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帅哥图片 > 李北海晴高清图片

李北海晴高清图片

发布时间:2022-09-24 15:18:46

A. 行草书法作品赏析

行草,介于行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和书法风格,可以说是行书的草化或草书的行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刻板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行草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行草书法作品欣赏

行草书法作品图片4

汉末新书体行书

行书在汉末是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书体,在当时并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草书、楷书到了王羲之手中才形成最完美的艺术。行书也不例外,它在王羲之手中将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可见王羲之被奉为“书圣”是当之无愧的。而且,王羲之的行书在他本人各体之中也是排在首位的。

王羲之的行书从刘德升、钟繇一脉传来,并被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但他留下的真迹不多,多是后人所摹。其行书帖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圣教序》等。其中,《兰亭序》为王羲之行书作品中最突出的代表,被历代称为天下行书第一。

王献之也极擅行书,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鸭头九帖》、《新妇地黄汤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清代干隆帝极珍爱此帖,将其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同藏于养心殿书房,并称此处为“三希堂”。所谓“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宝。该帖是存世最早的行书着名墨迹真本,极为珍贵。其中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列为“三希之首”。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尤喜行书,且酷爱王羲之的行书。唐太宗的提倡,更加稳定了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二王体系的行书,可谓笼罩了整个唐代,成为一代风范。唐太宗本人也是行书的高手,他的代表作品《温泉铭》就是学习二王的典范。此碑也是第一块将行书运用到碑版上来的刻石,在行书史上是一大飞跃,为行书开辟了新的领域。盛唐时还出现了一位书法大家,其将二王行书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个人就是李北海。他在继承二王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点,创立了行楷一路。所谓“行楷”就是指在楷书的笔画中融会行书的笔意,在行书的结构中又吸收了楷书成分。这种字虽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过尝试,但到李北海笔下才真正达到成熟和统一。当时的李阳冰称赞他为“书中仙手”。

唐代杰出的书法家颜真卿,不仅楷书艺术博大精深,而且在行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他的行书雄健刚强、气势磅礴,不追求雕琢之气,却渗透着他那刚正的性格和豪放炽热的情感。其着名行书作品有:《祭侄稿》、《争座位帖》、《刘中使帖》等,字体挺拔、气骨情真,为历代书家所颂。宋代米芾称《争座位帖》为颜书第一,元人鲜于枢把《祭侄稿》评为天下第二行书,还有人将此帖同王羲之的《兰亭序》并列为世之“双璧”。

到了宋代,行书出现了新的面目。书法家往往借助书法来表现个人的学识、个性和抱负,所以古人评价宋人的书法时说“宋人尚意”。能代表宋代风格当然首推“宋四家”,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B. 吟诗作赋唱词怎么

