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军第十二批女飞行学员完成首次跳伞,场面有多壮观
湛蓝的天空,女飞行员们从飞机上跳下,展开双臂,打开白色降落伞,他们动作整齐规范,一张张白色的降落伞,宛如在一片蓝色海洋中泛起的一朵朵小浪花。女飞行员们整齐有序,动作标准,完美的纵身一跳,成功完成了她们人生中的“第一跳”。这一跳,不仅仅是场面上的壮观,更是给国人,给世界展示了我们国家女飞行员“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气概。
这一次首跳,不仅给国人展现了规范、漂亮的跳伞场面,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女飞行员她们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空军第十二批女飞行员的首跳场面,不仅仅是场面上的壮观,更是心灵上的震撼!愿空军第十二批女飞行员她们早日实现飞行梦,在空中自由的翱翔!
B. 美国“空军一号”有没有降落伞备置如果有,为什么民用客机不能有
空军一号有
一般的军用飞机都有降落伞。但是绝大多数民航机没有。其原因主要是两点:
第一,装备降落伞远远不是带一个伞包那么简单。最麻烦的是从飞机里面出去这个过程。众所周知,高空的气压很低,人在高空会缺氧,所以民航机都会把机舱内的气压人为地增加到和地面一致。(战斗机飞行员多是带个呼吸器,很不舒服,民航不可能用)
所以只要一开舱门,人直接就被“吸”出去了,因为吸的一瞬间,人承受的过载很大,人会出现晕厥的情况,非常危险。而且民航机舱门离发动机,尾翼比较近,很容易被吸进发动机。伞兵跳伞都是从有大型尾部舱门的运输机跳,而且运输机是不加压的。对于百姓来说,不加压的飞机绝对是受不了的。
要想让747这样的飞机具有支持跳伞的能力,需要大量钞票,民航是承受不起的。
第二:就算民航肯出钱,绝大部分乘客也没有经受过跳伞训练。没经过跳伞训练的人,从万米高空跳出去,基本和不带降落伞差不多。人家美国总统有保镖,保镖都是经受过非常专业的训练的。明显不可能全国人民都训练一把跳伞。所以装备了也没用。
C. 党卫军伞兵
党卫军500伞兵营
2005-11-23 来源:九书阁 进入论坛
历任指挥官
SS二级突击队大队长Herbert Gilhofer
SS一级突击队中队长Kurt Rybka
SS一级突击队中队长Siegfried Milius
兵力配备
辖有营部连,1-4伞兵突击连。1944年5月25日 1000;1944年6月30日 292
1943年10月,党卫军500伞兵营组建于捷克斯洛伐克的Chlum,这已不是第一次试图组建一支党卫军伞兵部队了。早在1937年,就曾有过这样的计划。伞兵营的组成人员比较复杂,有来自党卫军各单位的志愿兵,以及但泽(Danzig)的军事监狱和达豪(Dachau)党卫军惩戒营中的一些有犯罪记录的人。
11月,他们被送到塞尔维亚/波斯尼亚的Madanrushka-Banja第三空降兵训练学校进行跳伞训练,此后又前往匈牙利继续训练,并在那里完成了所有的科目。
之后伞兵营返回了南斯拉夫执行反游击作战,直到1944年4月,500营准备参加“跳马”作战(Knight‘s Move-德文原名Rosselsprung)。5月25日,伞兵营以伞降和滑翔机机降的方式突袭位于Drvar附近群山中的铁托的指挥部。行动一开始还较为顺利,但铁托最终还是安全地撤离了,500伞兵营遭到了游击队的围攻,损失极大,阵亡人数超过650人。直到党卫军欧根亲王师赶来支援,才把500营救出重围。在六月前,这个伞兵营一直在Petrovac与游击队作战,然后前往Ljubljana休整,此时部队仅剩下15名军官,81名士官和196名士兵。
1944年5月25日:在Drvar地区的跳马作战中,500营的一个连指挥官。注意照片右侧军士袖口上的绶带,许多老兵,包括营长Siegfried Milius都佩有袖口绶带。但这并不是官方正式授予的SS伞兵绶带,SS伞兵从未获得正式的绶带。有些SS伞兵就把自己原单位的绶带缝在袖口上。这名军士可能是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党卫军战地记者Adolf Kunzmann的同事。他配带的可能是SS战地记者部队Kurt Eggers绶带,隶属于SS战地记者团。
1944年6月29日,500伞兵营前往东普鲁士的哥腾哈芬(Gotenhafen),准备夺取波罗地海上的一个小岛,但这次作战最终被取消。
于是,全营292人开赴立陶宛的考纳斯(Kaunus),他们作为一个战斗群被编入了大德意志装甲团1营,去支援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的防御战。经历了两个星期的恶战后,500伞兵营撤向波罗地海沿岸。
