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一共16个皇帝,依次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一、在位列表(姓名/年号/在位时间)
1、
2、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吕妃,父亲懿文太子朱标。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终年71岁。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因削藩,导致叔父燕王发动“靖难之役”。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结束,国破人不知所向。清干隆皇帝追谥恭闵惠皇帝。南明安宗朱由崧追尊建文帝为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
3、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庙号成祖。
4、朱高炽
明仁宗(1378年-1425年),明成祖长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徐达外孙。明太祖也挺欣赏其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册封为燕世子。明成祖即位后立为皇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即位,次年改元为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随父征战多年,知道创业很难,重用户部尚书夏元吉,采取了一系列减少国家开支的措施,对国力的恢复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他在位期间,他褒奖直言,虚怀纳谏,减轻刑法,对开封、山东等地赈灾免粮。用人,行政均得后人称善。
他一即位,即决定将首都迁回南京,以免漕运的巨大花费。体弱多病的洪熙皇帝,登基后从政仅8个月,就一病不起,于洪熙元年(1425年)因心脏病驾崩于钦安殿,庙号明仁宗。
葬于明献陵(今北京昌平)。朱高炽虽庙号“明仁宗”,但是依然延续了明太祖、明成祖的殉葬制度,死时生殉七名妃嫔。
5、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为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汉族,生母诚孝昭皇后张氏,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驾崩于宣德十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
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浦)、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朱瞻基在短期患病后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意外地死去,终年38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瞻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元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允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高炽
⑵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仔细看他们的名字,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你发现了吗
明朝延续了276年。明朝有16位皇帝。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皇帝中不乏奇葩。比如木匠皇帝、蟋蟀皇帝等,这些皇帝都是人们熟悉的,但到了明朝,这些皇帝造成了明朝的衰落。
明太祖朱元璋要建立明朝肯定非常不容易,作为历史上地位最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能力毋庸置疑。年轻时,朱元璋做了乞丐,后来又做了庙里的和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在庙里,朱元璋被他的同乡唐鹤和常遇春拉进了起义军。
如果你只取这些皇帝中的一个字,你会发现他们是"帝、赤、吉、震、羽、神君、洛、角、剑",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名字都有一个偏旁,其次这些名字都有五行"金木水火图很明显,这些名字不是随便起的,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与明朝的祖训有关。
在朱元璋的祖训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即"凡是老朱家的子孙,都要用五行部首的字来起名字,也要符合五行相生的原则",因此,朱元璋后代的名字就有这样的特点,随着朱家子孙越来越多,结果是名字不够了。这使得后代难以选择他们的名字。
于是朱元璋的后人开始不断编造新词,这从南明皇帝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由于朱家后裔众多,名字明显不够,导致很多朱家后裔甚至没有名字,只有姓氏。然而,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将朱家的大批子孙赶尽杀绝。于是,朱家的祖训成了废纸。
⑶ 明朝一共16位皇帝,为什么明代皇陵叫做十三陵谁的陵墓不在十三陵中
明朝建立于1368年,结束于1644年,一共历经了16位皇帝,享国276年。那为什么位于北京昌平的明朝皇陵,只有13座陵墓,其他3人的陵墓去哪里了呢?
