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田黄印章的基本信息
田黄印章昂贵而稀有.为了解其特性,避免错失,必须对田黄印章的用材,作科学之分析. 本照片之田黄印章为田黄王. 糸昂贵之田黄冻. 据云系当年末代皇帝溥仪赏玩之物. 经故宫古玉权威连少卿鉴定并亲自签名发证书为:
“163克. 淡柔黄色田黄石章. 整体为淡柔黄色,石质具田坑石特征. 萝卜性,红筋明显.表面薄意纹饰佳.为清代晚期作品. 具很高收藏价值。” 煨红田多产于上、中坂田中,外层色红如丹枣,表面常有黑色斑块如黑皮,材积亦极小,灵度逊于橘皮红田,显微透明状,质亦比田黄稍坚硬、乾涩、常无明显的萝卜纹。
相传乃因石农垦地烧草时,土里的尘塌小田黄经火熏烧,达到一定温度而变色,故也属稀品。但多因质燥,材小而不为收藏者所珍爱。 黑田有纯黑和灰黑二种。
纯黑田指黑赭色田石。多出于铁头岭及下坂一带的田中,常见有黄色石皮。质亦较细,萝卜纹比它色田石略粗,肌理浑而微透,并常伴有细小黑砂钉(图31)。
灰黑田色较淡而灰。皮或黑或黄,质多粗硬浑杂而间有黑砂点。萝卜纹常粗散不匀。产地除上述外,上、中坂也常有出产。为下品田(图32)。
黑田中偶有质灵、纹细,肌理灰黑而显青绿色调,人或称之为“绿田”(图33) 指外白内黄的田石。
许多白田或多或少总带有黄心,田黄亦常带有白皮,“银裹金”原指白田中有较多的黄心,或田黄的白皮败枣稍厚稍多的,皆统称为“银裹金”田。前者的黄心如蛋黄亦如黄心的蕃薯,黄亦明快纯净而淡雅,质极细嫩灵腻,而纹路比各色田石更隐约难寻,几乎不可见。后者的黄多介于黄金黄与桂花黄之间,接近黄金黄,但稍含粉色,萝卜纹细密有致。材积好、色质佳的银裹金,亦属田石之上品(图35)。 是指各坂所掘的田石中,肌质坚硬而粗劣的。所带之皮似牛蛋皮或鹿目皮,但皮质比牛蛋黄略细,皮色也沉而微绿。肌理或不见纹或纹路粗杂。通灵度差,且时含硬砂(图40)。
田黄石的鉴别
田黄系自然块状独石,外观形似卵石,但稍经摩挲便觉细腻滋润。雕琢之后,倍加绚丽夺目。潘主兰先生诗云:“吾闽尤物是天生,见说田黄莫与京。可望有三温净腻,绝非夸人敌倾城。”田黄石的鉴别,并非深不可测。只要经常接触,细心观察,科学分析,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加深对田黄石的认识和理解,领略其自身的特点。诸如田黄的外表裹皮、肌质纹理,品类,色相、格裂形态、比重等特征及田黄派枯圆与其它掘性石的区别,均为鉴别田黄石的主要依据。
② 田黄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地质的中尘丛生代(距今约2.3亿年到6700万年),在今日福建东部的范围内,曾出现过一次地质大变动,火山大爆发,大量岩浆突破地表形成了冲天的烈焰,伴随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的酸性气体、液体,交替分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长石类矿物,将其原先含有的比较活跃的钾、钙、镁和铁等元素分化,而保留下较为稳定的铝、硅等元素,这些含铝、硅元备耐素的溶液,后来重新冷却结晶成矿,这就是分布在寿山乡群山中的寿山石诸矿。
田黄石是在数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期,由于风雨的剥派滚樱蚀,盛产寿山佳石的“高山”矿脉中的部分矿石从矿床中分离出来散落在溪旁的基础层上,以后逐步为砂土层所覆盖。这些矿石埋没于砂土中,天长日久,表面所含的三氧化二铁受周围土壤、水分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渐渐酸化,使石块改变了原有的面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黄石。
③ 荣宝斋田黄石是什么样
荣宝斋命名为“戚凯田黄王”的田黄巨石,是我们所知现存于世的最大田黄石。它野仔扮随形,重4275克,1985年由荣宝斋以巨资从产地福颂灶州市寿山乡收购而来。
④ “翰墨家国”专题展在京开启,展会将出现哪些亮点
“翰墨家国”专题展在京开启,展会的亮点如下。
荣宝斋当代名家邀请展,展出了近200幅由黄永玉迅穗,范曾,韩美林,崔如琢,吴悦石,王镛等近百位当代书画大家的作品,呈现出新时期“书画家之家”的风采。
荣宝斋非遗精品展,其中,展示了以《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为代表的典型木版水印艺术。本次展览将用水印装置、影像、互动等情景化的形式展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过程。
⑤ 堪比黄金的田黄如何收藏
12月3日,北京匡时2017年秋拍“田帝玄黄——田黄石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本场是今年秋拍的特设专场,共有129件精品上拍。其中,万众瞩目的寿山田黄石“九龙戏珠”,以咨询价格上拍,4500万起拍,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以9500万元落槌,加佣金109,250,000元成交,打破世界最贵田黄纪录。
⑥ 中国最大的田黄石多大
目前清州裂被认可的最大块的田黄石就是文答闭革时荣宝斋收藏的重4750克“田黄石王”。迹简也就是9斤多重,这是块尚未雕刻的石料。
⑦ 敬请懂印章的老师,帮看看这枚印章是什么材质,谁刻的印章
从你的图片上看,你这个是田黄石印章。
田黄印章昂贵而稀有。为了解其特性,避卜蔽蚂免错失,必须对田黄印章的用材,作科学之分析。 本照片之田黄印章为田黄王并升. 糸昂贵之田黄冻型埋。 据云系当年末代皇帝溥仪赏玩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