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帅哥图片 > 雷峰塔浮雕图片高清

雷峰塔浮雕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2022-09-23 17:43:52

⑴ 传说中的雷峰塔倒塌以后发现了哪些稀世珍宝

凡是到杭州西湖游览的游客,雷峰塔是必到的地方。一来是它位列“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太美,醉人心脾,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二来是传诵千年的白素贞和许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让人潸然泪下。

四,塔内究竟会有何珍宝?雷峰塔的塔砖虽然损毁严重,好在里面的文物未遭破坏。我国政府在2001年,对雷峰塔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出土的文物震惊世界。在雷峰塔身下面的地宫里,一共发现60余件珍贵文物,被誉为当年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供奉有“佛螺髻发”的纯银阿育王塔。塔高35厘米,底座为方形,边长为12.6 厘米。

在塔的四面分别雕刻有以释迦摩尼佛为题材的浮雕,分别讲述了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月光王施宝首、尸毗王割肉贸鸽、快目王舍眼的故事。通过塔身的空隙,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供奉的装有“佛螺髻发”的金质器皿。这正好符合瘗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金棺银椁。地宫还出土了一座鎏金铜佛像。整个佛像高35厘米,分为两个底座,上底座是一个莲花宝座,上面盘坐着安详的释迦摩尼佛祖。

下底座上盘踞着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同时,地宫里还发现众多的藏经砖、古钱币、鎏金银腰带、玉质观音菩萨坐像、刻有“千秋万岁”字样的铭鎏金银盒等。这些文物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古吴越国的工艺、佛教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参考资料:《雷峰塔地宫阿育王塔轰动一时 历经千年完好无损》)

⑵ 雷峰塔到底倒了没有,还在不在

雷峰塔一名黄妃塔,又称西关砖塔。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黄妃塔”因地建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旧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担纲铜总工艺师,使这座塔成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旧塔的确在1924年倒塌,但是在2000年12月26日的时候开始重建,于2001年10月25日竣工。


1924年雷峰塔倒塌原因: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塔于1924年9月25日倾圮。


另附一张雷峰塔重建后图片:

⑶ 谁去过雷峰塔里面都有什么

我去了哦,有好几层,一楼有旧址倒塌的样子,里面好多钱,银闪闪的,可漂亮了,二楼以后就都是画,浮雕什么的,印象不深。

⑷ 浙江有个雷峰塔倒了么听说几千年斜塔白蛇娘子放出了么听说里面有银塔封闭舍利子

雷峰塔又称黄妃塔、王妃塔或西关砖塔,是一座金碧辉煌,巍峨壮丽的砖身木檐楼阁式塔。它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一千多年中,它的命运可谓坎坷之极,有过辉煌,也数次毁于战乱。

公元975年,吴越国王钱(亻右加叔)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建塔。原拟建十三层,后因受人力物力所限,改为八面、七层阁式塔。塔身为砖石结构,外围木构檐廊,内壁八面镶嵌有石刻佛经。

一百四十多年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雷峰塔遭战乱受损。南宋初,重修为八面、五层楼阁式塔。此后一直到元代,雷峰塔境况犹盛。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纵火焚塔,雷峰塔木结构件全部被毁,仅剩赭黄色塔芯。之后,仅剩砖身的雷峰塔就像一位醉酒的老衲,颓然站立在西子湖畔的湖光山色之中,构成了盛极一时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

雷峰塔能够成为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点,除了它别具风味的景致之外,还与《白蛇传》这一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有关。传说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一位美丽的女子来报恩,并嫁给了许仙。而法海和尚却破坏了他们的美好婚姻,并将白娘子禁锢在雷峰塔下。

虽然究其实,建塔之时《白蛇传》尚未成形,那条美丽忠贞的"白蛇"的故事,是宋代以后的民间说书人衍化出来的。然而民间的渲染和《白蛇传》的广为流传,使雷峰塔与白娘子结下了不解之"怨"。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因为塔砖盗挖过多而轰然倒塌。一个月后,鲁迅先生发表了着名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以此塔为封建专制、吃人礼教的象征,对它的倒掉欢呼了一番,说了声"活该!"此后,雷峰塔这个名字就随着《白蛇传》的美丽传说和鲁迅先生的文章而声名远播,变得妇孺皆知。

雷峰塔的重建和遗址发掘

雷峰塔倒塌之后,西湖"南山之景全虚",仿佛被生生地割开了个缺口,失去了和谐与平衡,湖山顿改旧观。当时,社会各界纷纷呼吁重建。塔倒不过九年(1933年),民间已斥资10万3千余元以图恢复。不巧,另一座"点景引人"的保(亻右加叔)塔也摇摇欲坠,为了避免与雷峰塔同样的命运,这笔钱最后用于了保(亻右加叔)塔的修葺。

