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发型图片 > 蓝琉璃价格及图片

蓝琉璃价格及图片

发布时间:2022-07-22 20:03:06

‘壹’ 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Temple of Heaven)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干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干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干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天坛布局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

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圜丘坛

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干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在每一栏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三库(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等。 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则音量加倍。

皇穹宇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干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有东西配庑各5间。其正殿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圆墙之内,人们在墙的不同位置面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能十分清晰地听到,此为回音壁。皇穹宇台阶下,有三块石板,即回音石:在靠台阶的第一块石板上站立,击掌,可以听到一声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两声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掌,可以听到三声回声。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圆形围墙环绕,墙高3.72米,直径61.5米,周长193米。内侧墙面平整光洁,能够有规则地传递声波,而且回音悠长,故称“回音壁”。

祈谷坛

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祈年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祈谷坛的另一座重要建筑是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璃门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状像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的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

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是中轴线上三个主要建筑,连接这三座主建筑的是一长长的贯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长360米,宽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至3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丹陛桥中间是神道,左边是御道,右边是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桥下有东西向隧道,是祭祀前将牲畜送去屠宰的洞口。

建筑特点

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明永乐以后,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们都要来天坛举行祭天和祈谷的仪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还会在圜丘坛进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斋戒。祭祀时,除了献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领文武百官朝拜祷告,以祈求上苍的垂怜施恩。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景区信息

天坛门票价格

淡季10元(11月1日~3月31日),旺季15元(4月1日~10月31日)。除公园门票外,园内景区收门票20元。通票淡季30元,旺季35元,以上票价学生半价

开放时间

大门6:00~22:00开放,内部景点每日8:00开放。

止票时间:20:00,静园时间21:00。

3月1日~6月30日:大门16:00止售联票,景点17:30关门。

7月1日~10月31日:大门16:30止售联票,景点18:00关门。

11月1日~次年2月28日:大门15:30止售联票,景点17:00关门。

交通

乘特3、53、803路天坛南门站下;乘6、35、106路天坛北北门站下;乘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下

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的时间应该是春秋两季。天坛的绿化主要是草,在夏天不能提供足够的遮阳;如果冬天去过于冷清。但冬天去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冷清时段好好体会天坛那些声学建筑物(三音石、回音壁等)的效果。

‘贰’ 天坛的简介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干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2)蓝琉璃价格及图片扩展阅读:

1、天坛建筑特点:

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着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2、历史沿革:

(1)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2)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3)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

(4)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

(5)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6)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

(8)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叁’ 法门寺门票是多少

法门寺门票实行淡旺季制度,旺季100元(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淡季90元(每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29日),法门寺门票官网预订并无优惠。

特殊人群政策:

(1)半价票:18周岁(含)以上凭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凭本人学生证享受半价门票优惠。1.2米(含)-1.4米(不含)儿童以及6周岁-18周岁(含)青少年凭身份证或户口本享受半价门票优惠。

(2)免票:

①年满65周岁(含)以上老人(须有家人陪同)凭有效证件换取免票进入景区;

②1.2米(不含)以下及6周岁(不含)以下的儿童(须监护人或家人陪同并出示户口本)换取免票进入景区;

③残疾人(含残疾军人)凭残疾证换取免票进入景区(建议有人陪同);

④现役军人必须同时持有效证件和军人保障卡方可换取免票进入景区;

⑤着统一寺院僧衣,削发剃度的僧人一律可以免票进入景区;

⑥持有法门寺发放的皈依证的居士可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二月初八、二月十九、四月初八、六月十九、七月三十、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七、腊八节等佛教节日期间凭皈依证换取免票进入景区。

(3)蓝琉璃价格及图片扩展阅读:

法门寺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约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

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寺庙所在的法门寺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肆’ 蓝琉璃花的图片

这个吗?

