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长寿的菩提山垂直距离有没有两百米
长寿的菩提山垂直距离超过百米。
重庆长寿菩提山海拔598米,位于长寿北部新城中心,此山巍峨壮丽。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筑寨,寨中有庙。
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相传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云游于此,传扬禅宗佛法。自达摩卓锡,距今已有1500年禅脉。北宋初叶,寺庙初创,至今已逾1000年。
重庆长寿菩提山景点介绍:
1、菩提寺。
复建的菩提寺坐西朝东,五重大殿全为实木结构;寺内一百余座菩萨造像全部用名贵木材精工雕塑而成。
其中,菩提达摩造像高5.9米,用整块金丝楠阴沉木雕塑而成,国内罕见;千手观音造像,用檀香木雕成,亦为稀世珍宝。菩提寺周的摩崖石刻,讲述达摩生平经典故事,依势赋形,精美绝伦。
2、菩提圣灯。
历史上由明僧大智铸铁柱1根,长16米有余,高插峰顶,燃灯于上,夜间灯光四射,远近可见。“菩提山上灯一盏”的诗句,迄今县人老少皆知。其灯柱虽已早废,但灯杆堡的地名犹存。
复建一新的菩提圣灯,是世界上唯一的塔式佛教圣灯。七层佛塔,通高37.530米,塔顶由莲花宝座、宝瓶、牟尼珠构成,配以七彩激光射灯,华光四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据悉,这是长寿继长寿湖旅游文化景区、长寿菩提古镇之后倾力打造的最大旅游文化景区之一。与长寿湖旅游文化景区、长寿菩提古镇形成三足并立、互相依衬的局面,为长寿旅游文化的鼎盛奠定了基石。同时,长寿菩提山文化旅游景区的盛装开放,也为重庆近郊旅游增添了一个新的去处。
⑵ 关于菩提山大门的资料
菩提山是长寿老八景之一,历史上由明僧大智铸铁柱1根,长16米有余,高插峰顶,燃灯于上,夜间灯光四射,远近可见。"菩提山上有灯一盏"的诗句,迄今县人老少皆知。重庆市长寿区(菩提山文化公园)风景区在2017年5月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菩提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四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拔598米在渡舟镇境内,距县城5公里。巍峨壮丽,山有寨,寨有井,井水永不枯竭,味之甘。
长寿菩提山大牌坊位于菩提山文化旅游景区入口公园大门口,高15.8米,宽25.86米,采用花岗石材,“三间四柱”造型,以长寿文化为创意内容。
牌坊中门顶墙面刻有晏济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百岁老人)绝笔书法“长寿菩提山”。正大门有两幅楹联,中门楹联“一叶一菩提一山一世界古寺辉光大同梦;满天满般若满地满乐温圣灯照彻长寿缘”是集赵朴初(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杰出的书法家、着名的社会活动家)的真迹。”侧面楹联“闻老祖移山暂驻,地种慧根,禅那长滋无量寿;愿诸君觉路早登,景如示相,菩提善度有缘人”。
长寿区菩提山在渡舟镇境内,距县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拨598米,名菩提山。此山巍峨壮丽。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筑寨,寨中有庙。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
明代正德丁卯(1507年)春二月,县进士戴锦认为“东则日出而光临曰晶(县东有晶山)西则日入而光射之曰晶。晶、晶二字实天造使然,若山名菩提,无其意义,应更名为晶山。”从此,菩提山又名晶山。戴锦游罢赋诗一首,诗云:天畔浮光结一山,山巅佳气动江关。云牙漱雨寒仍碧,石发梳青老未斑。策马拂烟寻胜迹,觅龙分水涤尘颜。高名自应垂千古,岂在空门两字间。
⑶ 长寿菩提山的塔叫什么
长寿菩提山的塔叫文峰塔,是重庆市长寿区城近郊5公里处的八角七层亭阁式佛塔,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通高38米,建于清代同治5年(公元1866年)。是新时期长寿“八景”之一:黄峡塔影。
长寿文峰塔为八角七层亭阁式佛塔,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通高38米。塔基为青石砌成高约2米的八角平台,每角轮廓处,均由一头顶莲花、脚踩浪漫色彩。塔身为砖石结构,下大上小呈锥状,宛如巨笋插云霄。全塔共为七层,每层之间设有石级盘旋相连。每层均设有龛,龛内供有神像一至数尊。并设有窗孔通风采光,亦供游人临窗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