八月中旬,500伞兵营和von Werthen装甲掷弹兵旅、第七装甲师及第212、252两个步兵师发起了反击作战,夺回了考纳斯西北的Raseinen。此时全营仅剩下90人,在第731重型坦克驱逐营的协助下,终于阻挡住了苏军第33、11近卫步兵军的进攻。10月,在大德意志装甲军的掩护下,营残部幸运地撤至奥地利Ostmark,改编为SS600伞兵营。10月15日,该营的部分人员随同斯科兹内前往布达佩斯,参加了“反坦克雷”行动。
1944年12月的阿登战役中,该营的两个连加入了斯科兹内的第150装甲旅,进入美军后方进行破坏活动。阿登战役失败后,600伞兵营又于翌年1月调往东线,受命防守奥得河上的城市施韦特(Schwedt)。至2月4日,斯科兹内拼凑了两个营,再加上600营的单位,组成了“施韦特森林”防线。到了7日,更多的杂牌部队被拼凑起来,整个施韦特要塞有15000名守卫者。苏联红军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9日苏军便开始进攻施韦特。3月3日,600伞兵营的残部从城市的废墟上撤退,加入党卫军Solar战斗群,守卫Finow运河。到了28日,伞兵营只剩下38人了。这支小小的部队又坚持了半个月,终于瓦解了,部分人员向美第9军投降。
党卫军500/600伞兵营的官兵均身着党卫军野战制服,配以伞兵跳伞服和M38式钢盔。(很多钢盔上没有空军鹰徽,但在已知的照片中,并没有发现带有SS标志的伞兵钢盔。)武器也是伞兵制式的,如无后坐力步枪和FG42自动步枪。该营的许多士兵都将伞兵服胸前的空军鹰徽取下,甚至在有的照片中发现带有SS标志的跳伞服。
D. 空军衣服的颜色是什么
空军服装颜色是空军蓝。海军军服由原来的藏青色调整为深藏青色,本白色调整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调整为全白色,空军军服颜色在现行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军官冬常服由关领式改为开领式,夏常服改为束腰式结构,春秋常服改为猎装式设计,海军常服采用世界海军主流设计样式。
空军飞行服
设计成连体式飞行服是各国空军多年来在飞行、除了穿着相对简单、整齐美观外,因战斗机座舱较小,连体式飞行服是整体紧身型的,没有飘、摆部分,飞行员进出座舱就比较灵活,也不会因服装的飘、摆部分误碰、挂座舱内的开关、设备,特别是对飞行员空中跳伞更有利。因此,空军飞行员只要是驾驶背救生伞飞行的飞机,都要求穿连体式飞行服。
E. 空军穿什么衣服
目前空军军服为2007年建军80周年之际全军换发新式服装,称为“07式军服”。军服是根据保持97式军服优点的基础上设定的军服,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品种设计更加完善配套,整体设计风格典雅质朴,款式造型更具时代特色,颜色更加协调庄重。
07式军服,陆军军服颜色调整为松枝绿;海军军服由原来的藏青色调整为深藏青色,本白色调整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调整为全白色;空军军服颜色在现行蓝灰色基础上作了适当加深。
07式军服还首次将女军人大檐帽改为卷檐帽;军官冬常服由关领式改为开领式,夏常服改为束腰式结构,春秋常服改为猎装式设计;海军常服采用世界海军主流设计样式,军衔级别在袖口上表示。
军服分类
1.礼服系列。威武庄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等礼仪场合穿着。分军官礼服和“两团一队”礼服两类。军官礼服,包括礼服大檐帽、礼服、礼服衬衣、
礼服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两团一队”礼服,即仪仗队、军乐团礼宾服和文工团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礼服、冬礼服、礼服大衣、礼服皮鞋(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2.常服系列。美观大方,适合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类。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衬衣、袜子、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 、长(短)袖夏常服、夏裤(裙)和配套标志服饰。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裤、内衣裤、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标志服饰。
