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石雕弥勒佛为什么被称为笑佛弥勒佛的笑容代表了什么含义
因为现在弥勒菩萨的形象是布袋和尚的形象,经常笑口常开,因而称为笑佛!告诉世人要去笑着面对人生。人生的不如意是十之八九,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顺顺利利的,如果笑着面对困难,那么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总会迎刃而解的。石雕弥勒佛就是在用自己的笑来感染大家,让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这样人与人之间能和谐相处,世界就更加和谐了。
![](//www.photoshopnerds.com/images/loading.jpg)
㈡ 详细说说弥勒佛!
最近做了不少关于弥勒佛的配饰,很多宝宝都对这位言笑晏晏的尊者的兴趣愈加浓厚了起来。认真的科普固然重要,但是谁又能拒绝有趣的故事呢?那在今天的科普介绍之前,就让一澄先来为大家讲一个关于弥勒佛的趣闻吧。
![](//www.photoshopnerds.com/images/loading.jpg)
其次,佩戴弥勒佛需要看其品相,因为一个好品相的佛不仅佩戴时感觉心情舒愉,还可提升其的收藏价值,乃至还可以作为传家之宝,传下去。
看完有没有多了解弥勒佛一些呢?
文本配图来自设计师晶石上的舞者
㈢ 最招财的弥勒佛
最招财的弥勒佛
最招财的弥勒佛,布袋和尚,被称为弥勒佛之化身,以开口常笑天下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憨态可掬、很有亲和力的形象,被寺庙山门和各种店铺供奉,下面看看最招财的弥勒佛。
最招财的弥勒佛1
招财弥勒佛 需要供养:
佛教对供奉佛像非常有讲究,一般人对此还不胜了解,而且还有人对供奉佛像有许多误区。我们就拿供奉弥勒佛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供奉菩萨,供香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供香我们要知道,请一尊弥勒佛像,需要每天早晚点三支香,也有地方习俗是每月(农历)的初一十五上一次香。如果我们出远门,几天不在家的时候要在出门前的最后一次烧香,向菩萨说念一下。
2、佛像菩萨尊前必需要放一碗水,我们称之为供水。这是供奉所有菩萨佛像必不可少的事项。
3、供奉佛像是完全庄重的礼仪,千万不能在佛像面前说粗话、脏话,也不能在佛像面前有低俗的举动,更不能手指佛像。
4、佛像摆放一定要设在空荡稳重的地方,千万不能因为某些原因致使佛像受到损坏。如果佛像受到损坏或破裂,不能将佛像随意更换或丢弃。要把佛像受损的地方用红纸或红布遮盖住,如果实在损坏厉害,我们可以把佛像请到寺庙,请大师解决。
5、供奉佛像,要有颗虔诚的心,做事做人必须要有佛心佛愿。要想到,我们供的不仅仅是佛像,而是真正的`佛,是一种信仰、一种态度。
最招财的弥勒佛2
布袋和尚,被称为弥勒佛之化身,以开口常笑天下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憨态可掬、很有亲和力的形象,被寺庙山门和各种店铺供奉,希望能热情对待天下往来朋友,笑对人生,快乐积极的工作生活,并获得财富上的富足。
据传说中的一个故事讲的就是,佛祖在起初的时候,把韦陀安排在寺庙的门口,以迎接八方香客,把爱笑自在的弥勒佛安排在后堂,负责财务管理。可过了一段时间后,佛祖发现,寺庙的香火不够旺盛,而且信徒还有些抱怨,详细一问,大家认为韦陀做事很认真,但表情严肃,给香客和信徒的感觉太过严谨,反而不够亲切,缺乏热情。大家受此影响,来的就少了。佛祖考虑了一下韦陀和弥勒的特点,觉得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以很有亲和力而着称,而韦陀以严谨和一丝不苟着称,他们俩的性格不一样,可以考虑调换一下位置,让严谨的韦陀,负责寺庙的香火和钱财,让弥勒佛负责在山门口笑迎八方香客和信徒,经过调整,寺庙的香火又旺盛起来。今天在很多佛教寺庙进门口,就可看到弥勒佛的雕像,而根据韦陀手中的杵的位置,来判断是否可以在寺庙挂单,方便接待与财务支出。
弥勒佛又被称为布袋和尚,也因为他身上的那个大布袋,他随处寝卧,出语不定,常用木杖挑一布袋进入市场,见物就乞,把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见他把布袋里的东西倒出来。而通常,他的布袋又常常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假如有人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问者还是不理解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因此形象,而被人喜欢,不管是寺庙,还是商家,都认同和气生财的道理,就认为他带有欢喜,招财性很强,就视同财神供奉。
㈣ 走进寺庙的时候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总是背对着我们,为何会这样呢
在很多寺庙中我们看到的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总是背对着我们,但是在很多人印象中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应该是正面地面笑着迎接众多的香客的到来才对,为什么寺庙要这样反着老安排呢?其实这里面当然是有讲究的。
![](//www.photoshopnerds.com/images/loading.jpg)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懂为何弥勒佛会是背向着正门的。每次在参拜完前面的菩萨后想绕过去继续参拜后面的菩萨时,总会觉得奇怪为何弥勒佛要背向着我们,这样我们在参拜的时候岂不是很容易遗漏掉?后来才知寺庙一般都是只有一个门,所以当你出来的时候你就会正面遇到弥勒佛的。而且弥勒佛正好可以充当最后的送香客的菩萨,将香客开开心心地送出寺庙。
