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敲击编钟编钟因
如图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敲击编钟,编钟因振动发出声音;
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的钟,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Ⅱ -战国编钟
编钟的钟架称为钜(jù),由245个构件组成,设计精巧,比例适宜,结构牢固,可以拆卸。虽然承受了二千多公斤重的全套编钟,历时二千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是研究先秦音乐史与青铜铸造工艺的珍品。 这套编钟共65枚,依大小次序分3层9组,悬挂在钟架上。镈钟1枚;甬钟45枚,分5组居于钟架的中、下层,中层音色洪亮,下层形大体重,音调深沉浑厚;钮钟19枚,比甬钟小,分3组挂于钟架上层,声音清脆。
Ⅲ 编钟哪个年代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 编钟图片2
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1978年,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曾侯乙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高20.4厘米、质量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高达153.4厘米、质量为203.6千克,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钟架是铜木结构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厘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锤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经声学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这套编钟的定音频率为256.4赫,与现在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等。[1]
Ⅳ 春秋时期,有一种乐器“编钟”有多少个小钟组成
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 编钟图片2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等。1957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1978年,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整个舞台。曾侯乙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傅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其中最小的一个钮钟高20.4厘米、质量为2.4千克,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最大的一个低音甬钟高达153.4厘米、质量为203.6千克,全套编钟总质量在2500千克以上。钟架是铜木结构的,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如┏),全长10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厘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演奏时乐队由几个人组成,用6只丁字形木锤敲高、中音,用两根长形棒撞低音。经声学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整套编钟能奏出现代钢琴上的所有黑白键的音响。这套编钟的定音频率为256.4赫,与现在钢琴上的中央“C”频率几乎完全相等。[
Ⅳ 如图所示,是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编钟.这套编钟依大小次
答:编钟音调的高低和编钟的大小有关系;
因为编钟越大,就越厚重,可能振动越慢,故音调就越低.
Ⅵ 战国编钟的意思,战国时期的编钟
1.战国是一个时间段。
2.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3.编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
4. 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5.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Ⅶ 战国编钟
(1) 闻名于世的65件编钟,出土时分三层悬挂在钟架上,最大的一件甬钟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全套编钟总重量2567公斤。编钟上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每钟双音并呈和谐的大小三度关系,其音阶相当于现代国际上通用的C大调。中层编钟共有三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音域宽广,音色优美,且有变化音,能旋宫转调,演奏中外歌曲。凡有机会欣赏过的人,无不惊叹叫绝,赞誉它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这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齐的一套编钟,它的出现,将我国音乐史的某些部分的发现至少提前了400年。着名音乐家贺绿汀说:“曾侯乙编钟出土,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某些方面需要重新研究。”过去有些中外学者曾断言中国战国时期尚无七声音阶,中国音乐的十二律是从希腊传入的“舶来品”,曾侯乙编钟的出现,使这些“否定说”和“西来说”不攻自破.
(2)
1978年夏天,在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发现了战国早期曾国君王曾候乙墓,出土的随葬品有7000余件,其中一套拥有64件的编钟,总用铜量达5吨之多,设计精巧,铸造愧丽,出土时尚完整地悬挂在钟架上,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古今乐曲均能演奏,八鼓谐余韵绕梁令人惊叹叫绝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愧宝,被誉为" 世界第八奇迹"。1983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复制成功了28件编钟,演奏了《春江花月夜》等乐曲,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湖北省歌舞团演出了历史歌舞《编钟乐舞》,使观众听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美妙声音。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Ⅷ 为什么战国曾侯乙编钟能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因为战国曾侯乙编钟是当时我国青铜铸造技术的精湛之作,也是远远早于世界其他类似音乐乐器出现的时间,编钟已经拥有2400多年的历史。并且整套编钟的完整性和一钟双音的技术也是震撼世界的,这也让战国曾侯乙编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让世界的人们惊叹了,而曾侯乙编钟的意义更加深远。曾侯乙编钟的发现直接弥补了我国音乐史上的空缺,还有一直以为的七声音阶来源于欧洲的说法不攻自破,极大的影响了世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史。尤其是一钟双音的技艺对后世的震撼相当有影响力。还有编钟上的铭文总共高达3755个,并且每个编钟上都有铭文,铭文不仅仅标注了音律的名称,还能对应和其他国家的律调,可以说是精妙至极。同时也证实了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会使用七声音阶了,也打破了一直认为的十二音律是有古希腊流传来的说法,可以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意义非凡。
Ⅸ 如右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这套编
因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在敲击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时,扁圆钟振动快慢不同,故每个钟的发声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