明朝帝陵实际上共有15座,因为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上。南京的着名景区明孝陵,就是安葬朱元璋的地方。另外景泰帝代宗朱祁钰的陵墓在北京海淀玉泉山的金山口。明朝还有一位皇帝没有陵墓。
因为景泰陵在明十三陵之外,所以,清朝灭亡后,受到了严重破坏,很多地面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
宣宗为朱祁钰正名之后,明朝的后续帝王继续在十三陵区建造皇陵。宪宗朱见深葬于茂陵,孝宗朱佑樘葬于泰陵,武宗朱厚照葬于康陵,世宗朱厚熜葬于永陵(嘉靖),穆宗朱载垕葬于昭陵,神宗朱翊钧葬于定陵(万历),光宗朱常洛葬于庆陵,熹宗朱由校葬于德陵。明十三陵到熹宗这里,又增加了8座皇陵,加上前面的4座,已经有了12座皇陵。
十三陵的最后一座皇陵,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的陵墓思陵也比较特殊。朱由检的勤俭节约,是举世公认的。袍子破了,由皇后动手缝一缝,继续穿。崇祯厉行节约,在位十七年,也没有提前给自己准备皇陵。崇祯死后,他和周皇后的遗体被李自成收敛,后来被一起安放入了崇祯田皇贵妃墓中。
清朝顺治年间,清廷以帝礼改葬崇祯。南明曾先后给崇祯上庙号“思宗”、“毅宗”、“威宗”,清廷上庙号“怀宗”。后来,清廷去掉了“怀宗”的庙号,改用谥号“庄烈愍皇帝”,并使用南明“思宗”的庙号,将崇祯陵寝命名为思陵。思陵也是明朝皇陵中,最简陋的一座。
综合起来,明朝16位皇帝,除了北京十三陵的13座皇陵之外,还有南京的明孝陵,以及北京海淀玉泉山的景泰陵两座皇陵,总共15座皇陵。明16帝中,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没有陵墓。
⑷ 明朝有16位皇帝,明十三陵为何只埋葬了13位皇帝呢
明十三陵,作为明代皇帝的埋骨之所,一共埋葬了大明王朝13位帝王。可是,这数量上却有些对不上,史书记载大明自建国以来,共历帝王16位,而且个个都是名正言顺,得到认可的正经皇帝。那为何明十三陵,却只埋了13个皇帝呢?没有进入十三陵的都有谁呢?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没有被葬入明十三陵的三位皇帝,除了朱元璋是因为客观原因,无法葬入外。另外的两位,都是因为政治原因的干涉,才没有入葬皇陵。皇陵,不仅仅是一个皇帝的埋骨之地,也是对其身份的官方认证,和谥号一样,都是后世对其评价的重要参考点。不入皇陵,就是抹杀其身份的合法性,只有政治对手,才会行此做法。
⑸ 明朝十六位皇帝中,哪个皇帝的一生最具戏剧性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汉唐之后的又一宏大王朝。在明朝276年的漫长历史中,共经历十六位皇帝,简称大明十六帝。这十六位皇帝中,有的雄才大略,有的碌碌无为,但更多的是富有传奇。纵观明朝十六位帝王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共有四位,以下是具体介绍:
第四位:明神宗朱翊钧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他10岁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朱翊钧在位初期的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国力得到恢复,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他还主持了着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中国疆土。
但是其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无像张居正的人可以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更为传奇的是,万历皇帝在位时期衰败的明王朝也在这个时期走向活泼和开放,明朝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在此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性解放的精神。
第三位:明成祖朱棣
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他是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创连续28年不上朝的皇帝,也是把帝王权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皇帝。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做了很多大事,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在位后期,他虽然好道教,然而依然牢牢掌控着朝廷官吏,也可以称得上是位有作为的皇帝。
嘉靖帝在位期间巩固了明代的统治,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
嘉靖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
⑹ 明朝16帝的年号排序是什么
明朝16帝年号:
1、洪武,1368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2、建文,1399年—1402年。明惠宗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3、永乐、1402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4、洪熙,1424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
5、宣德,1425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6、正统,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7、景泰,1450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8、天顺,1457年—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9、成化,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
10、弘治,1488—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11、正德,1506—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12、嘉靖,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13、隆庆,1567—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
14、万历,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在位期间衰败的明王朝也在这个时期走向活泼和开放,中国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在此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开始西学东渐,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性解放的精神。
15、泰昌,1620—1621年,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淫乐,身体羸弱。
16、天启,1621—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7、崇祯,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6)明16帝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明朝的建立: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
虽然明英宗例外,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人们也仍以其年号而称之。
明朝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⑺ 明朝多少位皇帝都有谁在位多少年
明朝国祚一共276年共16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