两翼分别出露落雪组、鹅头厂组。背斜轴线总体呈北北东走向,背斜宽窄不一,但总体是上宽下窄,北窄南宽。背斜轴面夹持于F2与F1间,平面上由北向南呈南南西向作舒缓波状延伸至F8隔离消失;具压扭特征,北面倾向北西,南面扭转倾向南东。核部在F1和F:的制约下,促成北窄南宽和北高南低,并逐渐规整。往南,因不受F1、F2的影响,背斜形态较完整,核部也较宽阔。背斜东翼岩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西翼岩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西,由两翼向核部,岩层产状由缓变陡,鹅头厂组岩层倾角15°~35°,落雪组岩层倾角35°~75°,核部因民组岩层倾角75°~85°。
其中F1及F2为区内控矿断裂,其规模、特征如下:
F1断裂:出现在鹅头厂背斜轴的东侧,距背斜轴面30~160m。地表起于北面与F33交接部位,南延至F8,全长1360m.呈“S”形延展。断裂带总体倾向北西,一般倾角为65°~80°,上部局部地段为30°~50°,深部变陡至直立。在南部发生反转,倾向南东,倾角58°~88°。
破碎带主要为断裂旁侧的围岩,岩性由石墨化黄铁矿化板岩、白云岩的碎裂岩和断层泥组成。片理化较发育,局部还见镜铁矿化及钠化的绿泥黑云母岩和铁矿石角砾充填其中。中部揭露的F1将落雪组逆冲,垂直错移80m,而7线揭露因民组与绿泥黑云母岩垂直距离大达300m。该断层具有冲兼扭的性质。
F2断裂:出现在鹅头厂背斜轴的西侧,距背斜轴10~40m。地表起于北面7~9线间,向南南西延至38线被掩盖而不清,全长1280m。平面上总体呈35°较稳定地延展;断裂带在空间穿透了落雪组及鹅头厂组。
3.岩浆岩
矿区内只有绿泥黑云母火山岩和钠长斑岩脉分布。
(1)碱性玄武质火山岩
对矿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绿泥黑云母片岩等火成岩的认识,主要通过大量野外观察及薄片鉴定:①该套岩石层状构造明显;②岩层内部具有清楚的含砾构造,代表岩浆喷发具有多期喷发的特征,在喷发间隙因风化剥蚀再堆积,形成含砾结构层;③岩层间夹有浅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层,层状构造清楚,也代表岩浆喷发具有多期喷发的特征,在喷发间隙因浅海化学沉积,形成含碳酸盐岩的夹层;④岩层总体具有红顶绿底的特征,岩层顶部见有紫红色的凝灰岩;⑤岩层普遍受后期变质热液改造,绿泥石化,成为一套浅变质的绿泥片岩:⑥岩层中偶见交代残留的基性岩。本次勘查确定,该套火成岩为一套浅海相海底喷发的基性黑云母火山岩,具多期喷发特征,受后期区域变质作用改造,普遍绿泥石化成浅变质相绿泥片岩,该套岩石可归并入昆阳群的因民组,作为一套火山喷发岩层。这一结论改变了以往浅成侵入岩的定论,为厘定矿区铁矿成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碱性玄武质火山岩主要成分为绿泥黑云母片岩,部分为钠长石岩、钠质凝灰岩和凝灰角砾岩几种,其特点如下:
绿泥黑云母片岩:绿、墨绿色,具显微鳞片变晶及交织结构,致密块状和含砾状构造。成分以黑云母为主,占80%~90%,绿泥石及碳酸盐次之,普遍见不均匀的长石、方解石及矿化白云岩和粉砂岩板岩残块,含少量透闪石、榍石(白钛石)、电气石、磷灰石、石英和重晶石。岩石全分析平均:w(SiO2)为40.80%、w(MgO)为7.56%、w(TiO2)为1.02%、w(Fe2O3+FeO)为19.73%、w(K2O)为4.50%、w(Na2O)为0.84%。
钠长石岩:紫红、暗紫色,见隐晶状、针状霏细及交织结构,碎斑、流纹及角砾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碎斑略具定向排列,沿裂隙有绢云母、绿帘石及绿泥石分布。成分以钠长石为主,绿泥石、黑云母、针状透闪石、磷灰石及硅质、碳酸盐少量,偶见锆石。岩石受后期交代作用又成浅色自形细晶等粒的斑块和细脉。岩石样全分析平均:w(SiO2)为53.45%、w(MgO)为3.35%、w(TiO2)为0.68%、w(Fe2O3+FeO)为10.35%、w(Na2O)为5.82%、w(K2O)为2.26%。
