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肾脏一部分的结构图
略 (1)肾单位; (2)4,出球小动脉; (3)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 (4)3,肾小球,7,肾小管; (5)粗,高,3,肾小球,原尿,功能,尿素,尿毒; (6)肾小管→收集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7)[1]肾动脉→[2]入球小动脉→[3]肾小球→[4]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② 肾在身体什么位置图片
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肾脏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
(2)真肾结构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肾为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肾表面光滑,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外侧两缘。
(1)肾门(hius renalis):是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等结构出入的部位。
(2)肾蒂(renal pedicle):出入肾门所有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肾蒂。右侧肾蒂较左侧肾蒂短。
(3)肾窦(sinus renalis):是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而形成的腔隙。其内含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肾外缘为凸面,内缘为凹面,凹面中部为肾门,所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均由此进入肾脏,膀胱则由此走出肾外。肾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若以上下论则肾动脉在上,静脉在下。
③ 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及其作用
(1)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⑤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②肾小球和④肾小囊组成.
(2)尿的形成要经过④肾小球的滤过和⑤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⑤肾小管中的是尿液.正常情况下,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是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到原尿里的,只有肾小球发生炎症时,其通透性过大,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才能滤过到原尿并进入尿液.
故答案为:(1)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滤过;
(3)尿液;肾小球.
④ 肾小体结构图
(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内有一个毛细血管球,称为肾小球,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的囊腔即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从图中可以看出:1是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球,4肾小囊.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象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的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1)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 (2)原尿;滤过;重吸收
⑤ 人体的肾在什么部位有没有图片 最好是人体结构图
肾脏位置
肾脏的位置:右肾门针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针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参看网络词条,那里有解说图片
⑥ 人体器官肾图片
⑦ 肾的结构
肾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在肾的冠状切面上可以看到,肾实质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肾皮质新鲜时呈红褐色。由肾小球和肾小管所构成,部分皮质伸展至髓质锥体间,成为肾柱。肾髓质新鲜时呈淡红色,为10-20个锥体随构成。
肾锥体在切面上呈三角形。锥体底部向肾凸面,尖端向肾门,锥体主要组织为集合管,锥体尖端称肾乳头,每一个乳头有10-20个乳头管,向肾小盏漏斗部开口。在肾窦内有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围绕肾乳头。
(7)真肾结构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以下的行为会损伤肾功能
1、饮食过咸:
经常吃一些过咸的东西如咸鱼、咸菜等等,会导致血液当中钠离子浓度过高,引起酸碱性平衡失调,而为达到平衡状态,肾血流和肾小球重吸收和过滤作用便会加快,长此以往,肾功能由于负担过重,便容易受损。
2、饮水过少
正常情况,人体当中一天的饮水量应在2000ml左右,由于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很多朋友都是等到口渴的时候才想要喝水,这样长期下去就会造成体内缺水,尿液减少排出,废物也就容易堆积,从而影响内环境的稳定。
3、憋尿行为
生活中,不少人会存在憋尿的行为,实际上憋尿对于肾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为尿液在膀胱当中存在的时间过长就会造成细菌滋生,从而容易尿路感染的问题。
⑧ 人的肾在什么位置图片 - 百度
肾脏的位置:右肾门正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正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8)真肾结构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肾脏:
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每一个肾脏主要由约100万个具有相同结构与机能的肾单位和少量结缔组织所组成,其间有大量血管和神经纤维。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肾小管又汇合入集合管。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经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故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参考资料:网络-肾
⑨ 肾单位结构图怎么画
肾单位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又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因此可以这样画,先画出肾小球然后肾小囊在下面(滤过作用) 再画出肾小管连接肾小囊(肾小管重吸收作用),肾单位结构图如下所示。
每个肾有100 万个以上肾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根据肾小体在皮质内的位置,又分为表浅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
肾小体由肾小球及肾球囊组成。肾小球由毛细血管丛组成,起源于入球小动脉,然后分4 ~ 5 支,各支再分成毛细血管小叶,各小叶毛细血管汇集成一条出球小动脉;后者出肾小球后,又广泛分支,再成毛细血管网缠绕于肾小管外,其血流最后回流入小叶间静脉。
(9)真肾结构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肾单位的功能
机体尿液的生成依赖于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协同作用。肾小球恰似一个过滤器,流经肾小球的血液成分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均被滤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成人一昼夜双肾可产生原尿180 L(125ml/min)。
原尿经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大约99%的水分以及钠、钾、葡萄糖等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将重新被回吸收至血中,只有1%的水分和多余的无机盐成为终尿被排出体外。
同时,肾小管与集合管还通过分泌、排泄等作用,将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由血液排泌至终尿内排出体外。正常人每昼夜排出尿液(终尿)1~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