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贾樟柯电影《小武》,真实展现社会边缘小人物的情感世界
影片《小武》是贾樟柯对外宣称的处女作(实际上他真正的处女作是《小山回家》)。演员王宏伟的本色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小武》拍摄于1998年,正是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年代,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雄厚发生了许多改变。整部影片归纳起来有三条线:小武与小勇的友情线,小武与梅梅的爱情线,小武与父母的亲情线。亲情、友情、爱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构成影片的主要情节。这三者,恰恰也是任何人一生最重要的三个部分。
小武和小勇曾经是江湖中共患难的兄弟,他们的关系用小武的话来说就是“不一般”,而他却没有把自己结婚的消息告诉小武,这让小武很是生气。于是小武这个“手艺人”便顶风作案,冒着被抓的危险为小勇准备了一份礼钱。当他带着一大堆零钱去更胜店里换百元整钱的时候,作为好朋友的更胜表现出为小武强烈的担忧,并表示为小勇准备结婚礼钱而这样做不值得。而小武的解释则道出了和小勇当年的一段患难之情,两个人仅仅带着四毛一分钱从汾阳逃到了北京,并在闲聊的时候承诺在小勇结婚的时候送给他两斤十块一张的钱。
一起逃难的经历,是小勇和小武“不一般”关系的基础,多年过去,小武仍然信守当年的承诺。而小勇却在努力的改头换面回归主流,甚至不想让昔日共患难的兄弟参加自己的婚礼。显然,他认为曾经和小武的交往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小武和小勇的友情随着时间的变迁和 社会 地位的差距而变了味道,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 社会 身份急剧分化的一个表现。小武这样的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被筛到了 社会 的最底层,而小勇这个受人羡慕的生意人则成为了 社会 的上层。
在失去友情之后,小武开始了对爱情的追求。小武对歌厅女梅梅的感情从他到出租屋看望生病的梅梅并嘘寒问暖,给梅梅买热水袋,买呼机以便联系,到失去梅梅之后的落寞,都显示出其追求爱情时的真诚,以至于被抓之后还一直在盼望梅梅能够发呼机信息给自己。
在为梅梅买回热水袋之后两个人一起坐在床上,听梅梅唱着流行歌曲,爱情在此时弥漫着整个屋子。而小武却不会唱,他只能用打火机里发出的音乐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在爱情里,小武是那么的害羞。在歌厅里,小武和梅梅一起唱歌,梅梅依偎在小武身上,温柔的对小武说:“那我以后就傍着你了”,很显然,梅梅是以为小武是可以依傍的大款,而并不是真的爱小武。
当小武在商场里买了戒指去歌厅找梅梅的时候,却被告知梅梅被有钱的大老板开车接走了。不甘心的他又来到了梅梅的出租屋,看着梅梅空空的床而沮丧万分。这也代表着小武的爱情梦想的最终破灭。
失落小武回到家里,把戒指给了自己的母亲。小武在父母要求老大和小武为老二凑钱结婚的时候言语含糊,说瞧着老大办。在父母和老大坐在炕上聊生计时,小武也插不上嘴,可以看出在这个家里,小武也无足轻重。当小武发现自己送给母亲的戒指又被母亲转送给老二媳妇的时候,与母亲发生争执,却被老父亲不容分说地拿棍子赶出家门。感情上一无所有小武又来到县城里游荡,再次行窃时呼机却“不合时宜”地响起来,小武被擒了。
失去友情、失去爱情、失去亲情的小武,在派出所里两次提出要看呼机,那是他对爱情还抱有幻想,幻想着梅梅能够再次联系他,那短暂而虚幻的爱情是残留在小武心中的一点点温暖。
影片《小武》通过小武的三条感情线完成叙事,真实展现了一个 社会 边缘小人物的 情感 世界,以及这三条线牵发出来的世态万象。通过小武,展现的便是当下中国普通人、普通农民的命运。影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乡村 社会 的纪实图画,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人情世故”文化在当下的积淀,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