㈤ 弥勒佛为什么笑口常开
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即 弥勒菩萨,也叫 弥勒菩萨摩诃萨)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着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
![](//www.photoshopnerds.com/images/loading.jpg)
(5)笑口招财弥勒佛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弥勒佛在民间普遍受到信奉。早在西秦(4—5世纪)时期,甘肃炳灵寺石窟已有弥勒佛像的绘制。早期的弥勒佛是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绘制、雕塑的。
弥勒佛形象有菩萨和佛两大类,根据《弥勒上生经》塑造的弥勒形象为菩萨相,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
其特点为弥勒身着菩萨装,双脚交叉而坐,后以左脚下垂,右腿曲屈,右手扶脸颊,称作“半跏思维像”此为弥勒菩萨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云冈石窟第十三窟有一尊北魏时期的交脚弥勒佛坐像,像高13米,为早期的石窟弥勒。
㈥ 他因长相酷似弥勒佛成网红,被富婆“供养”,如今他生活如何
这个网红去了富婆家,一开始确实受到了供养,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商业包装,富婆直接利用他换得更多的钱财,实在是可惜了这副长相。
![](//www.photoshopnerds.com/images/loading.jpg)
㈦ 为什么弥勒佛会一直笑,还手上拿着一串佛珠
弥勒佛的笑是在告诉人们,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大家在看到弥勒佛像的时候,会发现他一直都是保持笑容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两点。第一种就是告诉人们,不管发生任何事情一定要笑着去面对。人生在世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如自己的意,而且不是所有事情做起来都是特别顺利的。如果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以微笑面对,那么问题也会特别容易化解。
![](//www.photoshopnerds.com/images/loading.jpg)
弥勒佛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是宽容对人,因此他的态度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所以他普渡了众生。我们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乐观的态度,凡事看开些,不要过分斤斤计较。
㈧ 不同形象的弥勒佛图片及介绍
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信奉佛教,有人会去庙里祭拜,也有人会在家供奉佛像。弥勒佛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和看到的,他有什么来历,又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小编将给您介绍弥勒佛图片,以及弥勒佛的其他介绍。
弥勒佛简介
弥勒佛其全称是弥勒菩萨摩诃萨,也被称弥勒尊佛。其意思是慈氏,在佛教的经典中,常常被称之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并且也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深受中国人们的推崇。
虽然它在名义上被称之为“弥勒佛”,但是实际上它仍然是菩萨。
弥勒佛来历及形象
弥勒佛在中国的广大的佛教中的形象一共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是出现在十六国的时期,通常是以交脚的弥勒菩萨形象而出现。这个形象的出现是依据《弥勒上生经》而衍生出来的,其意义是解救众生。
第二个形象:这个形象则是在北魏时期出现的,它演变为了禅定式或者是倚坐式
佛装形象。该形象由菩萨则变为未来佛,并定为标准佛相。
第三个形象:这个形象是从五代就开始出现的,并且在江浙一带出现的比较早。它是以和尚为原型的并且带有笑容的大肚僧人的形象。这个形象也是现在人们最熟悉的弥勒佛的形象。这个形象常被中国的人们乱称为欢喜佛、大肚弥勒佛,它们通常被塑造成和蔼慈祥、满面笑容、坦胸露腹的慈爱形像。
弥勒佛不同称呼的寓意
1、大肚弥勒佛
大肚弥勒佛的这个称呼的寓寓意是神奇而又平淡的,既显示出显庄严又有诙谐的趣味。大肚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这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和善、智慧、幽默并且快乐的精神体现,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代表。
大肚弥勒佛通常被尊俸在寺庙的前面,当人们一进门的时候就能看到它。大肚弥勒佛笑口常开的形象代表了佛教的慈悲为怀而且有诙谐幽默,因此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人们看见他时,都能激发出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
2、未来佛
