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蒙古族的民居、饮食、服饰、节庆活动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有饮奶茶的习惯,马奶酒,奶酒扒肉。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❷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有哪些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
民族(nation),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现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
国族:国族是以政治目的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国族概念有中华民族、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等。
从2016年1月1日起,中国公民在年满18周岁的两年内,可以依据其父或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请变更一次。
❸ 蒙古族的哈达颜色都代表什么
哈达的颜色为蓝、白、红、绿、黄,蓝色喻为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绿色象征江河水,红色象征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
蒙古民族崇尚的哈达是蓝色的,这与其民族宗教信仰有关。白色和黄色哈达原本不属于蒙古民族。后来,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全面渗透,白色哈达和黄色哈达也随之出现在蒙古草原。
但是,因为几种哈达的使命和寓意不同,在使用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白色哈达仅限于在丧葬场合使用,黄色哈达只是拜佛时使用,这两种外来的哈达无法取代固有的蓝色哈达。
鄂尔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银灰、白、黄、蓝等颜色的哈达的习惯。
(3)蒙古服装图片价格扩展阅读
哈达的种类和尺寸
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
一般而言哈达可分为四种:
1、第一种哈达叫佐达尼莫德勒或纳库哈达
而纳库哈达又分为“吉祥八瑞”、“有寂安乐”、“巴(化)日呈祥”、“长寿哈达”等四种。
其中“化日呈祥”哈达中央织有隐花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幛、宝瓶和金鱼等八祥瑞图,上下两端为二龙戏珠;左右两边为相互连接,象征坚固不摧,永恒在万字符号和藏文偈句“白昼吉祥夜吉祥、日照中天亦吉祥、日日夜夜呈吉祥、愿得三宝赐吉祥”字样。
这种哈达的规格为300厘米或600厘米长,66厘米宽左右。这种特制哈达一般敬献给活佛和喇嘛等高僧。
2、第二种哈达叫阿喜哈达
长100~200厘米,上织有吉祥八瑞或菱形图案,这种哈达一般敬献给长辈、先生和父母。
3、第三种哈达叫素喜哈达
长66~99厘米,宽40厘米,哈达的两端印织有吉祥字样,一般在亲朋好友互赠时用。
4、第四种哈达叫素达哈达
长99~132厘米,宽24厘米左右,质地不太好,纺得稀疏如网,用在大众场合互相认识或交际时用。
❹ 中国56个民族服饰图片及介绍是什么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较宽大,尽显奔放豪迈。女袍则比较紧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条和健美。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
❺ 俏皮可爱又清新,蒙古族儿童服饰图片
我们知道,我国的每一个民族服装是不相同的。并且,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儿童与成年人的民族服饰又有不同。这样的服饰文化正是该民族的文化体现之一。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关于蒙古族的儿童服饰图片,和我一起到 蒙古族服饰 中了解一下吧。
蒙古族服饰也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风格特色,以袍服为主,便于鞍马骑乘。
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
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
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❻ 蒙古族服饰图片 蒙古族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的图片已包含在回答中,蒙古族服饰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款式特点:
色彩特点:
地域差异:
装饰图案:
首饰搭配:
❼ 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有冠帽、袍服、靴子三大类,主要有蒙古帽、蒙古袍、蒙古腰带、蒙古坎肩、便裤套裤、蒙古靴子、女子头饰、男子装饰等。蒙古帽子种类很多,帽子在蒙古语中称“玛拉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有过固顾冠、风雪帽、圆帽、陶尔其克帽、礼帽、头巾、耳套及土耳其帽。蒙古民族视冠饰为极尊贵之物,用名贵的宝石、珍珠、皮毛、丝绸制做帽子,在帽子上还有讲究和礼仪。日常不乱扔乱放帽子,摘帽后把帽子放在高处,忌讳踩踏和跨迈帽子,以示庄严尊重。蒙古袍是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蒙古族称“特日列克”。它也是蒙古民族根据自己生产生活特点总结形成的,它具有御寒和骑乘方便的特点。蒙古袍根据其使用面料,可分皮袍和布袍两大类。皮袍以其皮质分为绵羊皮袍、山羊皮袍、二茬皮袍、秋羔皮袍、羔皮皮袍、狼皮皮袍,还有用狐狸、水獭、貂鼠、银鼠等各种稀有珍贵皮张缝制的蒙古袍。布料袍也有锦缎袍、丝绒袍、布袍等之分,可把布袍做成棉、单、夹袍,以供不同季节穿用。穿蒙古袍腰间系腰带,是蒙古族服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棉布或丝绸制作,长约20尺,用整幅丝绸或棉布制成,男女长幼的腰带系法、颜色、长短等都有讲究,一般男子腰带宽而长,妇女则细而短,而且腰带有三大妙用:一是保暖,二是骑马时保护内脏不受颠簸,三是可悬挂一些实用饰物。蒙古坎肩也是蒙古族传统服饰之一,是穿在蒙古袍外面的装饰性无袖短衣,多为对襟式,一般用绸缎缝制,用库锦、彩虹条、金银曲线镶边,用金、银、铜、宝石、珊瑚钉扣袢,工艺考究,华贵典雅。蒙古靴是蒙古族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它可防虫蛇叮咬,也能在骑马时防止脚和小腿被蛰破。因面料不同可分为皮靴、布靴、毡靴三种,不同时期,款式有所变化,有大翘尖、小翘尖、圆头、尖头、薄底、厚底等,靴面帮上贴绣图案,典雅大方。
❽ 求蒙古族服饰图片 只要图片
这是一位身穿阿巴嘎蒙古族青年传统服装的年轻牧民(2009年1月摄)。 阿巴嘎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阿巴嘎蒙古族服饰虽然受到苏尼特、察哈尔等部族穿着打扮的影响,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以雅致优美着称。阿巴嘎蒙古族群众喜欢穿缩紧下摆、上开衩,带有小巧马蹄袖的长袍和带有大开口马蹄袖的宽松袍子。冬天穿羊皮袍,用很宽的单色或花色绸缎镶边儿,相应的棉袍、吊里袍子用细条布帛镶边儿,缝制单条扣绊儿,已婚妇女袍子的袖口要做装饰。
阿巴嘎蒙古族青年男子穿着传统样式的蒙古袍(2009年6月摄)。 阿巴嘎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阿巴嘎蒙古族服饰虽然受到苏尼特、察哈尔等部族穿着打扮的影响,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以雅致优美着称。阿巴嘎蒙古族群众喜欢穿缩紧下摆、上开衩,带有小巧马蹄袖的长袍和带有大开口马蹄袖的宽松袍子。冬天穿羊皮袍,用很宽的单色或花色绸缎镶边儿,相应的棉袍、吊里袍子用细条布帛镶边儿,缝制单条扣绊儿,已婚妇女袍子的袖口要做装饰。
一位蒙古族少年在呼和浩特举办的草原文化节上展示阿巴嘎蒙古族的摔跤服。阿巴嘎旗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阿巴嘎蒙古族服饰虽然受到苏尼特、察哈尔等部族穿着打扮的影响,但总体上还是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以雅致优美着称。阿巴嘎蒙古族群众喜欢穿缩紧下摆、上开衩,带有小巧马蹄袖的长袍和带有大开口马蹄袖的宽松袍子。冬天穿羊皮袍,用很宽的单色或花色绸缎镶边儿,相应的棉袍、吊里袍子用细条布帛镶边儿,缝制单条扣绊儿,已婚妇女袍子的袖口要做装饰。
文章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 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