之后,包括梁思成先生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重新恢复这一着名的文化历史景点。近20年间,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历届人代会和政协会议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均有议案、提案、建议提出,要求重建雷峰塔,但终因各种原因,没能付诸实施。直到1999年10月,浙江省和杭州市有关方面联合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决定重建雷峰塔。经过专家的翔实论证和评审,清华大学教授、建筑学家郭黛姮的重建方案从全国六家研究设计单位的十余个方案中脱颖而出,重建工程于去年12月26日正式奠基。

雷峰塔倒塌之后,遗址一直暴露在露天的环境下,遭受日晒雨淋,受损严重。去年二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开始对1924年倒塌的雷峰塔遗址进行第一阶段的保护性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活动由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主持。经过历时10个月的第一阶段考古发掘,遗址共出土了500多块、大约3万多字的石刻佛经和大量的金、银、铜、铁等质地精美的文物。

同时,在对遗址的台基、门道和砖石的清理过程中,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传说和文史记载中的地宫。由于方案采用的是遗址保护和原址重建的方式,因此,为了更好的抢救、保护和研究已暴露在外的地宫及其内部的文物,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员决定对已经进水的雷峰塔地宫进行主动发掘。

雷峰塔地宫发掘全过程

3月11日,考古队开始对地宫进行正式发掘。由于塔本身的王家身份和积淀千年的特殊文化内涵,雷峰塔的发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根据史料和雷峰塔遗址出土的碑文记载,地宫内供奉着佛螺髻发(即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一种)的消息也使得人们对地宫的发掘更为关注。新华社记者有幸全程目击了发掘过程。

上午9时正,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六位考古权威的现场指导下,雷峰塔地宫的千古之谜开始揭开。9时10分,雷峰塔地宫盖板上压着的约有1500斤重的巨石被缓缓起吊。25分钟后,盖板上的巨石被挪开。一块面积为0.9米×0.9米的石灰质正方形地宫盖板显露出来。考古人员在清理盖板上的黄土时,发现了大量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13-741年)的开元通宝钱币。

上午11时17分,神秘的雷峰塔千年地宫的盖板被考古人员掀开,一只布满黄锈的铁函和一尊佛像首先跃入了考古人员的眼帘,封闭了千年的地宫终于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由于地宫曾经进水,淤泥堆积严重。考古人员在提取文物时发生困难。一直到下午3时,雷峰塔地宫才出土了包括2面铜镜,1佛像底座和4个铜制方形镶嵌物在内的8件文物。边长约6厘米,厚0.8厘米的铜制饰物背部形状如钉子,上有立体如意云纹;直径20厘米的标准铜镜正面磨光,背面有铭文和花纹,正中有一"官"字,铭文写有"都省铜坊"字样和"匠人倪成"字样。它们的造型都非常精美。铜镜上还印有4行墨迹,专家估计,墨字本是写在包在铜镜之外的纸张上的,由于历时千年,纸张已化为乌,而墨迹则因为地宫曾经浸水,被印到了铜镜之上。

傍晚时分,一尊保存完好的盘龙莲花座青铜佛像出土。与此前全国各地保存和出土的佛像不同的是:在这座佛像的底座与莲花宝座之间,有一条腾升而上的龙。坐镇现场的宋元考古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先生不由惊叹?quot;这一造型在全世界都极其罕见。"

为了方便文物的提取,考古人员随后在地宫西南侧砖壁打开了一条切面。之后,整个空间面积还不到1平方米的小小地宫几乎成了"百宝箱":青铜器、木器、玉器、头饰、丝织物、皮革等一件件地被小心取出,发掘现场高潮迭起。

最受世人关注的地宫舍利函的出土,让考古人员煞费了一番脑筋,这个具有浓郁神秘色彩的铁盒子高度有50厘米,近90厘米长,重量却有200多公斤。一直到时针刚刚转到14日的零点,考古人员才最后清除净了地宫中的淤泥,用麻绳包裹上布匹将这个"镇宫之宝"抬出地宫。

经过长达一天的发掘,考古人员从小小的雷峰塔地宫中共取出了包括莲花座青铜佛像、精美的皮质腰带、玉器、铜镜、大量丝织品和可能装有佛螺髻发的铁函在内的60件珍贵文物和数百枚"开元通宝"古钱币。