吟诗作赋相逢心自明,把酒言欢泼墨写前程。

万户欢声歌盛世,笑语话前程,明晨又是神州聚众英。

佳节月儿明,离多梦不成,把酒言欢何处是前程。

喜气盈,耀心明,欢声笑语前程路不平。

欢声笑语迎春到,锦绣前程万里遥,明岁桃花携手聚今朝。

路不平,笑语踏歌行,人生难得知音聚,把酒临风月更明。

花开又一春,今朝喜聚酒三巡,欢声笑语前程万象新。

天涯海角聚群英,网络相逢心自明,把酒言欢歌盛世,挥毫泼墨写前程。

欢声传耳畔,前程锦绣世事难如意,聚散离合总是愁。

前程路,把酒言欢故土情,离多人易老,天涯海角月常明。

月落乌啼夜未明,天涯海角聚群英,欢声笑语传千里,锦绣前程路不平。

四海为家聚一堂,明窗净几读华章,欢声笑语前程路正长。

相思两地欢,前程万里此去无多路,只盼来生再聚缘。

抱枕眠,明朝又是一年前,窗外风吹雪,坐看庭中雨打莲。

春意阑,吹醒梦中眠,梨花带雨纷飞落,一夜听声满树寒。

把盏黄昏听暮鼓,雨打任飘零,三更梦醒明朝再会卿。

雨打风吹独坐听鸣蝉,夜深人静明朝再续缘。

挑灯夜不眠,又是艳阳天,卧听窗外庭前雨打莲。

何处觅娉婷,夜半难眠梦不成,雨打芭蕉独坐听秋声。

弹有泪,落无声,难眠最是明朝又一程。

不可寻,醉花阴,风吹雨打蛙声唱到今。

到客船,吹雨入窗前,不眠辗转难成寐,只盼明朝早日还。

江村水拍天,卧听檐溜滴阶前,不眠又是明朝可泊船。

夜半钟声伴客眠,又是一年前,忽听窗外梅花落满天。

明朝何处觅芳踪,夜半难眠思万重,雨打芭蕉窗外几声钟。

听鸟语,君来有雨洗尘埃,不觉天将晚,且待明朝共举杯。

我欲乘风抱月眠,明朝又是艳阳天,听君一曲春江水,雨打桃花落满船。

昨夜听君带雨到窗前,三更辗转明朝再续缘。

风吹四十年,听君一曲梦醒难眠夜,只盼明朝再续缘。

星辰伴我眠,旭日照窗前,忽听一阵芭蕉落枕边。

艳阳天,无眠独自怜,雨打芭蕉人不寐,卧听窗外水潺湲。

听竹吟风自在仙,雾散雨绵延,闲眠不觉明朝又一年。

夜已深,卧听窗外落花吟,辗转难成梦,何日明朝再遇君。

一枕黄粱梦不眠,明朝又是艳阳天,卧听窗外庭前雨打莲。

人间正道云天一纸书,练达何须自可辨贤愚。

啼月夜,落花时,霜天晓角依稀雪满枝。

并蒂水中央,蜻蜓戏浅塘,叶底鸳鸯拂面舞霓裳。

展翅戏荷塘,水上鸳鸯翩跹花下舞,青蛙鼓噪叶中藏。

漫舞碧波间,翠叶红花映眼帘,水上鸳鸯点破彩云天。

一池碧水映蓝天,几只蜻蜓立岸边,叶上露珠轻点缀,花间蝴蝶舞蹁跹。

清波里,水上鸳鸯戏浅滩,随风轻漫舞,荷花叶底露珠圆。

风吹柳絮翩跹舞,雨打芭蕉叶上珠,水涨池塘鱼跃起,蜻蜓点缀小荷出。

池水层叠皱,雨打蜻蜓点翠微,叶底蛙鸣蝶舞影相随。

蜻蜓点破芙蓉别样红,翠盖摇风映日叶葱茏。

叶影随风去,燕舞莺歌山青人欲醉,蜻蜓点缀百花开。

婆娑舞翠澜,碧叶映蓝天,小舟荡漾蜻蜓立岸边。

水碧天蓝映艳阳,蜻蜓展翅戏荷塘,风吹叶动蜂飞采蜜忙。

戏浅滩,碧云间,风吹杨柳鱼儿自在闲。

雨打枯枝败叶残,落瓣舞翩跹,花开水逝蜻蜓立岸边。

舞霓裳,叶茂自芬芳,芙蓉出水清香溢,惹得蜻蜓吻脸庞。

雪融水暖蜻蜓戏莲台,风吹叶动彩云舞徘徊。

叶底黄鹂鸣翠柳,紫燕舞春风,桃花潭水蜻蜓立草丛。

漫舞天地白,千枝叶飘来,江水悠然点破镜中开。

水渐寒,碧波澜,风吹败叶花香梦里欢。

飞燕蜻蜓穿绿柳,游鱼水鸟戏清波,轻歌曼舞枝繁景致多。

杨柳枝,燕舞正当时,春风吹皱一池水,惹得蜻蜓飞入诗。

寒天飞絮乱,风吹败叶落花残,冰封水冻蜻蜓立顶端。

水碧天蓝映日光,蜻蜓展翅戏荷塘,风吹叶动蛙声起,蝶舞蜂飞采蜜忙。

荷叶层叠翠,雨打芭蕉鸳鸯交颈戏,蜻蜓点缀碧波间。

暖风微,柳絮纷飞扑客衣,梨花千树白,烟笼芳草万山霏。

一夜西风吹客衣,天涯万里雁声微,霏红落叶随流水,雨打芭蕉人未归。

雨霁云开日色晖,清风拂面柳烟霏,微波荡漾轻香燕子衣。

萧瑟暮云霏,雨打梧桐微寒人迹少,空山寂寞客单衣。

雁声微,落叶飘零满客衣,芭蕉人不寐,一帘幽梦入烟霏。

着单衣,风微燕子飞,山色空蒙霏细腻,江声浩荡雨斜稀。

秋风萧瑟雨纷飞,飘零满地霏,小径微寒影只盼君归。

江南三月天晴燕子归,小径微寒满地落春衣。

春事已全微,飘零满客衣,雨过池塘如雪乱纷霏。

春风拂我衣,桃花落尽柳丝微,江南烟水相思带雨飞。

雨纷飞,烟柳霏,微信传来化作泪沾衣。

雪霏飞,带雨吹,小径微寒寂寞鸟衣稀。

青微湿,荷衣翠欲流,雨过天晴山更好,烟霏雾霭锁重楼。

萧瑟拂人衣,落叶飘零暮色微,霏雾朦胧西下雨纷飞。

雨打芭蕉夜幕垂,杨柳絮霏飞,微寒入骨思君泪湿衣。

夜色朦胧月影微,清风拂面透薄衣,忽闻窗外故人入梦霏。

白袷衣,江南烟景入眸微,湿处春将老,疏雨来时燕未归。

雨余山色翠成围,一径松风散夕霏,幽鸟声中微月上,满身清露湿人衣。

九重天上云开见紫薇,微信传来送暖换新衣。

三月暖风微,杨柳依稀芭蕉声渐远,一帘春暮落花霏。

料峭透单衣,风微燕子飞,细柳霏烟带雨湿罗帏。

雨纷飞,春风化雪霏,小径微寒人迹少,桃花落尽换新衣。

缥缈烟霏迷旧梦,雨色洗新愁,微寒料峭还乡志未休。

一梦中,东君不与百花同,未许春归去,笔下方遒万点红。

昨夜东君入梦中,风流不与旧时同,方遒劲笔丹青绘彩虹。

春心未老方遒气自嘉,莫道风流送我到天涯。

意方遒,未肯休,自古风流不与周郎谋。

风流第一州,着意写春秋,青山未老方遒韵更悠。

泼墨意方遒,笔走龙蛇风流多少事,东君一笑解千愁。

着意染枝头,万种风流一望收,笔走方遒未竟写温柔。

梅蕊未开先烂漫,柳丝才动便方遒,风流太守今何在,只有东君不肯留

C. 中国古代有哪些书法家

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历代以来较为着名的有蔡邕、张芝、王羲之、颜真卿等。

蔡邕、张芝均为汉代书法家,东汉是书法艺术的繁荣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着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着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颜真卿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D. 书法史上的“父子书法家”是谁

书法,作为中国的一门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已传承两千多年,兴盛不败。在这个传承过程中,有诸多“父子书法家更为中国书法史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书法史上的“父子书法家”!

一、东晋“二王”

父亲王羲之&儿子王献之

父亲: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其书法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子王献之,也是影响深远的大书法家,合称“二王”。王羲之书法如下:

他们的书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E. 关于大明湖畔的诗句

1. 描写“大明湖畔”的诗句有哪些

1、《趵突泉诗》

(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虞东海枯。

云雾蒸润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水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2、《大明湖》(唐)杜甫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3、《趵突泉》

(宋)曾巩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尝早,润泽春茶味更真。

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层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4、《明湖曲》

余正酉

东风吹皱波粼粼,芦牙界破明湖春。风定湖光作明镜,群峰倒插青嶙峋。

5、《环波亭》

苏辙

凫鸥聚散湖光净,鱼鲨浮沉瓦影凉。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6、白居易

“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杨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

7、赵孟頫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8、蒲松龄

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大明湖畔:

现在哪个湖在中国最红?显然是济南的大明湖。不信去网上看看,遍地都是“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吗”的句式。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也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它位于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大明湖是一个由城内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面积甚大,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市区诸泉在此汇聚后,经北水门流入小清河。

译文

1、泺水之源在此,可谓天下皆无,

平地涌出波涛,就如白玉之壶。

虚谷长久喷涌,耽心元气泄尽,

即使大旱年景,不怕东海干枯。

云雾蒸腾而去,滋润着华不注,

波澜声声而起,震撼了大明湖。

时时来到泉上,濯洗满身尘土,

仿佛冰雪满怀,使人性情脱俗。

作者: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2. 描写大明湖的名言、名句或诗句都行最好是今天给我谢谢啦

