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东莱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辖莱城、钢城两个区和三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5万。莱芜古称嬴、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着名的“莱芜战役”。莱芜境内资源富集,尤以煤、铁储量丰富,矿冶历史源远流长,曾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目前,莱芜已经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去年全市钢产量达到1400万吨。莱芜盛产生姜、大蒜、蜜桃等农产品,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莱芜自然风光优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棋山炒鸡
莱芜炒鸡以其味醇、质朴、实惠的风格,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吃莱芜炒鸡又成了当今莱芜餐饮市场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在当地异常火爆,而且现已开设到周边的泰安、临沂、新泰、博山等地。
说起莱芜炒鸡的由来,最早兴起于位于莱城东北方的夹岭山。此山是莱芜通往着名瓷都博山的必经之地,由于这段山路蜿蜒崎岖,重山叠嶂,人烟稀少,致使过往的司机、路人就餐困难。当地头脑灵活的人看准了这一商机,在风景秀丽的宽阔地带搭起草棚,垒起了土灶,并就地取材,选用漫山遍野放养的土鸡,当着客人的面现宰现杀,用农家的方法,劈柴小火炖制,一壶茶的功夫,一盆家常炒鸡就端上来了。只见酱红色的大块鸡肉,配有褐色的松莪,翠绿的芹菜,柔软剔透的粉皮,宽汤热气,散发着浓郁诱人的香气。吃着炒鸡,再点上几道或拌或炒的田间野菜和简朴实惠的家常小吃,环视着迷人的奇山异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足以驱散一路的风尘和疲惫。这种吃法,伴随着汽车飞转的车轮越传越远,“夹岭炒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城里人带着家人、朋友,专门开车到这里来吃炒鸡,生意越来越红火。精明的山里人现已把炒鸡店开到城里来了。
莱芜黑鸡产于莱芜市雪野旅游区,有生命之源绿色食品之美称。据山东农业大学报道,莱芜黑鸡每克肌肉中亚油酸含量48.92mg,亚麻酸含量17.91mg,红肌纤维含量23.55mg,公鸡温补阳气,母鸡适益阴血。所产鸡蛋叫柴鸡蛋、土鸡蛋,草鸡蛋,指散养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刨土觅食、吃虫儿的鸡下的蛋。这些鸡吃的是一些昆虫,青草,因为它们的食料里缺少很多专用鸡饲料所必须添加的配料,如骨粉,激素等。因此其蛋清浓稠透亮,营养价值高。
柴鸡蛋与普通鸡蛋相比,柴鸡蛋较小(一般在42—53克之间),但与等重普通鸡蛋相比营养含量却高得多,而且富含免疫因子,营养价值更高,是最理想的蛋品。普通笼养鸡的产蛋率能达到95%,年产蛋量高于300枚。而莱芜黑鸡的产蛋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每只黑鸡平均要积蓄3—4天的营养才能产下一枚小小的鸡蛋,每年产蛋数量很难超过100枚。厚积而薄发,营养相对丰富了许多。
柴鸡蛋对人体的益处:
一、健脑益智,鸡蛋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酸,脂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良好作用,可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改善记忆力。
二、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坏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三、防治动脉硬化 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人员根据蛋黄中卵磷脂的乳化作用,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预防癌症,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日本学者研究发现,鸡蛋中还含抑制诱发喉癌和淋巴癌的EB病毒增殖。
五、延缓衰老,鸡蛋中几乎含有人体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坚持适量吃鸡蛋,是不少长寿延年的经验之一。
庙子粉皮,已有三百多年的加工历史,传说清干隆年间,干隆皇帝撰写《十全记》书时,御厨每天用庙子粉皮炖鸡,让干隆帝用膳,以保证他大脑供血,后干隆知晓炖鸡的搀货粉皮来源于莲花山脚下的庙子村,于是,便在文武大臣面前风趣地说“没有庙子粉皮炖鸡,就没有朕写的《十全记》。”由此在民间广泛流传出许多庙子粉皮与干隆帝的《十全记》书的感人传说,从此,庙子粉皮这一百姓当家产品,便被推举为朝廷贡品。
庙子粉皮,选用莲花山脚下纯天然、无污染、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的地块,所产的优质甘薯加工而成。其产品特点:无激素、无毒素、光亮透明、耐煮、韧性强,味道香甜纯正、口感好。
经常食用,能充肌肤,去肌死,破宿血,软化血管,增强皮肤弹性。具有养生、开胃、健脾、补虚、益气、滋肾、壮阳、清热除湿、预防阴冷、调节平衡人体酸碱等保健作用,该产品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抑制大脑衰老,强体活血、润肠、通便的上等保健食品。
旅游
·房干生态景区
·莱芜战役纪念馆
·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
·吕祖泉景区
·莲花山风景区
·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棋山省级森林公园
·雪野三峡景区
·笔架山景区
·黑龙潭景区
·香山景区