14日晚上19时整,在浙江省博物馆山洞库房恒温恒湿的模拟环境下,考古人员开始了舍利函的开启工作。在除锈之后,重达200多斤的铁函被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尊通高35厘米的鎏金银质金涂塔立刻引起考古人员的兴奋。这座塔的底座呈方形,边长为12.6厘米,在柔光下闪着熠熠银光。由于舍利函内曾经进水,故底座略带一些铁红色的水锈。方形塔身边长12厘米,四面饰有佛祖故事题材的浅浮雕。塔身上四角各有一根山花蕉叶,呈三角柱形矗立,各面上均有人物形象,记述着佛祖一生的佛传故事。塔身正中矗立着五重相轮,相轮上饰有忍冬、连珠等纹样,十分精美。雷峰塔考古队队长黎毓馨说,与前不久在雷峰塔的天宫中发现的金涂塔,这座塔的做工更为考究,造型更为精美,代表了五代时期吴越国最高的工艺水平。

透过金涂塔塔身镂空处,还可以看到塔内放置着的一个金质容器。考古人员初步断定这应该就是金棺。根据出土的文物和文献分析,金棺内应是吴越王钱(人右加叔)供奉的佛螺髻发无疑。这将是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陕西耀县神通寺发现佛发舍利之后,我国第二次发现佛祖释迦摩尼的发舍利。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所长曹锦炎称,由于金棺是被完整地焊封在金涂塔塔身内的,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考古队将不打算打开金涂塔。他同时还说,这座纯银质的金涂塔不仅工艺精美,而且保存十分完好,在考古发现中十分罕见,当属国宝级文物。

在金涂塔的下方,是一个鎏金的银盒,高14厘米,口径为20厘米,因地宫早年渗水,盒内还残留有积水。盒盖上饰有繁缛纤细的双凤缠牡丹纹样,四周等距分布着"千秋万岁"四个楷字。银盒旁绕着一根皮腰带,带扣保存十分完好。皮带的皮革虽然已经腐朽,但纹路痕迹却清晰可见,上面还镶嵌有12件十分精美的银质饰品。

在舍利函的底部,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丝织品的痕迹,丝织品的上方覆着一面直径约为20厘米的圆形方角的铜镜和一只鎏金的银牌饰,铜镜的镜纽上犹有丝带穿系。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只蓝色的葫芦状玻璃瓶。

经过四个小时的仔细清理,舍利函中的6件珍贵文物被安全取出。

雷峰塔考古发掘的意义

雷峰塔的考古发掘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告一段落,但是,关于雷峰塔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在接受本社记者独家专访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欣喜地表示:包括地宫在内的雷峰塔遗址及其文物,对进一步研究吴越国的历史和当时我国南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和对外交流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曹锦炎称:在出土的文物中,最为珍贵,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包括银质鎏金金涂塔在内的金银器。这位曾经常年在博物馆工作的专家介绍说,中国的金银饰品制作工艺在唐代达到了高峰。作为中国古代质地最为贵重的佛器,这些金银制品做工考究,造型精美,工艺水平十分高超,与此前浙江五代时期几个吴越国国王和王妃的墓葬中出土的精美金银制品一起,代表了当时吴越国王朝先进的工艺制作水平。

根据史料的记载和雷峰塔遗址中出土的碑文,神秘的佛螺髻发就应该供奉在金涂塔内的金质容器里。传说当年阿育王将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分成了84000份,并分供在世界各地。佛螺髻发在雷峰塔地宫中的出现,表明了佛教这个舶来品在当时江浙一带的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五代时期吴越国对外交流的密切程度。

最能形象反映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是3月11日傍晚出土的盘龙莲花座青铜佛像。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先生分析说,龙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象征,而佛教是外来文化,这尊佛像的出土代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地宫开启之后会发现丝织品,已是考古专家意料之中的事情。为此,考古所在地宫开启之前,就专门邀请了丝绸方面的专家坐镇指导。丝绸鉴定与保护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赵丰介绍说,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而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浙江又是中国的丝绸之府,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就已经发现了丝织品的碎片。这一次,考古专家们在地宫和舍利函中均发现了大量的丝织品。经过仔细鉴定,位于舍利函底部的就是与四川蜀锦齐名的着名丝织品--唐代产于绍兴的越罗。赵丰表示:包括罗在内的丝织品的发现和出土对研究浙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有重大价值。