虽然家住济南,但因为自己的心情太过于平静,很少走进济南的山,很少亲近济南的泉,也很少去感受湖里的云烟.近日,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后,忽然想风庸附雅,也去荷塘边走一走,看一看.于是,在立秋的那天,我走进了多年未曾谋面的大明湖. “倒影摇青嶂,澄波映画楼”.走进大明湖,澄碧的水波荡漾着亭榭楼台,拂疏的花木清幽了幽径回廊,沿湖的垂柳摇曳着曲桥流水,荡波的小舟划破了佛山倒影,跳波的鱼儿跃起了海佑的神秘,掠水的鸢鸟飞出了名士的传奇. 那白如雪、红似霞的十顷荷花,穿越了秦汉的明月,依然“出淤泥而不染”,飞掠了六朝的时光,依旧“濯清涟而不妖”;她栉唐时风依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沐宋时雨依旧“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她承恩于风流皇帝的扇面之上,争渡于文人骚客的重重青盖之下,跃然于丹青妙手的水墨之中,演绎了生命的情愫,洋溢了华彩的诗章,滋润了每一颗钟爱清荷的心灵. 我没有来得及亲近岸边的绿柳,也没有在遐园里停留,径直穿过杨柳垂荫的铁翁祠,解下游船的缆绳,跳上泛湖的小舟,拔开缕缕柳丝,划向了荷丛深处. 清波翠盖的湖面上,满是田田的叶子,叶子高低层叠,大小不同,有的出水很高,如娇阳下撑起的绿色遮阳伞;有的出水很低,湖面上漂浮着的大大小小的玉盘;有的欲展还卷,犹如含羞的少女半遮着容颜;有的迎风招展,宛似临风的少男在不经意间挺直了腰板……在层层叠翠的叶子中间,一朵朵荷花挺立着粉色的嫣然:有的如出浴的红粉佳人,羞羞答答地躲在叶子的后面;有的调皮地歪着小脑袋,半露着妩媚的小脸,似乎在同我一道欣赏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一阵风儿吹过,但见绿叶迎风弄资,红荷穿破碧波,那吐艳的花瓣,弹出了嫩黄的蕊丝儿,仿佛在吐露着荷的语言,荷的芬芳,还有荷的清丽,荷的纯朴,荷的高洁,给人一种灵性的豁然. 我拔开缥缈的轻烟,泛舟于绿荷深处,那掠水的鸢鸟,忽隐忽现,划破了寂静的湖面;那穿梭的鱼儿,清闲散淡,嬉戏于玉立的清荷之边;那错落的荷叶,碧绿如染,扶摇在浩渺的湖波之上,招展着“掉拂荷珠碎却圆”的轻灵雅淡.映日的荷花,映衬着湖畔的绿柳,与佛山倒影一起,勾勒着一城的美景. 我采撷一只白荷,“惊起一滩鸥鹭”,采撷一只红荷,“紫荷香里听泉声”,在浓郁的荷香气息中,物我两忘,与碧水清荷融为了一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赞美的是济南大明湖的美景.五一长假,我们一家来到了大明湖游玩,果然,大明湖真是旅游胜地啊!刚进入大明湖景区,湖畔的柳树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柳树在微风中舞蹈,小手轻轻地抚摸着湖面,像一位圣洁的女神.在湖心,一片片荷叶浮在水清见底的湖面上.恍惚中,我都分不清我们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了.可惜我们来早了点儿,不然就可以看到“四面荷花三面柳”的美景了.走进一点,就来到了大明湖畔.湖畔早已种上各种植物,映在了清澈如镜的大明湖上,好像一个个小姑娘在对着湖水梳妆打扮呢!湖水碧绿碧绿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明亮得如一块淡绿色的绸缎.柳丝轻摇,微波荡漾,让人看了陶醉其中.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又一处美丽的景点——汇波楼.汇波楼为两层城楼式建筑,登上城楼,往南看是大明湖美景.红墙绿瓦绿树,构成了一幅丹青高手也难以描摹的风景画.再往前走,便到了大明湖公园的重要景点之一——铁公祠.铁公祠前面可以看到大明湖全景.我迫不及待地走上前,想好好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从铁公祠那儿往下看,整个大明湖尽收眼底:大明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小鱼在嬉戏,水草在跳舞;大明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人们感觉不到水在流动;大明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它是一块无暇的珍贵的绿宝石.大明湖真美啊!令我们流连.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再来大明湖。

3. 有关大明湖畔的诗句,或者出现在《还珠格格》里的也可以

1、《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唐代杜甫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译文:历下亭是齐地最古老的亭兮,济南是名土辈出的地方。云山磅礴已令人生发诗兴,美人陪饮更令人对酒高歌。修长的竹林清爽无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凉。这里的景物蕴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红日西沉,宴会将散,无可奈何。

2、《明湖曲》——清代余正酉

东风吹皱波粼粼,芦牙界破明湖春。

风定湖光作明镜,群峰倒插青嶙峋。

译文:和煦的东风吹皱明湖湖面,微波粼粼,芦苇的新芽告诉人们明湖的春天来了。风停之后,湖面光滑的好似明镜一般,周围群峰翠绿,峰峦嶙峋倒映在一汪湖水之中。

3、《还珠格格》——当代琼瑶

雨后荷花承恩露, 满城春色映朝阳。

大明湖上风光好, 泰岳峰高圣泽长。

译文:雨后的荷花刚刚接受了雨露,满城的春天风光都照映着太阳。大明湖上的风景很好,泰山的山峰很高,帝王的恩泽长久。

4、《泛舟大明湖》——元代元好问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弯,天公掷下半玉环。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

译文:看水中山之倒影更加好,苍烟簇山,其水影别有风采,但收不起来。山从阳丘绵延西来,如一湾青翠。就好像天公扔下的半圆弧形。从绣江到大明湖的行程时间很短,一杯酒的时间就到了。

5、《千佛山》——清代翁方纲

历亭遥望处,寤寐倚栏情。

译文:站在千佛山遥望大明湖中的历下亭,山水相依,湖城互绕,美不胜收,日日夜夜都想依着栏杆欣赏这美景。

4. 描写大明湖的诗句有哪些

1.《临江仙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2.《菩萨蛮 题李溉之词卷》

年代: 元 作者: 王沂

大明湖上秋容暮。风烟杖屦时来去。说与病维摩。可人秋水呵。自书盘谷序。和了停云句。把酒为君歌。济南名士多。

3.《珍珠泉》

年代: 清 作者: 干隆

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

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

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

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

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

几曲绕琼房,一泓映绮疏。

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

圆流有灵孕,颗颗旋相于。

乍如历海峤,鲛人捧出余,

又如对溟渤,三五显方诸。

作霖仰尧题,泽物留神谟,

我来值暮春,农夫正新畲。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

安得符圣言,远近均沾濡。

4.《泛舟大明湖》

年代: 元 作者: 元好问

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山从阳丘西来青一弯,天公掷下半玉环。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绣江眉睫间。

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风与秋露。

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

晚晴一赋画不成,枉着风标夸白鹭。

我时骖鸾追散仙,但见金支翠蕤相后先。

眼花耳热不称意,高唱吴歌叩两舷。

唤取樊川摇醉笔,风流聊与付他年。

5.《送程鹏翼赴山东运司经历》

年代: 元 作者: 柯九思

齐人富国书犹在,煮海为盐属县官。

千灶飘烟云树湿,万盘凝雪浪花干。

西曹儒雅声华旧,东郡司存礼数宽。

谈笑云霞公事了,大明湖上凭阑干。

5. 关于大明湖诗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芦雪,春色杨烟,鼓枻其中,如游香国”;

“鸥鹭点乎清波,萧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

杜甫“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蒲松龄“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百花台》“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

苏辙《环波亭》“凫鸥聚散湖光净,鱼鲨浮沉瓦影凉。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赵孟兆“云雾润蒸华不住,波涛声震大明湖”

郭沫若 “闻有芙蕖待秋月,已看杨柳化鹅雏。 济南民众超名士,历下楼台胜古都。 我欲举杯邀杜李,问今佳兴复何如?”

6. 关于大明湖的诗句,比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除外)

1、唐诗人杜甫曾两次来济南游历与书法家李邕宴饮于历下亭。留下了“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的诗句。

2、久居大明湖的蒲松龄曾留下了非常着名的诗句:”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写出了当年大明湖畔的这种非常景观

3、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4、《百花台》最为有名:“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挟全家与友人登上采莲舟,于清风明月间荡舟湖上,把酒临风,品荷赏月,是何等的风雅气概。

5、苏辙在齐州三年,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文,其中写大明湖的《环波亭》尤是上乘佳作:“凫鸥聚散湖光净,鱼鲨浮沉瓦影凉。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一首诗,把大明湖的旖旎风光和沁人心脾的闲适清凉描写得淋漓尽致。

7. 描写秋天大明湖畔诗词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萚:飘落的枯叶。

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漂:同“飘”,吹。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诗经·郑风·萚兮》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诗经·小雅·四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白露滋园菊,秋风落槐南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描写秋天大明湖畔诗词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萚:飘落的枯叶。

