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蜀国的大将和百姓在被灭国时候有什么样的遭遇
我们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一直以来,战败国的境况都是非常惨的。在海佑之前的文章中,介绍了二战中德国和日本战败之后的惨状,很多读者朋友读完之后,一边觉得他们活该,但另一边呢,觉得当地人民确实也惨。
之前的文章都是介绍近代国外的战争,很多读者表示也想了解一下我们国内的战争“战败国”的情况。这几天海佑查询了史料,也是不胜唏嘘。那么今天就先从三国时期开始讲起,毕竟三国时期的战争都非常惨烈以及频繁。
诸葛亮
虽然说从历史资料上来看,魏国的行为是非常残忍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只要是战争出现,就必定会带来伤亡,核梁对于蜀国而言,后来变成人间炼狱,其实与统治者的腐朽无能,也离不开关系。
② 蜀国战败后为何只有关羽后人被杀绝
刘备建立的蜀国,在三国当中是最早被灭掉的。魏国灭掉蜀国后,并没有大开杀戒,就连皇帝刘禅也被封了个安乐公,继续逍遥自在。但是关羽却被残忍灭族,其子孙家人全被杀死。魏灭蜀,不杀皇族为何灭了关羽的门,难道关羽的后代比刘备后代更具威胁?
263年,魏国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但是蜀国并没有撑多久,就被灭国了。
在灭蜀战争中,虽然有很多蜀国大将战死,但在战争结束后,魏国并没有实行对战败者的大屠杀。就连蜀国皇帝刘禅及其家人,也只是全部被带到洛阳监视了起来,刘禅受封为安乐公,在洛阳一直活到去世。蜀汉的一帮大臣,也一同被迁往洛阳居住。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在交战时被对方杀死的。
但是,关羽一家子,却在战后被灭了门。《三国志》引《蜀记》记载,庞会在蜀汉投降之日“尽灭关氏家”。
这个庞会是谁?他其实与关羽有着杀父之仇。219年关羽率军攻打襄樊,守将曹仁无法抵挡,曹操派于禁领军救援,庞德作为于禁的先锋首亮没将军,抬着棺材出征,誓死要斩杀关羽。但结果是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这个庞会就是庞德的儿子,在庞德似乎被曹操封为列侯。
在灭蜀战争中,庞会是钟会手下的将领,战争中主将钟会、邓艾等先后被杀,当时蜀国也是一片混乱。庞会就趁乱带兵闯到了关羽家里见人就杀,将关羽的后代全部灭门。当时关羽的儿子们已经都死了,被庞会杀死的应该是关羽的孙子关彝及一家老小。
关羽在战场上凭实力光明正大斩杀庞德,庞德的儿子却趁乱以不光彩的手段灭了关羽的家族,虽然是替父报仇,未免卑鄙了点。
三国之中蜀汉消亡最早,当时全国还未共同,因此,司马昭对蜀汉的君臣都比较善待,除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外,其他首要的官僚贵族都有出色的待遇,刘禅更是被封为安泰公,流连忘返,但是仅有关羽的子孙被残酷灭族?这到底是为什么?
“关羽斩庞德”
这最早还要从公元219年说起,关羽守荆州,亲率大军进犯襄樊,当时的守将曹仁无法抵御,被打的落花流水,所以曹操派于禁领军救援,但是前锋将军就是庞德,这是位猛将,听说出征时是抬着棺材的,誓死要斩杀关羽!但是,终究的效果很凄惨者纳剧,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仇视的种子就此种下。
“两个儿子封侯”
关羽斩杀庞德,生擒于禁,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是一片惊惧,很多人都有屈从畏敌之念,因此,一方面,为了闪现庞德的忠君爱国之心,勇猛不畏存亡的精力:而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安慰人心,安稳朝局。因此,曹操封庞德的两个儿子为列侯,所谓将门虎子,其儿子庞会更是勇猛善战,在军中混的也是不错。
“趁乱诛灭关羽全族”
庞会封侯,从军作战后,一向立志要为父报仇,一雪前耻。而公元263年,键帆其跟从魏国将领钟会举兵伐蜀,而且简单的就将蜀国消亡,而且之后主将钟会,邓艾先后被杀,姜维也图谋复国,因此,当时的蜀国是一片紊乱。正是在此,庞会趁乱率军冲进关羽家中,见人就杀,诛灭其全族。也算报了仇了。
关羽完全是靠实力斩杀庞德,可以说庞德死得其所,并不冤枉,都是英雄。而庞会以此报仇,残杀关羽全族,难免有小人行径。不幸关羽惨死,关羽的后人也被残杀殆尽,好不凄惨!