在地宫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舍利函内银盒旁和舍利函的外面各发现了一根皮腰带,上面还分别镶嵌有十分精美的银质或铜质饰品,带扣也保存得十分完好。曹锦炎推测说,由皮带的精美程度来看,这极有可能是国王钱(人右加叔)自己的贴身用品,或王室内代代相传的珍贵物品,把这些代表王权的物品供奉在塔内,表达了当时王室和整个国家对于这个最早起源于印度的宗教的极度信奉和崇敬之情。他说,皮带精美程度同样也反映了当时吴越国的高超制作工艺。

此外,在舍利函中出土的一个薄胎蓝色的葫芦状玻璃瓶尤其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曹锦炎所长披露说,这个玻璃瓶应该不是国外传入的玻璃制品,当然与我们现在所用的玻璃也有本质的不同。这极有可能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采用特殊工艺制作出来的铅玻璃。他说,这种玻璃制品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因此数量极少。在信奉佛教的唐朝和吴越王国,它仅被王室用来作为供奉佛祖的宗教用品,因此显得弥足珍贵。曹锦炎的说法随后得到了中国考古协会理事长、宋元考古专家徐苹芳先生的肯定。他表示,这个小小的玻璃瓶同样是国宝级文物,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1000多年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此外,雷峰塔独一无二的经砖,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忠实见证人。雷峰塔倒塌之后,发现了部分有孔的塔砖。砖内藏有印刷精美的佛经经卷,代表了北宋初年印刷技术的最高水平。曹锦炎说,这为北宋年间,活字印刷术最早在杭州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曹锦炎还说,在吴越国时期,浙江曾经出过一个十分着名的高层建筑师--喻浩,他代表了当时中国高层建筑方面的最高水平。曹锦炎说,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吴越国富庶强盛的经济实力,为雷峰塔的建造提供了客观条件,雷峰塔由此也成为中国古代佛塔建筑水平的代表。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长江和黄河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随后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遗址同样震惊了世界,并被国外的专家们誉为"东方文明的曙光"。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确切地说,是从五代的吴越国时期开始的。"曹锦炎,几千年来,包括浙江在内的长江流域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国统治了包括浙江、江苏南部和福建部分地区在内的土地,并采取了发展经济、保境安民的政策。经过吴越王国三代的统治,这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再加上此时的北方战乱不断,经济文化开始由中原向南移,并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quot;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雷峰塔,就是吴越国的第三代国王钱(人右加叔),为了祈求国泰民安、保佑一方安定而建造的。"这位曾经常年在博物馆工作的研究员说,"由此,对雷峰塔及其文物进行考证和研究,对于研究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历史文化的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

⑸ 西湖的雷峰塔简介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文献及民间亦名黄妃塔、王妃塔、黄皮塔,原为五代吴越王钱俶所建供养舍利的佛塔(功德塔),位于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南岸净慈寺前雷峰之上,与北岸宝石山上的保俶塔南北对峙、遥相呼应。原塔于1924年坍塌,仅存遗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

夕阳西下时余晖映照雷峰塔形成着名的雷峰夕照景观,为西湖十景之一。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5)雷峰塔浮雕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2000年至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雷峰塔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已探明的遗址主要有塔基、地宫、残存的塔身及部分外围建筑(僧房、道路等)。塔基与塔身均为等边八角形,塔基为外缘包砖砌石的生土台基,利用自然山岗平整改造而成,以最外侧计算每边长17米,对径41米,高出地面1.2-2.5米。

塔身基座为石砌须弥座,因地势西高东低,故东侧采用双层须弥座,西侧采用单层须弥座,东侧须弥座上雕刻有象征佛教“九山八海”的须弥山、海涛,西侧须弥座上雕刻有仰覆莲。塔基外缘与塔身基座之间为副阶,从塔基外缘出土的24块石灰岩方形柱顶石判断,原副阶每面均为四柱三开间,明间与次间面阔均约5米,进深约5.8米。

塔身仅存最底层,残高平均3-5米,为套筒式回廊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套筒、回廊、内套筒和塔心室,与苏州云岩寺塔、杭州六和塔相仿,为吴越国后期典型的佛塔形制,其外套筒外壁边长10米,对径25米,为现存五代佛塔中体量最大的一座。

⑹ 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什么时候倒过

1924年9月25日坍圯,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进展顺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以下是网上找的关于雷峰塔的历史和简介,希望对楼主有作用

雷峰塔
网络名片
雷峰塔一名黄妃塔,又称西关砖塔。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黄妃塔”因地建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旧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