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漂:同“飘”,吹。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诗经·郑风·萚兮》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诗经·小雅·四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白露滋园菊,秋风落槐南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F. 行书的资料谁有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相传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时期的卫恒的《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可惜刘德升没有留下墨迹。 什么叫行书呢?简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行书在汉末是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书体,在当时,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上文讲过,草书、楷书到了王羲之手中才形成最完美的艺术。行书也不例外,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将王羲之奉为“书圣”是当之无愧的。王羲之的行书,在他本人各体之中也应排在首位。 王羲之的行书从刘德升、钟繇一脉传来,并把行书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但他留下的真迹不多,多是后人所摹。其行书帖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圣教序》等。其中,《兰亭序》为王羲之行书的最突出的代表,被历代称为天下行书第一。《兰亭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其好友谢安等12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祓禊”之会,饮酒赋诗,各抒情怀,汇为《禊帖》。王羲之满怀激情,笔走龙蛇,为本诗集写了序文,这就是光照千古的《兰亭序》。此帖表现了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用笔上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结体上变化多姿,匠心独运,文中20多中“之”字,7个“不”字,虽重复出现,却无雷同。章法上则疏密斜正,大小参差,敛放揖让,承接呼应,均极为奇谲。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可惜这件书林瑰宝,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 王献之亦极擅行书,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鸭头九帖》、《新妇地黄汤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鸭头九帖》也是王献之行书墨迹中的佼佼者。其用笔洒脱流利,与其他帖相比,此帖风格明显不同,极其雅逸,随意中书写,而神韵自得。《新妇地黄汤帖》及《廿九日帖》等也是王献之行书中的上乘之作。用笔秀劲飘洒,灵动宜人。在王氏一门书翰中,还有一件弥足珍贵的墨迹,就是王珣的《后远帖》。珣为羲之侄,其书法遒丽峭劲,潇洒流畅,“东晋风流,宛然在眼”。清代干隆帝极珍爱此帖,将其与羲之《快雪时晴帖》、献之《中秋帖》同藏于养心殿书房,并称此处为“三希堂”。所谓“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宝。该帖是存世最早的行书着名墨迹真本,极是珍贵。其中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列为“三希之首”。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尤喜行书,他酷爱王羲之的行书。由于唐太宗的提倡,更加稳定了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二王体系的行书,笼罩了整个唐代,成为一代风范。他本人也是行书的高手,他的代表作品《温泉铭》,就是学习二王典范。此碑也是第一块将行书运用到碑版上来的刻石。这在行书史上是一大飞跃;也为行书开辟了新的领域。盛唐时,出现了一位书法大家,他将二王行书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就是李北海。 李北海,名邕,字泰和,因任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他在继承二王同时,发挥自己的特点,创立了行楷一路,所谓的“行楷”就是指在楷书的笔画中溶会行书的笔意,在行书的结构中又吸收了楷书成分。这种字虽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过试尝,但到李北海笔下才真正成熟和统一。当时的李阳冰称赞他为“书中仙手”。 李北海一生写字甚勤,有人说他平生书碑有八百多块,许多名碑都自书自刻。传世作品有《麓山寺碑》、《云麾将军李秀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法华寺碑》、《东林寺碑》、《叶有道碑》等等。其中《麓山寺碑》最见风神。 此碑刻者托名黄仙鹤,其实就是李北海自己刻的。后人称此碑“三绝”:文绝、书绝、刻绝。 唐代杰出的书法家颜真卿,不仅楷书艺术博大精深,而且在行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他的行书雄健刚强、气势磅礴,不追求雕琢之气,而渗透他那刚正的性格、豪放炽热的情感。其着名行书作品有《祭侄稿》、《争座位帖》、《刘中使帖》等。字体挺拔、气骨情真,为历代书家所颂。宋代米芾号称《争座位帖》为颜书第一。元人鲜于枢把《祭侄稿》评为天下第二行书,有人将此帖同王羲之《兰亭序》并列为世之“双璧”。 行书到了宋代,出现了新的面目。书法家往往借助书法来表现个人的学识、个性和怀抱。所以古人评及宋人书法说“宋人尚意”。能代表宋代风格要推举“宋四家”。宋四家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学识渊博,在古文、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都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天才。他在书法上主张师化自然,所以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天真烂漫之气。代表作品有:《天际乌云帖》、《寒食帖》、《赤壁赋》、《杜甫桤木诗帖》等等。以《寒食帖》为世人所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他出自苏轼之门,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也具备多方才能,他的书法追求迭宕态势,他的字“中宫敛结,长笔四展”。特点是中部较紧实缜密,外围较开拓宽博。代表作品有:《松风阁诗》、《幽兰赋》等。 米芾,字符章,他的号很多,常见有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他在书法上的造诣,应居宋四家之首,最善临古,据说传世二王墨迹,不少是他摹制的。代表作品有:《蜀素帖》、《苕溪帖》、《方圆庵记》等;其中《蜀素帖》最能代表其风格。全篇气韵高古,奔放潇洒,结字奇伟,翩翩若飞,用笔凌厉痛快,有人将它奉为“宋代第一行书”并非虚誉。 蔡襄,字君谟,他的行书主要以平和蕴藉见称,宗法颜真卿、虞世南,清秀圆润之中带有一种妍丽之质。米芾评他的书法说:“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繁华。”代表作品有:《蔡襄自书诗帖》、《谢郎帖》、《离都帖》等。 行书在元朝,如同楷书一样,还是要首推赵孟頫。赵孟頫的行书,一扫两宋书坛。,独标晋唐风神。他对《兰亭序》深有研究,他的临本可入晋唐之室,他也深得李北海之神髓。无论知书与否,见到赵孟兆页的行书,无不称绝。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十三跋》、《净土祠》、《洛神赋》、《中峰和尚寺》、《心经》等等,我们可举《心经》以瞻其风彩,此帖是他中年的作品,流丽娟秀,字字可爱。 明代文征明以行书见长,他的行书作品主要有《文信国诗》、《满江红》、《赤壁赋》、《行书心经》、《滕王阁序》等。其行书用笔,法度精严,极少失度现象,中、侧锋运用自然得当,深得笔势劲健之妙。 明代董其昌,最为世人所推崇的,是他的行书。他的行书,灵秀天然,少有雕琢;墨色清润闲淡;结字奇宕潇洒,章法宽绰而不凋疏。董其昌的行书传世甚多,代表作有《书宋词册》等。 清代的傅山、王铎、郑板桥、何绍基都是行书大家。傅山行书圆转自如,天真烂漫;王铎的行书气势连贯,节奏强烈;郑板桥的行书隶、楷参半,间行、间草。何绍基的行书宗法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和《裴将军诗》,卓然自成一家,世有“何全之说”。

G. 古代八大书法家有谁,朝代,作品

秦代
春秋战国时期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着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 ,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 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两汉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着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邕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 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
中国书法汉字的书写法则,包括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和风格等。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着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着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 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章草,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三国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两晋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简牍 为多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 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代表作" 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北朝碑刻书法,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字文》。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异之处 如论南北两派之代表作,则是南梁《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可谓南北双星,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隋代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了中国,隋朝和之后的唐朝都是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前启后之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 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
2、峻严方饬 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
3、深厚圆劲 如《信行禅师塔铭》等 。
4、秀朗细挺 如《龙藏寺碑》等。
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
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着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 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的“二王颜柳”余韵。
颜真卿像
柳公权说过:“心正则笔正,笔正则写出好字。”
隋唐五代书法总结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兼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熹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 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 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期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 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墀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 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认是天资极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己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 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 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H. 各个朝代着名的书法家是谁呢