‘伍’ 自建房用蓝色琉璃瓦做平房翻檐效果怎么

我觉得不好看。乡村自建房屋的顶部是屋顶,屋顶大部分覆盖有琉璃瓦。近年来,这是农村自建房屋特别受欢迎的建筑风格。如果房屋的坡度建好,不仅可以美化房屋的整体效果,还可以起到防水,隔热的作用。

在中国,农村屋顶的使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茅草到瓷砖,再到水泥平顶,直到现在琉璃瓦,树脂瓦,屋顶材料越来越时尚,外观也越来越美观。

总之,釉面砖比树脂砖具有更多的优势。但是琉璃瓦的成本要高于树脂瓦。传统的混凝土浇筑屋顶和琉璃瓦比树脂瓦结构的屋顶贵三倍以上。这是一个普通的经济农村家庭不小的支出。

农村人可以免去水泥混凝土浇筑的坡屋顶,釆用轻钢搭建,外加琉璃瓦片,其结构既简单又方便,既耐用又美观。当然,这种方法比树脂瓦的成本略大,但是比水泥混凝土坡顶的成本低很多,这不仅节省了木工建筑模板的工资,而且节省了成本。水泥,钢筋和砂岩等材料。

‘陆’ 关于北京天坛的故事要短

2位粉丝
1、天坛益母草的传说
天坛周围长约十里,在正阳门、永定门之间,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年)修建。天坛里是有这么一种益母草的,民国以前,天坛里还住着几家卖“益母膏”的药店,民国以后,才迁出了天坛。
天坛这一群古建筑物,可以说是世界闻名的。什么祈年殿啊,皇穹宇啊,圜丘啊,回音壁啊,都是人们熟悉的名字,很多商品,还用祈年殿图片,做了商标呢。天坛的建筑,这里不说了,单说天坛里有一种奇怪的草:嫩芽可以当菜吃,叫做“龙须菜”;长大了、成熟了,可以用茎子、叶子熬药,是治妇女病的一种有效药,叫做“益母草”,熬出来的药叫“益母膏”;种子也是妇科药,叫做“茺蔚子”。天坛里怎么这么多益母草呢?民间却传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故事的人说:在早年没有天坛以前,这里还没圈在城里以前,这里也是一大片黄土地,住了好多庄稼户,他们也是耕种锄刨的打地里找粮食。在这里,住着一家姓张的庄户,老头子死了二年多了,光剩下一位老大娘,老大娘没儿子,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大闺女,母女俩过着这缺人少钱的苦日子。老大娘因为思念丈夫,又发愁没人给她们种地,日子一多,就生了病了,病一天比一天沉重,老大娘着急了,张姑娘更着急了。请了好多位医生,吃了好多的药,怎么也不见效。就在秋天庄稼收净了的时候,张姑娘打好了主意:到北山去找灵药。还是在她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她说故事,说北山的老山老峪里,灵药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找到这种灵药,什么重病都能治得好。张姑娘早记在心里了。这时候,她要到北山去找药了,就告诉了妈妈,妈妈不放心,说:“你一个小姑娘,怎么能走这么远的路呀!”张姑娘说:“妈放心,我会一路上小心留神的。”她托咐了隔壁的一位大娘,替她照管妈妈,她带上干粮,就出门到北山找灵药去了。
出了家门,张姑娘发愁了:北山在哪里呢?她想:北山一定在北边,朝北走吧!走了一天,看见山了,又走了三天,还没到北山,可是,张姑娘瞧见的山,到底是越来越近了。这一天,来到了一座山口,张姑娘正想:是不是进这座山口呢?就瞧打山口里,走下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来。老头儿瞧见张姑娘,乐了乐说:“姑娘,你一个小姑娘,到深山老峪里干什么去呀?”张姑娘就把妈妈怎么有病,自己怎么要到北山找灵药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又问白胡子老头儿:“老爷爷,这出里有灵药吗?”“有,有。”“老爷爷,上山怎么走呀?”白胡子老头儿笑了笑,回手向山里一指,说:“小姑娘,你打这儿上山,左拐七道湾,右拐八道湾,饿了吃松子,渴了喝清泉,瞧见地上天,灵药到手边。”张姑娘听老爷爷象唱曲似的说话,她心里明白了,就是不懂什么叫“瞧见地上天”,刚要问老爷爷,那白胡子老头儿早就出了山口,走得很远了。张姑娘上山吧,她真往左拐了七道湾,往右拐了八道湾,饿了捡些地上的大松子吃,渴了就趴在山泉旁边喝点清水,□了就在山坳里睡一觉,醒了还是往山上走。记不得走了几天了,这一天,张姑娘走到一个小山顶上了,山顶上有一个小水池子,池子里的水清极了,天上的一缕缕白云,都照到池子里了。