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牧古说古珠第二十六篇-春秋战国齐水晶
齐国从春秋时代开始依靠商业作为国家战略而崛起,一跃成为中原霸主,霸业一直持续到战国早期。商业所带动的手工产业使齐都临淄成为当时最着名的三大都市之首,治金、纺织、制车、制陶、漆器、铸镜等手工业十分发达。《战国策・齐策一》记载了当时的齐都盛景:“临淄之途,车较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殿人足,志高气扬。”
志高气扬的齐人佩戴的水晶组佩是一种全新的装饰形式(图115)。仿佛是决意要与西周以来中原程式化的暮气沉沉的贵族风范决裂,齐人去掉了中原贵族组佩中必备的主题一一玉璜,甚至干脆完全不用玉而全部以水晶、玛瑙代替;他们也不喜欢西周杂佩中那些富有情趣的小免子、小蚕蛹等动物玉件,而是以水晶环、水晶竹节形管、玛瑙竹节管、玛瑙虎头珩、玛瑙这些抽象的形制代替。这些佩件在齐人那里取代了西周玉璜的地位,而且表面不再做工,没有纹饰,没有柔和的轮廓线,线条简洁,色彩冷峻,光气硬朗,整体呈现出一种俊朗的效果。这也许更像是齐人作风,他们比中原姬姓国家更讲求效率。这些色彩冷艳、工艺精湛的各式小组件以富于变化的节奏穿成几列纵队,系于直径最大的一个水晶环上,悬挂在齐国贵族甚至是新近被国君重用的士人,或者更可能是在商业中兴起的富商巨贾的腰上,这些人无视传统严格的贵族等级制度,积极参与齐国社会的各种改良活动,给齐国注入新鲜的空气和活力。可以想象那些有别于传统的水晶组佩悬挂在它们同样与传统割裂的主人身上,在那种志高气昂的步履中清脆作响,折射着耀眼的冷光。
在战国时期大为流行的齐国水晶,考古出土地层早可到春秋,这样的珠子多出在齐国故地和紧邻的鲁国,与齐国因势均力敌而一度相互承认颗主地位的中原大国老唯晋国及其周边也有出土资料,毕竟是中原腹地,当时流行的任何奢侈品都会出现在这里,后者的水晶制品可能都是来自齐国。齐国盛产水晶原矿,现今的江苏北部和山东东南部,以东海县为中心面积数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盛产水晶,至今仍有“东海水晶”的美称,齐人的水晶饰品应该是得这一地区水晶矿藏之利。齐人不仅开发了水晶材料的应用,也发展出一套能够充分展示水晶材质本身通透晶莹的特性的高超技艺。
齐国水晶无论是珠子、管子,还是环侍燃培,形制都很多样,其中多面体珠子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形制,其切割面规矩而标准(图116)。除了水晶饰品,齐国人也喜欢一种半透明的白色玛瑙,这些玛瑙饰件一般制作成形制抽象的虎头珩、龙头、带突棱的环和竹节形管等(图117)。这些珠饰的形制是齐国特有的简练抽象的风格,而工艺制作更是高超精湛,几乎所有这些珠子和饰件的表面都呈现玻璃光泽,而最精致的细节是珠子和管子通透的孔道。我们相信这些能够制作段镇出这种效果的工艺流程是某种机械装置才能办到的,虽然迄今为止都没有发现相关的实物资料。就像同样技艺高超的秦国兵器,部件可以精确到任意拆装互换的模件化的精度,却没有任何制造这种精度的机械装置被发现。
齐国水品珠和水晶管的打孔最明显的特征是孔径较大,孔道透明(图118)。从实物看,一般是两端对钻孔,在珠子中间部分相互贯穿,一般稍有错位,孔底呈环底状、这种状况显示为实心钻头造成的痕迹。这里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实心钻头的工作接触面大,阻力大,因而转速慢,做工时间长;但是齐人不仅选择了慢速的实心钻,还使用了直径较大的钻具,使得做工时间和劳动成本都加大,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可能的答案是,齐人故意为之。