中文名称: 雷峰塔
别名: 黄妃塔、西关砖塔
下辖地区: 浙江杭州
地理位置: 杭州市西湖南岸
建立时间: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本段简介
雷峰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塔于1924年9月25日倾圮。清朝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雷峰塔倒塌之后,不仅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本段名称由来
雷峰塔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都 雷峰塔
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诗人林和靖有《中峰诗》云:“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可见当时已是悠游赏景的好去处。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佑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毛希龄《西河诗话》说:“南屏山前回峰,以山势回抱得名。……宋有道士徐立之筑室塔旁,世称回峰先生。此明可验者。”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实是语在双关,韵味无穷。
本段历史沿革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雷峰塔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 雷峰塔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干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如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 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这座着名古塔。 1924年9月25日坍圯,发现砖孔内有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2000年至2001年,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对倒塌废墟进行了清理,并发掘了地宫,出土了铁舍利函(内有金涂塔一座)、释迦牟尼鎏金铜佛像、铜镜、铜钱及玉人、玉钱等一批重要文物。 1999年底,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郑重决策:顺应人民群众的心愿,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文物保护原则,发掘雷峰塔地宫,建造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并对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延伸、拓展,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和风貌建造雷峰新塔。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进展顺利。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白蛇传
雷峰塔的建设在中国风景保护和建设史册上留下了四项“天下第一”:塔类建筑采用钢材框架作为建筑支撑、承重主体的天下第一。 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天下第一。 塔类建筑内部活动空间最宽敞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内部文化陈设最丰富的天下第一。
编辑本段建筑设计
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雷峰塔风光(1)(19张)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刹高18.25米[1],地平线以下的台基为9.8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 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用于装饰的塔刹高16.1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金碧辉煌。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 金山寺
雷峰新塔建成后,已经消失了七十余年的雷峰夕照又将重现。全塔上、下、内、外装饰富丽典雅,陈设精美独到,功能完善齐备,以崭新的风貌和丰厚的内涵在西湖名胜古迹中大放异彩。游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座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华尽在游人的远望近看之中。作为西湖南线的制高点,极目四眺,碧波荡漾的西湖、秀美端庄的汪庄、初见轮廓的南线新景点、绿意葱笼的湖心三岛一览无余。而站在西湖东岸的湖滨路远眺,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 雷峰塔
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 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这里,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而今天,遗址那一块块的塔砖,还被仔细地包裹着。 新塔暗层全无门窗,神话传说《白蛇传》将被分成六大块立体场景展陈其中,此外还设有“捐赠建塔纪念墙”。新塔二、三、四层将分别展示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彩绘壁画当今“西湖十景”。新塔穹顶内壁辟有2002个塔龛,每个龛内安放着一个小金涂塔,穹顶和梁上均为铜质金或贴金。穹顶设有天宫,藏雷峰塔重修记、新塔模型等,以求传诸后世。 雷峰新塔是一座体现很强现代工艺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两座透明的电梯,周围是不锈钢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仅这一项花费就需2000万元,栏杆、装饰瓦、脊、柱等都采用铜制。值得一提是铜瓦,虽为铜制,却呈青铜色,与陶瓦非常相像。而且,这些铜瓦,还通过螺丝相互吃紧,不会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样易脱落。