张姑娘正在这里发愣,就听见身背后有姑娘们说话的声音。张姑娘一回头,瞧见两个小姑娘朝她走来,一个穿的是一身雪白色衣裳,一个穿的是一身淡黄色衣裳,上面绣着白梅花,长得可美丽了。走近了,那个穿白衣裳的姑娘笑了,说:“姐姐,发什么愣?不认识我们这‘地上天’吗?”张姑娘一听说“地上天”,高兴极了,说:“姐姐们有灵药吗?快救救我妈妈吧!”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不用说了,白胡子公公都告诉我们了。我这里有一口袋灵药,回家熬成膏子,给大娘吃了就好了。”说着,递过一个小口袋来。穿白衣裳的姑娘说:“这口袋里,还有灵药的种子呢,大娘病好了以后,姐姐可要把这些种子撒在地边上,让它自己生长,再有得了大娘这样病的人,就不怕了。”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赶快回家吧,我们不送姐姐了。白妹妹的话,姐姐要记住了!”张姑娘千恩万谢地向两位姐妹道了谢,回身向山下走了去。走了不远,张姑娘真舍不得这两个好心的姐妹,她想再瞧瞧这俩姐妹,她回头一瞧,哪里还有穿白衣裳、穿花衣裳的姑娘?只见一只白鹦鹉、一支梅花鹿,打“地上天”那里正往西飞呢,跑呢。
说也奇怪,张姑娘来的时候,走了七天并八夜,回去的时候,很快就到了家。张姑娘到了家,就把灵药熬了,给妈妈吃了,没过几天,妈妈病好了,张姑娘和邻居们都高了兴。张姑娘把口袋里的灵药种子,撒遍了这一块土地的地边上,春天出了深绿色的嫩芽,夏天又长成了灵药,秋天灵药又结了种子,一年比一年多。妇女们有病的,便照着张姑娘传的法子,熬灵药治好了病。灵药叫什么名字呢?大伙儿说:“好心的张姑娘,千辛万苦地给妈妈找来了灵药,给妈妈治好了病,咱们就管它叫益母草吧。”“益母草”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
后来,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北京有了“皇上”了;也不知道传到哪一个“皇上”的时候,这个“皇上”要拜求“老天爷”保佑他了,就在这块长着益母草的土地上,盖了一座天坛。天坛盖成了,天坛里的空地上,还长着茂盛的益母草,皇帝老儿生气了,说:“我这拜天的天坛里,哪许这么长野草,全给我拔了去!”这时候,有一个他妈妈吃过、他老婆正吃着益母草的大臣,就跟皇帝老儿说:“皇上,这不是野草,它叫龙须菜,皇上不是龙吗?要是把它都拔净,皇上您就不长胡子了。”皇帝老儿怕不长胡子,天坛就留下了益母草。打这儿起,益母草的嫩芽,就叫了龙须菜。
2、天坛是名闻中外的中华古建筑,但个中的奥秘,恐怕就
不是人人皆知了。
天坛初建是合祀天地的场所,故名天地坛,这从现今天
坛坛墙的形状仍可看出。其坛墙有内外两重,都是南方北
圆,正符合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虽然从嘉靖九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北郊另建了地坛,而天坛的围
墙并未改动。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这又是一大误会。年字的
本义是五谷丰收的意思,在篆文中从千,从禾,是形。所以
祈年殿实际是帝王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而行礼
的场所是殿下的圆台,那并非祈年殿的殿基,其名为祈谷
坛。祈年殿不过是为祭祀时遮避雨雪的房子,初建时为宽
!% 间,纵深#& 间的黄瓦玉陛重檐重脊的方形大殿,名大祀
殿。嘉靖十七年嘉靖皇帝才将它改建成圆亭式
金顶大殿,名大享殿,到干隆时重修,才建成现在的模样。据
说,在!’’( 年的一场雷雨中,祈年殿被雷火所焚,因其楹柱
为檀香木,香飘数里。我们现在见到的祈年殿,是那以后重
修的。
真正祭天的地方是圜丘坛,即天坛。“圜”在汉语中即为
天的意思。易经《兑卦》中说:“乾为天,为圜。”《楚辞·天问》
中也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的句子,即“天有九重,是谁在
主持经营它呢?”这座汉白玉石坛与祈年殿一样,是我国古
代的优秀建筑。因圜丘是祭天的地方,所以其建筑尺寸只能
使用“天数”,不能用“地数”。所谓“天数”,即一、三、五、七、
九等奇数。因《周易》上说:“阳卦奇,阴卦偶。”天为阳,故只
能用奇数。所以修建时,全部结构都是用“鸳鸯尺”丈量出来