㈡ 小武的影片评价
《小武》的影片在柏林取得了传奇般的成功,它使其导演作为中国新电影的代表人物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瞩目,格雷戈尔称誉贾樟柯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更重要的是,一块标记中国电影的昨天与今天的界碑树立起来了,多年来,甚至可以说自中国电影有史以来,还没有一部电影这样诚实的表达了正在活着的中国人的气息。
《小武》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对集市上来往人群的扫描,贾樟柯后来很喜欢这种方式:大量的长镜头、中景、远景和群像,这也使得《小武》成为一部特殊的作品,它集中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人,和其他作品的野心相比,它称得上心无旁骛;它经常停下来捕捉人物呆滞、尴尬、麻木的表情,仿佛一部人类学研究之作。
但小武仍然只是叙事的一个棋子,他连接起的朋友、女人和家庭,虽然都没有被充分地伸展,却编织起了一张人际的网络。某种意义上,汾阳仍然是费孝通所说的“熟人社会”,小武虽然因为小偷的身份与这张网有所疏离(他甚至被好友小勇的婚礼拒绝了),但依然会频繁地与之发生联系,就如夏布罗尔所说的,小城市里的人,彼此认识,人们会更仔细看你,你也不得不既考虑自己的存在,同时考虑周围其他人,从面对人性的角度说,这要比简单的交流更值得琢磨。相比之下,大城市有太多的人太多的孤独,人们的交流会产生障碍,由此遮掩了很多话题,所以,这个新浪潮导演一直坚持在巴黎之外的地方寻找故事。贾樟柯也一样。
小武面临的首先不是小偷身份的尴尬,小勇正是与他同做扒手时结下友谊的,他也能用这个身份帮助其他人,或显示自己的控制力。但当他在街头晃荡时,某些新东西正在进入小城:小勇走私香烟、开歌厅成了企业家和劳模;从北京出来追寻明星梦的胡梅梅落在这里做了妓女;二哥和城里人结了婚,需要家里凑钱维持面子……小武最终是被这些新的人际纠结给抛弃了。
但影片扑面而来的感性并非是某种同情或是(和惯于煽情的中国导演相比,贾樟柯不明确表达“同情”,而只是观察)愤怒,而是对小城生活出色、精确的捕捉:在公路边漠然等车的人们,街道上宣传政策的广播,光线昏暗的台球室,连续播放枪战片的录像厅,提供点歌服务的电视台……尤其对众多从小城市走出来的青年来说,电影里的场景如此熟悉和真实,几乎没有一个场景牵强和突兀,它不是某种意念的化身,而是冷冰冰的存在,是很多人遗忘在故乡的影子,此刻仍然在中国最广大的区域里上演着。这种细腻、流畅的记录不厌其烦,使小武(扮演者王宏伟本来就拥有一张最大众的脸)很自然地就被包裹在其中。“就像一根浸在油里的绳子。你只想使用其中的一部分,但是整个绳子大概都浸湿了”(侯孝贤语)。
在环境的破败中,小武麻木、无聊的表情最直观地传达了小城的气质,有一场戏里,他 和一个朋友嬉闹,追来追去,就像《童年往事》里阿孝的日常生活:从街道这头跑到那头,下次再跑回来,从墙头翻出家,再翻进去,镜头积攒着,仿佛一个跑不出去的圆。但小武根本就不耐烦跑,在厚重的黑镜框下,他几乎总是眯着眼,以至于你会忘记他比《任逍遥》里的主角大不了多少。
贾樟柯也不解释小偷的动机,那只是通俗剧的要求,他要呈现的是一种生存的状态,是小城里无数麻木过了一生的人生命中的一截。《站台》里众人问从广州回来的张军,“花花世界有什么好?”他回答说,“那里人们都很忙”:的确,无事可干是小城生活最致命的地方。在呆滞的人物背后,流行歌曲隐晦地透露了些秘密,那是小武为数不多表达情感的方式,虽然多是声画对位和一种反讽:当小武从警察那里知道小勇要结婚的消息而去询问他时,背景里嘶嚎起屠洪纲的《霸王别姬》;在歌厅里,胡梅梅把小武当大款来傍,唱的是《爱江山更爱美人》,虚幻的英雄梦游荡在一个卑微男人的尊严之上;而在婚礼、葬礼、街头、舞厅、电视里,一首泛滥、夸张地表达感情的歌曲《心雨》,一次次在疏离、冷漠、孤独的场合响起。