实心钻而且是直径较大的实心钻,由于阻力大(水晶的硬度和工作接触面大的阻力大),转速定不会很快,这种慢速旋转可以避免高速钴头在接触高硬度材料的瞬间造成接触面崩裂,形成粗糙的接触面;在水晶材质上,这样的接触面一般表现为白色的毛面,表面粗糙,没有透明度。齐人为了避免这种白色毛面的孔道,选择了耐心地慢速钴孔,以避免破坏水晶珠通透晶莹的整体效果。另外,这种研磨式的慢速钴孔一般需要加入金刚砂或石英砂一类的介质缓解钻头的磨损,同时也起到研磨的效果;齐人充分利用了介质的作用,在慢速旋转中一边打孔一边利用金刚砂对孔道内壁进行打磨抛光,使得他们的水晶珠无论从任何角度观察都呈现通透晶莹的视觉效果。时间和耐心的按人使得齐国水晶历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而后继者再也没能超越。直到今天,战国时期的齐国水晶便使我们有惊艳的感觉。
㈡ 为何几十元古珠卖到上万
㈢ 牧古说古珠第二十九篇-春秋战国的蜻蜓眼
20世纪20年代,一批欧美收藏家亲自到中国的文物市场及文物大省收集中国文物,弗利尔(Charles Lang Freer)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弗利尔在中国期间,经常出没于上海的文物市场,在专家的指导下,收购了大量良渚玉器和据传出于洛阳金村的东周玉器。加拿大的怀履光( WilliamsCharles White)以传教士身份长期住在河南,替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集中国文物。当洛阳金村古墓被盗之后,他趁机以低价大量收购金村墓葬出土遗物,包括青铜器和玉器,其中包括几种形制和制作工艺都不同凡响的战国蜻蜓眼。怀履光后来着有《洛阳故城古墓考》,该书是20世纪30年代洛阳金村8座东周墓葬的原始记录,主要记述了金村大墓的平面分布、墓葬形制、结构以及随葬器物。这些器物的年代为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到周赧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67年),均出自洛阳金村东周天子的墓葬群。
洛阳金村的玻璃珠引起了西方人对古代中国玻璃工艺的关注,西方学者首先公布了他们对这些玻璃珠样品的分析结果,证实了古代中国本土的玻璃制造,最后多数人认同这些玻璃珠大多是由中国人自己生产而不是之前认为的都是舶来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战国蜻蜓眼”玻璃珠。但无论战国玻璃珠在当时被称作什么顷弊名称,至少证实了古代中国有自己独特配方的玻璃制造工艺“蜻蜓眼”是根据珠子上面一圈套一圈像蜻蜓复眼的眼圈纹命名亮纳的,称谓可能最先起于新中国成立前日本人在中国收集古代玻璃(图122、图123)。眼晴纹样最早起源于埃及,它是大地女神依希丝(Isis)的儿子霍路斯( Horus)的眼睛(图124)。这种纹样的珠子和坠饰在埃及流行了数千年,公元前8世纪左右,领航地中海海上贸易的腓尼基人将带有眼睛纹样的玻璃珠传遍整个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并贩往东方,罗马帝国时期制作的眼圈纹样的玻璃珠更是在中亚各国盛行。在古代埃及,珠子更多承担的是护身符的作用,每一种不同的珠子和坠饰代表不同的神,具有不同的法力。而远在东方的古代中国,珠子较少承担护身符的作用,更多是身份象征。当这种被后人称为蜻蜓眼的珠子样式在战国时期传入中原时,中国人采用了自己独特的方案来制作它们,不仅是原料和助燃剂等配方的不同,在工艺和装饰办法上也区别于西方。
战国蜻蜓眼玻璃珠出土比较集中的地方在长江流域上游支流、下游荆楚地区、中原腹地、川西北的战国墓葬、沿长江顺流而下的江汉平原,以及陕西、山西、山东等范围内的大诸侯国。由于没有发现这一时期的玻璃作坊遗址,很难确定中原国家的蜻蜓眼玻璃珠是自己生产的还是来自长江流域,出土资料显示这里出土工艺和装饰都是最上乘的玻璃珠,其中包括明显是西方舶来品的珠子。如果随侯珠就是蜻蜓眼玻璃珠的假设是正确的话,中原的蜻蜓眼很可能来自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原人在他们的文献中保留了对随侯珠的深刻印象。
