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60年代的农村妇女发型是啥样的
② 发式是如何变迁的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发型是人体仪表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的地方之一. 纵观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发式的造型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各种发式无不深受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域之间千差万别的影响。发式的历史沿革及其演变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一个民族的形象水平。
那么,中国人的发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而头发到底对人有些什么样的影响?从这些发型的变迁中,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有关中国社会变迁的认识呢?
1. 原始社会至辛亥革命(旧石器时期至1911年)
中华民族繁衍千百万年以来,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享有“文明古国”的美誉。极为丰富且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历代发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闪光的一页。畅翔于我国浩瀚的史籍、文物之中,有关发式及其装饰品的记载,简直不计其数、浩如烟海。这一切为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式造型及发式演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
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还过着极为简陋原始的穴居生活,其生活的目标只是最为基本的吃饱肚子。由于当时没有发明锐利的器具所以当时的人类都是留着长发,任其自然生长,十分零乱,出于劳动和生活的方便,把长长的头发,用石头相对砸断、变短,保持自然垂落状态。到新石器时期,人类掌握了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至距今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民已经趋向于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此时的人类,也许是出于劳动时较为方便的需要,将一贯的披发过渡到了挽髻。以后又出于交际和审美的意识,开始懂得了梳理头发。近年我们从山东大汉口墓葬中的象于梳等文物中所见到的梳发工具,就是历史的佐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自夏、商起至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已经基本完善了一整套的冠服制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水平的提高。由于统治阶级也愈益注重自身的仪容。而发式及其装饰则更是其中最为显着,最为重要的部分。及至春秋战国时间,诸子兴起,百家争鸣,社会思潮趋于活跃,衣冠服饰亦呈百花齐放之态。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内外交流进一步加强,各类发式及其装饰日趋讲究。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年代,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族融洽,生活充裕。此时的妇女发式及装饰可谓达到了历史上的登峰造极之势。
清朝在入关以后,就强迫百姓剃头,尤其是男士,剃头,剃头怎么剃,就是把周围剃掉,留中央,所谓的就叫剃四周,保中央,就是说,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把脑袋周围的头发剃掉,前面露出脑心,把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这就是当时效忠大清皇帝的统一发式。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严厉威胁下,男子不得已改变了几千年来的发髻,开始梳起了长辫。从此,剃头便成了一个新的行当,走街串巷的买卖人中出现了担着剃头挑子的剃头匠。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风渐进,延续二千余年的封建习俗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而辫子则在辛亥革命前后,革命者首先剪掉了头上的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彻底决裂.随着辛亥革命的到来,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也即将毁灭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个朝代发型的发展是与统治阶级的统治息息相关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及隋唐这样的思想开放的时代,人们的发型自然也是丰富多彩的.相反像在清朝这样一个封建保守时代,男人们都只能以留辫子来留命,可见当时的保守程度不是一般.
2. 民国初年至新中国成立前(1912年至1949年)
国初年,封建社会走向瓦解,西洋文化艺术逐步渗透,民间的发式及装饰受其影响,向着明快、简洁的方向发展。