③ 三国时期蜀汉灭亡后,蜀国大将姜维究竟是真降还是假降
蜀汉灭亡后,蜀国大将姜维投靠魏国,是假降的。他那样做不过是想取得魏瞎含国的信任,然后复国。姜维,字伯约。三国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深受诸葛亮器重,是诸葛亮最得意的徒弟,没有之一。姜维不仅有卓越的军事谋略,而且也写得一手好诗词。
后来蜀国灭国后,逃的逃,归顺的归顺,但只有姜维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复兴蜀国,他假意投降与魏国大将钟会,想挑拨离间让钟会反叛,帮他复兴蜀国,谁知反叛失败,姜维跟钟会都被杀了。可以说姜维是一个传奇的历史人物,他为了自己的职责真的是付出了一生。
④ 三国后期蜀国灭亡,晋吴对峙长达十余年,期间两国发生过哪些战争呢
西陵大战,是三国最后一场“以弱胜强”的大型战役。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组成为三国时期经典的四大“以弱胜强”战役。
西陵之战是吴国的守卫之战,在主帅陆抗的指挥下,吴国躲过了被强敌吞并的危机。不过,仅过了8年的时间,吴国就因为失去了顶梁柱,被晋国所灭。在这8年中,晋吴两国发生了什么事?又为何吴国不能保持胜利者的身份笑到最后?晋国又为何能够从失败中走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一切问题都需要从这次战事说起。
西晋名将羊祜塑像(图片源于网络)
先是优待俘获的吴军将领,以礼相待后又将其放回;接着是出兵东吴时,羊祜每次把割走的粮食都计算清楚,以绢布作为补充送给东吴;另外,又在陆抗生病时,派人送药物让他服用。
基于羊祜“以德服人”的表现,他既博得了美名,又增加了威信。当然,最主要的是前来投降的吴人络绎不绝,这让司马炎很是高兴。就算有人诋毁和反对羊祜所做的事情,司马炎都是站在羊祜的身后,支持他去执行。
在羊祜患病时,司马炎主动向羊祜询问灭吴方案,羊祜就说:“此刻灭亡东吴是最佳时机,如果不能抓住机会攻下东吴,那么东吴要另立新主的话,我们纵有百万军队,也无济于事。”司马炎听后很是认可,但是又担心羊祜无法主持灭吴事宜。
所幸,羊祜早已替司马炎物色好了继任人选:举荐杜预接替自己的工作,全力主持灭吴工作;举荐王濬留任督益州各军事,加龙骧将军,负责秘密修造舟船,为从顺长江南下灭东吴做准备。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司马炎兵分六路,东西两路大军共计20万人进攻东吴,仅数月时间,吴末帝孙皓就举城投降,东吴版图归入西晋。
⑤ 蜀国夷陵惨败,六年后却又能再度强盛,诸葛亮是怎样做到的
夷陵之战中蜀国惨败,但是六年后蜀国却能够再次恢复实力并且能够比以前发展得更好主要是因为当时诸葛亮针对蜀国的情况制定了非常多的战略。可以说幸好当时诸葛亮顶住压力才能让蜀国恢复自身实力的。
并且当时诸葛亮非常的聪明,他为蜀国创造了非常多的军事工具。这些军事工具无疑大大的增加了蜀国当时的军事实力。所以短短六年的时间里,蜀此祥汉实现了逆袭。夷陵之战,虽然当初让蜀汉损失巨大但是经过六年的恢复蜀汉可以说完全恢复了当时的军事实力,并且应该说实力更加强大了,可以说刘备能够有森州搏诸葛亮辅佐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⑥ 蜀国灭亡了以后,刘阿斗的后半生是怎么过的
邓艾破蜀之后,除了北地王刘湛杀妻儿后自杀殉国以外,刘禅举家东迁至洛阳迅闹,刘禅本人被册封为“安了县公”。在册封令里,刘禅得到了“褒奖”,大意为刘禅顺应天意,泰始七年,刘禅病故,被晋朝廷之封为思公,刘禅后半生寄人篱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草草一生,无以言表!