编辑本段清代传奇《雷峰塔》
白蛇传与雷峰塔
白娘子是西湖所接纳的一具可爱的生命。虽然只是传说,却妇孺皆知,知名度远 雷峰塔
远超过许多真人。《白蛇传》的传说,由来已久,现存较早的定型文本,见《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明代已有人将其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冯梦龙《警世通言》,又将其记录整理,题为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并与杭州西湖、镇江金山寺等地名紧密相连,而不再变更。清代,戏曲、曲艺的作者根据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说,进一步丰富《白娘子传》的情节。历代慷慨地把西湖、断桥、雷峰塔奉献给他,使西湖景观上有了她的印迹,而西湖毫 无亏损,反而因此平添了特别明丽的色彩。 雷峰塔
她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着人世间的平凡生活。正因为她这一特殊的想法,使她成了传说中最具亲和力的人物。雷峰塔。在某种意义上,它名播万里正是因为压着白娘子。当《白蛇传》中出现了雷峰塔后,一个悲怆的结局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学者余秋雨说: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怆然象征。 雷峰塔虽然于一九二四年突然倒塌,但它仍在西湖十景中占着响当当一角。宋代隐士林和靖的“夕照前村见”“和宋末元初尹廷高的”“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嚓,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为它千古传唱。 但是正因为传说中雷峰塔禁锢了白娘子,当它终于倒掉后,一批五四文化闯将不禁由衷欢呼,鲁迅更是对之一论再论。雷峰塔的闻名,一般的说法是,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组对景之一,它与北山的保俶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在雷峰塔未以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
金山寺与雷峰塔
在雷峰塔与白娘子的传说中,人们忘不了那个以“卫道士”自居的金山寺法海和尚。但为什么把远在长江边的金山寺拉到西湖之畔的雷峰塔旁呢? 根据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记载,许仙与白娘子是到镇江的码头边开一家药店后认识了金山寺的法海禅师的。由此,便将法海禅师扯进了这个传说里。不过,冯梦龙笔下的法海似乎还是个“正面人物”,大有替天行道之意。可能是时代进步的缘故,今人印象中的法海则完全是个坏事干绝的戏曲人物了。 雷峰塔
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部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时期,寺内殿宇楼台依山而建,向为我国佛教禅宗名寺。法海也据说确有其人。历史上镇江与杭州的联系是相当频繁的。金山寺有一幅对联:“适从云水窟来,山色可人,两袖犹沾巫峡雨;更向海天深处,邮程催我,扁舟又趁浙江潮。”此联的大意是说,刚从四川云雾迷漫的峡谷中飞渡而来,袖管上沾的巫峡雨水还没有干透,又要向海天深处的浙江杭州赶去了,行色匆匆,小舟还得趁早去赶浙江潮。对联中的“海天深处”指的就是浙江杭州。身处镇江的古人为什么独将杭州写上去呢?据了解,宋明时,长江沿岸走水路的人凡是去杭州的,莫不以镇江为中转点、歇脚站。而当时以丝茶闻名的杭州已经盛极一时,各路商人争着要来。行商们本来就是民间说书艺人“兜售”的对象,把客人熟悉的事物拉进说书的内容里,想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建造者钱俶
雷峰塔的建造者为五代时吴越国国君钱俶。据明张岱《西湖梦寻》介绍,雷峰塔兴建之初,以十三级为标准,“拟高千尺”。不料因为财力不济,当时只建了7级。元朝时一场大火之后,只留下了塔心。 雷峰塔
对钱俶的评价,今人较高。北宋平江南时,钱俶出兵策应,并助宋灭了苟延残喘的南唐。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钱俶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被宋封为邓王。钱俶之举对促进当时全国的统一留下了历史功绩。他崇信释事,毕生造佛塔无数,雷峰塔是其中着名的一座。
文学家张岱
雷峰塔在元末失火后,便已只存塔心。明张岱撰的《西湖梦寻》中说到一则趣闻,大意如下:“李长蘅在题画时说,我的朋友曾听子将讲西湖上这两座塔,‘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和尚。’这个比喻我极为欣赏。后来我与朋友观赏荷花时作了一首诗,当中有‘雷峰倚天如醉翁’的句子,朋友见了跳起来说:‘子将把雷峰比作老和尚不如您醉翁的比喻更得情态。’” 当然,张岱本人也是才高八斗之人,他在《雷峰塔》诗中干脆活龙活现地写道:“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编辑本段地宫发掘
雷峰塔下的千年地宫的洞口就位于塔心部位, 距塔首层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达数米的塔 身残体。地宫口用一块方型石板密封,石板上则压 着一块据称重达750公斤的巨石,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开始发掘,雷峰塔地宫体积不大,长约 0.5米、宽约0.5米,深度据探测,约1米。 雷峰塔
发掘后发现,地宫内放入了大量的供奉品,包 括莲花座青铜佛像和可能装有佛螺髻发的铁函在内的60件珍贵文物和数千枚“开元通宝”古钱币。其 中,铁质舍利函高度有50厘米,重达100多公斤。 神秘铁函内的鎏金塔是一座精美的四角金涂塔,鎏金银质,塔高35厘米,底座为方形,边长为12.6 厘米,塔上有水锈,在塔的四面饰有佛祖故事题材的浅浮雕。通过塔四周的镂空部分可以看到塔内藏有佛螺髻发的金质容器。塔的下方是一个鎏金的银盒,盒盖上饰有繁缛纤细的双凤缠牡丹纹样,四周等距分布着“千秋万岁”四个楷字。银盒旁绕着一根皮腰带,上面还镶嵌有12件十分精美的银质饰品。
编辑本段古塔重建