钠质凝灰岩:紫红、灰紫色,具凝灰、变余凝灰和含斑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局部显流线构造。主要成分为钠长石、碳酸盐及凝灰物质,含少量电气石、磷灰石和锆石。岩石样全分析平均:w(SiO2)为47.75%、w(MgO)为3.14%、w(TiO2)为0.58%、w(Fe2O3+FeO)为18.06%、w(Na2O)为6.02%、w(K2O)为1.77%。
凝灰角砾岩:由上述3种岩石和白云岩、砂质板岩及砂岩等角砾组成,大部分角砾棱角较清晰,少量角砾磨圆至浑圆状,无分选性,大小不一,从lmm 至数米,角砾被凝灰质、铁泥质等胶结,含微量的电气石、磷灰石、锆石,以普遍含镜铁矿为特征。岩石样全分析平均:w(SiO2)为43.59%、w(MgO)为5.59%、w(TiO2)为0.71%、w(Fe2O3+FeO)为10.11%、w(Na2O)为1.25%、w(K2O)为4.81%。
(2)钠长斑岩
为火山期后脉岩,地表分布于矿区26~20线间,沿断裂和层间裂隙最高侵入于Pt2y底部,向下迁就F2断裂而延伸。在断裂带两旁出现赤铁矿和菱铁矿,赤铁矿分布于绿泥黑云母岩一侧,菱铁矿则分布于砂板岩一侧。岩脉在地表弯曲延长350m 左右,宽2~10m,边缘部分为具由钠长石细点组成的流纹状构造,钠长石质点较大时呈豆状,直径1~5mm 不等,周围有烘烤褪色及铁染现象;中心部分为细粒构造,含长石斑晶和由长石集合体组成的球状构造,球的大小由2~10cm不等。全岩样化学分析:w(SiO2)为54.7%、w(TiO2)为0.79%、w(Al2O3)为17.61%、w(Fe2O3)为8.47%、w(FeO)为2.60%、w(MnO)为0.03%、w(MgO)为4.47%、w(CaO)为0.64%、w(Na2O)为7.05%、w(K2O)为0.79%、w(P2O5)为0.24%、w(H2O)为4.67%。
(二)矿床特征
1.矿体形态及规模
矿区内铁矿体严格受岩层、构造和碱性玄武质次火山岩联合控制,集中产于鹅头厂背斜核周围及核内部的一些纵张裂隙中。矿区内共有3个矿群,大小矿体12个。I号矿群有3个矿体(Ⅰ1、Ⅰ2、Ⅰ3),规模最大,储量占全矿区储量的81.2%;Ⅱ号矿群有8个矿体(Ⅱ1、Ⅱ2、Ⅱ3、Ⅱ4、Ⅱ5、Ⅱ6、Ⅱ7、Ⅱ8),储量占全矿区储量的32.2%;Ⅲ号矿群(Ⅲ)最小,只有1个矿体(图2-8)。主要矿体特征简述如下:
Ⅰ1矿体:为矿区主要矿体之一,矿体地表出露长200m,矿体走向25°,倾斜北西,倾角20°~35°,展布宽20~70m,平均厚11.83m,储量占总数的44%。新增铁矿石资源储量占总新增铁矿石资源储量的71.38%,新增共生铜矿资源储量占总新增共生铜矿资源储量的19.34%。已有工程控制长1050m。按形态和赋存部位可分为三段:北段赋存于背斜鞍部角砾状火山杂岩层与碳酸盐岩接触带的层附属空隙中的矿体,走向25°,倾向北西,倾角20°~35°,宽20~70m,铅垂厚度1~22m,平均11.83m;中段长360m,赋存部位与前段相同,矿体的主体部分呈鞍状,且总体倾向北东,宽50~70m,揭露铅垂和水平厚1~47m,平均17.83m;南段长490m,矿体主要赋存在背斜核部次火山杂岩体东翼向外凸出处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中,矿体水平厚3~53.5m,平均16.59m,呈透镜体状,展布宽80~150m,矿体水平厚为7.5~11.5m,顶部为具磁性的菱铁矿石,底部为具磁性的菱铁矿、磁铁矿的混合矿石。
图2-8 禄丰鹅头厂铁矿6号勘探线剖面图