·官正九龙山景区
·苍龙峡景区
·文昌岛景区
·云台山省级森林公园
·汪洋台景区
·龙山风景区
·朝阳洞景区
·陈毅指挥所
·南山景区
民俗文化
【莱芜梆子】 又名“莱芜讴”,音乐唱腔高亢激昂,豪迈奔放,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宝库中的奇葩。 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安县夏张镇。此后,流行于汶上一带的梆子,经常与徽调同台演出,逐渐结合,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莱芜锡雕】 历史悠久,品类繁多,造型美观,技艺精湛,独具一格。明清时期是莱芜制锡业的全盛时期,1780年,莱芜城西关制锡世家王家,综合多种艺术,创制了第一批锡雕制品—配套茶、酒具。以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雕制工艺不断提高,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技巧和精湛的构思设计,创造性的应用了浮雕艺术和镶嵌技法等,曾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银质奖。王家锡雕的代表作三层龙饰古香炉,雕饰精美,九龙形象逼真, 或腾云,或戏珠,栩栩有欲飞之势,还有仙鹤蜡台、餐具、瓶、盒等。这些作品雕制精巧,被视为珍品,现在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自然环境】 莱芜市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19′—117°58′, 北纬36°02′—36°33′,北邻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临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莱城居市境中部,距省会济南112公里。
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山岭环绕,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3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降水量695.1毫米,无霜期187天。2006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4.2℃,比常年平均偏高1.2℃;年降水量566.4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少128.7 毫米,日照总时数2288.7小时,比常年平均偏少155.1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5.9℃,出现在6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2.2℃,出现在2月9日;终霜日期3月3日,初霜日期11月5日,无霜期246天。
2006年末耕地面积68735公顷。 水资源总量5.81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种有铁、煤、铝、钴、金、石灰石、花岗石、石英、陶土、燕子石等。煤炭已探明储量10亿吨, 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铁矿石已探明储量6.5亿吨,列华东地区之首。生物资源,木本植物有71科、177属、471种;畜禽有牛、羊、猪、兔、鸡等,其中瘦肉型莱芜猪为省内优良畜种。
❷ 锡雕的锡雕作品
⑴礼器类:祭祀用品、冥器;
⑵饮具类:茶、酒、餐具。作品:《跃龙门》、《龙腾提梁壶》、《鼎式烫酒具》、《有容乃大》、《自得其乐》、《绳纹提梁壶》、《盘龙酒具》、《盛世果盘》、《龙钮嵌紫砂茶具》、《兰亭序保温杯》、《福寿保温杯》等;
⑶灯烛类:《仙鹤敬寿烛台》、《仙鹤遥控台灯》、《莱芜八景台灯》等;
⑷烟具类:《松竹水烟壶》、《地方风光烟筒》、《吉祥烟缸》、《地方风光打火机》等;
⑸薰具类:《龙鼎薰炉》、《镂空九龙薰炉》等;
⑹文具类:《风光笔筒》、《瑞兽墨壶》等;
⑺化妆类:《脂粉盒》、《琴式万寿香盒》、《瓜蝶香粉盒》、《锡方万寿香盒》等;
⑻纪念章、纪念币类:《长勺之战》、《曹刿论战》、《夹谷会盟》等;
⑼浮雕挂件类:《一鼓作气》等;
⑽圆雕摆件类:《一品当朝》、《情侣鹤》、《凤城莱芜》、《种子》等;
⑾花瓶类:《大双荣双平》、《小双荣双平》、《龙凤瓶》等;
⑿储藏用品类:《长勺之战茶罐》、《一鼓作气茶罐》、《清明上河茶罐》、《兰亭序茶罐》等。
❸ 山东哪项非遗文化快要消失了
山东琴书国家非遗、柳子戏国家非遗等
山东濒临消失的非遗:风筝制作技艺国家非遗、锡雕国家非遗、山东大鼓国家非遗、柳子戏国家非遗、山东琴书国家非遗。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端口村,村民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据MaiGoo小编了解,潍坊又称潍都、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被称为风筝的故乡。2006年5月20日,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莱芜锡制品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当时的锡制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莱芜西关王家锡雕创始人在此基础上,选取质地、色泽俱佳的上等锡,精工细作,摸索创作出了主要以观赏并可实用的艺术制品,锡雕一问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为贡品。2014年11月,锡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山东大鼓又称“犁铧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山东大鼓的乐器最初除书鼓外另用两枚农具犁铧碎片击拍,后改用两枚铁片和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传统曲目有《黑驴段》、《拎娃娃》等。