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发型图片 > 汉代陶壶图片及价格

汉代陶壶图片及价格

发布时间:2022-07-06 10:23:33

Ⅰ 竟然没人知道,无柄无系的陶壶

当大家都不知道,说明你要找的这个东西就相当稀罕了
所以人要是找到了,就好好珍惜吧

Ⅱ 汉代的扁陶壶值钱吗

汉代的扁陶壶,真品值钱的;真品有收藏价值的;不过今年的行情持续低迷,真品最好是不要出手!

Ⅲ 汉代在投壶有哪些改进与发展

西汉建元三年,也就是前142年的一个冬天,江陵有个名叫申屠的书生,他虽然才19岁,但很有才华。没多久,申屠的才学被朝廷认可,朝廷派他去北方当个县尉,他便独身从江陵北上了。申屠赶了两天路,第三天黄昏时分,他行到一个山林处,突然遇到了大风雪。这里距离前面一个驿站路途还很遥远。狂风暴雪里,申屠澄赶路赶得筋疲力尽,他身下的驿马也驻蹄哀鸣,不敢再往前走了。申屠四处望了望,他忽然发现前面白雪压盖的树林里有一间茅屋,茅屋上的烟囱里还不断吐出烟气。

申屠喜出望外,他牵着马去叩打那茅屋的木门。一个老人打开了门,茅屋内窄小紧隘,堂屋中央生着火盆,火盆中木炭红亮如铜,火盆旁边,还坐着一个50来岁的妇人与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

老人殷勤好客,他一脸红光热情地招待申屠。那老妇人去内屋里取来腊鸡腊肉之类,她在火盆上架起吊锅,与少女一起做晚饭招待申屠。申屠与老人饮酒谈笑,很是融洽。

因为那老人一家都住在山林之内,并没什么见识,他们听申屠讲外面的事情很是高兴。

外面虽然是冰天雪地,但申屠坐到沸腾的火锅旁边,与老人一家谈天说地时,他总是偷眼去看那个坐在炉边的少女。申屠只觉得她肌肤如雪,脸如芙蓉,虽然那少女穿着一身粗布衣裳,但无论容貌还是气质都显得端庄秀美,卓然出尘。申屠一时无法管住自己的眼睛,总是去看那个少女,讲话也变得吃力起来。那老人一边饮酒,一边笑吟吟地盯着这个雪地里闯来的客人,他很喜欢这个有才华的小伙子,决定要他做自己的女婿。于是老人便对少女说:“闺女啊,你来陪客人喝两杯吧!”那少女羞涩地举起酒杯,很快几杯酒下去,她的香腮上便飞起了两片嫣红。

老人决定成全他们,他便佯作醉酒,将酒杯扔到地上。他垂下头伏在几案上,装出打鼾的声音。老婆子扶着老头子转到内室睡下,他们将申屠和少女丢在火盆旁边。

申屠呆呆地望着少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少女因为矜持,也没有说话,气氛显得很是尴尬。

申屠四下一看,他见少女家中柜子上有个水瓶,窄口宽腹,很是精致。申屠灵机一动,他举起筷子对那少女说:“不如我们来比赛,我们用筷子去投那柜上的水瓶,每人投10次,谁若是输了,便要唱一首歌。你觉得怎么样呢?”

少女玩性心强,她含笑点了点头。两人便站起来,他们举着筷子隔出7尺左右,开始往水瓶中投掷筷子。

因为申屠学过射箭,投筷子这点小事自然难不住他,很快他就10投10中了。申屠的本事深得少女的喜欢。只不过少女就不行了,她投10次才投中两次,气得嘟起嘴,怨那瓶子口太小了。

申屠笑呵呵地教少女怎样去投,他将投壶的姿势和手法都教给少女。果然少女学了之后,10次能投进六七次呢!