的。“鸳鸯尺”即古尺与今尺合用,用古尺丈量坛面直径,用
今尺丈量坛高。坛三层,顶层直径九丈,为“一九”,中层!"
丈为“三五”,底层%! 丈为“三七”,全为“天数”。三层合计
)" 丈,为“五九”,正好符合《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
大人”的吉兆。《周易》中还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于是顶层的中心安放圆形中心石,又称太极石。太极石四周
嵌九块扇形石板,以后逐层递加,均为九的倍数,共九层,合
九九之数,又象征天有九重。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
上,象征天帝高居九重天上。中层、底层的石板数也均为九的倍数。坛面周围的栏板数也有象征意义,顶层四面栏板,
每面!’ 块,共*% 块,中层!$’ 块,底层!’$ 块,总计#&$
块,合“一周天”#&$ 度之数。正因此坛修建奇巧,所以干隆
特地赏赐给工匠头目们六品、七品、无品级三等顶戴。
圜丘之南为昭亨门,门西有# 座大石台,是树立灯杆用
的。杆长原制为( 丈( 寸。灯径& 尺,高’ 尺,如一间小房,
里面点燃铸有龙纹的“蟠龙通宵宝蜡”。蜡是用川、桂进贡的
黄蜡制成,长) 尺,粗! 尺,点燃后不灭,不流油,不必剪烛
花,可连续燃烧!% 小时,是珍贵的工艺品。
天坛,这么一个庄重严肃的场所,竟还有一个令人毛骨
悚然的地方,名叫“鬼门关”。祭祀时用的禽畜养在牺牲所,
在圜丘、祈谷两坛之西,而宰牲亭及制做贡品的神厨,却在
两坛之东。按规定,祈年门与成贞门间的神道上,除飞鸟无
法禁止外,是禁止任何活物通过的,祭祀用的禽畜也不许经
过昭亨门与北天门。于是人们在神道下修了个门洞形隧道,
祭祀用的牛羊鸡兔等从此送宰牲亭宰杀,因其一去无回,故
此处人称“鬼门关”。当时还传说洞中闹鬼,关着犯了天规的
天师,所以人们都不敢随便出入这一地区,祭祀时从祀人员
也尽量绕开这里,以免惹鬼上身,沾染晦气。
天坛中还曾有过许多特产,其一是水。北京城内苦水井
居多,而天坛内神厨的井水却是甜的。道士们说,这口井上
通天河,是神水,以此骗人钱财。王士祯的一首诗中就写道:
“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好,清波
一勺买千钱。”价格也真够贵的。此外,天坛的沙参、益母膏、
龙须菜也曾很出名。龙须菜本为一种普通野菜,但因康熙特
别喜欢吃天坛的龙须菜,并列为御膳房贡品,一下子竟然身
价百倍,不到京城着名的大饭馆,人们就吃不到它。到同治
时,天坛龙须菜不再入宫,达官贵人们也就不再光顾它了。天
坛的沙参与益母膏是货真价实的好药材。龙其是益母膏,一
度为北京名产,曾被洋商看中,是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之一。
益母膏的主要原料益母草,本是野生的。天坛神乐观的道士
将野生药草移到天坛内刻意栽培,当然长得更好,药效更大。
北京一首竹枝词就写道:“方茎紫萼产天坛,芟草熬膏性入
肝。疗血补虚能益母,儿将买去孝何安?”当然,这两种药在道
士们的口中自然又被吹成神药了
3、天坛的“七星石”,实际上一共有“八”块石头,传说那第八块是“长白山”。(满族人家乡的圣山)
编辑于 2010-11-18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天书奇谭,Android免费下载。
值得一看的天书相关信息推荐
天书奇谭-正统西游题材手游大作,经典华丽的游戏画面,各种Q版的人物形象,不一样的天书世界!
上海益玩网络科技有..广告
“天猫6.18潮电日”手机焕新季,购惊喜!
值得一看的铃声相关信息推荐
“天猫6.18潮电日”手机焕新季!热门机型+游戏神机+拍照靓机,你想要的"潮机"都在这!
杭州阿里妈妈软件服..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关于北京天坛的传说越短越好不要太短!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247 浏览67572017-12-16
关于北京天坛的传说