2006年5月20日,山东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12日,山东大鼓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糠窝子”,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在清代中叶盛极一时。柳子戏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200余出,音乐唱腔曲牌600余支,这一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琴书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语言极具生活味,它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语。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2006年5月20日,山东琴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❹ 莱芜的社会事业
2012年承担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1项,争取无偿资金6500万元,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2012年专利申请量1980件,其中,发明专利400件;专利授权量1913件。
新建院士工作站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2家。
2012年2012年年末莱芜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7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学55所,小学155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17.5万人。2012年年末莱芜市共有幼儿园373所,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保持100%,巩固率小学100%,初中99.9%。 学校本专科学校 普通中专职业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莱芜市职业中专 莱芜技师学院 莱芜市长勺职业中专 新汶矿业职工大学 莱芜市卫校 莱钢广播电视大学 莱芜市旅游学校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莱芜学院 莱芜赢城职业技术学校 2012年2012年年末莱芜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乡镇文化功能区10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圈50个,农村文化大院100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21.8万册。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
莱芜三辣:莱芜生姜、大蒜、鸡腿葱与莱芜大红袍花椒并称为莱芜“三辣一麻”。1998年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莱芜锡雕:莱芜锡雕,又称西关村王家锡雕,山东省省级文化遗产。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9元,比2011年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3069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5225元,经营性收入1156元,财产性收入765元,转移性收入3552元,分别增长6.05%、46.41%、13.49%、58.99%。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7元,比2011年增长13.1%。其中,工资性收入5205元,增长13.11%;家庭经营收入5061元,增长14.76%;财产性收入122元,增长1.42%;转移性收入500元,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4: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664元和6093元,分别增长10.17%和17.29%。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达38.1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68平方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84%和36.11%。
莱芜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4万人,增加1.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7万人,增加1.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9万人,增加0.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7万人,增加0.6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保人数达41.4万人,增加1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4万人,参保率达到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9.8%。