中国历史十大书法家(最有代表性,按时间顺序排名)

钟繇
王羲之
褚遂良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怀素
米芾
赵孟頫
董其昌

历史上的女书法家:

王羲之的草、楷、行书,千古景仰。他的老师是东晋着名的女书法家,姓卫、名铄,人称卫夫人。卫夫人学习王国时钟繇的书法,达到了升堂入室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小楷。其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

在卫夫人之前,还有一位女书法家。她就是以《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等驰名的东汉末年的女诗人蔡文姬。她名叫琰,文姬是她的字。她父亲蔡邕,在文学和书法上造诣很深。蔡文姬继承家学,在书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唐、宋、元、明,也出现不少女书法家。唐代的女书法家有吴采鸾、薛涛、武则天。吴采鸾所书小楷,很有钟繇、王羲之的笔意,遒劲古雅,可与卫夫人媲美。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武则天书写草体,书法婉约。宋代女书法家有朱淑真,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管道升是元代女书法家。字仲姬,她是赵孟俯的妻子,赵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工书善画,书法为元代宗师。

管道升刚嫁给赵孟俯的时候,她的书法比丈夫还好,后来赵孟俯迎头赶上了,并超过了妻子。管道升写的《梅花》赋小楷,清丽幽闲。

魏晋南北朝:曹操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王徽之 索靖 卫恒 卫夫人 谢安 王珣 薄绍之 萧思话 萧衍 王荟 王僧虔 王志 王慈 羊欣

隋唐五代 : 智永 贺知章 张旭 欧阳询 褚遂良 颜真卿 李邕 徐浩 怀素 孙过庭 柳公权 杨凝式

宋辽金: 李建中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蔡京 欧阳修 林逋 赵佶 薛绍彭 白玉蟾 朱熹 张即之 吴琚 文天祥
元代 赵孟頫 杨维桢 鲜于枢 倪瓒 邓文原 康里巎巎 饶介 冯子振 张雨 柯九思

明代: 董其昌 王铎 文征明 祝允明 徐渭 王宠 张瑞图 黄道周 倪元璐 陈淳 陈献章 陈继儒 陈洪绶 憨山 蔡羽 唐寅 米万钟 莫是龙 沈度 沈粲 宋克 孙慎行 释担当 文彭 解缙 邢侗 姚绶 张弼

清代: 傅山 八大山人 伊秉绶 金农 邓石如 何绍基 吴昌硕 顾炎武 石涛 宋曹 查士标 郑簠 包世臣 巴慰祖 陈鸿寿 铁保 莫友芝 张照 周亮工 高凤翰 郑燮 汪士慎 李鱓 黄慎 梁巘 刘墉 王文治 钱沣 万经 龚贤 丁敬 黄易 赵之谦 翁同龢 翁方纲 吴让之 徐三庚 吴大徵 沈曾植 曾国藩 张裕钊 俞樾 杨守敬 姚鼐 蒲华 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中国历史上的三位奸臣书法家

蔡京、秦桧、严嵩虽堪称书法大家,但因他们的奸邪而被废字,

故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极少。

蔡京,福建人,为宋徽宗时的“六贼”之首,他与内廷供奉官

童贯相互勾结,要挟宋徽宗,将大宋王朝推向灾难的深渊。蔡京的

书法自成一格,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当时

“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后人恶其奸邪,易以蔡襄。

秦桧,江苏人,他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坚持投降,是南宋宋

徽宗时有名的奸臣。他为状元出身,博学多才,书法颇有造诣,在

仿照徽宗赵佶“瘦金体”字体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工整划一、

简便易学独特字体,用来书写奏折,乃至了宋徽宗下令全国统一按

秦桧的范本字体来书写公文。这种字体逐渐演变为印刷用的“宋体”

严嵩,江西人,25岁殿试中二甲进士,书法功底深厚。后来结

党营私,残害忠良,最终落得削籍为民,家产尽抄,其家产共抄得

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

据传,清代京城顺天府乡试的贡院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

是大奸臣严蒿所书,干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

大字,他自己也书写数遍,但他觉得自己的御笔和其他人所写的字,

都不如严嵩,只好作罢,依然让奸臣严嵩的字高高悬挂。

书法介绍

书法是我国历史悠久而又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以汉字特有的线条和书写规律,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笔法、章法和笔势,反映人们的气质、情趣和审美理想。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美化书写形成,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在传统文化中居有极为尊崇的地位,受到中国人民普遍的喜爱,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书法艺术的形成

从书写文字中发展起来的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器皿上,有一些刻写的符号,与甲骨文近似,商代的甲骨文已是成熟的汉字,在早期、中期、晚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反映出熟练的技巧和一定的审美追求,已具有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线条富有变化,排列有明显的工整化趋势。战国青铜器铭文具有浓烈的装饰风格,但直到此时,文字还是作为交流的工具,古典文献记载表明,人们还不曾把文字的线条结构与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秦统一后,整理文字,删除异体,创制小篆,富有装饰风格,但小篆从未得到普遍使用。直到汉代隶书的成熟,使汉字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东汉时人们学习书法巍然成风,出现了论述书法功能的专着如蔡邕的《笔论》,书法才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也有人依据元代刘因在《荆川裨编》中的记述:"字画之工拙,先秦不以为事……魏晋以来,其学始盛,自天子、大臣处士,往往以能书为名,变态百出,法度备具,遂为专门之学。"认为魏晋是书法艺术的形成期。这在学术界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甲骨文书法

这是商人用刀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已具有书法艺术的某些要素。在商代三百年间,早期笔力雄放,中期笔锋疏朗,后期蝇头小楷"的风格。

?金文书法

商周战国时代刻有在钟鼎等铜器,兵器上的铭文,包括在钱币上铸刻的文字,统称为金文。这是文字书写中自觉追求艺术美的开始,使文字美与铜器的装饰花纹浑然一体,铭文多为圆笔,突出流动的曲线美。

?秦代书法

秦代的书作以《石鼓文》最有代表性,这是唐初在陕西凤翔出土的十块刻石,每块高约三尺,直径二尺许,四周刻有文字,记述秦国君游猎的盛况,原文七百余字,现存二百余字。字体为用笔圆转的大篆,排列工整,为当时通行的馆阁书。秦统一六国后,划一文字,以河西文字为基础,削繁就简,制作小篆,通行全国。 1975年湖北云梦秦简的发掘,说明隶书已经在秦代兴起,隶书直线方折,较篆书曲线圆转,较易书写。

?两汉书法

汉代的书艺以隶书为大宗,擅长写隶书的令史,称为"史书令史",所以汉代人称隶书又叫"史书",除了少数刻石和符玺、印信还沿用篆书外,隶书已成为汉代通行的文字。由于使用和审美的要求,在形体上产生"八分"。在书法史上形成独具一格的汉隶。汉隶的进一步发展,到东汉末又有了"侧"(点)、"掠"(长撇)、 "趯"(直钩)、"啄"(短撇),结构上更趋于严整,并逐步形成了正楷,即所谓"今隶"。东汉时形成各种流派,如以正势结体的方正派;用笔劲直的劲直派;用毫端书写的纤劲派;顿挫飞扬的华美派;用笔平放的平展派;刚柔精劲的秀劲派;字大厚重的雄放派;飘拂有致的恬逸派等各种风格,琳琅满目,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书法的喜好和书法艺术的繁荣。