天坛益母草的传说 天坛周围长约十里,在正阳门、永定门之间,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一四二○年)修建。天坛里是有这么一种益母草的,民国以前,天坛里还住着几家卖“益母膏”的药店,民国以后,才迁出了天坛。 天坛这一群古建筑物,可以说是世界闻名的。什么祈年殿啊,皇穹宇啊,圜丘啊,回音壁啊,都是人们熟悉的名字,很多商品,还用祈年殿图片,做了商标呢。天坛的建筑,这里不说了,单说天坛里有一种奇怪的草:嫩芽可以当菜吃,叫做“龙须菜”;长大了、成熟了,可以用茎子、叶子熬药,是治妇女病的一种有效药,叫做“益母草”,熬出来的药叫“益母膏”;种子也是妇科药,叫做“茺蔚子”。天坛里怎么这么多益母草呢?民间却传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故事的人说:在早年没有天坛以前,这里还没圈在城里以前,这里也是一大片黄土地,住了好多庄稼户,他们也是耕种锄刨的打地里找粮食。在这里,住着一家姓张的庄户,老头子死了二年多了,光剩下一位老大娘,老大娘没儿子,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大闺女,母女俩过着这缺人少钱的苦日子。老大娘因为思念丈夫,又发愁没人给她们种地,日子一多,就生了病了,病一天比一天沉重,老大娘着急了,张姑娘更着急了。请了好多位医生,吃了好多的药,怎么也不见效。就在秋天庄稼收净了的时候,张姑娘打好了主意:到北山去找灵药。还是在她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她说故事,说北山的老山老峪里,灵药可多了,只要不怕爬山,找到这种灵药,什么重病都能治得好。张姑娘早记在心里了。这时候,她要到北山去找药了,就告诉了妈妈,妈妈不放心,说:“你一个小姑娘,怎么能走这么远的路呀!”张姑娘说:“妈放心,我会一路上小心留神的。”她托咐了隔壁的一位大娘,替她照管妈妈,她带上干粮,就出门到北山找灵药去了。 出了家门,张姑娘发愁了:北山在哪里呢?她想:北山一定在北边,朝北走吧!走了一天,看见山了,又走了三天,还没到北山,可是,张姑娘瞧见的山,到底是越来越近了。这一天,来到了一座山口,张姑娘正想:是不是进这座山口呢?就瞧打山口里,走下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来。老头儿瞧见张姑娘,乐了乐说:“姑娘,你一个小姑娘,到深山老峪里干什么去呀?”张姑娘就把妈妈怎么有病,自己怎么要到北山找灵药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又问白胡子老头儿:“老爷爷,这出里有灵药吗?”“有,有。”“老爷爷,上山怎么走呀?”白胡子老头儿笑了笑,回手向山里一指,说:“小姑娘,你打这儿上山,左拐七道湾,右拐八道湾,饿了吃松子,渴了喝清泉,瞧见地上天,灵药到手边。”张姑娘听老爷爷象唱曲似的说话,她心里明白了,就是不懂什么叫“瞧见地上天”,刚要问老爷爷,那白胡子老头儿早就出了山口,走得很远了。张姑娘上山吧,她真往左拐了七道湾,往右拐了八道湾,饿了捡些地上的大松子吃,渴了就趴在山泉旁边喝点清水,□了就在山坳里睡一觉,醒了还是往山上走。记不得走了几天了,这一天,张姑娘走到一个小山顶上了,山顶上有一个小水池子,池子里的水清极了,天上的一缕缕白云,都照到池子里了。张姑娘正在这里发愣,就听见身背后有姑娘们说话的声音。张姑娘一回头,瞧见两个小姑娘朝她走来,一个穿的是一身雪白色衣裳,一个穿的是一身淡黄色衣裳,上面绣着白梅花,长得可美丽了。走近了,那个穿白衣裳的姑娘笑了,说:“姐姐,发什么愣?不认识我们这‘地上天’吗?”张姑娘一听说“地上天”,高兴极了,说:“姐姐们有灵药吗?快救救我妈妈吧!”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不用说了,白胡子公公都告诉我们了。我这里有一口袋灵药,回家熬成膏子,给大娘吃了就好了。”说着,递过一个小口袋来。穿白衣裳的姑娘说:“这口袋里,还有灵药的种子呢,大娘病好了以后,姐姐可要把这些种子撒在地边上,让它自己生长,再有得了大娘这样病的人,就不怕了。”穿花衣裳的姑娘说:“姐姐赶快回家吧,我们不送姐姐了。白妹妹的话,姐姐要记住了!”张姑娘千恩万谢地向两位姐妹道了谢,回身向山下走了去。走了不远,张姑娘真舍不得这两个好心的姐妹,她想再瞧瞧这俩姐妹,她回头一瞧,哪里还有穿白衣裳、穿花衣裳的姑娘?只见一只白鹦鹉、一支梅花鹿,打“地上天”那里正往西飞呢,跑呢。 说也奇怪,张姑娘来的时候,走了七天并八夜,回去的时候,很快就到了家。张姑娘到了家,就把灵药熬了,给妈妈吃了,没过几天,妈妈病好了,张姑娘和邻居们都高了兴。张姑娘把口袋里的灵药种子,撒遍了这一块土地的地边上,春天出了深绿色的嫩芽,夏天又长成了灵药,秋天灵药又结了种子,一年比一年多。