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论语十句经典名句
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如下:
1、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态键信念,矢志不渝。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人慧闭肆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3、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在与人相处中,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习之,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加以改进。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道德理想的执着追求。孔子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修养,且高置于生死之上。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这是孔前轿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Ⅱ 论语中经典名句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10、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1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弯并》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
1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埋迟迹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2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6、不迁怒,不贰过。《雍也》
27、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旦好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Ⅲ 论语的经典句子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己老亮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文: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Ⅳ 论语经典名句500句及译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猜租矣。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Ⅳ 孔子的论语有哪些语句
孔子《论语》经典名句:
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在这里,孔子谈了一个说话艺术的问题:有些话应该对某人说可是却指橡没有说,那就是对不起这个人,即是失人;有些话不应该对某人说,可是却不经意地告诉了他,那就是失言。一个聪明有智慧的人说话总是能够把握好分寸,既不应该失人,又不应该失言。
圣人当初就已经意识到并明确讲出来的问题,可惜直到今天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完美地做到。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说的。
曾子,名参,是鄫国贵族的后代,他是出名的孝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孟子的老师子思是曾子的弟子,所以曾子被认为是上承孔子、下启孟学的重要人物。
曾子这句话的意思: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做事是不是做到了尽心竭力、一心一意?和朋友交往,是否足够真诚、守信?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能不能按时复习并很好地掌握?
儒家对个体人格的追求是在集体人格的完善中完成的,孔子有这样的主张,曾子就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非常善于严于律己,在与别人的交往中不断反省和提升自己。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意思就是:看到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学习,以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贤德之人;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从内心深处进行自我反省,看自己有没有他的毛病。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开始于此。
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模消句话不仅涉及到孝道,还包括如何与兄弟、与他人相处,然后才是自己的学习与提高。
孔子告诉弟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都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讲究诚信;同时还要广泛地关爱他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那就可以读书学习来使自己得到提高。
由此可见,孔子办学的时候,并不是把传授知识放在第一位,而是把提升人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其次才谈学习文化知识。这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德才兼备”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条款明晰,更为具体可行。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和小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君子做事只需要晓以大义,小人则不同,需要动之以利害。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还是讲君子和小人之辨,“和而不同”正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别人,但是即使他和别人有不同意见,他也会和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
小人则不同,小人没有独立见解,喜欢胡乱追求与别人一致,但是即便意见一致也不能和别人相处融唯码旁洽。
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孔子说:“即使是生活贫困,每天只能吃粗粮,喝冷水,没有舒适的寝具,只能弯起自己的胳膊来当枕头,我心中知足,也自有一番乐趣。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那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不可取,不宜取。”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安贫乐道”思想,这思想千百年以来,一直影响着我国的知识分子。
如此朴素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够时刻铭记并用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自然会获得更多由心而发的快乐。
Ⅵ 论语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图片
论语经典名句集锦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橘闹:“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1、知圆拿罩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敏虚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3、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Ⅶ 论语励志的经典语句及解释
励志的解释
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 某种 事业。 汉 班固 《 * 通· 谏诤 》:“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旧唐书·李渤传》:“ 渤 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于文埋蔽搜学,隐于 嵩山 ,以读书业文为事。” 陈春生 《戊并如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 成基 ﹞遂渡 江 至 安庆 ,入 年徽 武备练军学堂,励志学习,屏绝 嗜好 。”
词语分解
励的解释 励 (励) ì 劝勉:励志(勉励意志)。励行(妌 )。 奖励 。勉励。 励精图治 。 姓。 古同“厉”、“砺”,磨炼, 振奋 。 部首 :力; 志的解释弯历 志 ì 意向: 志愿 。 志气 。志趣( 志向 和 兴趣 )。志士(有坚决意志和 高尚 节操的人)。志学。 记,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记号:标志。 记载 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称轻重,量长短、多
Ⅷ 论语经典语句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智者却是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锐。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的快乐,就像水灶渗宏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对于诚信的人,人们都会尊重他,也会信任他,也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托付与他,因为诚信的人能够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的话他就会谢绝。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作出承诺之前都要想一想,你的承诺是否能够兑现?千万不能信口开河,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感悟:君子能够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见,与人赤诚相见、肝胆相照。小人或是隐瞒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阳奉阴违。当然,在实际学习工作中,要做到“和而不同”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刺头”的雅号而成为圈内不受隐册欢迎的人。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10、君子不以言举喊斗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1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Ⅸ 十个论语经典语句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者御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首冲岩困惑,五十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判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Ⅹ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郑者咐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嫌岩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2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喊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