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京剧“四郎探母”的故事简介
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
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
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去见母亲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
(1)京剧四郎探母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幽州战役,杨家诸子在杨业的率领下赴金沙滩谈判,结果被辽兵包围。杨家军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大郎延平被乱枪挑死、二郎延定血战殉国、三郎延光乱马踏死。
四郎延辉与部下冲出重围,却又遭遇辽将韩延寿、耶律奇率精兵四下围绕,部下全部阵亡,四郎只身被捕。
四郎被辽将献于萧太后请功,四郎宁死不屈,慷慨陈词,大骂太后,但是未表明身份。萧太后很喜爱杨四郎的一身好武功,又见得杨四郎生得一表人材,于是招降四郎。
四郎为报金沙滩血债,忍辱负重,隐瞒身份,将“杨”字一分为二,化名“木昜”。萧太后大喜,招为附马,将琼娥公主许配给四郎。
后来,佘太君挂帅征辽,延辉思母落泪,公主发现,追究情由,四郎实言相告,并请公主帮助出关探母,言明一夜即返。
公主从萧太后处骗来令箭,延辉即赴宋营,与弟弟延昭,母亲佘太君及其发妻相会。时将天明,延辉恐误限期,危及公主母子,坚决回至辽国。
萧太后得知驸马乃杨家人,欲斩之,公主苦苦哀求,乃赦延辉。后助六郎打败辽国,返回汴京,在天波府郁郁而终。
⑵ 四郎探母讲的什么故事
《四郎探母》讲述了杨四郎战败被擒后,降辽招亲,伺机报仇的故事。
故事背景是宋辽交兵,杨四郎(延辉)被擒后改名木易,为辽邦招为驸马,与铁镜公主成婚。夫妻恩爱十五年后,萧天佐摆天门阵,佘太君押粮草至边关御敌。
四郎得知后思母心切,为公主看破,乃以实相告。公主甚为同情,计盗令箭,助其出关,私回宋营,母子、夫妻、兄弟相会,互诉离情,绵绵无尽。无奈时限将至,不得已挥泪相别。四郎复回辽邦,萧太后欲问斩刑,幸公主代为求免。
播出信息
2021年3月30日,由国家京剧院带来的传统京剧《四郎探母》在泰州大剧院精彩上演,为市民票友奉上了一出视听盛宴。这也是首届中国·泰州“百梅争艳”戏曲汇“梅花奖”精品剧目展演的首场演出。
2021年5月,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京剧电影工程”。
2022年1月14日至16日,传统大戏《四郎探母》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亮相。
2022年2月4日到2月8日,湖北省京剧院将在京韵大舞台连续上演五台大戏,其中包括《四郎探母》。
⑶ 京剧四郎探母铁镜公主是哪个行当
应该是花衫!铁镜公主是花衫中的一种叫旗装旦,从行当来说属于花衫!
相关内容:花衫是上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在花衫形成之前,一个演员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王瑶卿为了丰富旦角的表演艺术,充实艺术表现能力,所以他提出融和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创作出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花衫(花旦和青衫的结合)。
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每个新戏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花衫戏中还有一种旗装旦,饰演番邦女子(少数民族的女子),穿清朝人的衣饰,梳旗头,脚下穿花盆底鞋,说京白。旗装旦所表演的人物并不限于清朝妇女,哪一个朝代的都有,如《苏武牧羊》中的胡阿云(汉代)、《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宋代)等。
然而从民国开始,花衫也有一种被美人才能换上的资格,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
⑷ 求四郎探母坐宫唱词
四郎探母・坐宫唱词如下:
杨四郎: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十五载到今日才吐真言。
公主:原来是杨家将把名姓改换,他思家乡想骨肉不得团圆。
杨四郎:我这里走向前再把礼见,尊一声驸马爷细听咱言。
公主:早晚间休怪我言语怠慢,不知者不怪罪你的海量放宽。
杨四郎: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贤公主又何必礼太谦。
公主:杨延辉有一日愁眉得展,誓不忘贤公主恩重如山。
杨四郎:讲什么夫妻情恩德不浅,咱与你隔南北千里姻缘。
公主:因何故终日里愁眉不展,有什么心腹事你只管明言。
杨四郎: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有一桩心腹事不敢明言。
公主:萧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老娘亲押粮草来到北番。
杨四郎:我有心回宋营见母一面,怎奈我身在番远隔天边。
公主:你那里休得要巧言来辩,你要拜高堂母我不阻拦。