未来佛也称为东来佛祖,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强巴”,能够主宰世界的佛。它是中国人们普遍信奉一尊佛。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这个称呼寓意着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以一个乐观向上的姿态来生活。
弥勒佛道场
梵净山是中国着名的佛教名山,辟支佛在梵净山活动时期就有“古佛道场”之谓;净土宗传入梵净山后,弥勒道场建立;明万历年间,钦命僧妙玄重开梵净山,把临济宗带到弥勒净土道场,使梵净山禅净双修盛极一时。“弥勒道场”不止一个,是因为各地与弥勒因缘甚深,古有“天下不平,弥勒出世”之说,中国古代多动荡,所以弥勒现世的地方就很多。梵净山被称为“天下众名岳之宗”,可见梵净山弥勒道场的地位及其影响。
当然,古有“天下不平,弥勒出世”之说,中国古代多动荡,所以弥勒现世的地方就很多,于是“弥勒道场”自然也就不止一个。由此,除梵净山弥勒道场之外,还有浙江岳林山弥勒道场、浙江雪窦山弥勒道场、辽宁千山弥勒道场、云南锦屏山弥勒道场等。另外,浙江绍兴有新昌大佛、江苏南京有栖霞山大佛、河南有浚县大佛、四川有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宁夏有须弥山大佛,都是以弥勒形象依山就势雕塑的大佛像。可见,各地与弥勒因缘甚深,信众也不少,说它们是弥勒道场也未尝不可,只是传说不同、历史远近、规模有别、影响大小而已。
弥勒佛生日是哪一天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生日
2015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5年2月19日,星期四。
2016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6年2月8日,星期一。
2017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
2018年弥勒佛生日是阳历2018年2月16日,星期五。
在家弥勒佛佛像摆放位置
a、佛像一般摆放在大厅
请来的佛像不可安置在卧房中,这样不仅会影响人的睡眠也是对佛的大不敬。佛像可以摆放在大厅,但是佛像两侧不可对着门或走道,易造成家运衰退。
b、佛像应摆放在清净的地方
佛像不可设在大门的进口或房间进门的墙上,因为进出口通道人流嘈杂对佛不敬重。厕所门口以及储藏室口也是要避开的,这个地方污秽不洁亵渎佛祖,容易引起家人的口舌之争。
c.要有靠:佛像摆放除了高度适中,还要注意佛像必须要有靠,方能靠谱。
d、宜在静方,安放的地方要清静,整洁。佛龛或神台附近最好不要有音响,电视机等东西。
e、不可对着床铺。不可对着餐桌。厨房,厕所,因菩萨见不得不雅的行为和荤腥之类。如条件所限,有的把佛龛或神台放在卧室,那麽在睡觉时要拿个黄布帘挡上。
总结
上面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弥勒佛的知识以及弥勒佛图片,不管它有什么样的称呼和什么样的形象,都希望人们能够有大肚弥勒佛所寓意的乐观、宽容的生活态度。
㈨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弥勒佛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e7cd7b899e510fb3bdcf6b5fd233c895d0430c27)
提到弥勒佛大家一定联想到大肚、笑口常开这些特点,其实在汉传佛教中,弥勒佛早已没有犍陀罗造像的特点,也没有藏传佛教中严谨的造型仪轨,随性自如的造型却深受大家的喜爱,这是为什么?正瀚说石从几个角度跟大家一起分析。
●弥勒佛的重要性
佛教有三世佛之说,又分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竖三世佛,即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与未来世弥勒佛。弥勒佛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承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的下一尊佛(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简单来说,“弥勒”梵文为“Maitreya”是常见婆罗门姓氏,意为“慈爱”,与弥勒佛心慈性慈、护法利生、拔苦施乐相呼应。前面提及弥勒是未来佛,目前还是菩萨,正确的称谓应该是“弥勒菩萨”,弥勒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现在在兜率天,讲经说法,机缘成熟后会下降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在龙华树下证悟菩提成佛果。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e1fe9925bc315c60537f772786b1cb134854770b)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f636afc379310a5575f2c23cbc4543a983261027)
弥勒佛鸿慈大愿就是化混乱的世界为大同世界;化污浊的人间为人间净土;化黑暗罪恶的世间为人间天国。所以弥勒佛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深受民间百姓崇拜敬仰。
●弥勒佛的推动
公元689年7月,唐代和尚将义等10人造《大云经疏》,内称武则天是弥勒下生,是阎浮提国主,御史郭弘霸也乘机邀宠,上表称则天为弥勒佛。武则天听之大喜,同年便称帝,改国号为周,取而代之李唐,演了一出篡权换朝的历史剧。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95eef01f3a292df58355b0ddb7315c6035a87367)
明朝同样有个叫弥勒的和尚,圆寂前留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而这句偈语深深影响着后人。
