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玛丽皇后的悲剧一生
玛丽皇后的一生:
玛丽皇后原名叫做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年11月2日在维也纳出生,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
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14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的王太子妃。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
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由于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莎和约瑟夫二世皇帝早已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利奥波德二世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
(1)玛丽王后发型图片扩展阅读:
法兰西这片欧洲最富庶的土地和巴黎周围最着名的玩乐之都,更给玛丽皇后提供了挥金如土和糜烂奢侈的舞台。
当作为王妃的她第一次正式入城,从凡尔赛宫到巴黎的路上,数以万计欢迎的市民给了安托内特尔极大的震动:上帝,这么多人。
而巴黎卫戍总司令则殷勤应答:全巴黎二十万人都爱上了您,当她刚登上王后的宝座,就成了全王宫中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中心,欢呼和赞颂声中。
没有知识根基又安于享乐的女人彻底自由得找不着北了,心中哪能还有国家、责任、职责、尊严这样的字眼。
一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对她的评价:她是所有奢侈浪费中最奢侈浪费的,她是所有风流轻浮的人里最为风流轻浮的,她是所有漫不经心的人里头最漫不经心的。
但也正如她在三十九岁生命的最后一刻对刽子手所说:对不起先生,我不是故意的。一如任何事情都有其成因。
她的这些奢侈浪费、风流轻浮、漫不经心都不是故意的,从小公主到王后,不负责任的宫廷给了她这样放纵的土壤与自由度。
⑵ 95岁英女王穿一身红衣亮相太惊艳,露出久违笑容,她都有什么经历
95岁女王再次亮相,正红色长大衣霸气十足。正红色套装衬托的整个人容光焕发,礼帽配饰上还有花朵点缀更显精致,还有代表着尊贵典雅的珍珠饰品相配,涂上红唇展露笑颜,精神状态相当不错。
按照长子继承权的规定,君主的王位应由长子继承,其次是次子有次轮流下去。最后才到长女,依次轮流。也就是说,只要是当时的约克公爵有儿子的话这个王位不会轮到伊丽莎白继承。
乔治五世在1952年去世后,伊丽莎白二世于1953年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典礼,成为新一代的英国君主。
⑶ 陪路易十六断头的王后玛丽,是如何将法国国库花光的
玛丽·安托瓦内特,生于1755年11月,曾经是奥地利的公主,也是着名的特蕾西亚女王的小女儿,之后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皇后。但很可惜,玛丽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应该具有的责任和使命。玛丽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热衷舞会、绸缎、宝石……… 至于王后的权力,玛丽全部用来满足自己豪奢极侈的欲望。
⑷ 为何玛丽王后,历经英国六朝,85岁高龄辞世,珍贵老照片再现她的风采呢
1867年5月,符腾堡公国泰克公爵生了个小郡主,名唤玛丽。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德国符腾堡家旁系的小郡主日后会成为堂堂大英国的王后,对英国王室内部和政界产生极大影响力,并历经六朝不倒,直至成为太王太后。
玛丽之所以能成为英国玛丽王后,除了“天生的王后命”,还因为她对自己够狠。
尽管两兄弟为了玛丽差点反目,但据说玛丽真正爱的其实另有其人,他就是第七代霍普敦伯爵约翰·霍普。
显然,在面对爱情与王后宝座的抉择时,她放弃了这个“让她在今后都无法再爱上别人”的深爱之人,选择了后者。
⑸ 如何评价被断头的玛丽王后
玛丽皇后是法国路易十六的皇后,曾经是奥地利最受宠爱的公主,因为和亲嫁到了法国,被称为绝代艳后,她的一生奢华而短暂,38岁的时候死于法国的断头台,她遭受到了很多法国民众的唾弃,因为他们把亡国都归咎于玛丽的奢靡生活,她的一生也很传奇,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