除了烧造玻璃质的蜻蜓眼,中国人还创造了新的蜻蜓眼品种(图125、图126)。其中一种被称为陶胎蜻蜓眼的珠子和管子,其装饰图案是古代地中海和西亚所没有的。这种工艺可能与早期的费昂斯有关,很可能是采用费昂斯那样的“冷成型”工艺,将陶土(或者石英混合物)制成胎体,然后在胎体上使用色料绘制图案后烧造成成品。另一种比较独特的工艺是在陶胎(或者石英混合物)上镶嵌玻璃质的眼睛,这种镶嵌工艺的具体流程迄今还没有做过复原的实践,推测是先“冷成型”基本的陶质胎体,然后将敬乎没已经烧制好的玻璃质眼圈镶嵌在陶胎上,再烧造成品。方形的蜻蜓眼珠子和蜻蜓眼管子是中国人自己的创造,与上述圆形的蜻蜓眼一样,它们可以是陶胎的,也可以是玻璃质的,还可以是陶胎镶嵌玻璃的。这些珠子不仅工艺复杂,装饰图案也十分细腻。在方寸间的珠子管子上构成复杂抽象的图案,所使用的色彩从暗红类的暖色到海蓝一类的冷色,变化极其丰富。除了佩戴,这些珠子也用于其他器物上的镶嵌,比如玉剑首、青铜带钩、青铜镜等。
这些镶嵌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洛阳金村周天子墓出土的嵌玉环镶蜻蜓眼青铜镜和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国君墓的镏金嵌玉镶玻璃珠银带钩,这两件作品集中了当时多种最为复杂优美的工艺,无论是设计构思还是制作技艺都堪称古代手工艺品的经典作品。这些所谓蜻蜓眼的珠子和用这种珠子制作的镶嵌手工,大致只在战国时期流行过,它们的消失可能是因为制作工艺在战争中被毁,也可能是因为文化的变更。在战国末年特别是秦统一中国后,似乎连同玻璃工艺在内的些手工艺传统都突然中断,玻璃工艺的再兴起还有待时日,而蜻蜓眼的装饰工艺则从此在中原永久消失(图128)。
㈣ 为何几十元古珠卖到上万
十五年前,古珠几乎没有价值,更没有市场。到了今天,精品古珠需要达到上万,有价值的上百万也是有可能,平平常常的也得过千。古珠已经成为了全民的消费热潮,但很多人却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小的珠子能够引起这么大的热潮。古珠最大的优势是方便携带,可以作为装饰品提高美感。
本文所有图片由古玩那点事儿拍摄、提供,欣赏更多古珠精品,可通过文末联系我们。
古珠虽小但也属于资源稀缺性的古董范畴,不可再生性,古代珠宝保值增值的属性,古珠的价值是受玩友欢迎的基础。前几年因为古珠的起点低,补涨太多,现在因外部环境的制约而进入一个调整期,总的银运袜趋势是上升,但速度及幅度肯定不可能象前几年那样疯狂了,这种状态是珠子行情的一种新常态,大家要尽快适应,不论是今年还是明年,都将会延续这种行情。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一颗珠子有很多门道,比如北方少数民族的珠子有个最大的特点,由于游牧民族要经常随着草原迁徙,哪里有草,哪里有牛羊,他才能在那里生存,而珠子装在车上走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颠簸和撞击,所以当看到有的珠子上有很多撞击纹的时候,基本可以说明它是游牧民族的。而汉族的就和他们差距非常大,有的甚至好像是全新的一样。
把古珠做成首饰,用古董的元素做成首饰,用现代的思维、现代的文化、现代的符号来恢复,和古代完美结合,是未来的趋势。古珠的火热就造成了造假古珠特别多,以下鉴别或许对你有帮助!
包浆是古玩行业的术语,是指岁月给老物件留下的身份印记。常常有人问"到底什么是包浆"。在市场上,"包浆"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足以见其重要性。但是对于新手来说,包浆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总是难以理解。其实包浆并不神秘,锋激就是岁月的印记。千万不要顾名思义地以为包浆一定要有一层包在器物上的"浆"。它是指一件器物经过岁月的磨砺,在风化、淋滤或各种其他因素(比如使用过程中留下的摩擦痕迹)的影响下综合形成的一种表面形态。
古董圈内悄弊的人都知道,包浆是造假者最难攻克的环节。老物件经过数百、数千年的埋藏或传承,留下的包浆是造假者难以在短时间里模仿到位的。
看时代特征就是看珠子的材质、形制、纹饰、工艺等是否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吻合,吻合才可以判断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史前时期的珠子,总会带着石器时代的特征,从形制到工艺都带
点击主页了解更多古珠精彩内容!