刘禅最出名的应该是乐不思蜀的那个典故吧,其实也不能说蜀国是被刘禅败掉的,而是大势所趋,真实的刘禅比我们看的电视上面的强多了,智商很高的,当魏军攻进成都之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进入到蜀国的皇宫中,大肆烧杀抢掠。其实,在刘禅被带走之后,当时的皇宫中并不是空无一人的,蜀国的太子就还在皇宫中等待救援,,定多活过八年。历史上君王成亡国之君,冰火两重天,没有尊严自由的生命,犹秋叶枯草,受风欺凌,任人踩踏,远不如平头百姓半饥半饱,却有自由的日子。
从刘禅的为政经历来看,他确实没有什么安邦定国的才能,亡国后能够当上县公亩拍罩,可能正好是他的理想,他也正好解脱了,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八年之后故去。刘禅虽然说此间乐不思蜀,但是国破家亡,一言一行都在他人的监视之下,怕是也快乐不起来。蜀汉灭亡之前,他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呼风唤雨,想怎样就怎样。
⑦ 蜀国灭亡后全家被杀的关羽真的绝后了吗
关羽长什么样,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关羽有美须髯,万人之敌、忠义双全,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其丹凤眼和卧蚕眉乃世间罕见,凤眼生威,卧蚕似雾,英气逼人,霸气十足。据说他丹凤眼一睁,就似要杀人一样。那按照遗传学来说,关羽的后人应该遗传了父亲这优秀的基因吧。但是有野史记载关羽后代早在邓艾带人杀进蜀地的那次战争中全部杀掉了。可是事实真就如此吗?关羽到底有没有后代传承下来?这就要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了。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关喜贵的儿子,刚开始经过几轮劝说,就是不同意把家谱凯卜橡交付给档案馆,认为这样对祖宗不尊重。可是经过几个人反复强调说这是国家文物,必须按照规定应当送到档案室里,这样有利于物品保存,而且如果同意收藏的话,他们还答应了会给他们家一块牌匾,他们这才同意了。
⑧ 三国时蜀国灭亡后马超的后人去了哪里,是去了外国吗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面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也有很多的人物英年早逝,有隐州一些人物就在这场大乱之中为了寻找和平的地方不惜远走他乡,而在这里面就有一个人他到了国外之后,现在被一些人和一个国家联系到一起,这个人就是马超的后人,而这个国家就是亚美尼亚,亚美尼亚,他的国家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而且他在前期是前苏联的一个国家,它的面积只有三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也是非常少的只有300万左右,可以说连我们中国很多市的一个人口都比他多,而且亚美尼亚的周围环境也是比较恶劣的,它是不靠海完全是一个内陆的城市,而且多山地,他周围的一些国家和他的关系也不好,因为在历史上,他周围的邻居都和他发生过战争。
⑨ 后蜀国主孟昶为何暴毙宋太祖为抢花蕊夫人,痛下黑手呢
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及后来的《宋史》来看,后蜀国主孟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可是,除了《宋史》是元代人编纂,其他三部书都是宋代官员编纂的,而《宋史》也是依照宋代流传的官方资料进行汇编,也就是,四部书其实都有浓重的宋代君王加工的嫌疑。
