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唐代酒价知多少
宋朝真宗皇帝昏庸无能,整天沉醉在享乐之中。
有一天,他又大摆酒宴,畅饮美酒,观赏歌舞。突然,他的脑子里闪出一个怪问题,就挥手叫歌舞停下,然后举着酒杯,问群臣:“你们有谁知道,唐朝的时候,酒的价钱是多少?”
大臣们没想到皇上会提这样的问题,不禁面面相觑(qù),一声不吭。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臣子站起身来,双手一拱,对皇上说:“启禀(bǐng)万岁,小臣知道。”众大臣都向他投去惊异的目光。
真宗皇帝抬起醉眼,见是丁晋公,就问题:“唔,价钱是多少?”丁晋公不慌不忙地说:“唐酒每升三十钱。”
真宗觉得很奇怪,问道:“时隔一百多年,你怎么知道?”丁晋公说:“是唐朝诗人杜甫讲的,他的一首诗中有两句:‘蚤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既然一斗酒三百铜钱,一斗等于十升,那么一升酒不就是三十铜钱吗?”
其实丁晋公不过是急中生智,因大臣们被问而又回答不出,十分难堪,他用杜甫诗句为大家解了围,至于唐代的酒价,恐怕丁晋公也不知道,但是糊涂的真宗皇帝却十分高兴,称赞丁晋公说:“想不到杜甫的诗还可以用来推算酒的价钱啊!”
⑵ 杜甫酒业2022年什么月份上市
2021年6月30日。
杜莆酒业在香港锦江大酒店举行上市仪式。杜莆酒业的上市对于杜莆酒业有限公司今后的发展起到绝对性的作用,终于迎来新的一轮的发展前景。杜莆酒业有限公司以我国古代着名诗人杜莆为背景,努力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
⑶ 四瓶装浓香型45度的金成州酒的价格是多少
此酒的价格为258元/瓶
四瓶:258×4=1032元
故四瓶的价格大概是1032元
⑷ 杜甫酒怎么样
好,嘿嘿
四川杜甫酒厂,位于我国着名酒乡,川西龙门山脚下的绵竹市,它的前身是绵竹曲酒二厂。1994年在成都杜甫草堂及杜甫研究协会等单位倡议下,经工商行政部门核准,将绵竹曲酒二厂更名为杜甫酒厂。十几年来我厂生产的杜甫系列酒畅销吉林、青海、河北、广东、福建、江苏、四川等16个省的部分市场。目前酒厂拥有五十余亩酿造基地,20余亩灌装基地,600余亩集酒文化旅游、休闲的“杜甫酒庄”及“杜甫草堂”。目前本厂拥有百年老窖池120口,自动化灌装线2条,年产优质基酒5000余吨,总投资达3亿元。本厂目前一场工开发了杜甫、杜甫草堂、柴门、万池窖、福满楼系列产品四十余个
参考资料 : http://tieba..com/f?kz=822898052
⑸ 杜甫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典藏酒多少钱一瓶
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庆长久,大概是1800致2000块左右一平
⑹ 杜甫酒怎么样啊
杜甫杜甫
⑺ 杜甫和李白喝的酒 价钱差别怎么这么大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长安酒钱,斗价三百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邠《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这里“速须相就饮一斗”和“急须相就饮一斗”,皆为“速宜相就饮一斗”之误。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于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唐代的真正酒价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为何李杜所说差异如此之大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是渊源有自。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⑻ 杜康典藏42度和致福448mL多少钱一箱6瓶装
价格大概在五百多块钱一箱。6瓶装的。
杜康酒是中国历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有“贡酒”、“仙酒”之誉。历代墨客文人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常以诗咏酒,以酒酿诗,诗增酒意,酒助诗兴,觥筹交错,华章汗牛。魏武帝曹操赋诗:“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 诗圣杜甫云:“杜康频劳劝,张梨不外求”。
词豪苏轼留下醉语:“如今东坡宝,不立杜康祀”。“竹林七贤”之一的诗人阮籍“不乐仕宦,惟重杜康”,听说步兵校尉衙门藏有杜康三百斛,便辞官而去。然而,后来这种流芳千古的美酒,早已销声匿迹,连它的酿造方法也失传。
有害成分
杂醇油
分析显示,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每天喝25克的小剂量酒精,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此外,结肠癌、直肠癌、肝癌等发病风险也有小幅增加。
如果饮酒量更多的话,那么,患这些疾病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丁醇、异戊醇的毒性较大。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高。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在白酒蒸馏时,应掌握温度,进行掐头去尾,减少成品酒的杂醇油含量。
醛类
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发生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
糠醛对机体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辅料时,蒸馏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类含量皆较高。
白酒生产中为了降低醛类含量,应少用谷糠、稻壳,或对辅料预先进行清蒸处理。在蒸酒时,严格控制流酒温度,进行掐头去尾,以降低酒中总醛的含量。
甲醇
果胶质多的原料来酿制白酒,酒中会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
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有积蓄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黏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头痛、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
⑼ 四川杜甫酒厂诗圣杜甫酒怎么样
四川绵竹杜甫酒厂座落在酒乡之地——绵竹。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这里勤劳善良的民风、热情好客的民俗,也造就了四川绵竹杜甫酒厂这朵怒放在四川白酒行业璀灿的奇葩。
在今后5—10年的时间里,继续坚持“以酒为主,多角开发,复合经营”的发展战略,在不断扩大主业的前提下,发展相关多元化的企业。
⑽ 杜甫酒业2022年几月份上市的
丹桂吐蕊溢芬芳,杜甫诗酒沁心房。四川杜甫酒业集团历练多年,终于亮剑:9月1日,香港上市正式启动。笔者在《四川杜甫酒业集团香港上市启动发布会》后细品了“杜甫酒”,该酒兼具五粮香与窖香、“入口柔,不杀喉,不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