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决定,成立了省“双景”协雷峰塔风光(1)(19张)调小组及办公室。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2001年3月11日,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轰动了海内外。 雷峰新塔,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新塔五面八层,依山临湖,蔚然大观。 雷峰塔景区为4A级景区。雷峰新塔,创造性地对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适度的延伸和合理的拓展。新塔尽可能按照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风格和功能,在五代吴越雷峰塔原址上重建。重建工程以对古塔遗址实行切实、永久保护为基础,充分利用古塔遗址真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托新塔景观。 新塔台基以下两层(包括地下的一层),平面呈八角形。台基周边,装饰有汉白玉雕制的石栏杆,台基以上,塔身耸立,外观五层,其中第一层内部实际分上下两层,只是外观上檐屋面较高,呈现为一层。 雷峰新塔各层屋面都覆盖铜瓦,每个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翼有下悬挂铜制的风铎。新塔塔身的二层以上,每层都有外挑平座,平座设栏杆,绕塔而成檐廊,可供游人登塔赏景。 新塔通高71米,其中台基高9.8米,塔身高45.8米,塔刹高16.1米。新塔台基占地面积达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2956平方米,总建筑面 雷峰塔
积6089平方米。体量上,新塔台基对径为60米,边长为2334米,周长为186.72米;副阶对径为35.25米,边长为13.43米,周长为107.41米;塔身对径为28米,边长为11米,周长为88米。 就风格来说,新塔选择了南宋塔重建时的外观。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打开一道沉沉的古式门,可以走进新塔底层,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以防氧化和人为破坏。 同时,又借助新塔引人瞩目的身姿和供人登临游赏的魅力,彰显古塔遗址负载的1000多年的人文积淀,满足人们对千年胜迹集体记忆的认同心理需求和对千年往事旧梦重温的游赏心理需求。而且,也为重现由来已久的西湖山水名胜完整的大格局,打造了一件既恰到好处、又统领全局形胜的景观建筑精品。 神话传说《白蛇传》将被分成六大块立体场景展陈其中,此外还设有“捐赠建塔纪念墙”。新塔二、三、四层分别展示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彩绘壁画当今“西湖十景”。在第四层,“西湖十景图”的一个部分被挂在墙上。穹顶内壁辟有2002个塔龛,每个龛内安放着一个小金涂塔,穹顶和梁上均为铜质金或贴金。穹顶设有天宫,藏雷峰塔重修记、新塔模型等,以求传诸后世。 雷峰塔
雷峰新塔,是一座体现很强现代工艺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两座透明的电梯,周围是不锈钢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铜塔,仅这一项花费就需2000万元,栏杆、装饰瓦、脊、柱等都采用铜制。值得一提是铜瓦,虽为铜制,却呈青铜色,与陶瓦非常相像。而且,这些铜瓦,还通过螺丝相互吃紧,不会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样易脱落。 为切实保护好地下珍贵遗址,充分展示雷峰古塔的独特风采,对古塔遗址实行玻璃天棚覆盖,使古塔重生新塔,新塔彰显古塔,创下了中国古塔遗址原地保护的全国第一;新塔采用钢架结构作支撑,主梁跨度达30余米,创下了传统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支撑的全国第一;新塔装饰物全部采用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并以化学腐蚀工艺再现了当年雷峰塔别具一格的彩绘艺术,创下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全国第一;由于采用钢结构作支撑,塔内窨大大增加,视野更加宽阔,创下了塔类建筑中塔内使用窨最大的全国第一;雷峰塔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塔”,新塔内精妙绝伦的文化陈设,使雷峰塔内的内涵更丰富、意境更深远,创下了塔类建筑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全国第一。 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面积8公顷,主要景观和设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汇文轩、放大光明阁、如意苑游客中心、藕香居餐饮点等,由杭州雷峰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经营。
编辑本段雷峰塔的“厄运”
雷峰塔比起其他的古塔来,厄运更多。在元朝的时候,它还是“千尺浮图兀倚空”的雄壮姿态。到明朝时遭到了大破坏。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侵入杭州,因怀疑其中埋伏有明朝士兵,放了一把火,把雷峰塔的塔檐、平座、栏杆、塔顶全部烧光,只留下了砖体塔身。明崇祯时的一张西湖古画中,雷峰塔已是塔顶残毁,老树婆娑了。诗人们也以“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诗句、文辞来描写它。在这以后,由于迷信,一些无知的人常常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用来治病或安胎,甚至把砖块说成是无病不治的灵丹妙药。还有人从塔内挖寻经卷,企图发财。一段时间内,西湖边蚕农所养的蚕频频遭到蛇的侵扰,蚕农经济损失惨重。这是有传言说,因为白淑珍被压在雷峰塔下,雷峰塔的塔砖有趋蛇辟邪的作用,以致塔砖遭到严重盗取。到1924年8月,塔脚已被挖空,加上其他的破坏原因,这一古塔全部崩塌。 塔倒之后,人们清理残基时,在砖孔内发现经卷开头写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弘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奉,乙亥八月。”查乙亥年是钱弘俶吴越八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就是吴越国的最后一年,证明了这塔修成的年代。
编辑本段雷峰塔景区交通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 可以乘坐到达的公交路线有:K4路,K808路,Y1路,Y3路,J5路,822/K822路,K504路,Y6路,Y9路,Y7路,514(区间)路,净寺站下车。
编辑本段雷峰塔门票价格
门票40元/旅游免费预订价35元 1、开放时间:7:30-20:30 2、雷峰塔附近景观:印象西湖演出、西湖灵山洞景区、宋城、六和塔、千岛湖、西溪湿地