?魏晋书法

魏晋书法承汉代书法的坚实基础,又有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晋代的书法,可与唐诗、宋诗、元曲相提并论,一百五十多年间,书家近二百人,可谓书法艺术的顶峰。着名的魏碑,用笔和结构都有新的创造,书写豪放奇伟,生动活泼,明显地表现了从隶书到楷书的递变。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崭新风格,达到了平和自然,潇洒隽永的境界。《兰亭序》直抒胸臆,跌宕奔放,成为最杰出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隋唐书法

隋唐书法伴随碑书的复兴,又一次出现新的高涨。表现在艺术上追求刚健雄强之美,一改东晋南朝平和柔媚的风韵,形成唐代书法的特色。着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书体,结构平正精密;草书大家张旭,笔势奇伟飞动;颜真卿的正书,矫健雄伟;柳公权的用笔秀丽劲媚;怀素的"狂草"气度恢弘,他们都在书法史上开创了新的境界,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宋代书法

宋代书法与魏晋、唐代相比缺乏鲜明的特色,这是由于帖学盛行,书家囿于守成的结果。元丰年间,着名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提倡屏除帖学以后才有所振兴,宋代书法更偏重"意"的自由发挥,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这就突破某些僵化的格式,越出前人的樊篱,出现了一些精品。

?元明清书法

元明清三代的书法基本上沿着魏晋唐宋的风格发展,书家众多,个人成就也有超过前人的,但没有出现开创性的大书家。元明清的书法已无法超过晋唐。

历代书法家(东晋)--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着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他的《兰亭序》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纯出与自然。是王羲之的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历代书法家(唐朝)--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虞世南说他 “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 》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着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

历代书法家(唐朝)--颜真卿

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东方朔画赞》《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祭侄文稿》《 中兴颂 麻姑仙坛记》 《颜家庙碑》《 争座位稿 自书告身 》等皆为其名作。
《祭侄文稿》颜真卿行书墨迹。 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 “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历代书法家(唐朝)--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 耀县)人。元和初进士,历仕校书郎、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他生活在中堂时期,历穆、敬、文宗三朝,此时,唐代书法改革运动基本高成,时代赋予柳公权的使命不是开拓而是守成,柳公权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用创造精神承接颜鲁公的成就,取得“颜筋柳骨”的历史论顶,为唐代书风建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 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

历代书法家(宋)--黄庭坚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着,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 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我们看他的《花气诗》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请上座帖》“笔势飘动隽逸”更是稀世佳作。

历代书法家(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书法萧散简远,深得晋宋间人用笔之妙,常为土大大所仿效。 《椤严经旨要》卷,纸本,纵29.9厘米,正书,凡二接,经文计七十二行,行二十三至三十六字不等。《椤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王安石摘录其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从闻思修。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并无缭乱之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历代书法家(宋)--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着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 颜真卿, 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作。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历代书法家(宋)--赵孟頫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着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历代书法家(明)--唐寅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俯,更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故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历代书法家(清)--邓石如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淫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比较而言,他的行草书不如篆隶功力深厚,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里不再赘述。邓石如的篆刻艺术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留在古代篆刻里再和你一起探讨。

历代书法家(清)--吴昌硕

清末着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历代书法家(近代)--李叔同

李叔同,弘一大师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笔名和别号甚多,达250多个。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是我国着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画家之一,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其把诸多科门类集归一身,登峰造极,在中国五千 年的历史长河中是空前绝后的,并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是中国绚丽至 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更是一位旷世奇才,享誉世界。
李叔同自幼聪颖过人,五岁时丧父,从其母王氏习诵名诗格言。十岁时始读经史诸籍,后从 唐静岩、赵幼梅学诗词、书画 和篆刻。
李叔同先生的书法早已享誉近代中国书坛,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的一幅 字为无尚荣耀。李叔同书法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出家前,第二时期出家后.

I. 有关王屋山的诗句

1. 关于王屋山的诗句李白
关于王屋山的诗句李白 1.搜描写王屋山的诗词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年代:唐朝\代】

【诗文】: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逸兴满吴云,飘摇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喷壁洒素雪,空蒙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身着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儓拟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注释】:

原序: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2.白居易在王屋山的诗
提起秋天,人们总是容易感到寂寥、感伤或怀念~于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便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怀念起王屋山那漫山的红叶美景,以及在王屋山修道的好友杜录事。

红叶

到达王屋山的白居易看到王屋山上漫山遍野的深秋红叶,如火般燃烧,如花般绽放。情不自禁吟诗而出: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于是,白居易便邀请在王屋山修道的杜录事一同欣赏王屋山的红叶美景。