明朝洪武初陕西田九成起义;永乐中期山东盖都唐茜儿起义;宣德末年河南张普祥起义;嘉靖初山西李福达起义;万历四十二年冀东高应臣起义;天启初年山东郓城徐鸣仁起义。清朝,雍正五年,陕西翟斌起义;干隆十三年,福建瓯宁普少起义;嘉庆十八年河南、山东林青、李文成起义;道光二十六年湖南桂阳青莲教起义;咸丰七年,四川涪州刘仪顺起义;光绪二十四年山东冠县赵三多起义??这些民众造反,无不打着当世的弥勒旗号,用普渡众生,改天换地,寻求极乐世界等等意愿掀起一浪又一浪反抗的怒潮。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b2de9c82d158ccbf192aa9f212d8bc3eb0354167)
在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由于无法根本改变贫穷与困苦的处境,便促使他们与民间宗教的教义一拍即合,向往弥勒佛出世而永生、安乐的信仰,弥勒佛常常被宣传为某个具体人托生或转世,进而揭竿而起,用新的世道代替黑暗的世道,因而成为鼓舞民众投身反抗斗争的发酵剂,成为威胁封建政权的力量。
●弥勒佛的造像
弥勒佛在很多人印象中都是大肚,笑口常开,造型随和,是弥勒佛汉化后的造像,正因为显庄严于诙谐,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我们不妨从一些弥勒佛的作品中感受一下。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e850352ac65c10387ed6d20ab9119313b17e8949)
相传唐末五代傅大士及弥勒和尚等化身形象的出现,令到弥勒信仰在信众心中薪火相续。很多人会把“布袋和尚”、“大肚弥勒”、“弥勒佛”混在一起,之前正瀚说石也分析过“弥勒佛”的造像,而且根据古典记载,其实他们都不是同一尊,但造像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与联系,所以都是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姿态。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b17eca8065380cd7a4b6be25aa44ad3458828149)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caef76094b36acaf6c488a3477d98d1000e99c49)
这种大肚盘坐、喜笑颜开的弥勒佛形态始于元代,在民间流行。但当时古代皇室崇奉藏传佛教,所以在故宫常见的为藏传弥勒佛造像。藏传佛教对于密宗弥勒佛像的原始风貌保持的很好,可以接近其本身应有的形态,一般为金黄色身相,绀青色螺髻和肉髻,袒露右臂,双手结说法印于胸前,结跏趺坐在莲花上,也有头戴五叶天冠的菩萨相,跟汉传的弥勒佛有很大差别。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0d338744ebf81a4c49e3f001dc2a6059242da620)
随着时间发展,汉传佛像仪轨并不像藏传的“硬性”严谨,除了汉传佛教寺庙中摆放的佛像,汉传佛像创作化繁为简,以“神”达“意”。很多文人雅士都是即席挥毫,创造出很多画面诙谐、饱含哲理的画像。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d043ad4bd11373f038a97357af0f4bfbfaed0467)
例如有乐禅师、月照上人等禅画大师创作的弥勒佛画作别具一格,推动着当代汉传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dbb44aed2e738bd46ecbaef9aa8b87d6267ff914)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2e2eb9389b504fc2848eaccdeedde71191ef6d20)
在民间弥勒佛的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弥勒佛笑口常开,寓意着积极乐观,无忧无虑,和蔼可亲;大肚皤腹,寓意大度宽容,与人为善;轻松自在,显示了他平民化的身份,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这些精神风貌,也是我国人民所追求和期望的。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a5c27d1ed21b0ef4bb408496d6c451da80cb3e49)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b7fd5266d0160924018dbed3df0735fae7cd3449)
相信上面这些弥勒佛的雕刻挂件大家不陌生,小时候家里长辈会把这些雕刻挂件赠送给小孩。虽然并没有完整雕出弥勒佛的全身,但笑口常开的姿态,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点拨人生,给人们留下了有益的启迪,同时也寄寓了长辈对孩子们的祝福与关怀。
![](//www.photoshopnerds.com/pic_0d338744ebf81a4c49d7f001dc2a6059242da614)
弥勒佛在各个领域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题材,不仅是弥勒佛本身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还是传承下来的艺术形式,弥勒佛都像人们传递着正能量,值得我们去学习多行善事,既使得自己高兴,又帮助了别人,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更加团结,国家才会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