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戏曲演员怎么化妆
都说“吃饭别上厨房,看戏别上后台”,演员在没有打扮好时是不愿意让人看见的。所以对观众来说,后台总是神秘的。说来,京剧演员的化装还是很有学问的。穿戴的先后顺序是不能乱来的。
演员到后台先要洗脸、换水衣子(专用的化装内衣),再到化妆台前抹彩或勾脸,脸部化好后,旦角演员还要梳大头、贴片子(由梳头桌师傅用榆树胶刮好片子,折成小弯、撇桃、大柳等造型按脸型贴好)、插戴泡子,便可以穿彩裤、彩鞋或厚底靴、薄底鞋。接着是男演员勒头、吊眉,再到衣箱那里穿箭衣、打衣、系裙子、系大带、绦子或穿靠衣、系靠旗,还要再到盔箱戴盔头,再到衣箱穿外面的蟒袍、开氅或官衣等。需要戴髯口(胡子)的还要到盔箱戴好髯口,至此穿戴整齐,才能到上场门附近的旗包箱拿各种兵器和马鞭、牙笏、船桨等道具。在京剧演出的后台,我们就会看到所有的演员都在有条不紊地、按着这一顺序穿戴化装。
2. 小姐姐口述梳头化妆酸爽过程,戏曲风格的妆面怎么画
中国戏曲妆容的古典元素总以勾勒、涂抹的方式呈现,直观、夸张、大胆,三者相互结合会产生一种特别的美感。
当浓重色彩幻化成不经意的图案,彻底打破古与今、中与外地界限,肆意描绘出文化的精髓。
特别注意戏曲妆的眼妆部分
1.戏曲妆眼线是细长型的,所以通过眼线将眼睛刻画的比较细长。
画眼线是可以将眼尾的眼线进行平拖,使眼睛变长。这样的角色看起来比较有灵气。
2.在眼影的选择上面,利用白色和桃红色搭配进行修饰。
3.在眼尾处先选一个偏浅的粉色打底,然后选择一个正红色眼影在眼尾处加强眼睛的立体感。
在上眼影的刻画上要把眼影的范围拉长增加眼睛的长度。
4.眼妆的舞台效果我们在红色眼影上面在浅浅的压上一层黑色眼影增加眼睛的深邃度。眼妆的基本形状完成了。
5.选取一个偏深的大红色腮红在需要加深的地方进行晕染加重。为了体现面部的立体感用大红色的眼影做鼻侧影晕染。
3. 戏曲演员妆发优先级
戏曲演员妆发的优先级:
戏曲演员在进行妆发准备时按人物的重要性排。 一般来说,早期的戏曲以前者为主,按后者排的越来越多。
早期的戏曲多数主要人物身份都是贵族,排列时不会按高低排。现在一般都是从男女主角到主要演员再到小角色演员依次排序。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戏曲演员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第一步:拍彩拍彩是指打底,青衣扮相通常会用嫩肉色的油彩打底色,目的是纠正脸型。第二步:拍红上面红,便于突出脸部整体轮廓,特别是鼻梁和颧骨,更好地塑造人物脸部的立体感。第三步:定妆俗称大白脸,用散粉进行定妆,对油彩起到固定的作用。第四步:扫红粉状的胭脂抹于腮红处,显得脸看起来粉嫰更自然。
第五步:画眼根据人物画出不同轻重,能够表达人物特征的眼型。第六步:画眉根据人物画出不同长短、粗细、平以及上扬等眉形。第七步:画元宝嘴用唇笔勾勒饱满的唇形。第八步:勒头带头面用布带把头勒紧,把眼睛吊起,以便更好地塑造人物造型及性格。
4. 川剧中的变脸是怎么做到的
川剧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1、抹脸
还有一种“变脸”的方法。 传说,已故的四川戏曲演员彭思宏在《空城规划》中饰演诸葛亮时,秦琴报道司马的士兵已经撤退时,他可以用气功把脸从红色变成白色,然后从白色变成白色。 为蓝色,以表达诸葛亮的解脱。 经过恐惧。
5. 戏曲怎样化妆
1、清洁护理:
在化戏曲妆之前一定要将皮肤清洁干净同时做简单的护理,这样才能防止上妆之后,油彩侵入到皮肤造成皮肤的各种问题,包括毛孔粗大、皮肤干裂、出油冒痘、色斑黑头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让之后的妆容更加的服帖,不会造成浮粉或者是脱妆等情况;
6. 戏剧中的"变脸",是怎么做到的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1、抹脸
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
4、运气变脸
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总之,变脸在川剧中是很绝的一门技艺,已被其它兄弟剧种所借鉴,并且已经流传国外。
7. 戏曲里边穿的坎肩叫什么
戏曲演员在化完妆,穿完彩裤和脚下的靴子以后,要先穿上“水衣子”,然后再穿“胖袄”。(你说的坎肩)
“胖袄”、“水衣子”都是干什么用的?
“胖袄”,目的是把人的表演型像人为的增大,穿上服装以后,显得人很魁实,能够把所穿的服装“挑”起来,不塌架,显得很魁梧、威严。
“胖袄”是纯棉布制作的,前后两片,肩部装填很多层棉花,高高地垫起来,高度是多少?主要看穿什么类型的服装,穿蟒袍,就要穿最大的胖袄,大约一两寸高;一般的男演员扮演老生、小生,不穿蟒袍的戏,则不需要穿加高的胖袄,只穿一寸以下高度的胖袄 ,遇有中状元了!上金殿穿蟒袍时候,还要在里面穿高肩的胖袄。就是为了要“挑起”蟒袍。
男、女演员扮演出征的武戏需要穿背后戴四面令旗的服装“靠”,也要穿高厚的胖袄。
“水衣子”,这也是戏曲专业名词。这件服装是每个上台演员必须要穿的。顾名思义,这件衣服就是在穿演出服装时,在里面自己先穿上的贴身小袄。水衣子就是先接触皮肤排出的湿气和汗液,保护服装的。
不穿水衣子,后台的“大衣箱”管服装的师傅是不会给演员穿服装的。这规矩,戏班的人都懂得。
这就是演员穿的胖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