杨四郎:公主虽然不阻拦,无有令箭怎过关。
公主:有心赠你金鈚箭,怕你一去就不回还。
杨四郎:公主赐我金鈚箭,见母一面即刻还。
公主:宋营离此路途远,这一夜之间你怎能还。
杨四郎:宋营虽然路途远,快马加鞭一夜还。
公主:适才叫我盟誓愿,你对苍天与我表一番。
杨四郎:公主叫我盟誓愿,双膝跪在地平川,
公主:我若探母不回转,黄沙盖脸尸骨不全。
杨四郎:一见驸马盟誓愿,咱家才把心放宽。
公主:你到后宫乔改扮,盗来令箭也好出关哪。
公主: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
公主:扭转头来叫小番,备爷的千里战马扣连环,驸马爷过关。
(4)京剧四郎探母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坐宫》是京剧《四郎探母》中的其中一折。讲的是北宋时,辽邦设“双龙会”于幽州,邀宋太宗(光义)赴会议和。
杨家八虎护驾随往,中伏兵败,四郎(杨延辉)被擒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成婚。十五年后,适辽邦萧天佐摆天门阵,杨六郎(杨延昭)御于飞虎峪,佘太君押粮抵营。四郎思母,欲往探,为公主识破,乃以实相告。公主计盗令箭,助其出关。
⑸ 《四郎探母》讲的什么故事
京剧《四郎探母》取材于小说《杨家将》,讲述了杨四郎战败被擒后,降辽招亲,伺机报仇的故事。该剧和小说表达的内容略有不同,京剧中的内容淡化了战争的气氛,更注重人物之间的人伦亲情。
京剧《四郎探母》是张二奎为了对抗四喜班的京剧《雁门关》,专门编演的一部京剧。该京剧刚上演,便受到了京剧迷们的欢迎和喜爱。迄今为止,还有观众对这部京剧的精彩之处赞不绝口。
张二奎,字子英,出生于嘉庆十九年,同治三年去世。着名京剧老生演员,为早期京剧老生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
⑹ 京剧四郎探母简介
1、四郎探母简介
北宋时期,杨家为抵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演义出了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这里单说杨家第四子杨延辉的故事。
2、四郎探母内容
杨四郎延辉在宋、辽金沙滩一战中,被辽掳去,改名木易,与铁镜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
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去见母亲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
只是匆匆一面,又别母而去。一名《四盘山》,又名《北天门》。此剧是生、旦唱腔成就较高的传统戏之一。《坐宫》是其中一折。
3、出处
出自于北宋的经典传统戏剧——京剧。
1、四郎探母艺术成就
《四郎探母》又名《北天门》,取材于杨家将故事,但情节却与《杨家将演义》有所不同。小说中的杨四郎战败被擒后降辽招亲,是为了伺机报仇。后来果然策应宋军破辽。该剧的作者却在原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有意淡化战争气氛,重点渲染人物之间的人伦亲情。
因而长期以来对此剧褒贬不一。贬之者认为:这出戏同情和美化了“叛国投敌”的杨四郎,宣扬了“叛徒哲学”,有辱杨家将“一门忠烈”的形象,应当否定,甚至禁演;而褒之者认为:杨四郎的“叛徒”罪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属于“冤假错案”,应予平反。
尽管对该剧的思想倾向有不同的评价,但褒贬双方对《四郎探母》的艺术成就都一致公认。该剧结构严谨,情节顺畅,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对人物感情的描写,很有深度,在“人情”二字上做足了文章。
在两军对阵、剑拔弩张的背景下,身陷异邦的杨四郎夤夜冒着杀身之祸偷跑出关探望母亲。漫长的十五年骨肉离别,短暂的一夜团聚,杨四郎在声声更鼓的催促下,依次与家中亲人相见,说不尽的离愁别恨、思念之情,却又才相聚,又分离。
2、京剧简介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干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南开大学为京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⑺ 《四郎探母》体现的京剧艺术
《四郎探母》,清代京剧作品。作者不可考。写辽、宋战争中,宋将杨四郎(延辉)被俘,改名木易,与辽国铁镜公主成婚。15年后,杨母佘太君率军来到雁门关。四郎得铁镜公主诓来的令箭,私往宋营探母,又连夜赶回辽邦,被辽主萧太后擒拿问斩,经铁镜公主等求情,方获宽宥。
京剧《四郎探母》的背景是在北宋初期,宋辽之间的战事不断,剧中描写的是名将杨业之四子杨延辉(宋将)被辽铁镜公主俘虏后投降,改名木易,被萧太后招为驸马。15年后,宋辽战争再起,杨延辉的母亲佘太君、弟弟杨延昭率兵抵达雁门关。杨延辉思母心切,向妻铁镜公主说明原委,并得到了铁镜公主之助,向萧太后骗得令箭。杨延辉持令箭顺利出关,到宋营见到母亲后,不顾母妻弟妹的劝说,执意重归辽邦。 小说中的杨四郎战败被擒后降辽招亲,伺机报仇,而京剧在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淡化战争气氛,重点渲染人物之间的亲情。该剧结构严谨、情节顺畅,对人物感情的描写生动细致,并在“人情”上做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