玛丽皇后奢靡轻浮的作风已经人尽皆知,她作为皇后,本来是该让她的子民臣服,但是现在她在子民中的声望下降,王室的奢侈和法国底层人民做了对比,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玛丽王后成了任人声讨的对象,很多人把莫须有的罪名安排在她头上,但是也有很多人对这位王后表示同情。
⑹ 法国末代皇后 玛丽 安东尼 的生平及事迹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14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
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王后传记,
大仲马也写作了有关王后的“法国革命三部曲”,其分别是《巴尔萨摩男爵》、《王后的项链》以及《红屋骑士》,王后人生中的三个阶段在小说中被详细描写。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
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势,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
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利奥波德二世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
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说这句话的人是路易十五的来自波兰的王后玛丽·勒金斯卡,
原句被记载在卢梭的《忏悔录》里,大意为:他们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吃面包皮蘸酱?这句话的语境其实是这位王后出于同情说出了缺乏常识的话,
因为安托瓦内特王后当政的年代,人们要找理由去谴责她,于是一句本和她不相干的话就被改造成了这个样子:面包皮蘸酱变成了蛋糕,这样更容易煽动民众的愤恨。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质疑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
因为据传当时被砍头的人都会被绑起来并且堵上嘴。但画家大卫的一幅铅笔速写证明这是不对的,王后只被绑住了手而已。
更何况当时刽子手桑松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那些大人物的临死台词,这句话连同罗兰夫人那句“自由,以汝之名造恶无数”都是当时有名的临死遗言。这就更不用说路易十六那众所周知的临终演讲了。
(6)玛丽王后发型图片扩展阅读
玛丽皇后的家族成员
1、玛丽-特蕾西娅·夏洛特(Marie-ThérèseCharlottede France),昂古列姆公爵夫人(1778年12月19日—1851年10月19日)。
2、路易·约瑟夫·泽维尔·弗朗索瓦(Louis Joseph Xavier François de France),法国王太子(1781年10月22日—1789年6月4日),在大革命爆发初期死于软骨病(或肺结核,骨结核),死时只有7岁零8个月。
3、路易·查尔斯,路易十七(1785.3.27—1795.6.8?)法国历史上唯一没有真正加冕、真正统治过整个国家却被认为是国王的人。
4、玛丽·索菲·海伦·比阿特丽斯(Marie Sophie Hélène Béatrice de France)(1786年7月9日—1787年6月19日),只活了11个月10天。
⑺ 玛丽王后的人物简介
维多利亚·玛丽·露易丝·奥尔加·克劳迪·安格斯·冯·泰克,(1867—1953),英王乔治五世的妻子。英国王后,印度皇后。1867年5月26日生于伦敦肯辛顿宫,父亲是泰克公爵弗朗西斯,母亲玛丽·阿德莱德是英王乔治三世第七个儿子剑桥公爵的女儿,也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堂妹。由于出生于五月,所以她在家族中的昵称是梅”(May)。 但是她的家庭属于王室边缘,并不太受待见。这给玛丽的性格带来十足影响,使她更加严谨守规。
