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赣州南门口周围有什么景点
赣州黄金广场、郁孤台、八镜台、古城墙、贡江浮桥和章江浮桥等等。
B. 赣州哪里有好玩的景点
赣州有以下好玩的景点:
1.小武当山
小武当山位于赣州市龙南县武当镇。典型的丹霞地貌,主峰海拔864米,九十九座奇峰平地突兀而起,绵十数公里,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沿105国道徐徐展开。
2.赣州古浮桥
赣州古浮桥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境内。浮桥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 江西赣州城区三面环水,因为河面较宽,河两岸往来主要靠渡船。宋代赣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方便与外面的沟通,于是就在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建国以后,西河、南河浮桥因修建了公路大桥而被折除,在80年代被现代公路桥梁所代替,只有这座建春门浮桥,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景观,特意保存了下来。
3.通天岩景区
通天岩位于赣州市章贡区001乡道水西镇通天岩村,这里共有石龛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造像均为佛像神祗,多属唐宋时期作品。这些造像神态各异,精致俊美,是古石雕艺术的瑰宝。通天岩附近岩深谷秀,泉水涓涓,古木参天,冬暖夏凉。
4.赣州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八镜路。赣州古城墙是保留较好的宋代砖城墙。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岁岁冲坏土城,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明代洪武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
5.郁孤台
郁孤台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2号。夜景很漂亮,关键是游人不多,并没有熙熙攘攘的感觉,非常能体现着古城真正的味道。郁孤台乍一看名字还是很特别。郁孤台并不大,转半小时就能转遍,里面美食地方还有几个,味道也不错。
C. 赣州 南门口 附近有没有旅游景点 或者好玩的地方
南门口,文清路,赣州公园,郁孤台,八镜台,宋城墙,可以这样一路玩一天,饿了可以去小南门吃点特色东西
D. 赣州二日游
通天岩 古城墙 八镜台 郁孤台 浮桥 文庙 慈云塔 夜话亭等以上均在市区,祝你玩的开心!
下面是些介绍:
赣州通天岩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城西北郊6.8公里处,面积为6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这里岩深谷邃,树木参天,丹崖绝壁,风景秀丽,是一处发育十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因为“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而得名通天岩。自唐代以来,风光旖旎的通天岩就被开创为石窟寺。至北宋时期,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开创达到了高潮。尽管与我国众多的石窟比较,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分布范围,石龛的体积、数量以及造像尺度、规模都不算大,但相对而言,它却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处石窟,同时,它又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处石窟群,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现保存着唐宋以来摩崖造像358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是一座珍贵的石窟艺术宝库。
通天岩风景区包括古代石刻区和现代休闲区二部分。古代石刻区是景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它主要是由观心岩、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等五个岩洞组成。
赣州古城墙
说起古城墙,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北京万里长城,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座历史悠久、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的砖城墙,那就是赣州宋城墙。这也是现在全国保留的唯一的宋代砖城墙。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岁岁冲坏土城,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明代洪武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有攻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市政府每年还拨出一定经费维护古城墙。
E. 假期想去赣州游玩,赣州有哪些值得游玩的景点
在赣州,小武当山值得一去。它矗立在江西最南端的龙南县武当镇境内,赣粤交界处,素有江西大门之称。小武当山风景区东接广东省和平县,南邻广东省连平县,西邻九连山亚热带原始森林,北起龙南武当镇。总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64米,九十九座奇峰平地突兀而起,绵十数公里,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沿105国道徐徐展开。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小武当山风景区已成为赣、粤、湘、闽及港、澳、东南亚等地的旅游热点。
