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享不净观图片违法吗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违法。不净观是一种佛家的修行方法,是观想自身和他人身体的种种污秽达成修行的办法,不净观图片即为血腥图片,传播一般的血腥图片,是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如果被抓到,会被治安处罚。
Ⅱ 佛教如何看待美女
至于说“佛教”如何看待“美女”,恐怕您只能得到“佛教信徒”的解说。而“信徒”往往也是信仰了宗教的凡人。所以恐怕并不一定具备代言“宗教”的资格。所以仅能是一点参考性的解答。我个人并不具备代言的能力,所以仅仅提供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美女”,也就是“具有美丽形象的女子”。也就是“能让人们感到感官美好的女子”。其在女性的基础之上具备了“美丽”——也就是让人感官愉悦的素质。由此使其女性特征更具备了受欢迎的成分。
那么依照“因果”观念。其具备的这种素质也非无缘而来。而是具有一定的先前原因。作为凡人,我们恐怕不得而知其究竟的缘由如何,也就是由于什么原因让这个女子在出生后就注定会有美丽的形象。但总而言之,其美丽是有其缘由的。如果我们认为其形象是“美好”的,那么也可以映射出其先前的“因”是“善”的。也就是说这个“美貌”是一种“善果”。
而对待“美女”,我们要抑制的是“淫念”。因为“心念”决定了行为的性质。“淫念”则是以自我享受为前提,在此基础上甚至延伸出侵犯的念头。比如“意淫”就是一种意念侵犯以达到自身享受快感的念头。这就已经是“恶念”。虽然可能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行为,但是如先前所说,“念头已经决定了行为的性质”。淫念一但升起,只是用眼看就已经是“恶行”了。因为是“淫心驱动下的眼看”。由此恶因种下,就为恶果奠定了依据。更何况我们更深层做出的举动。
为了抑制“淫念”,则会以另一个角度去审视“美女影像”,比如近似于“不净观”的视角。以此来审视美女的时候就会发现诸多并不欲求的元素,甚至讨厌的元素。因为我们的内心依然有“美和丑”的分别。当我们遇到“丑”的元素,会自然生出远离的念头,这与遇到美色生贪爱心正好相反。
但是“不净观”并不意味着对于眼前美女的诅咒和诋毁。“不净观”所针对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而并非用于毁谤对面的美女。我们所要抑制的是自己膨胀起来的“淫欲之心”,以前是没有发现这些与美丽并存的烦恼元素,而如今发觉后就会令我们有看到正反两面的眼睛。也就是说“好坏本不可分的状态”,我们过去只是关注其好,而未见其恶。如果见其恶,则自然抑制了对于好的贪恋。
所以一种心态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诚实”,当我们以自己当前的状态觉得一个女子美丽的时候,所要对峙的是自己的淫念。而并不是昧着良心否定她的美丽。我没有勇气去否定“美好的外表”。因为我当前的确是有美丑分别的,当我们塑画佛像,菩萨像时,也会将佛,菩萨的形象绘制得“相好庄严”。而且当中也会有现女身的菩萨。那么这个“相好庄严的女身的菩萨”难道就不是“美女”吗?因为我们内心中存在着“美好”。而当我们绘制鬼怪时则会将他们画得丑陋。因为我们的内心里存在有“丑恶”的念。
对菩萨敬畏,是因为他是菩萨。当我们的内心清净的状态下,会以对待菩萨的心去对待美女。以敬仰的心念去看菩萨的形象,则是善念推动下的举动,性质自然是善。当不清净的状态下,自然乱七八糟的念头就会升起,比如想以自己的快感来侵犯的念头。所以关键在于心清净与否。这要诚实,而不是嘴硬。如果做不到清净,就承认自己不清净,所以需要自律,需要修炼。否则的话上来就以某一种境界来标榜自己,如果我们能够轻易地达到那种境界,我们就不是凡人了,也不用修行了,之所以要修行,说明我们还是凡人...
仅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也就是一个小凡夫的看法,仅供参考。如有不周之处,也希望得到点拨...
