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情节4首诗词)
冬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象征着寒冷的冬季正式到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与家人团聚,共享温暖。
然而,对于诗人白居易来说,冬至却是一个充满孤独和思念的时刻。
白居易的诗歌中,多次描绘了他在冬至之夜的孤独和寂寞。
无论是独自抱膝坐在灯前,还是躺在冰冷的床上,他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寒冷。
这种孤独和寂寞不仅来自于身体上的寒冷,更来自于内心的思念和痛苦。
在白居易的笔下,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和无常,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孤独和寂寞不仅仅来自于身体上的寒冷,更来自于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01、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明白如话,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邯郸的驿站中度过冬至的情景。
冬至之夜,他独自抱膝坐在灯前,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着他,画面充满了孤独和寂寞。
他想象着家中的亲人在这个冬至的深夜还坐着,谈论的话题一定是这位远在他乡的行人——他自己。
这种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使得诗人的孤独感更加深重。
冬至节,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在这样的节日里,人们通常会与家人团聚,共享温暖。然而,诗人却在异乡的驿站中度过,这更增强了他对家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慨。
独自身处异乡的情景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人世间最为真挚和深沉的情感——思乡之情。
02、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唐·白居易《冬至宿杨梅馆》
白居易因为武元衡被刺身亡事件,他出于正义的发声结果被人弹劾越权,看不惯官场上的种种惺惺作恶,他甘愿放弃中书舍人的身份,想当于是与宰相一步之遥,他主动申请外放到杭州任职。
冬至这个特殊的夜晚,诗人身处远离家乡三千里之外的地方。
在杨梅馆里,他躺在冰冷的枕头上,单薄的床上,身体还带着病痛,这种孤独和病痛的处境令他倍感凄凉。
冬至节,本应是家人团聚、共享温暖的时刻,但诗人却在远离家乡的杨梅馆中,独自度过这个最长的夜晚。
冬至节本是团圆欢聚的温馨与他此时孤独和病痛,在这寒冷和黑暗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03、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唐·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白居易在冬至节这一晚对心中所爱之人——初恋情人湘灵的深深地思念。
他无法见到湘灵美丽的身影,也无法感受到她温暖的陪伴,只能独自面对冰冷的被褥。
冬至节,这个一年中最长的夜晚,他和湘灵都成为了独眠的人,这种孤独和分离的痛苦令他难以承受。
如果此时此刻湘灵在的话,那该是多么美好,哪怕再冷再苦也会倍感温馨。
白乐天对湘灵的思念之情与冬至的寒冷和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爱情没有这么多的甜蜜,更多时候是苦涩和无奈。
诗中的冬至之夜,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寒冷和黑暗,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令人感到寒冷的是这无法改变的事实,他对湘灵的深深眷恋和对分离的痛苦挣扎,一生都无法释怀。
04、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
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
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唐·白居易《冬至夜》
白居易似乎对冬至节有一种情结,这个冬至节已经是年老体衰之时。
老老之后的人,不像年轻的时候,再多的忧伤思念,慢慢消化也就消化了。
而他现在常常感到空虚落寞,疾病使他的须鬓变得苍白如浪。
他的心灰意冷比不上炉中的火焰,而他鬓角的白发比阶下的霜还要多,层层宣染出诗人内心的寒冷和衰老的感受。
远离家乡的三峡南宾城,在冬至这个特殊的夜晚,他感到夜晚格外漫长。
在这个冬至之夜,感受到房间的寒冷,他坐着寻找保暖的衣服,这情景让人想起古代贤妻孟光为丈夫准备寒衣的故事。
然而,此时的他孤身一人,在房间里来来回回更多的感慨,感慨岁月无情,感慨年老色衰,抱病在身的凄楚。
冬至节,本应是家人团聚、共享温暖的时刻,但诗人却在遥远的异乡,身患疾病,内心充满孤独和寒冷。他以自身的老病之躯和漫长的冬夜,象征性地表达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常。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在外漂泊的人,对于节日更加是伤感,所以,珍惜我们一家人齐齐整整的日子,纵然不那么富有,也是一种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Ⅱ 史湘云的详细介绍和照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A%B7%CF%E6%D4%C6&z=0
这是图片
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瑶池仙品_只恐夜深花睡去
史湘云,是曹雪芹怀着诗情画意,浓墨重彩地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读者一闭上眼睛,这个人物就活蹦乱跳地出现: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把"二哥哥"叫作"爱哥哥"...这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令人喜爱的人物。
史湘云是金陵显贵史侯家的遗孤,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的孙侄女。由于她"襁褓之间父母违",颇受贾母爱怜,时常到贾府里住,与宝玉在天真烂烃漫的童年建立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她身上佩带了一只金麒麟,且与宝玉后来得到的一只金麒麟又恰恰是一雌一雄,成双配对,——用脂砚斋的话说,这是作者用绘画的"间色法",隐然又写一"金玉良缘"——这种像征意义使她若即若离地卷进了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的纠葛中。因而使这个悲剧更加曲折动人。由此可知,她在《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对表现全书主体题、深化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所起的重要作用。