少女很喜欢这个游戏,她也崇拜申屠的学识渊博和精通射术,对申屠已经动了芳心。她又通过投壶这个游戏,跟申屠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些,于是她也敢与申屠谈天说地,言语中充满了爱慕之情。

申屠用投壶吸引了少女的兴趣,还得知了少女的心意,他很是高兴。第二天清早,申屠向少女的父母求婚,果然喜结了良缘,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

这是我国汉代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在两汉时期,人们通过投壶活动来联络感情,亲密关系,也说明了投壶游戏在汉代的普及。

至汉代,关于投壶的记载就多了起来。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里也提到了高壶的游戏。西汉时期着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也专门记载了投壶的盛况,在《史记·滑稽列传》里,还专门讲了一段投壶的故事。

这些记载说明,当时不仅在宫廷之中有这种投壶游戏,就是在民间投壶也有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而且当时在民间传播的投壶游戏,也完全成了一种娱乐活动,再没有了什么礼仪的性质。

民间投壶虽然成了纯属娱乐的游戏,但在士大夫阶级,投壶游戏却变得更加高雅了。汉代投壶逐渐从宴饮礼仪变为上流社会的高雅竞技,投壶所用的壶也逐渐跟酒壶分离了出来,而且式样也明显增多了。汉代的投壶游戏的玩法和形制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都有了不少的改进。第一是汉代人们制作了专门用于投壶游戏的壶,而不再简单地用酒壶代替了。

后来长安出土的西汉时期水波纹原始瓷投壶,高0.26米,腹径0.17米。投壶圆口,颈部极高,呈管状,肩部下斜有青釉,也有垂釉现象。它高圈足,颈部与肩部都有弦纹和水波纹装饰。该投壶历经2000多年还保存得如此完整,实属罕见。

第二是用于投射的箭不再只是箭杆,而是改用一种特制的竹箭。在这种改进的基础上,投壶游戏的投法也创新了,汉代人们发明了一种名为“骁”的玩法。其实,也就是利用反弹力的投法。

因为原来在投壶时,人们为了防止投入的箭因弹力掉到壶外,他们专门在壶内装上小豆。而用“骁”法进行投壶时,则不仅不需要在壶内装小豆,而且故意让壶的内壁把箭反射回来,这样用一支箭就可以反复投壶了。

后来南阳沙岗店出土的东汉画像《投壶图》,就生动地刻画出了当时的投壶情景。这时所用的投壶,已接近后来贯耳瓶本体的形状了。

东汉古籍中在写汉代投壶形制时这样说:厥高二尺,盘腹修颈,饰以金银,文以雕镂。

由此可见,此时投壶的壶是专门为投壶游戏精心制作的。这种壶高0.6米左右,这

已经比先秦时高了近0.2米。还有,陕西出土的汉褐釉浮雕狩猎纹陶壶,高0.42米,口径0.16米,从它的形状上来看,其实看起来更像是投壶。

因为古籍中记载,东汉末期,还出现了高0.36米,口外径0.11米,内径约0.09米的投壶瓶,它跟东汉时期画像石《投壶图》上所刻画的汉代投壶非常相近。这种投壶瓶的出现,也为以后贯耳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汉代,投壶成了社会上层不可缺少的活动,汉代《古歌》写道:主人前进酒,弹瑟为清商。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

汉代人们将投壶和雅歌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投壶已经成为王公贵族和宦官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当然,投壶游戏作为汉代礼仪的一种,它完全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投壶本来是一种非常严肃的事情,但由于它出现的场合一般都是在酒宴上,所以也逐渐增添了其他的文化因素。

特别是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由纷争逐渐走向融合,这也给投壶这种游戏活动增加了很多道家的东西。

随着道家的宗教化,投壶游戏也逐渐出现了宗教化倾向。投壶游戏的宗教化倾向,是与我国礼乐文化的逐渐衰落有关的。后来,随着周王朝及其礼乐制度的逐渐衰落,汉代的投壶活动逐渐在民间普及,出现游戏娱乐化倾向。

不仅民间,而且皇帝和官员们也常常参加投壶游戏,这让投壶活动的传播更为广泛了。

汉代着名文学家刘歆在他所着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了汉武帝非常喜欢投壶游戏的事,当时的郭舍人就是因为投壶技艺高超而非常得宠。