清末民初,当时领导中国新时尚的地方上海流行的发髻式样较多,有爱司髻(∽)、盘香髻、坠马髻、风凉髻等,髻上多插珠翠花饰。年轻妇女除部分保留传统的髻式造型外,又在额前覆一绺短发,时称“前刘海”。前刘海:如追宗溯源的话,出自于古代雏发覆额发式。到清光绪庚子年后,则不论是年长年幼都时兴起此种发式了,此发式最显着的特征是前额的一绺短发,只因为这一绺短发的不同变化,还在一个不太长的流行时期中,经历了自一字式、垂钓式、燕尾式直至满天星式的演变过程。因此还被冠之为“美人髦”。当时上海妇女中就有少数效仿西人而烫发者。当时多用火钳烫发,追求时髦者需要一定的勇气。
辛亥革命以后,各种西式的东西纷纷涌入中国, 很多年轻人为了赶时髦,追求时尚,大家已经开始不留辫子了,需要剪成像这种欧洲西方社会的那种简洁明快的发式。剪发又称直发发型,常以自然直发经过修剪而成。其特点是简洁大方,梳理方便,形成格调高雅的风格. 当末代皇帝溥仪亲手剪掉自己辫子的时候,男子剪发已经相当普遍了,而女子剪发却很少见。一九二零年末,重庆有几位女学生受新思潮的影响,去男士理发店剪掉了长发,此事居然引起了轩然大波。结果,学校以伤风败俗为由开除了她们的学籍。然而,女子剪发的风潮却很快流行了起来。当时,有一款短发发型极具代表性,那便是剪着齐刷刷的发沿和刘海。民国9年,上海的一乐也理发店曾设计出刘海式剪发发型,月牙形式,文静秀丽,风靡一时。与此同时,上海租界中开始有外商以西洋电烫机为上海妇女烫发,烫一次需要银洋20元,非富家女子难以承担。其后,上海华人理发商店也掌握了电烫技术,收费下降,烫发开始推广。30年代,随着国外吹风等电器工具和盘卷、吹风做头发(又称水烫)等新技术传入,上海各种档次的理发店大批开设,使上海妇女的烫发发型有了新的发展,又受美国好莱坞电影明星发型的影响,烫发主要以波浪式为主,有长波浪、中长波浪、油条式、卷式等多种。不同阶层的上海女性对烫发有不同的要求,新颖发型不断出现。平民女子要求烫发发型整洁、大方、持久,烫一次最好能维持三至六个月。一般舞女则在理发店长期包月,天天去梳头做发。当时上海郊区妇女则仍少有烫发的。此后, 追逐发型的潮流,女性始终站在了最前沿。头顶三七分路,额前没有刘海,直发中带着卷曲的波浪,而造就这款经典发型的,便是传入中国不久的烫发。
3. 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一九四九年,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新中国诞生了。喜悦、乐观、向上的精神氛围影响了每一个人,年轻的姑娘编起了辫子,或剪成了短发,这是那时的“解放形象”。许多理发店也配上了电烫机,烫发已经不再是少部分人的时尚了,普通群众也开始用上了时髦的烫发。
1950年后, 中青年妇女流行剪发,很少梳髻,少数老年妇女主要梳圆髻,或梳简便的道士髻。此外,还流行波浪式长发盘梳的几何形花纹的风凉髻。辫子式样比较单一,以朴素为美。女孩常把头发分成两束于脑后,形似发辫。而剪发方面, 直发配人民装,成为女性"革命化"的新形象。后来剪发发型时有创新,如学生式、游泳式等。但此发型终因受传统的平直、弧形轮廓之限制,没有大的发展。男士发型开始了根本的转变是兴起了三七、四六、中分、等分缝发型,使中国的男士有了新的形象.
五六十年代发型非常单调,时尚不但没有流行起来,反而渐渐放慢了脚步.人们到了发廊里边,都是长发剪短发,以整洁为主,长了剪剪短,凌乱的头发搞搞整齐,发型师操作也是比较简单的,他没有什么其他工具,那时候都是一个手推剪,大部分是用手推剪。而到了六十年代中期, 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发型更趋简单化,连烫发都取消了.七十年代的现代京戏《杜鹃山》中女主角梳理的"柯湘式"发型,在女青年中流行一时。她的发型,有点类似这几年风行、由沙宣在上世纪60年代创立的层次修剪的直发式,长度在耳朵以下、肩膀以上;头顶二八分路,不作其他任何修饰,用电吹风吹出自然的蓬松感,头发垂直地挂下来。
4. 改革开发至今(约1980年到2007年)
80 年代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形式的展开,经济发展起来,发式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发式开始了新的追求,时尚发型由此时产生了。 影响最大的是吹发,男士吹发三七、四六、中分、老板头(沈阳勒子头),女人吹晚装、高刘海、菊花头、烫爆炸式、剪长碎发.一时间,发廊群起,人们的情绪高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美发进入了演变、改革、繁荣、进步的时期。
发髻式样有了大的发展,有造型精美的传统式,有简便时髦的新潮式,有风格别致的西洋式,有与华丽礼服相配的晚会式等。在国外发型潮流的影响下,辫子式样有了发展和变化,一般比较松散自然,有些似传统毛辫。有时在女孩中流行将头发梳成一股分段束扎,别具风格。在西洋格式的发辫影响下,不少女孩先将头发烫好,再梳发辫,流行百脚辫、小发辫;头饰多样,发夹与束花风行。束发方面,常见的有一侧束发、两侧束发、头顶束发、脑后束发等多种流行式样;发型既有直发束扎,也有卷皮束扎,其发梢形式有马尾形、波浪形、卷形等变化。配以各式彩色头饰,增添魅力。剪发方面, 1980年以后,剪发发型轮廓突破了旧传统,创造了前短后长的角型新形式,那些精心修剪的短发型,富有青春活力与女性美感。1980年中期,剪发由长趋短,出现了超短发型,后又出现长、短发并存的现象。但短发在青年女性中仍为主流,简洁自然,无论初春仲夏,都能给人以洒脱清丽之感。随着时代发展,上海女性剪发造型新款迭出,除角形轮廓外,还有男童化而又具女性魅力的超短发式、额前呈花球形短发刘海新"五四式"、圆球形轮廓的蘑菇式、两侧发长不等的不对称型及富有动感的飘逸式等发型。还有先烫后剪的剪发发型,融合烫发与剪发的优点。烫发方面, 女权运动的兴起深刻影响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更有意识地借助外在形象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烫发达到高峰,无论头发长短。化烫(冷烫)逐步普及,因其操作方便,家庭也能使用。随着烫发工具的改进和工艺的进步,烫发式样日趋多样化、个性化。较为流行的有夏季式、风菱式、花辫式、青年式、波浪式、波纹式、波卷式等。一般要求线条简洁、发丝自然、造型优美、便于梳理,并与化妆、服饰、个性结合,富有整体之美感。烫发式样既有时代性,也有循环性,一些50年代和70年代流行的发型,运用新技术,以崭新的格调再度流行.