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命运多舛,依靠婶母过活。然而,她生性豪放,心胸开阔,是个"大乐天"。我们在《红楼梦》里,似乎没有见过她真正发过什么愁,总是嘻嘻哈哈,对生活兴味盎然,充满热情。对于她这一性格特点,作者不仅在判调和红楼梦曲中作过点化,而且曾多次做过诗意的彩绘。她第一次出现,作者就表现了她"大说大笑"和"咬舌"的性格特点,并且说她陷入宝、黛、钗的爱情纠葛。她的到来,使黛玉两面吃醋,与宝玉发生争吵。第二天清晨宝玉前去看黛玉、湘云:
只有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湘云却一把青丝,托于枕畔;一幅桃红绸被,只齐胸盖着,着那—弯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显着两个 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
通过两人睡态的描写,表现不两个迥然不同的性格,并且将黛玉的处事精密与湘云的大而化之作了鲜明的对比。
曹雪芹在塑造美女形像时,从不把人物写得完美无缺,尽善尽美;而往往是写成美玉微疵。如黛玉的弱症、宝钗的热症、鸳鸯的雀斑等。这些"微疵"不仅未影响人物形像之美,反而增加了特色,使人物形像更加鲜明。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像时,也运用了这一美学上的辩证法。他不仅使这一美丽的少女有"咬舌"小疵,而且让她于抚媚中杂染了一些风流倜傥的男风。她在穿着上总是喜欢男装。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于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她与宝玉、平儿等烧鹿肉吃。黛玉讥笑他们,湘云回击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胞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就是写诗,‘她也会吟出"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诗句,俨然以隐女自居。俏丽抚媚杂染些风流偶傥,使史湘云这一形像更富有魅力了。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像时,还表现了她的热情豪爽和心直口快。她是一个极爱说话的人,是"话口袋子",对人对事都表现出热情。香菱要学诗;不敢罗唆宝钗,向湘云请教,她"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为此,宝钗批评她"不守本分";"不像个女孩儿家"。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说话不防头儿。一次看戏,凤姐儿指着戏台上的一个小且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众人都知道凤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人,只是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像林姐姐v。为此得罪了期五,也与宝玉发生了矛盾。有一次,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让宝玉下了"逐客令"。有人说,这表现了湘云封建意识浓厚。其实并非如此,而恰恰说明她的天真幼稚。后来她到贾府,总与宝钗同住,受其影响是有的,但劝宝玉的那些话,绝不是湘云自己的思想,只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
作者还表现了湘云超逸的才情和诗思的敏捷。芦雪庭联句、凹晶馆联句以及每次诗社赛诗,湘云的诗来得最快,也来得最多,并且表现出了她那潇洒迭宕的风格。咏白海棠,她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将意思说尽的情况下,她竞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芦雪庭联诗时,由于她吃了鹿肉,饮了酒,诗兴大作,争联既多且好,竟出现了宝琴、宝钗、黛玉共战犯云的局面。众人都笑道:"这都是那快鹿肉的功劳。"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圃",那是一首青春的赞歌,生命的乐章,写得笔酣墨饱,热闹非常,而史湘云则是其中最活跃的分子。大家划拳猜枚,饮酒赋诗,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庭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玩了一回,散席时却忽然不见了湘云:
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 :姑娘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石后头 一块青石板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 别吵嚷。"说着,都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 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 身,满头胎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 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 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 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掺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 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洒冽,......醉扶归,—— 宜会亲友。".....
这是画,这是诗,是诗情画意化的史湘云。面对这样一个人物,谁不觉得可爱呢?谁不为之倾倒呢?
然而,遗憾的是,在最终完成史湘云这个人物塑造之前,曹雪芹过早地死去了。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史湘云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物,她的性格和形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书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脂批有"卫若兰射圃"的提示;特别是有关她的判词和曲子中,我们大致知道她的命运和归宿;她写的一些诗词里,也屡屡有所流露和暗示。红学家的一般看法是:史湘云后与卫若兰结婚,她对自己的"苏貌仙郎"和婚后的幸福生活十分满意。但好景不长,由喜转悲,最后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归入了太虚幻境的薄命司。
Ⅲ 谁能给我一张女生抱膝的唯美忧伤图片做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