维多利亚·玛丽24岁的时候和克拉伦斯和阿冯代尔公爵艾伯特·维克多王子订婚(爱德华七世的长子,乔治五世的哥哥),结婚前艾伯特·维克多却意外死于肺炎,接下来的一年玛丽都沉浸在未婚夫去世的悲痛之中。1893年5月3日,乔治王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五世,和玛丽走到了一起。在过去的一年里,乔治和玛丽交上了朋友,他俩彼此鼓励,鸿雁传书,慢慢地坠入爱河。不过,他们是在力排众议之下,才勇敢的走在一起的,并宣布订婚。同年7月6日,乔治正式迎娶玛丽过门,玛丽成为约克公爵夫人。日后,他们有了6个爱情结晶。1901年,爱德华七世即位,封乔治为威尔士亲王,玛丽为威尔士王妃。1910年乔治即位,玛丽成为王后,于1911年6月22日加冕。 1936年,乔治五世逝世后,玛丽以王太后的身份逐渐淡出皇室舞台。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逝世,孙女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继位,玛丽王太后成为太王太后,84岁的玛丽太王太后原本就年迈体衰,更因丧子之痛大受刺激,从而一病不起,终于在1953年3月24日,孙女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礼前十周逝世,享年85岁。
⑻ 远嫁法国,38岁上断头台,玛丽王后一生为何如此短暂
每个女孩或多或少都做过这样的梦:未出嫁前,受尽父母宠爱;出嫁后,能一直被丈夫捧在手心。这种梦想往往很难实现,正因如此,才有了那么多才子佳人、爱恨情仇的故事。然而出生在奥地利的玛丽·安吉瓦内特,却轻而易举就实现了这个梦想。
当玛丽皇后坐在凡尔赛宫内挥金如土,接受上流名媛们的吹捧,享受着皇宫的奢侈生活,却无视民众的疾苦时,就注定了必然惨淡的结局。因为她所享受的这些礼物和待遇,早就被命运标好了价格。
⑼ 法国路易十六国王有多爱玛丽王后怎么据说宠到让她把国库都花空了
1774年路易十六即位。大权受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左右,不过她也不懂政治,喜欢奢侈华丽的享受,比如化妆、买衣服、买首饰、开舞会、装修别墅、布置花园。使法国专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宫廷大臣互相争权,社会矛盾尖锐,国库空虚,债台高筑。
对比起法国政治经济状态,经受不起如此奢华。她曾先后任用杜尔哥、内克等为财政总监,实行财政改革,均遭失败。因此玛丽·安托瓦内特被称为“赤字夫人”。
(9)玛丽王后发型图片扩展阅读
路易十六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反应迟钝,但同时又十分温柔善良,宽厚仁慈。他体型臃肿,与路易十五年轻时相比,恐怕谈不上英俊(参考图片为路易十六肖像画)。而且据说他早年在夫妻生活方面有些问题,这一流言当时流传甚广,究竟是真是假则不可知。
但反应迟缓,缺乏情趣是事实。他喜欢冶铁、造锁、打猎,而玛丽·安托瓦内特正值豆蔻年华,喜欢的是狂欢、时装、舞蹈、音乐、艺术。同时,她应该也与普通少女一样,有一份对感情的渴望。
即便如此,这场婚姻从头到尾,他们都是非常和睦的,夫妇间并没有爆发过什么激烈冲突。而且当时的法国也对这位”最美丽的奥地利公主“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热情和欢迎。
两位年轻王族的婚礼究竟是怎样的排场,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是一场罕见的奢华盛宴。奥地利与法国的王室为表示双方联姻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期许(同时也可能有炫耀国力的意思),不惜砸下重金,务求婚礼尽善尽美。所有法国的王族都来迎接这位小公主,且只有真正的名门望族才有资格参加婚礼。
1770年5月16日,法国凡尔赛宫,玛丽·安托瓦内特正式成为法兰西王太子妃。
⑽ 整个法国养不起玛丽王后真的吗
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送上断头台,曾经耀眼夺目深受民众喜爱的玛丽王后,这个时候万人唾骂。她被执行死刑时,路易十六已经先她一步离去,而她的儿子、女儿背叛了她,在她身上安上令人不齿的罪名。当时好像所有人觉得,只要这个女人死了,我们的国家就有救了。
玛丽公主的家庭老师说,“她比人们长期以来想象的聪明得多,可惜直到她13岁都没有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老师认为,玛丽很聪明,但是也很懒惰,不愿意动脑去思考。
当玛丽公主到了法国,她就更没有机会去思考了。法国和奥地利的敌对关系导致,平时出入王宫的公主夫人们,或者是法国的任何一个官员,包括她的丈夫路易十六,当时还是王储的路易·奥古斯特,都不会和她谈论政治上的事情。她们可以在一起买珠宝,比谁今天的裙子更豪华更好看,哪里又出了好喝的酒,但是也仅此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