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渔舟美景的诗句
1. 关于渔舟诗句
关于渔舟诗句 1. 关于渔舟的诗句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钓台渔父褐为裘,
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
长江白浪不曾忧。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乾,
醉宿渔舟不觉寒。
钓台高傍海之湄,台上偏宜理钓丝。
双眼静看消长处,一竿宁计名利时?
长天缥缈烟波合,细雨空蒙蓑笠知。
若使严陵曾住此,桐江云水未称奇。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衣一钓丝,锦麟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钓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2. 描写渔舟的诗句
描写“渔舟”的诗句有
1.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2.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3.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渔父·松江蟹舍主人欢》年代: 唐 作者: 张志和
4. 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渔舟。《满庭芳·花陌千条》年代: 宋 作者: 李之仪
5. 犹迷照。渔舟性懆都翻了。《渔父词/渔父》年代: 宋 作者: 惠洪
6. 尚嫌未惬幽情在,又唤渔舟渡野塘。《初夏杂兴》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3. 关于渔舟的诗句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钓台高傍海之湄,台上偏宜理钓丝。双眼静看消长处,一竿宁计名利时?长天缥缈烟波合,细雨空蒙蓑笠知。
若使严陵曾住此,桐江云水未称奇。一波才动万波随,蓑衣一钓丝,锦麟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钓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4. 渔舟唱晚 古诗词
渔舟唱晚,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原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唐代 王勃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译文: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
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
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
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文章的气势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
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着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
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
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
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披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
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
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
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
5. 描写《渔舟唱晚》的句子
高山流水,溅起名川之美
皓月光辉,照出河山之秀
鹤啸九天,鸣唱苍穹之魄
虎跃深森,激颤林海之荫
《渔舟唱晚》
焚香,端坐。
凝眸,抚筝。
芊芊素手,轻轻一拨,便拨折出一汪浩垠江水,顺随琴音倾泻。不似浔阳江畔那泠泠细雨的凄清冷落,也不似赤壁遗迹中那铮铮金戈的激亢雄壮。而是一份闲情雅致,如高山如流水,如清潭如小桥。凭栏极目,几点晚霞浸透了江畔,与天共色。仿佛经历了白日的喧嚣,也难得在这一刻偷享几番清闲。偶尔数只水鸟成双翩至,栖停在艄公打烊的船上。
淡泊,恬静。
悠然,自得。
突兀一转,随着两声夯歌散去,原本平静的湖面波澜陡起,二十一丝弦,丝丝入扣,五音起伏,高低冥迷,略显简单的宫调竟轻易变奏出一幅渔舟晚归图。似乎又回到了白日那抹喧豗,客商的熙攘,渔夫的阔论,一时间,所有的热闹登峰至极,伴着弄筝人高超的指法,轻拢慢捻,吟糅唱弹,渔舟高唱,喜悦丰获。却突然,似毫无预料的,双弦齐划,如断裂帛,如舞幽壑,先前的嘈杂,竟在瞬间戛止。
尘世的繁华归于寂寥,白日的纷喧谢后傍晚。一切尘寰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都在这一刻回归原始,留下的,仅有目睹过嘈杂的江湖,以及远处零星的渔火阑珊。
思绪似一直停泊在江畔那点豆大残焰,心事早已随琴弦而断。远眺渔舟,那舱里的,可是望月追忆年少狂,梦醒犹然守空船的瑶琴琵琶,还是待水清濯缨的湘江渔父?是缱绻轻叹的思妇还是狂放避世的隐者,白日隐匿了他们欢笑俚语下的失落,无伯乐赞曰无知音与共,傍晚却没能为之罩上伪饰的面纱,江潭依旧渔舟旧。两行清泪已诠释了所有谜底。
没人会懂,也无人能懂,除了江中那点星火。没有宫灯粉饰的矫揉,没有江南画舫的精致,那架漂泊了一生也未见停伫的渔船呵,何时才能找到栖息的港湾?喧嚷的红尘,可还有片净土?能洗净明争暗斗,能刷褪尔虞我诈。若寻求不得,渔舟情愿漂泊无依。沉溺在落日儿息的平凡,守候在天下大同的幻境。
最后一缕泛音轻飘,有谁,会低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千古名句?有谁,会植一江灯火,不为纷繁覆眼,只为······
唱晚渔舟,唱栖灵魂······
6. 关于舟的诗句简单易懂得
1.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2.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4..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按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
5.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孟浩然《宿建德江》)
6.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7.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8.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9.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10.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王维的:《山居秋暝》)
11.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行路难》)