作诗

一行接一行的树,像排列有序的深红色帷帐;零乱飘落的树叶,像剪碎飘落的红色头巾。于是,一首和杜录事一起看红叶的诗便应景而出~

《和杜录事题红叶》唐代: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以上供参考。
3.李白的古诗300首
《全唐诗》第1卷002首〖饮马长城窟行〗第1卷003首〖执契静三边〗第1卷004首〖正日临朝〗第1卷005首〖幸武功庆善宫〗第1卷006首〖重幸武功〗第1卷007首〖经破薛举战地〗第1卷008首〖过旧宅二首〗第1卷009首〖还陕述怀〗第1卷010首〖入潼关〗第1卷011首〖于北平作〗第1卷012首〖辽城望月〗第1卷013首〖春日登陕州城楼俯眺原野回丹碧缀烟霞密翠斑红芳菲花柳即目川岫聊以命篇〗第1卷014首〖春日玄武门宴群臣〗第1卷015首〖登三台言志〗第1卷016首〖出猎〗第1卷017首〖冬狩〗第1卷018首〖春日望海〗第1卷019首〖临洛水〗第1卷020首〖望终南山〗第1卷021首〖元日〗第1卷022首〖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第1卷023首〖首春〗第1卷024首〖初晴落景〗第1卷025首〖初夏〗第1卷026首〖度秋〗第1卷027首〖仪鸾殿早秋〗第1卷028首〖秋日即目〗第1卷029首〖山阁晚秋〗第1卷030首〖秋暮言志〗第1卷031首〖喜雪〗第1卷032首〖秋日斅庾信体〗第1卷033首〖赋尚书〗第1卷034首〖咏司马彪续汉志〗第1卷035首〖咏风〗第1卷036首〖咏雨〗第1卷037首〖咏雪〗第1卷038首〖赋得夏首启节〗第1卷039首〖赋得白日半西山〗第1卷040首〖置酒坐飞阁〗第1卷041首〖采芙蓉〗第1卷042首〖赋得樱桃〗第1卷043首〖赋得李〗第1卷044首〖赋得浮桥〗第1卷045首〖谒并州大兴国寺诗〗第1卷046首〖咏兴国寺佛殿前幡〗第1卷047首〖望送魏征葬〗第1卷048首〖伤辽东战亡〗第1卷049首〖月晦〗第1卷050首〖秋日翠微宫〗第1卷051首〖初秋夜坐〗第1卷052首〖秋日二首〗第1卷053首〖冬宵各为四韵〗第1卷054首〖冬日临昆明池〗第1卷055首〖望雪〗第1卷056首〖守岁〗第1卷057首〖除夜〗第1卷058首〖咏雨〗第1卷059首〖赋得含峰云〗第1卷060首〖三层阁上置音声〗第1卷061首〖远山澄碧雾〗第1卷062首〖赋得花庭雾〗第1卷063首〖春池柳〗第1卷064首〖芳兰〗第1卷065首〖咏桃〗第1卷066首〖赋帘〗第1卷067首〖咏乌代陈师道〗第1卷068首〖咏饮马〗第1卷069首〖赋得残菊〗第1卷070首〖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第1卷071首〖琵琶〗第1卷072首〖宴中山〗第1卷073首〖饯中书侍郎来济〗第1卷074首〖于太原召侍臣赐宴守岁〗第1卷075首〖咏烛二首〗第1卷076首〖咏弓〗第1卷077首〖赋得早雁出云鸣〗第1卷078首〖赋得临池柳〗第1卷079首〖赋得临池竹〗第1卷080首〖赋得弱柳鸣秋蝉〗第1卷081首〖探得李〗第1卷082首〖咏小山〗第1卷083首〖赐萧瑀〗第1卷084首〖赐房玄龄〗第1卷085首〖辽东山夜临秋〗第1卷086首〖赐魏征诗〗第1卷087首〖两仪殿赋柏梁体〗第2卷001首〖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第2卷002首〖七夕宴悬圃二首〗第2卷003首〖过温汤〗第2卷004首〖九月九日〗第2卷005首〖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第2卷006首〖谒大慈恩寺〗第2卷007首〖守岁〗第2卷008首〖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第2卷009首〖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第2卷010首〖登骊山高顶寓目〗第2卷011首〖幸秦始皇陵〗第2卷012首〖立春日游苑迎春〗第2卷013首〖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第2卷014首〖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第2卷015首〖石淙〗第2卷016首〖石淙〗第3卷001首〖过晋阳宫〗第3卷002首〖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第3卷003首〖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第3卷004首〖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第3卷005首〖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第3卷006首〖送李邕之任滑台〗第3卷007首〖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第3卷008首〖温汤对雪〗第3卷009首〖登蒲州逍遥楼〗第3卷010首〖经河上公庙〗第3卷011首〖过王浚墓〗第3卷012首〖初入秦川路逢寒食〗第3卷013首〖春台望〗第3卷014首〖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第3卷015首〖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第3卷016首〖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第3卷017首〖惟此温泉是称愈疾岂予独受其福思与兆人共之乘暇巡游乃言其志〗第3卷018首〖旋师喜捷〗第3卷019首〖过老子庙〗第3卷020首〖途次陕州〗第3卷021首〖野次喜雪〗第3卷022首〖送贺知章归四明〗第3卷023首〖轩游宫十五夜〗第3卷024首〖观拔河俗戏〗第3卷025首〖同刘晃喜雨〗第3卷026首〖千秋节赐群臣镜〗第3卷027首〖赐道士邓紫阳〗第3卷028首〖幸蜀西至剑门〗第3卷029首〖答司马承祯上剑镜〗第3卷030首〖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第3卷031首〖送道士薛季昌还山〗第3卷032首〖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第3卷033首〖春日出苑游瞩〗第3卷034首〖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第3卷035首〖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第3卷036首〖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第3卷037首〖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第3卷038首〖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第3卷039首〖早度蒲津关〗第3卷040首〖途经华岳〗第3卷041首〖喜雪〗第3卷042首〖幸凤泉汤〗第3卷043首〖南出雀鼠谷答张说〗第3卷044首〖赐崔日知往潞州〗第3卷045首〖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
4.李白的朱颜,求诗词
《朱颜》

小洛盘中秋色色,

男武管华诞生生。

神到芳草瑞谜乐,

王子情深报美归。

俊俏杰裂终欢笑,

凯圣画发都是春。

(《朱颜》这首诗不是李白写的)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李白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这首诗是李白写的,诗中有“朱颜”两个字)
5.李白关于月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2、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5、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独漉篇》 6、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 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抚龚掂夹郾蝗淀伟丢连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9、我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游别》 10、扬兵猎月窟。

11、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2、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独不见》 13、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

——《避地司空原》 1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 15、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1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7、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 19、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 2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21、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夜泊牛渚怀古》 22、渌水净素月。

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

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十七首》 23、桃竹书筒绮绣文。

良工巧妙称绝群。灵心圆映三江月。

彩质叠成五色云。中藏宝诀峨嵋去。

千里提携长忆君。——《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 24、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观鱼潭》 25、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春怨》 26、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捣衣篇》 27、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

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游谢氏山亭》 28、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郢门秋怀 》 29、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 30、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月下独酌其四》 31、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32、沧江溯流归,白璧见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阴雪。——《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 33、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34、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月夜金陵怀古》 35、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6.李白在山东写的诗句
李白在居家东鲁、漫游齐鲁期间,迎来赠往,会亲别友,作了大量

的诗文。如《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鲁郡尧祠送

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鲁郡尧

祠送吴五之琅琊》、《鲁中送二弟赴举之西京》、《送族弟凝至

晏单父三十里》、《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送族弟凝之

涂求昏崔氏》、《对雪奉饯任城六叔秩满归京》、《送薛九被谗

去鲁》、《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东鲁见狄博通》、

《别中都明府兄》、《送梁四归东平》、《赠瑕丘王少府》、

《赠任城卢主簿潜》、《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赠范金乡二首》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雪谗诗赠友人》、《鲁郡叶和尚

赞》、《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赠别王山人归布山》、《送杨山人

归嵩山》、《送范山人归太山》、《留别西河刘少府》等诗,皆

是诗人在居家东鲁、漫游齐鲁期间赠友送别之作。此外,像《鲁

东门观刈薄》、《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别鲁颂》、《别东鲁

诸公》(即《梦游天姥吟留别》)、《寄远》(其十)、《任城

县厅壁记》、《嘲鲁儒》、《恨赋》、《梁甫吟》、《古意》、

《初月》、《琴赞》、《东海有勇妇》、《将进酒》、《答王十

二寒夜独酌有怀》、《忆旧游寄谯邵元参军》、《寄王屋山人孟

大融》、《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古风》(其二十)

等诗也是作于山东。

据不完全统计,在李白传世的980余首诗文中,作于齐鲁或在他

地所作但涉及齐鲁自然人文的诗文近180首(篇),约占其诗文

总数的18%,这些诗文极大地丰富了齐鲁文化宝库。
7.李白的归暮全部诗句
一、《归暮》这首诗并不是李白所写,为网友杜撰的。

二、全诗如下:

归暮

舞尽霓裳曲,

神魔鬼魅狐。

易得天下路,

烊时人归暮。

千里江如浒,

玺为宝中玉。

二、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J. 如何欣赏行书中的美

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坏是从两个大方面来看的:一是书法基本功。书法中内涵的基本功如何又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第一,看字体间架结构的基本功怎样。写毛笔字,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写不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字意,从而影响到书法的审美价值。一个字的间架搭好,这个字的字体也就确定了。“真、草、隶、篆”,不同字体有不同的间架结构。每个书法家在字体上求变,首先是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李斯在史籀大篆字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创造了小篆字体的间架结构;程邈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而成隶书。王羲之也是在前人书体的间架结构上求变,而大成楷书、行书、草书。他书写的字体间架结构就非常美。后世的大多书法家都在他的间架结构上求变化,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个用毛笔写字的人,连字最基本的间架结构都写不好,那他就成不了书法家。
“真、草、隶、篆”,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行笔的法则。行笔法则变了,字体也跟着有所变化,也许新的、更好的、具有审美性的字体就产生了。我们赏析一幅书法的好坏一定要从每一笔的起笔、行笔、收笔去看,看起笔是否有力,行笔用力是否均匀流畅,在写点、横、折、竖、勾、撇、捺、提等笔划时,是否符合这种字体的行笔法则,这些行笔法则都是前辈大书法家千锤百炼出来的。每个大书法家在行笔都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写的每一笔划都有功力,都有审美价值。书法
家在行笔上没有功力、没有审美价值的笔划叫“败笔”。所以书法家不可不以前人好的行笔法则为学习基础,练好书法行笔中每一笔的基本功。有的毛笔字,从纸的正面看有字,从纸的背面看无字,说明写字人行笔无力不能力透纸背。有的毛笔字,从纸的背后看笔划断续,说明写字人行笔用力不均匀。如“大”字,从纸背后看,起笔处是点,收笔处是点,交叉处是点,整个字的背面是6个点,这就是行笔用力不均匀所致。明末清初的王铎,被日本人称为中国清朝草书“书圣”,他的书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中也有较高的价位,但他的书法行笔中有很多毛病,让人觉得书法不够精。明朝詹景凤的字,写得就很精到,败笔很少。
二看内涵的语言。书法语言又包含以下5点:第1点,书法中是否有文学的内涵。好的书法作品不但每个字都体现着该字的字意,而且通篇都反映出文章的含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通篇文字不但映射出字体的美,而且还反映着文章的美,把文字的美和文章的美都内涵在书法作品中。苏东坡的书法作品《赤壁赋》也是这样。这些书法作品被称为“文人字”。我们看一件书法作品时常评曰:“这是文人字”、“这是书家字”、“这是匠人字”。这是由于写字人的文学水平不一样,反映在字上,字中表现出的内涵不一样、所产生的感受也不一样。读好的书法作品给人的思想以驰骋的余地,让人欣赏书法就像是在欣赏诗词,因为书法本身就是思想的写照。读文征明的书法作品就像读田园诗,会勾起对田园的联想。读毛泽东、郭沬若的书法作品也都会给人以诗词的联想。第3点,书法作品中是否内涵音乐的韵律。好的书法作品中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结构都有音乐的韵律,你读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就仿佛感到世界上最雄壮的交响乐在奏鸣。第4点,书法中是否内涵着画的意境。“字画本一体”,字乃抽象的画,好的书法作品充分展示着画的意境。第5点,书法中内涵的势态。书法中内涵的势态包括大气还是小气,是潇洒、飘逸还是拘谨,是格调高雅还是低俗,是厚重还是轻浮等等。这些统统和书法家的品格有关,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书法大气磅礴,这是由大政治家的气魄所决定的。王羲之的字潇洒飘逸,颜真卿的字厚重,文征明的字格调高雅。总之,书法作品所涵盖的丰富语言,从某一角度来说,应是书法家人格的写照。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出现的一种书体。相传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时期的卫恒的《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可惜刘德升没有留下墨迹。

什么叫行书呢?简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行书在汉末是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书体,在当时,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上文讲过,草书、楷书到了王羲之手中才形成最完美的艺术。行书也不例外,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将王羲之奉为“书圣”是当之无愧的。王羲之的行书,在他本人各体之中也应排在首位。

王羲之的行书从刘德升、钟繇一脉传来,并把行书推到了相当成熟的高度。但他留下的真迹不多,多是后人所摹。其行书帖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兰亭序》、《圣教序》等。其中,《兰亭序》为王羲之行书的最突出的代表,被历代称为天下行书第一。《兰亭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其好友谢安等12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祓禊”之会,饮酒赋诗,各抒情怀,汇为《禊帖》。王羲之满怀激情,笔走龙蛇,为本诗集写了序文,这就是光照千古的《兰亭序》。此帖表现了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用笔上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结体上变化多姿,匠心独运,文中20多中“之”字,7个“不”字,虽重复出现,却无雷同。章法上则疏密斜正,大小参差,敛放揖让,承接呼应,均极为奇谲。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可惜这件书林瑰宝,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

王献之亦极擅行书,其行草代表作有《中秋帖》、《鸭头九帖》、《新妇地黄汤帖》等。《中秋帖》是“三希之一”。《鸭头九帖》也是王献之行书墨迹中的佼佼者。其用笔洒脱流利,与其他帖相比,此帖风格明显不同,极其雅逸,随意中书写,而神韵自得。《新妇地黄汤帖》及《廿九日帖》等也是王献之行书中的上乘之作。用笔秀劲飘洒,灵动宜人。在王氏一门书翰中,还有一件弥足珍贵的墨迹,就是王珣的《后远帖》。珣为羲之侄,其书法遒丽峭劲,潇洒流畅,“东晋风流,宛然在眼”。清代干隆帝极珍爱此帖,将其与羲之《快雪时晴帖》、献之《中秋帖》同藏于养心殿书房,并称此处为“三希堂”。所谓“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宝。该帖是存世最早的行书着名墨迹真本,极是珍贵。其中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被列为“三希之首”。

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尤喜行书,他酷爱王羲之的行书。由于唐太宗的提倡,更加稳定了行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尤其是二王体系的行书,笼罩了整个唐代,成为一代风范。他本人也是行书的高手,他的代表作品《温泉铭》,就是学习二王典范。此碑也是第一块将行书运用到碑版上来的刻石。这在行书史上是一大飞跃;也为行书开辟了新的领域。盛唐时,出现了一位书法大家,他将二王行书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就是李北海。

李北海,名邕,字泰和,因任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他在继承二王同时,发挥自己的特点,创立了行楷一路,所谓的“行楷”就是指在楷书的笔画中溶会行书的笔意,在行书的结构中又吸收了楷书成分。这种字虽早在李北海之先就有过试尝,但到李北海笔下才真正成熟和统一。当时的李阳冰称赞他为“书中仙手”。 李北海一生写字甚勤,有人说他平生书碑有八百多块,许多名碑都自书自刻。传世作品有《麓山寺碑》、《云麾将军李秀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法华寺碑》、《东林寺碑》、《叶有道碑》等等。其中《麓山寺碑》最见风神。

阅读全文

与李北海晴高清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经典图片印衣服上 浏览:39
星球动漫图片 浏览:143
清新可爱的东西图片 浏览:539
word图片文字环绕校徽 浏览:905
代销商如何修正宝贝图片 浏览:370
刘涛照片大全图片大全发型 浏览:243
美女高清大图壁纸图片 浏览:239
2020春天穿什么衣服图片 浏览:649
鞋上画画图片大全 浏览:291
动漫少女精灵图片 浏览:162
萌萌图片大全可爱头像男生 浏览:477
word默认图片版式 浏览:238
唯美女生图片头像情侣头像带字 浏览:117
紫色米奇衣服搭配图片 浏览:591
品牌授权图片word 浏览:114
所有古风男生图片 浏览:984
头文字ddc2图片 浏览:482
手画衣服图片 浏览:229
为什么word背景图片不是一个大图 浏览:147
纹理烫发发型图片 浏览: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