F. 赣州标志性的景观“赣州古城墙”,为啥很少有游客知道
提起江西旅游,很多人想起三清山、庐山、龙虎山、武功山等名山,还有婺源、景德镇等古县、古城,其实很多人把该省最南部的赣州市给忽略了。赣州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还是江西面积最大的城市,人称“江西南大门”。
灶儿巷里的一些老建筑现在被开辟为餐馆,美食如何在其次,至少环境优雅,就餐氛围很好。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宣传不多,到赣州旅游的游客并不多,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相信游客数量会逐年增加,至少很多广东人就喜欢到赣州游玩。
G. 赣州市小南门具体位置
你从红旗大道东桥路口往健康路口 走注意马路右边有一个比较大的巷子就是小南门巷子口有个很大的建设银行 小南门是指巷子那一带 巷子那头出来是厚德路一中附近真心希望能帮到你
H. 赣州着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赣州有以下着名的旅游景点:
赣州古浮桥
赣州古浮桥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境内。浮桥长约400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 江西赣州城区三面环水,因为河面较宽,河两岸往来主要靠渡船。宋代赣州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为了方便与外面的沟通,于是就在章、贡两河上先后建造铺就了东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桥以沟通城乡。建国以后,西河、南河浮桥因修建了公路大桥而被折除,在80年代被现代公路桥梁所代替,只有这座建春门浮桥,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景观,特意保存了下来。
通天岩景区
通天岩位于赣州市章贡区001乡道水西镇通天岩村,这里有江西最大的石龛造像群,共有石龛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造像均为佛像神祗,多属唐宋时期作品。这些造像神态各异,精致俊美,是古石雕艺术的瑰宝。通天岩附近岩深谷秀,泉水涓涓,古木参天,冬暖夏凉。
赣州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位于赣州市章贡区八镜路。赣州古城墙是现在全国保留的唯一的宋代砖城墙。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岁岁冲坏土城,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明代洪武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
郁孤台
郁孤台位于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2号。夜景很漂亮,关键是游人不多,并没有熙熙攘攘的感觉,更体现着古城真正的味道。郁孤台乍一看名字还是很特别。郁孤台并不大,最多转半小时就能转遍,里面美食地方还有几个,味道也不错。
小武当山
小武当山位于赣州市龙南县武当镇。典型的丹霞地貌,主峰海拔864米,九十九座奇峰平地突兀而起,绵十数公里,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沿105国道徐徐展开。
I. 赣州城墙的赣州古城墙铭文砖
宋
宋代铭文砖数量多、种类多,铭文意义重大,文字精美。54种铭文砖中,窑务窑口窑户(作匠)砖27,纪年砖12,纪地(修城州县)砖14。宋砖厚重坚固,长方形,砖泥纯净灰蓝,火候高,质地精良。铭文多在一个侧壁,少数在一个横头。也有几种铭文砖的铭文,在一个侧壁一个横头或在两个侧壁分别打上不同印记。多为阳文,也有阴文的反字阳文,开创了各类铭文的体裁(纪年、纪人、纪地、纪窑)。字体多样,多数都有风采,各备一格。以楷书书为主,也有行书含隶意、篆意。“西窑务”、“西窑”、“第一务”、“第二务记”、“第三务”、“南门第二务”是最早一批铭文砖,笔划或粗放有力,或简疏似拙,注意布局,极富印章风格,可供鉴赏。“第二务记”、“第一务”极似不同意趣的两种美术字体。葫芦形“第二”印记也堪称佳作。写字作范的有文化人,艺术水平高者,也有一般手工匠人。如砖字有三种写法,又如赣作“章贡”,异体字简笔字和错字并存。宋纪年砖横长字大(年号干支后还署修城官吏职衔),窑口砖字小,有长方形、椭园形、珐玛形和葫芦形等单线或双线框边,雅俗共赏。一般砖长33—40,宽13.3—24,厚7—10厘米。
元
仅发现“至正壬辰秋赣州路造”铭文砖,长40,宽23,厚9.5厘米,铭文相同字体不同者二种以上。长方形,质地精良。
明
铭文40种,长34—41.5,宽16—21,厚8—12厘米。现存明砖大的多,小的少。铭文有的多达55个字。长方形,质地好,但风化浸蚀严重,砖角都磨园了,因明砖多在贡江河边一带。字体多阴刻,字小,纪年砖多有长方形双线框,印模字迹较汪,文字不清楚,行距大小均不讲究。少数字体端正美观大方,如印刷字体和“二七年小甲徐系文”,有欣赏价值。由于铭文字多,含有大量信息。如府、县修城官吏和里甲管理头目,包括窑匠、人夫姓名全部列出。又如管城乡约、泥水匠姓名,修葺砖口数量等,对了解城市修建历史的许多情况有很高价值。
清
清铭文砖42种,除尚未发现顺治、康熙、雍正、宣统四朝铭文砖,其他六个皇帝都有铭文砖。其中道光11种,咸丰17种。贡江河岸城墙大都经咸丰朝修葺过。清砖小薄,一般长29—34,宽16—19.5,厚7—8.5厘米。多阴文,楷书,书写认真端正。嘉庆以后多窑户砖,其中咸丰四年有知府、知县倡修铭文砖和碑。咸丰四年也有一种侧壁、横头各印一条铭文的砖。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铭文砖有2种,均1915年大水后修葺砖,砖小薄,阴文,长34,宽17,厚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