经济好起来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慢慢提高了,于是开始有不同的追求, 关于头发,同时也引进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染发。在染发当中,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还是比较传统的染发,就是盖白发.真正的潮流颜色,当时还是不怎么流行.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不再满意亘古不变的黑发了,开始追逐头顶上不断变化的流行色彩。走进发廊,你可以挑上一款时尚而富于个性的色彩,染发剂会让你的头发经历一次色彩大转换。把头发中原有的颜色漂浅,并同时补充上新的色彩,这便是染发的原理。如今,色彩已不再局限于服饰和化妆品,它已经越过了我们的衣服和脸庞,一路飙升到了头顶之上。追逐时尚永远是少女们热衷的生活内容.在最近的网络调查中显示:在被调查的2600多人中,染过发的人占到了90%以上,更有近四成的人经常染发,而且30岁以前开始染发的人占到了被调查者的半数左右。
进入二十一世纪, 发型的变化就快了也多了,各种各样的发型真是数不胜数了,每年都有流行的发型出来. 在这多元化的年代里美发时尚不再为某一种潮流所主宰,以往每个年代曾经流行过的元素,经过富有创意的排列组合,都在这个年代以新的姿态重新上演。挑染技术和定型技术的日益成熟又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发新乐趣。如烫发方面,2001年-2002年离子烫开始反开整个发型潮流市场;2003年-2004年空气灵感烫也同样;2005年就是以热烫为主,另外还有SPA烫.热能烫,陶瓷烫,还有烟花烫;2006年生花烫. 如果让时间倒退,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的老祖宗们绝对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代也就是今天的我们,会把头发经常会变化各种发型,染成五颜六色,另外,弄弯弄直地来回折腾,这点是他们肯定想不到的。
据一份大学校园200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校园内女老师头发弄过效果(包括拉直,电卷,染色)的就将近三分之一.而学生,女生超过半数头发做过效果,发型多以拉直,电卷,染色为主;男生也有五分之一做过头发效果,多以烫发为主.
正像那句话所说的,灿烂之极归于平淡,那么这种喧嚣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肯定会慢慢地平息下来,在经过了大把玩各种各样的发型和色彩之后,我们现在发现,人们对于发型的种种设计已不再像过去那种简单地追求时髦和流行的时尚了。现在,人们对于自己发型的考虑,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于自我的一种体现,另外,就是追求一种自然和健康的感受,所以在今天,虽然我们的发型还依然在千变万化,虽然我们的色彩搭配得是越来越炫,越来越酷,但是不管怎么说,人们在关注发型的同时,还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头发的健康。
一个健康人通常会有10万根头发,它们每年可长15厘米。头发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能,那首先第一点,就是缓冲外力的冲击,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那么另外还有御寒、防紫外线,加速汗液的蒸发等等很多种功能。并且头发是第二性特征. 头发护理专家Philip Kingsley说,“正是对展示生殖器的忌讳赋予了头发威力,因为它成了人体少数几个可以肆意炫耀的部分之一。”因此,一个女人对头发不自信会导致对自己的不满意,便是很自然的道理了。头发其实是关乎心理的,它总是展现着女人特有的柔美。而哈佛心理学家Nancy Etcoff也在她的着作《Survival of the Prettiest》中写道,当一个女人拨弄她的头发时,她正在发出性兴趣的信号。在一次调查中,有过半数的女性同意这样的说法:“如果我的头发看上去很美,那么无论穿着和外表如何,我都会觉得自己很有吸引力;相反,如果头发很糟,那就再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感觉良好的了。”所以就是说,当我们拥有一头秀发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给它以用心的呵护,为什么呢,一方面它是我们美丽、健康的表现,同时,它也是我们健康的需求。那么,今天人们在追求各种发型的同时,应该不忘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把时尚和健康结合在一起。