小武便是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个体。面对着社会转型对于小城各方面的冲击,小武不理解,不适应,或者还有不情愿;他孤独于群体之外,仍以旧有的方式去看待、处理身边的人和物,他以他的常态对应着世事的变动。诚然,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口袋中的钞票越来越多,旧有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也随之开始转变,以金钱为本位的价值体系全面占据人们的内心。正是在这种变动中,一代人开始了游离与契合的过程。小武明显的属于游离的人群,他与曾经的“战友”吵翻——因为他已发达,需要忘记不光彩的过去保留体面;与爱人分别——她选择了金钱的归宿;与父母隔阂——金钱关系渗透进家庭代替了亲情。由此,小武苦闷,彷徨,孤寂,矛盾,困惑,进而,以一种自我放逐的方式对这个社会进行着无力的反抗。
最后说一下表演。贾樟柯在此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利用他们的本色演出创造着一个极度迫近真实的影象世界。无疑,他成功了。影片中,各个人物血肉丰满,地道的方言、毫无修饰的服装、木讷的表情、缓慢的动作,你无法指摘他们的任何一个动作,因为他们演的就是他们自己,没有模式,没有套路,如同贾樟柯在此开创的这种电影类型一样。
贾樟柯是一个执着的导演,在《小武》里所表现的内容一再出现在他以后的电影当中,从《站台》到《任逍遥》,从《世界》到《三峡好人》,贾樟柯一步一步完善着他的小城电影,一步一步完善着他的历史寓言。
贾樟柯在《小武》中对于他所表现的一切人物与事件进行着生活流式的客观展现,没有刻意的表露出自己的主观情绪。只是在这一系列的打击与游移的展示中,对于小武,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贾樟柯对他的无奈与痛惜。也许这也是贾樟柯对于现今社会形态的态度吧!小武以他特有的精神内核重叠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表露出的一系列宿命与矛盾,同样面临着变与不变的抉择,同样面临着价值观的转变,同样面临着犹疑与困惑的精神状态。贾樟柯以他独有方式站在影象的角度建构了中国的社会历史,这是他领先于第六代导演最突出的地方。
在《小武》中,环境造型真正体现了贾樟柯还原生活再现生活的目的。实景拍摄,长镜头,自然音响的全面引入,再加上摄影机机位总是与人眼持平的位置,没有特效镜头的应用,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真正如同亲临现场一般目睹着前面所发生的一切,加之无戏剧化的情节构造,一幕幕真实生活的场景浮现于观众的脑海,真实与想象之间发生冲撞,影象与生活之间发生重叠,令观众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与情感宣泄。
㈢ 贾樟柯执导的6部封神之作,一口气看完让人唏嘘不已,你都知道哪些呢
小编看过几部电影,感觉印象非常的深刻,而且都能够反映出社会底层的现实,还能看到人性的丑陋,让人觉得需要进行思考一下。让小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武》这部电影,这个电影的导演是贾樟柯。贾樟柯是一名导演,他不光导演的特别好,而且还进行编剧。贾樟柯非常喜欢文学,所以他的电影都很有文学性。尤其是他将这种文学带入到电影中,使台词也都变得鲜艳明亮起来。
贾樟柯还导演了一部电影叫《三峡好人》,影片中的韩三明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小人物,他是一名煤矿工人。他的命运没有被自己选择,因为他去做拆迁是因为身上没有钱很穷。去重庆也是为了找自己的老婆。所以在当时离开家乡后,而且作为中老年人也并没有停下来,反而一往无前的生活。其实这部电影体现出了在那个年代,这些小人物没有任何的话语权,生活也没有别人在意。贾樟柯也是想通过这个角色来进行呐喊,也体现出那个时代这些小人物生活的不易。
㈣ 贾樟柯主演的必看电影有哪些
有如下几部:
1、《小武》是由贾樟柯执导,王宏伟、郝鸿建、左雯璐主演的剧情片,于1998年上映,豆瓣评分8.3。该片讲述了惯偷小武在生活中的无奈以及亲情、友情和爱情。
2、《站台》是贾樟柯执导,赵涛、王宏伟主演的剧情片,于2000年上映,豆瓣评分8.2。该片探讨的是四位主演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轨迹,描写之细腻,恐怕在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部片子了!