作为大战之后的胜利者,各种史料自然会为赵宋涂脂抹粉,而作为失败者的孟昶,自然是昏庸无能,一无是处。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孟昶的投降,也许会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
当孟昶带着家人官员离开成都府时,数十万百姓前往送行,哭声震天。本来,后蜀的败亡,孟昶的落败应该让成都百姓欢欣鼓舞才对,为什么百姓如此感伤呢?原因也很简单,孟昶是有着像史料当中记载的催逼赋税的种种恶行,但在孟昶父子管理西川的四十年间,西川几乎可以说是一个世外桃源。中原地区短短五十年间换了五个朝代,十多位君王,无数的军士百姓在战争中死去。可是,西川竟然四十年安定。并且,当宋军逼近成都府时,城中尚有十多万兵马,且有许多将领愿意一战,可孟昶还是主动选择了投降。孟昶投降的确有其心灰意冷的因素,但客观上却让成都府的近百万百姓,让西川的数百万百姓免受兵祸。
当孟昶离开,全师雄等人率领原后蜀官兵发动叛乱的时候,全师雄建好为“兴蜀大王”,全师雄也明白,孟昶父子在西川还是有足够的影响力号召力,用“蜀”作为旗空闭耐帜,才能最有效的聚拢各股势力。事实也确实如此。
如火如荼的西川叛乱,让原本对孟昶满是轻视的赵匡胤渐渐产生不满,产生担忧。在赵匡胤看来,只要孟昶还活着,那西川叛军就有了精神的归属,西川就很难平定。于是,在封赏孟昶之后数天,赵匡胤思量再三,还是杀死了孟昶。此举虽然会让赵匡胤蒙受一些污名,可却可以为更快的平定西川。
⑩ 夷陵之战后,蜀国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与丧失多少兵没有关系,关键是两个原因,一是蜀汉损失了最会打仗的指挥官;二是蜀汉彻底丧失了夺回荆州的最后机会。
夷陵之战,确实不像三国演义里那样,什么刘备带了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实际上刘备率领的至多也就十万人,并且其中几万还是从蛮族借的兵。陆逊火烧连营,也并没有让刘备全军覆没,只是主力受损,损耗最多也就是三四万人。兵力损耗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刘备死后没有多少年,诸葛亮就连续南征北伐,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兵力最盛,可见几万兵力损失固然会造成一定影响,但不至于一蹶不振。主要的问题在于两个,一是蜀汉失去了最会打仗的人,二是蜀汉彻底丧失了夺回荆州的机会。
一开始东吴也害怕刘备来拼命,所以一路后撤,始终不交战。但是到了夷陵—猇亭一线,如果刘备再进军,之后就是一马平川,整个东吴控制的荆州地区(包括湘水划界后原本就已经归东吴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就会落入刘备手中,这是东吴不能容忍的,越过了东吴底线。加上刘备舍弃战船,让东吴发现刘备并没有准备打到江东大本营的意思,只是局限于荆州。于是决定反击,一举击溃刘备。刘备也清楚不能硬耗,所以在还有兵力一战的情况下选择退走,双方都要回去防范曹魏偷袭(后来曹魏果然攻打江陵)。
所以,夷陵之战后,吴蜀立刻恢复了通使,关系笑启迅速正常化。甚至再后来孙权称帝,诸葛亮也让人道贺。因为吴蜀同盟不能再有任何的破损,蜀汉也就再也不可能染指荆州。夷陵之战是最后的机会,已经丧失了。没有了荆州,就没有隆中对中候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克复中原的条件。只剩益州,只能是“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道难,外界难以进入,里面也难以攻出,蜀汉自然难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