⑺ 雷峰塔位于哪个城市

雷峰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相传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为“皇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

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坍塌,2000-2002年,按照唐代建筑尺寸和历史图片进行重建新塔,再现了西湖景观的历史特征,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市西湖其中的着名旅游景点。

基本结构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雷峰塔内设电梯、步行梯,副阶内底层下是雷峰塔遗址,设有遗址玻璃防护罩。雷峰塔重建之后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面积8公顷,主要景观和设施有:雷峰塔、夕照亭、妙音台、汇文轩、放大光明阁、如意苑游客中心、藕香居餐饮点等。

⑻ 当年雷峰塔突然坍塌,专家在塔底挖出一个装有蜈蚣的盒子,你怎么

这个故事挺离奇的,说是在2001年,考古专家对雷峰塔遗址内的地宫进行发掘时,出土了一座鎏金纯银的阿育王塔,在这座塔内有一个纯金的小盒子,考古人员打开这个小盒子后,发现里面有一条纯白色的蜈蚣,当时这条蜈蚣的触须还在微微晃动,明显可以看出这条蜈蚣还活着。

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把蜈蚣盛放在一个透明玻璃棺内,玻璃棺有极其微小的透气孔,即使是蚂蚁也很难进出。然而第二天,考古人员却发现这条白色蜈蚣凭空消失了,没留下一点痕迹,玻璃棺也是完好无损。

2001年3月,我国考古专家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进行发掘,出土了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

2002年10月,新的雷峰塔重建完成,先后接待了多位,我国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当时发掘雷峰塔地宫,在地宫的入口有一块方形巨石,重达千余斤。打开巨石后,下面地宫的体积并不大,长约0.5米,宽约0.5米,深度约1米。

在这地宫内,有大量的供奉品,包括青铜佛像、铁函和数千枚“开元通宝”古钱币。铁函高50厘米,重达100多公斤,铁函内有一座纯银的塔,即是阿育王塔。塔的底座是方形的,边长为12.6厘米,塔的四面有佛祖故事题材的浮雕,通过镂空的部分可以看出塔内有一个金质容器。

那么这个金质容器中装的到是什么呢?是不是传闻中的白色蜈蚣呢?

答案当然不是的。

这个金质容器其实是一个金棺,金棺内盛放的是“佛螺髻发”舍利。棺内的舍利才是当年吴越国王钱俶建造佛塔的核心,也体现了国王对佛的敬重。而金棺银塔,正是埋佛舍利的最高规格。

故事讲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雷峰塔地宫中出土一条白色蜈蚣的故事,其实是假的,这很可能是有心人,根据白娘子的传说,所杜撰出来的另一段故事。

如今新的雷峰塔,临湖而建,气度宏伟,又因白娘子的故事广为流传,所以也是新婚夫妻来拍照留念的圣地,毕竟,谁都想拥有一份天荒地老,可歌可泣,至死不渝的爱情!

阅读全文

与雷峰塔浮雕图片高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图片美图高清简单 浏览:23
女生的小葡萄图片 浏览:374
女孩背吉他动漫背影图片 浏览:859
百合图片大全大图简单漂亮 浏览:376
金杯海狮价格图片大全 浏览:603
最简单的书怎么画图片 浏览:406
稻壳word设置图片格式在哪里 浏览:670
最美刘海发型图片 浏览:439
女生短发烫卷发翻车图片 浏览:361
2019可爱小猪图片 浏览:84
白色长腿可爱图片 浏览:9
海澡卷发型图片 浏览:904
钱币盒子价格和图片 浏览:233
word中四张很大图片如何拼一起 浏览:880
和田玉绿色价格和图片 浏览:934
8岁女孩图片可爱 浏览:176
栀子花图片价格 浏览:269
大笑男生动漫图片可爱 浏览:751
砖厂女孩图片 浏览:697
ps如何把图片放在画布外面 浏览: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