3、《天注定》是贾樟柯执导,赵涛、张嘉译、王宝强、姜武主演的剧情片,于2013年上映,豆瓣评分8.0;电影赤裸裸地呈现了现今中国的诸多问题:官商勾结,贫富差距,血汗工厂,夜总会...精彩的暗喻和隐喻更是数不胜数!
㈤ 小武为什么被禁
《小武》被禁得原因是因为没有送交国家电影局审查就送出国外参加比赛,而且也没有通过任何电影厂进行拍摄。他从香港一家公司获得了30万元的拍摄资金,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没有发生任何关系。除了《小武》,贾樟柯的第二部作品《站台》、第三部作品《任逍遥》,以及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都是在海外投资的背景下拍摄而成的。
㈥ 电影小武简介
《小武》讲述了生活在中部某小县城的梁小武在接连失去友情、爱情和亲情后最终失去自由,成为囚徒的过程。
1997年的山西汾阳,自称是干手艺活的扒手小武整天戴着粗黑框眼镜,不笑也不怎么说话,歪斜着头,用舌头顶着腮帮子,四处游荡。小武感觉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很清楚自己必然要被淘汰。他找到以前的“战友”,现在成为县里着名企业家、纳税大户的小勇。两人在屋里坐了半天,却觉得无话可说。
在小勇结婚时,小武遵照以前的誓言送钱给他,小勇觉得钱脏而将其退回。在被朋友拒绝后,小武便经常去唱歌,结识了歌女胡梅梅。小武一有空便陪胡梅梅逛街,时常给她打电话,但没过多久胡梅梅便将小武无情抛弃。小武回到家中,家里却没有人肯接受他。小武最终被父亲赶出了家门。
最后,小武在一次例行“工作”时,被公安干警抓获并铐在了电线杆上。街上的行人冷漠地看着他,他冷漠地看着街上的行人。
角色介绍
梁小武
演员:王宏伟
小武,自称是干手艺活的,其实是个扒手。平时戴着粗黑框眼镜沉默寡言,不怎么笑,头时刻歪斜着,舌头总是顶着腮帮。常常抚摸石头墙壁,在澡堂里练习卡拉OK,平时穿着大两号的西装在小镇上晃来晃去。因为经常去唱歌,便结识了歌女胡梅梅,他也算是有了感情上的寄托。
㈦ 小武的获奖记录
小武的获奖记录: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斯道奖。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获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
获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获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
获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
获1999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影片评价
《小武》的影片在柏林取得了传奇般的成功,它使其导演作为中国新电影的代表人物获得了国际电影界的瞩目,格雷戈尔称誉贾樟柯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更重要的是,一块标记中国电影的昨天与今天的界碑树立起来了,多年来,甚至可以说自中国电影有史以来,还没有一部电影这样诚实的表达了正在活着的中国人的气息。
《小武》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对集市上来往人群的扫描,贾樟柯后来很喜欢这种方式:大量的长镜头、中景、远景和群像。
这也使得《小武》成为一部特殊的作品,它集中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人,和其他作品的野心相比,它称得上心无旁骛;它经常停下来捕捉人物呆滞、尴尬、麻木的表情,仿佛一部人类学研究之作。
㈧ 小武高清电影
小武.mkv
㈨ 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电影竟是这五部,你都看过吗
第一名:霸王别姬
作为华语影坛艺术成就最高的影片之一,《霸王别姬》集文艺性和观赏性与一身,
在保留导演创作理念的同时,也很好的兼顾了观众的审美情趣,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经典电影!
这也是陈凯歌的巅峰之作,也是张国荣的神作,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这真的不是电影,而是人生!
你认为中国的优秀电影还有哪些呢?
㈩ 小武的电影叫什么
《小武》是贾樟柯编剧并执导的独立制片剧情电影,由王宏伟、郝鸿建、左雯璐等主演,于1998年2月18日在德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