2012年年末莱芜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507人,增长0.4%;2012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191.2万元,增长35.8%;月人均保障标准240元,比2011年提高50元。2012年年末莱芜市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1040人,增长5.62%;2012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24.9万元,增长45.73%;年人均补差100元,提高20元。2012年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1023万元,增长17%,农村五保对象供养率达到75.3%。2012年年末莱芜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63个,比2011年增加1个;床位6276张,增长2.6%;收养5168人,增长0.4%。社会福利企业40家,安置残疾人员2002人。
❺ 锡雕的介绍
锡雕,汉族传统雕塑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一门独特的工艺,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候锡雕在汉族民间已相当盛行,具有文字记载,莱芜锡制品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当时的锡制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莱芜西关王家锡雕创始人在此基础上,选取质地、色泽俱佳的上等锡,精工细作,摸索创作出了主要以观赏并可实用的艺术制品,锡雕一问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为贡品锡雕多用于制作仪仗道具、佛事法器及茶壶、酒壶、茶叶罐、烛台、碗、筷、勺等日用生活品。
❻ 锡雕的锡雕内容
莱芜锡雕,按类别分为:礼器、饮具、灯烛具、烟具、薰具、文具、化妆盒、纪念章、纪念币、浮雕摆件、花瓶、储藏用品等。
按表现内容与形式分为:花、鸟、鱼、虫、诗词歌赋、龙、凤、走兽、吉祥物、人物、传说故事等,多达100种以上。
❼ 西关村的西关特色
莱芜锡雕,历史长,品类多,造型美,雕刻技艺精湛,独具一格。1994年,参加全省物品展览会,获最优等金牌奖。1915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银牌奖。明、清时期,是莱芜制锡业的全盛时期,制锡者不下千家。1780年,莱城西关制锡世家王家,创造性发展了制锡业。王家根据锡的特点,综合各种艺术,制出第一批锡雕制品——配套茶、酒具。以后,历经几代人特别是当今第七代传人王磊的努力,锡雕技艺不断提高,蜚声中外。三层龙饰古香炉,雕饰精美,九龙形象逼真,或腾云,或戏珠,栩栩有欲飞之势。王家锡雕的代表作还有:仙鹤蜡台、酒具、瓶、盒等,这些作品,雕刻精巧,形象生动,被视为珍品,有的还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莱芜锡雕以纯度99%的精锡作原料,主要用手工操作,有十几道工序。其中成型和雕刻是关键工序,一人制作一件仙鹤蜡台需要15天到20天的时间,仅雕刻羽毛,就得刻上万刀。雕刻艺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使锡雕艺术大放异彩,那浓郁的民族风格,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陶冶。
❽ 锡雕的现实意义
莱芜锡雕在整个莱芜地区文化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山东省也是独门绝技。它是山东省的优秀民间技艺,是莱芜矿冶文化的遗存,发掘、抢救、保护莱芜锡雕艺术,其现实意义有两点:
(一)、学术价值。莱芜锡雕特殊和高超精湛的加工技艺,丰富了我国金属加工工艺,特别是锡制品加工工艺,更重要的是它真是记录了莱芜自明清以来金属加工技艺的发展流程和金属加工业的兴衰,它特殊的制作工艺和艺术语言,极大得丰富了传统金属加工业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发掘、抢救和保护这一民族瑰宝,使其传承下去,使莱芜锡雕焕发出时代光彩,无疑是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审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的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莱芜锡雕由其传统的使用价值逐步向审美价值过度和转化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人们求变、求美的价值趋向,迎合了人们崇尚自然和谐、返朴归真的审美情趣,在现代技术日益发展进步的今天,莱芜锡雕厚重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由于莱芜锡雕制作工艺复杂,专业技术要求高,一件作品制作周期往往长达半个月、一个月,制作一件精品从设计到成型,有的要花费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因此,很难形成规模化批量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市场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很多年青人对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不感兴趣,人员培训录用成了一大问题,从业人员很难招收,再加上这是一门特种工艺,人员培训周期长、投入大,更需要从业人员一种热情和天分为基础,莱芜锡雕后继乏人的现状一时难以改变。面对着以上种种状况,抢救、保护莱芜锡雕艺术已是刻不容缓。
根据莱芜市的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因地制宜,提出了科学的保护、发展方案并规划了莱芜锡雕艺术未来五年发掘、保护、发展的蓝图。
❾ 山东莱芜王千钧锡雕作品刚才在远方的家看到大师作品精美,一般一套茶
3000元可以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