③ 60岁老人显年轻的发型是什么
60岁老人显年轻的发型是:齐肩冷烫发,锁骨微卷烫发。齐肩发也是很适合60岁女性的发型,不仅显年轻还特显时尚。齐肩冷烫发看起来大方又优雅,外翘的发尾更添俏皮感。60岁的女性留这个发型,看起来至少年轻十岁。60岁的女性虽然开始接近老年人级别,但也是可以很时髦的。60岁的女性留这款锁骨微卷烫发,不仅超显成熟女性魅力,也能让你看起来更加时髦。
60岁老人的人生感悟
想到自己以经六十多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一辈子了,说起来不易,那六七年代生活水平不高,吃饭很一般有时有饭没有菜,吃不饱饭就没有了,长大了就到农村去了,下地干农活很累,吃饭还不如家里的好。
三年过去了到工厂工资又少,结婚生子又是坚苦不过一年比一年好了,到孩子大了又成家立业我也就老了,还在为他们着想,出了人又出力还出钱,这就是我的一辈子,只希望他们好好过日子,现在不少吃的不少穿的,生活越来越好,都是党给的希望越来越好,别忘了共产党一定要永远跟党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好。
④ 日系发型很有少年感,有哪些很减龄的日系发型
最成熟的发型,两边留着中间推光,这是日本江户川时代,武士的专属发型,好多战士也是这样的发型,像是月光撒在头顶,所以也叫做月带头,它的作用非常简单,防止出汗难受,更重要的是预防敌人抓头发,可能是他们的阴险招数比较多,直接把头发推掉安全。留这样中间秃的发型,第一是为了不至于让头盔掉下来,第二不会让对方抓住头发,第三不会让长头发遮住视线。
日系和韩系发型本无太大的差别,在大多数人眼中,日韩男士发型普遍偏长,大部分都染发烫发,而国人更喜欢两边铲青的清爽干练发型。
⑤ 上层短发,下层长发的发型有哪些女生
中长发BOB头正面保留60年代天真无邪的模样,背面改以2层落差明显的对比层次,充分游走经典与个性中。
摩登变化,收掉部分厚重包覆,改以点剪法让层次柔和顺接,弧度自然。
侧面颧骨往两颊后方顺滑线条,搭以厚薄层次,与两种发色对比。
背面明显两种不同的切齐剪裁,发挥经典特色,也融入摇滚色彩。
⑥ 大街上那种两边短中间长的发型叫什么
两边短中间长的发型叫莫西干发型。
莫西干是北美地区的一个印第安民族,居住在哈得逊河流域上游的卡兹奇(Catskill)山脉。国内对这个莫西干有个的翻译错误,两边低中间立起来的发型英文对应的是Mohawk ,翻译过来应该是摩霍克,也是印第安的比较闻名的一族。可能音译的原因导致的错误。
所以严格来说是摩霍克发型,但现在我们仍习惯称之为“莫西干发型”。
(6)60年代女性发型图片扩展阅读:
这种发型对男人而言已然是过时的伎俩,最为人熟知的当属贝克汉姆和球星们。T台也爱莫西干发型:秀场也不乏以莫西干发型为灵感的造型出现。
罗伯特·德尼罗曾在《出租车司机》中饰演的一角色就留着莫西干土着的发型,而这一角色在影片使得莫西干发型有种悲壮勇士的意味。莫西干发型因此得名。而又因为有许多的明星爱留这种发型,所以使得这种发型相当的出名。
中国的莫西干发型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这种发型好似马鬃,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各式的发型,受到娱乐圈中众多男星的追捧。
跑男中的骑士帅哥郑恺,也是在发型上非常突破自己,一向走潮男风格的他,剪出这款露额短发,两侧剃平的莫西干头,配上蓬松的刘海头型,显出自信型男魅力。队长邓超发型也是别有自我个性,雅痞风格的莫西干头还不够,刘海用发蜡托起来,染上一撮白毛,更加释放出吸睛潮男魅力。
网络-莫西干头
⑦ 齐刘海+双麻花辫的发型,是你喜欢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