《东观汉记》里还记载了投壶游戏在军队里流行的情况。当时很多将军们进行宴饮,一定会进行雅歌投壶。《后汉书·祭遵传》也有类似的记载。

当时,贵为将军的祭遵,在选拔人才时把投壶当作其中的一项测试内容,在投壶时还一定要奏雅歌。

这一切都表明,投壶游戏在汉代非常流行,普及性也更强了。西汉时期,投壶活动开始融入丧葬文化里,成为宗教信仰仪式里一种对吉祥隐喻的表达。

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在墓葬内具有宗教信仰与神圣仪式的功能,汉画研究学界普遍认为应是道教在萌芽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对世俗丧葬观念发生影响的结果。所以,《投壶》图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更具有宗教仪式意味。

在河南省南阳出土一个汉代投壶画像砖,画面的正中立着一个壶,参与投壶的人有宾主各一人,他们都是一手抱着一捆箭,另一只手拿着一支箭,做出一个准备投壶的姿势。

这时的投壶之中已投入两支箭,壶的左边还放着一个三足酒樽,里面放着一把勺子,参加投壶游戏者跪坐在壶的两侧,两人之后还分别坐着几个观看的人。

至汉代投壶作为一种游戏更为广泛,礼的成分逐渐减少了,玩乐的成分增多了。在南阳画像的投壶画面中,投壶者和观众可以随意而坐,有走动的人,也有笑的人。

投壶游戏随着时代的推移,其中掺杂的古代礼乐制度逐渐衰落,但投壶游戏中的礼乐文化却没有消亡。商周的礼乐制度通过汉代投壶游戏的改进和发展,被汉代时期人们完整地继承下来了。

Ⅳ 汉代明器有哪些各位知道的请尽快告诉我,本人深感表谢

战国至汉代早期,厚葬之风甚盛,许多王公贵族死后往往将大批他们生前所用的奴仆、器物一同下葬。此时所用的明器严格来讲没有专门的特指,一般均是主人生前所用器具的实物。到了汉代后期,厚葬之风渐衰,人们逐渐领悟到“人死如灯灭”,用不上什么实物随葬品。模型明器作为汉代新兴的成套随葬品组合。所谓模型明器,是指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整套特点鲜明的随葬器物,主要包括仓、灶、井、风车、碓房、圈厕,院落、楼阁、田地、池塘以及家禽、家畜俑。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不仅用生时所喜好的文物陪葬,还出现了许多仿制的象征性随葬品,也就是采用替代品陪葬,如汉墓出土的各种农庄、陶楼、陶院落、陶猪舍、陶狗、陶壶等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透露了当时的建筑形式,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明器。而由于大量生产的结果,使得许多不是上层阶级的人也负担得起,所以陶制的陪葬品在汉代相当盛行。它们是汉代人对所期望有的“财富”的展现;而陶农庄、院落配以侍者、乐者、戏者、兵丁等人俑,则是汉人对当时豪强富足者生活的向往。

Ⅳ 怎么辨别黄汉彰陶壶的真假

首先必须了解汉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清楚当时的丧葬风俗及审美趣味,这是鉴赏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对实物鉴定,首先观察其“型”和“纹”。器型和纹饰在汉代都有固定的模式,特征及其明显。仿制者往往使器型变异,违背时代科技局限及审美特征,作伪者在“纹饰”方面除了窜代现象外,还常常画蛇添足,使纹饰过繁。印制或手绘技法拙劣,在彩陶器上使用染料多采用现代彩料未有汉代人的彩绘功力和神韵。
要认真观察陶器胎质、胎色。作为随葬品,汉代陶器在底下埯埋了千年以上,胎质会发生内部变化。触土部分应有侵蚀痕迹,酸碱土壤应有被腐蚀粉脱现象,因而沧桑感通过仔细观察可以找到。凡胎质过细,火候过强,色泽过鲜,声音脆亮,都理应对此件陶器质疑。
观察制作工艺。从旋转痕迹分析是机械转盘还是手工转盘。手拉坯和手塑作品能反映出工匠的技术水平,汉代的制陶工艺成熟老到,手法练达,而现代的仿制者往往达不到这种水平,总给人一种牵强的感觉。
手感与重量。新仿汉代陶器多有器重感,超重原因是拉坯胎壁过厚或器底过厚。仿制套往往胎壁较厚,腹内空间狭小。作伪者除技能未达到汉人的水平外,忽视细节,不知节省泥料也是原因之一。汉代工匠是体力劳动者,对泥料节俭的习惯,节俭泥料就是节省体力,而现代的泥料采用机械化来完成,对泥料的节省并不觉得重要。因此,仿制汉陶多数不能像真品那样手感适中。
真品吸水性强,特别是晾干的汉陶,滴上水珠会立即吸收,而新品不具备此特征,这说明汉代陶器胎质密度比现代仿品胎质密度小。
河南本地出土的汉代陶器,经晾晒后,灰陶表面会呈现微微泛白的浅霜现象,这是由于陶器常年在土壤中吸收土中碱性物质所致。 这是真品很重要的特征。