Ⅰ:矿体:矿区主要矿体之一,沿F3向北延伸,工程控制矿体长660m.交接于F33断裂带上,厚度2.5~38.0m,平均厚18.50m,垂向宽90~150m,储量占总数的32.2%。新增铁矿石资源储量占总新增铁矿石资源储量的15.27%,新增共生铜矿资源储量占总新增共生铜矿资源储量的80.66%。矿体依附背斜核部的南界面F2复合性断裂呈脉状产出,顶部矿体厚大,矿体在北部分为两支,上支矿体水平厚度2.5~38.0m,平均18.5m,垂向宽90~150m.向北北东侧伏,侧伏角为35°;下支矿体水平厚1~32m,平均9m,侧伏角约40°,垂向宽140~320m。矿石类型为具磁性的磁铁矿矿石。
2.矿石类型及矿物成分
按含铁矿物成分可分为磁铁—赤铁矿石、磁铁矿石及菱铁—磁铁矿石。
矿区铁矿石的矿物成分简单,I1矿体主要由赤铁矿组成,局部混有磁铁矿.在12~18线间铁矿体尖灭部位,出现被铜矿体取代的现象;I2矿体一般发育在碱性玄武质火山岩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主要由磁铁矿组成,成矿围岩为碳酸盐岩时有少量菱铁矿混入成菱铁—磁铁矿矿石,在1600m 标高以下,出现铜铁矿体共生现象。
磁铁矿:灰黑色,呈聚粒块状,浸染状产出。呈自形八面体、三角四面体或半自形粒状,粒径0.02~0.05mm,往往与赤铁矿共生,相互切穿和交替。
赤铁矿:紫红色,钢灰色。呈聚粒块状,叶片状,变晶粒状、揉皱状浸染状,部分呈星点状产出。星点状粒径有<0.01mm者,一般为0.02~0.06mm;浸染状的粒径较大,0.03~0.15mm。主要以镜铁矿或假象赤铁矿出现。
菱铁矿:灰黑色,黄灰色。中—粗晶粒状,花岗变晶结构,有钾长石相伴。在晶粒间和解理裂隙中浸染较多的磁铁矿微粒,使其具弱磁性。
黄铁矿:草黄、浅黄色。呈五角十二面体或立方体自形晶结构,星散点浸染状,条纹状产于铁矿石和岩石之中,粒径0.025~0.900mm。
黄铜矿:草黄绿色。他形不规则浸染状,粒径为0.02~0.10mm,常呈散斑,有时为团块状与黄铁矿伴生。
3.矿石结构构造
矿体总体为块状、致密块状、聚粒状、粉末状(图版2-11)、稠密浸染状、条纹条带状、流纹状、网格状、花斑状、角砾状、叶片状、揉皱(卷发)状构造等。受后期构造挤压,局部地段赤铁矿为粉状、碎块状构造。
4.矿石化学成分
1982年11月提交的原勘探报告资料显示:
矿石以富铁、含铜、高硫、高磷为特征。全铁质量分数为39.05%~52.84%,最高达66.34%。贫、富矿近于各占一半。
矿石中的硫化物以黄铁矿、黄铜矿为主,一般含硫量为0.30%~1.74%,最高达6.74%,含砷量0~0.024%,平均为0.003%。含磷量为0.25%~1.00%,最高1.73%。
铁矿石中普遍含铜,但分布不均匀,主要以硫化铜(黄铜矿)存在,一般质量分数为0.01%~0.3%,高的达0.66%,可供综合利用。经光谱分析查定各类铁矿石含铅、锌、锡微量。
5.变质作用及近矿围岩蚀变
矿区变质作用为低温区域浅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鹅头厂组泥岩和页岩的千枚岩化、板岩化,落雪组碳酸盐的低温重结晶及因民组火山岩的绿泥石化、钠长石化。
矿区围岩蚀变为中~低温热液蚀变,主要有:硅化褪色,绿泥黑云母化和钾钠长石化,其次为碳酸盐化和重晶石化。蚀变方式有渗透和充填两种。在火山岩与碳酸盐岩整合接触带,以矿为界有内绿外白的蚀变现象;呈断裂接触时,碳酸盐岩则无硅化褪色。
硅化褪色:主要发育在近矿的碳酸盐岩中,白云岩、石灰岩被渗透硅化后,再结晶并褪色成灰白或乳白色,但宽度不大。
绿泥黑云母化和钠长石化:主要以渗透式交代玄武质火山岩。在火山岩的中心以钾钠长石化为主,边缘以绿泥黑云母化为主,相互间可以叠加,但也有发育不全,发育程度因地而异。在火山岩与碳酸盐岩整合状接触处的铁矿石和碳酸盐岩中,一般也有细脉状的绿泥黑云母岩、长石岩作充填式交代。在评价勘探工作中已将碳酸盐岩中的这种现象视为即将见矿的前兆。
重晶石和碳酸盐化:发生较晚,但又早于硫化物矿化阶段。主要以充填式呈细脉状分布于火山岩、铁矿体和碳酸盐岩的破碎带及其旁侧的岩石中。
6.共(伴)生矿产
鹅头厂铁矿伴生有益组分为铜,但铜又是铁矿石的有害组分,铁矿体中黄铜矿化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