㈤ 牧古说古珠第二十一篇-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大甸子的珠子
夏家店下层文化位于中原文明的东北面,分布在江西、内蒙古东部和河北部,大部分叠压在红山文化的上面,绝对编年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大致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和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平行。夏家店人已经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他们的青铜礼器造型浑厚凝重,而陶器图案则显示出极高的审美和装饰水平。他们居住在依山而建的石头或土坯建筑的堡全里,是从事耕营的农业民族。
要特别提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珠子,是因为在它的正式发掘报告《大甸子一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中记录了几种半宝石珠子,而这些珠子在同期和以后的年代里曾广泛流传于中原和周边地域。其中一种“算盘子”(考古报告称)形制的红色玛瑙珠,我们在殷商和三星堆的章节里都提到过,我们怀疑这种珠子的制作最早就是从夏家店开始的(图088)。虽然早在夏家店之前的500年甚至更早的年代,西亚两河流域的鸟尔王墓和中亚印度河谷的哈拉帕文化遗址就出土了类似的红色玛瑙珠(见本书第十五章),但是在东北亚的青铜时代和文明初始期,最先制作这种“算盘子”红色玛瑙珠的很可能是夏家店人(图089)。我们的理由除了现今可用的考古资料,还有这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该地域周边的半宝石资源。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草原丝绸之路”的最东端,并处于南面中原文明与北方草原地带的交会点(图090)。我们并不清楚夏家店人最初制作这种红色玛瑙珠的情形,这种珠子早在夏家店之前,西亚和印度河谷已经流行了数个世纪,但夏家店下层文化最先出土了中原文明范畴的红色玛瑙珠是事实。
大甸子是夏家店下层文化比较典型的聚落遗址,出土了青铜器、陶器、骨器和大量珠饰。珠子的基本形制和材质有:绿松石珠(图091),呈扁体四边形和短管等形制;白石珠,一种白色大理石岩质(考古报告称),形状有管、算盘珠和圆片;红玛瑙珠,有算盘珠形制和短管;玉珠,皆圆管形,有长管和短管;另外还有用骨头制作各种坠饰,分析报告显示为人头骨。其中红玛瑙珠和绿松石珠都曾出现在中原及周边的广大地域。
红玛瑙珠的形制一般是珠子的直径大于高度,呈扁圆状,在大甸子考古报告中被称为“算盘子”。股墟有过这种珠子的出土记录;在后来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保持了基本形制,但是打孔的钻具和表面抛光工艺明显改进;之后在中原的西周贵族组佩中作为重要的连接件反复出现:;在春秋时期西北的山我戎贵族基中同样可以看到:在战国时期的西南众多或牧或耕的边地民族的石棺葬中也能看到;甚至在鸭绿江右岸云峰水库淹没区的高句丽积石墓葬群中也有出土记录,年代不晚于西汉。这种“算盘子”形制的红色玛瑙珠流行的时间跨度超过千年。
大概是由于硬度不迟哗算很高的关系,夏家店的绿松石珠子一般能够顺着最长边打孔。绿松石的硬度一般在码神行摩氏5度左右,而硬度达到7度的红玛瑙珠则是选择最短距离打孔,材料的硬度是造成绿松石珠与红玛瑙珠子在形制上区别的重要原因。随着加工工具和手段的完善,夏家店的珠子越来越精致,形制也有了细节上的差异,但是基本形制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如果按照考古类型学的办法,如陶器那样,我们甚至可以将这些珠子分成某一型的某几式。这种最初由于技术因素造成的形制上的差别很可能最后形成了审美习惯,使得夏家店的红玛瑙珠始终保持比较单一的形制,即使钻具改进,仍旧保持了最初在最短边打孔的形制(管子例外),并且从没有将红玛瑙制作成与绿松石珠样的薄薄的方形,在后来的中原及周边地区一直都是这样。西亚和印度河谷的情况则不同,由于很早就开始使用铁器,他们能够在玛瑙珠的任何方向打孔而不必在最短边,他们其他材质的珠子所拥有的形制,红色玛瑙珠也都有。