妇女们有病的,便照着张姑娘传的法子,熬灵药治好了病。灵药叫什么名字呢?大伙儿说:“好心的张姑娘,千辛万苦地给妈妈找来了灵药,给妈妈治好了病,咱们就管它叫益母草吧。”“益母草”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 后来,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北京有了“皇上”了;也不知道传到哪一个“皇上”的时候,这个“皇上”要拜求“老天爷”保佑他了,就在这块长着益母草的土地上,盖了一座天坛。天坛盖成了,天坛里的空地上,还长着茂盛的益母草,皇帝老儿生气了,说:“我这拜天的天坛里,哪许这么长野草,全给我拔了去!”这时候,有一个他妈妈吃过、他老婆正吃着益母草的大臣,就跟皇帝老儿说:“皇上,这不是野草,它叫龙须菜,皇上不是龙吗?要是把它都拔净,皇上您就不长胡子了。”皇帝老儿怕不长胡子,天坛就留下了益母草。打这儿起,益母草的嫩芽,就叫了龙须菜。
974 浏览106382017-11-22
北京天坛传说,要在50字左右
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93 浏览1097
天坛的传说
天坛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 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嘉靖十三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干隆十六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6)蓝琉璃价格及图片扩展阅读: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 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 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 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 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 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 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干隆十四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在每一栏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 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三库等。 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 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则音量加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天坛

阅读全文

与蓝琉璃价格及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术花盆和花的图片简单 浏览:146
水果怎么摆好看图片 浏览:537
千与千寻人物图片大全 浏览:243
委屈漫画图片女孩 浏览:403
背景图片简约可爱清新 浏览:927
图片狼抱着一个女孩 浏览:172
文档中图片如何快捷设置大小 浏览:256
貂蝉去衣服图片大全 浏览:92
美女背影高清壁纸图片全屏 浏览:62
图片如何设置标题 浏览:808
漂亮文字动态图片大全 浏览:65
七天打卡表可爱图片 浏览:35
波波头发型效果图片 浏览:659
图片插入word中无法选中怎么办 浏览:221
大叔洗衣服的图片 浏览:446
Word里图片置顶如何加空格 浏览:203
蒋丞图片高清动漫 浏览:305
放美女和平精英图片 浏览:388
黑鼻子可爱图片 浏览:855
word转换pdf时图片丢失 浏览: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