Ⅵ 汉代的彩绘陶壶有哪些特点

汉代人崇尚“长生不老”、“敬神升仙”的道家思想,用来随葬的彩绘陶壶,多绘描有云气纹及青龙、白虎和朱雀等纹饰,鲜艳精致。

如在河南洛阳老城西北郊81号汉墓,一次就出土这类彩绘陶壶十五件,其中粉彩十件、朱绘二件、朱墨绘三件。壶形制相同,皆为直领口、圆腹、假圈足、平底。肩两侧有对称铺首,下有纽无孔。壶烧成后,施以彩绘。粉绘者纹饰已不可辨;朱绘和朱墨绘纹饰相同。以白粉敷底,用朱墨描绘装饰图案。盖上绘卷云纹三朵,墨勾轮廓,中间涂朱。口部施以宽广的墨带,依次向下填实三角纹、云气纹、齿纹、点纹等,纹饰较精细,共分八组,各组间以同心圆的朱墨线隔开。这些彩陶壶的主题为云气纹为主,随葬时还往往盛有谷物。

战国彩绘陶壶

Ⅶ 想普通汉代陶壶、陶仓、陶瓮、陶罐、陶奁、陶鼎属几级文物大概价值是多少感谢。

要看珍贵程度而定。比如,这件器物出自名人墓或者有什么特殊纹饰器形什么的。不是说是个汉代的陶的就可以定级别的。
再者,如果定级了,贩卖是犯法的。如果只是古玩,而不是顶级文物,想知道价值,可以找个人鉴定一下就行了。

希望能帮到你。

Ⅷ 常见问答 1,建水紫陶壶的价格为什么这么贵

建水紫陶系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近年来建水旅游业发展,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其实紫陶的价格是浮动的,但近两年有些下跌

Ⅸ 汉代绿釉陶壶

真品汉绿釉辅兽尊,有一定收藏价值,市场参考价20000元左右。

Ⅹ 汉代时期炊和饮食器有什么特点

汉代时期,日用器以灰陶为主,除灰陶外、红陶、黑陶、夹砂陶也有一定比重。炊具有釜、甑、鼎、忥等,饮食器有杯、碗、钵、盘、豆常成套出现,如河北石家庄市郊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成套饮食器具,陕西出土了釜甑等夹砂陶炊具,四川出土的陶壶,呈喇叭口椭圆腹平底,肩部斜出有直流,造型别致优美。

阅读全文

与汉代陶壶图片及价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洗澡房间动漫图片 浏览:77
word就是粘贴不上图片 浏览:969
欧趴好可爱图片 浏览:948
亚麻闷青短发图片女生 浏览:942
男生无内衣无内裤裸体图片 浏览:231
动漫图案图片 浏览:622
亲吻老公的图片大全 浏览:68
动漫女孩可爱清新图片 浏览:382
初一美女拜年图片 浏览:91
图片搞笑头像男生 浏览:609
画动漫的图片怎么画 浏览:758
没救了文字控图片 浏览:391
锁骨唯美意境图片女生 浏览:294
word上下端的横向图片 浏览:886
圆脸单眼皮男生图片 浏览:247
金秋美女摄影图片 浏览:926
手绘男生黑白图片 浏览:883
小客厅欧式沙发如何摆放图片 浏览:438
女孩拿风车图片动漫 浏览:70
美女穿长裙子图片 浏览: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