12.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7. 关于秋风的诗句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风辞》 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找来的,不知有没用
‘贰’ 《渔舟唱晚》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样的图景,作者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渔舟唱晚》是一首着名的古筝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近来又有研究表明,此曲非娄树华首创,而是金灼南根据流传于山东聊城地区临清一带的民间筝曲《双板》及其演变乐曲《三环套日》、《流水激石》改编而成。本世纪三十年代金灼南将此曲传授给娄树华,娄树华又以金谱为蓝本,作了较大发展并增加了乐曲的后半部分,此版本于是迅速流传全国。
现作为CCTV《天气预报》主题曲
十三亿人最熟悉的音乐,三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这就是CCTV央视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本曲由同名筝曲《渔舟唱晚》改编而来,是当年在上海颇有名气的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据同名民族乐曲改编演奏的。她原来是上海乐团的独奏演员,是从“小荧星”艺术团毕业的,在艺术上颇有成就,曾与上海轻音乐乐团合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曲子,如:《幸福的傣乡》等等。音乐界的屠巴海经常与她合作。这首曲子完成后,浦琪璋便退出乐界。1984年,中央电视台从浦琦璋改编演奏的《渔舟唱晚》中选取了其中1分43秒至2分48秒这一段做了无缝连接,从此这首名曲改编曲就成了陪伴了我们20年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当年浦琪璋用“雅马哈”三排键盘的音乐会电子琴改编演奏这首曲子时,也没有想到此曲会成为黄金时段节目的黄金背景音乐,更想不到它会影响到那么多国人。[1]
2创作背景编辑
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
渔舟唱晚
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此旋律不但风格性很强,且十分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递升后递降的旋律接合成一个循环圈,并加以多次反复,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这首富于诗情画意的筝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古筝二重奏及小提琴独奏曲。
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
3音乐赏析编辑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4相关知识编辑
《渔舟唱晚》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说是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现在广为流传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的曲子。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渔人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2]
乐曲共有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乐曲的“起”、“承”两个段落,开始是4/4拍子的慢板,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转”段,2 /4拍子。通过清角音转入下属调性,并逐层向下移位,表现渔人荡桨归舟、一路“唱完”的欢快情绪。
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合”段,旋律先递升后递降,速度不断加快,继而结合成一个循环圈,加以多次反复,并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渔人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欢乐场面。
由于《渔舟唱晚》旋律优美动听,情调乐观向上。因此,被许多乐坛名家改编成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独奏、重奏、合奏,收到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喜爱。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渔舟晚唱》大加赞赏,称这首乐曲是“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并把它改编成竖琴曲。
《渔舟唱晚》一曲的古筝版旋律优美动听,而改编的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的版本,由于旋律的线条更连贯、明晰,听后会有另种韵味和美感。
‘叁’ 《渔舟唱晚》描写的是怎样的意境
《渔舟唱晚》是一首着名的北派筝曲。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译文: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一直传送到鄱阳湖的岸边;深秋时节,寒冷使天空的雁群心惊,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
(3)江南鱼舟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渔舟唱晚》全曲大致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音乐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肆’ 《渔舟唱晚》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渔舟唱晚》是一首着名的北派筝曲。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译文: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一直传送到鄱阳湖的岸边;深秋时节,寒冷使天空的雁群心惊,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
作品赏析
全曲共分三段,首先以抒情的慢板开始,描写平静的海洋上,渔民出海捕鱼的景象。接着是歌唱性的柔板,述说渔民们快乐工作的情景。第三段表现了在海上猝遇风暴,渔民们处变不惊,坚定奋斗的场景。
最后音乐复归宁静,以示风浪过后,在夕阳余晖中,渔民们丰收而归,点点帆影的美丽场景。这首近代文化筝艺流派的代表作,音调流畅优美,旋律活泼而富有情趣,音乐意境深远,完美的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是最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我国传统乐曲之一,多年来在海内外盛传不衰。以电子合成器演奏的该曲,上世纪末被我国中央电视台选用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后,更使本曲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