夏家店下层与中亚重要的青铜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 Andronovo Culture)有相当多的联系,至少是在器物形制上的联系。在安德罗诺沃文化出土的喇叭口形黄金耳环,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也有出土。一些器物形制和美术形式在欧亚草原上得以瞎誉迅速传播,这种喇叭口形制的金饰除了耳环还有臂环(图092),北京平谷刘家河商早期遗址出土过一对完整的臂环。从地理位置看,夏家店文化处于欧亚草原地带的最东端,安德罗诺沃文化处于这一草原地带的最西面,也许我们很难想象古代人类如何得以频繁穿越这一广阔的草原地带,但事实是,一系列相似或相同的美术形式在漫长的草原之路上被发现。这种扁喇叭口的金耳环以及其他相同形制的器物可能很早就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北方草原丝路”传人,也许是那些游走在欧亚大草原上的牧羊人使得这些美术形式和创造美术形式的技艺迅速传播。他们是最早驯化马的民族,这一发明使得本来就没有天然屏障的欧亚草原成为连接东西两端的走廊,因此也不难解释相似和相同的西亚王墓和印度河谷的珠子形制何以出现在草原东端。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共有489处遗址,规模之大几乎是红山文化的5倍。但是这一文化在公元前1500年突然衰落,这也意味着农耕文明从这一地域永久消失。叠压在它上面的是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不同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另一群人,一般同意是“东胡”这一族群。他们显然没有了下层文化那种农耕文化的繁荣,遗址规模明显萎缩,出土器物偏向草原类型。青铜器以武器、工具、车马具和各种牌饰居多,礼器几乎不重要,另外,他们也是制作珠子的能手。这一变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兴起的时间一致,处于经济不能自足状态的游牧民族所需要的正是以上这类手工制品,同时更需要作为他们与南方农耕地区交换中介的定居点的存在。我们还不完全清楚夏家店下层文化突然衰落的原因,但是夏家店上层文化很可能正是为了满足草原文化的兴起这一要求而繁荣起来的。他们的活动并不仅仅限于针对北方的游牧民族,也与中原周边所谓“文明边缘”那些半牧半耕的边地民族交流频繁,在多个方面向这些人提供自己的手工制品,包括武器和装饰品。
㈥ 【牧古说古珠】第四篇-制作珠子的材料
珠子所承载的此猜信息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只要想一想它从数万年前人类还仅仅能够制作打制工具的旧石器时代起就伴随我们至今这一点就足以使人惊讶,更不用说在所有的装饰和艺术品门类中,珠子覆盖了我们所能想到的任何可能的天然和人工材料,而且包含同样的制作难度的工艺信息,特别是在没有动力工具的古代。
从几万年前人类使用贝壳、骨管等自然材料制作珠子开始,到目前为止,珠子可能是使用材质最广泛的装饰品,它几乎用过你能想到的任何材料(如图)。
除了贝売(以及珊瑚、玳瑁等其他海洋生物)、动物骨头(也包括人骨,人的小腿骨和头盖骨都曾用来制作珠子)、兽牙(以及人类牙齿)、禽鸟卵(蛇鸟卵)、果实(包括有毒的果实)、种子、树木、砾石、化石、各种宝石矿石(包括玉、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煤精、矾石等半宝石)、有机宝石(珍珠、瑰珀、珊瑚、象牙、砗磲等)、贵重金属(黄金、白银等)、有色金属等天然材料,合金也曾用于制作珠枣扒和子。而人类最成功的人工材料是熔凳盯化石英烧造玻璃,这项发明非常古老,我们在美术图谱和明信片上看到的4000多年前的埃及法老和王后从脖子一直披到双肩的华丽珠串就是这种人工制品。
由于工具和技术的限制,早期的人类所能利用和加工的材料硬度一般不是很高,在新石器时代被广泛运用在日常工具和装饰品制作上的是骨、牙、蚌一类的有机材料,从现有的出土资料看,当时的骨质工具和骨质、蚌贝一类装饰品制作十分发达,距今6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质工具和装饰品已经具备精细的制作工艺和装饰审美,并且对骨质装饰品的偏爱在中原地区至少延续到战国或者西汉。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装饰品材料是蚌贝,与骨头一样,这一类材料含有机物,它们的保存特别是墓葬环境中的保存十分困难,这是我们看到骨蚌一类装饰品遗存不够理想的原因,但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用蚌贝制作的珠子和小装饰件至少在西周仍然十分流行。早期的技术工具并没有限制我们的先民在骨头这样的材料上进行技术开发,除了打孔一类的基本技术,阴刻、雕刻甚至镶嵌技术都曾被运用在骨质装饰品的制作上,可以说先民们应用在骨头上的精细加工技术,在以后针对硬度更高的半宝石材料上都用到了,这些技术无疑给后来的半宝石加工技术开辟了多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