3.作训服系列。防护功能强,结实耐穿,适合部队作战训练和工作执勤穿着。包括作训帽、夏作训服、冬作训服、作训大衣、作战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4.标志服饰系列。标识鲜明,与军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绶带,以及领带、领带夹、外腰带、内腰带等。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人民解放军2007式军服
F. 海陆空三军的衣服都分别是什么颜色
陆军,空军的服装制式相同,都是正装着硬肩章和配饰章,颜色的话常服就是陆军是松枝绿,空军是空军蓝,
海军的常服有点特殊,海军常服,礼服是没有肩章的,海军的着装其实就是西装,只不过他们的军衔都纹在袖口上。他们的军服是有两种颜色的,一种是白色,一种是藏青色。
G. 打仗时,竟然不能打跳伞的飞行员,是有什么规定吗
《国际法》之《战争条例》“地面战争法规”规定:“战争法规不禁止向伞兵和其他以及类似通过伞降执行敌对任务的人员开火。除上文所提的其他人员则不应向其开火。”很显然,除了上文所提的(通过伞降执行敌对任务的人员),其他人员只能是驾驶战机的飞行员,跳伞之后的战机飞行员只带有自卫武器,而不像普通伞兵部队拥有战车、轻型火炮、火箭筒等攻击性武器,属于丧失战斗力的非战斗人员,受国际法保护,不能射杀。
实际上,击毙一名飞行员,比击落对方3架战机更有价值,飞机没了短时间内可以再造一批,而飞行员没了短时间内则不可能补充上。其他昂贵的技术兵种也类似。所以,有些国家在击落对方飞机后,仍然会冲伞,二战禽兽一般的日本人居然把射杀跳伞的中国飞行员列入空战教程!南京空战、武汉空战、归德空战中均有中国飞行员在跳伞后被日军射杀。
1958年10月10日,在大陆空军与蒋军空军的一次空战中,解放军空军飞行员杜风瑞连续击落2架蒋军战斗机,击伤打跑一架,后因被击中,跳伞后遭到蒋军冲伞,不幸牺牲。那个禽兽蒋军飞行员随即被解放军地面高炮部队命中炮毙。
朝鲜大空战中,也有美军射杀志愿军飞行员(次数并不是太多)。但志愿军倒是挺有绅士气魄,没有这样做。
H. 请问空降兵跳伞危险多吗
好象伞是用拉绳弹簧钩拉开的,不用人拉…空降兵一般都是绳拉开伞的
分两种,挂钩式和手拉式,挂钩式,机舱内有挂杆,伞包上有挂绳,立即后自动拉开伞包开伞。手拉式,伞包右侧有拉栓,根据自己目测和离地面安全高度视情况拉伞,这种一般有一百次跳伞经验才能用。关于落地训练那都是在地上的补充:空降兵的降落伞也不止一种啊,你碰到15军的老兵可以问问
I. 空军一号电影,最后制服歹徒飞机故障其余的人都跳伞逃生,现实中有没有飞机遇到故障乘客跳伞逃生的例子
首先,客机没有降落伞。第二,当今条件下,航空再发达的国家,也解决不了这个技术难题。民航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客舱内的气压与舱外的气压是不同的,客舱一旦关上舱门就必须要等到降落后才能打开,或者突发紧急情况下再次打开,剩下的时间是不能够打开的,在空达万米的空中,机外的气压与舱的气压压力巨大,如果打开舱门的会使舱内的气压与舱外的气压压力过大导致爆炸,那样的会即使有降落伞那不也得全完了。因为民航的飞机一旦遇到突发事件用降落伞不但降低生还率(这是因为,降落伞的使用需要培训,一般人从1500米的高度用降落伞也会摔伤或控制不好落难等等) , 最主要的还是,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旋转会造成很大的力量,人打开仓门跳出 很容易吸进发动机,一但吸进去机毁人亡... 用解放军的数据来说我军跳伞训练中的气象条件:1.着陆场上空没有降水,跳伞高度以下的云量不影响目视投放; 2.着陆场地面风速不超过6米/秒;(首次、夜间、山地和森林跳伞不超4米/秒,翼伞跳伞不超过8米/秒); 3.跳伞高度以下的平均风速不超过12米/秒(开双、夜间、山地和森林地跳伞不超过10米/秒,翼伞跳伞不超过15米/秒)。试想,客机在平流层飞行,风速是强得没话说的,气温也低。再者,就算飞机盘旋了,客机屁股后面也没有舱门可以打开让人员跳伞啊。对了,建议你去看看《空军一号》,在电影的中间部分,就是人员逃生的那一段,就有一个跳伞的细节问题。看了话,应该会明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