Ⅲ 这个初自哪里"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则不忍见矣。
印光法师复甬江某居士书原文和白话——对治色欲
载《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
【原文】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贤。只由打不破此关,反为下愚不肖,兼复永堕恶道者,盖难胜数。《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学道之人,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即念佛法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
【白话】对美色的欲望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等和下等根器的人,被美色所迷惑,就是上等根器的人,如果不努力约束自己,警惕观照念头,也难免被美色所迷惑。观察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出类拔萃的英雄豪杰,本来足以成为圣人和贤人,只是由于打不破美色这一关,反而成为下愚和不肖的人,并且死后由于邪淫的罪业而永远堕落到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中去,这样的人可以说数不胜数。《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如果世界上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的众生,他们的心不产生淫欲,那么他们的生死轮回就不会持续。你们修证三昧,本来是为了脱离六道轮回。如果不消除淫欲心,那么目标就无法实现。”学佛的人本来是为了解脱生死轮回,如果不彻底除掉色欲,那么绝对难以解脱生死。虽然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但是如果淫欲的习气太重,坚固地缠在心中,那就是自己与阿弥陀佛不相应,难以感应道交并往生西方净土。
【原文】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亲想者,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纵盛,断不敢于母姊妹女边起不正念。视一切女人,总是吾之母姊妹女。则理制于欲,欲无由发矣。怨想者,凡见美女,便起爱心。由此爱心,便堕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如是则所谓美丽娇媚者,比劫贼虎狼、毒蛇恶蝎、砒霜鸩毒,烈百千倍。于此极大怨家,尚犹恋恋着念,岂非迷中倍人。不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则不忍见矣。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了无一物可令人爱。但以薄皮所蒙,则妄生爱恋。花瓶盛粪,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异花瓶。皮内所容,比粪更秽。何得爱其外皮,而忘其皮里之种种秽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战兢乾惕,痛除此习。则唯见其姿质美丽,致爱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没后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犹可。入畜女腹,则将奈何?试一思及,心神惊怖。然欲于见境不起染心,须于未见境时,常作上三种想,则见境自可不随境转。否则纵不见境,意地仍复缠绵,终被淫欲习气所缚。固宜认真涤除恶业习气,方可有自由分。
【白话】要想消除色欲的祸害,不如在见到一切女人的时候,都对她们作亲人想、怨家想和不净想。亲人想就是看到年老的女人,就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想;年长的女人当作自己的亲生姐姐想;比自己年少的女人当作自己的亲生妹妹想;年幼的女孩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想。纵然淫欲心强烈,也断然不敢对母亲、姐妹和女儿产生邪淫的念头。看一切女人,总是作为自己的母亲、姐妹和女儿,这样理智战胜情欲,情欲就无法产生了。怨想是这样:如果见到美女,就产生了爱心,由于爱心,后来就堕入恶道,长劫受苦,不能解脱出来。这样一来,所谓的美丽和娇媚,就比劫匪、小偷、虎狼、毒蛇、蝎子、砒霜、鸩毒的祸害大百千倍。对于这样极大的怨家,还恋恋不舍,那岂不是迷上加迷的人吗!不净观是这样的:动人的美貌,只是外面的一层薄皮罢了。如果把这层薄皮揭开,那你就不想看了。里面骨肉脓血,屎尿毛发,乱七八糟地聚在一起,没有一样东西是讨人喜爱的。但就因为薄皮盖着,人们就对它产生了爱恋。花瓶装上臭大粪,人们就不玩赏它。美人的薄皮就跟花瓶一样,皮里面所装的东西,比大粪更脏。怎么能爱恋她的外皮,而忘了她皮肤里头的各种脏东西,产生各种各样的妄想呢?如果不战战兢兢,痛切地改掉爱恋美色的习气毛病,那就会只看见她美丽的姿色,致使爱欲的箭深入骨髓,自己不能把它拔出来。平时这样,要想死后不进入女人的子宫投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进入女人的子宫,那还可以将就。要是投进母畜生的子宫,那将怎么办呢?你试想一想这样的结果,就会心惊肉跳、恐惧不安。然而,要想在见到女色的情况下不产生爱欲心,就必须在没有见到女色的情况下,常作上面讲的三种观想。这样等见到女色的境界时,就可以不被女色所诱惑。否则,纵然没有见到女色,心里面老想着女色,最终会被淫欲习气所束缚。因此只有认真清洗心中爱美色的坏习气,才有获得解脱自由的可能。
【原文】每日除了己职分外,专心念佛名号。朝暮佛前,竭诚尽敬,恳到忏悔无始宿业,如是久之,当有不思议利益,得于不知不觉中。《法华经》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亦然。是知能至诚念弥陀、观音圣号者,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也。又现今乃患难世道,须于念佛外,加念观音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转回。庶不至宿业现前,无法躲脱耳。更宜常阅戒淫因果报应之书,远离狂荡匪鄙之友,则内志正而外诱绝,净业自可成就矣。勉之勉之。
【白话】每天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分内要做的事情外,专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早晨和晚上在佛前,竭诚尽敬,真心忏悔无始以来的宿业,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如果有众生,淫欲很强烈,只要经常恭敬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能够解脱淫欲。” 瞋恚、愚痴多的众生,只要经常恭敬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同样能够解脱。可见,只要能至诚念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的人,贪瞋痴三种烦恼,自然而然可以消除。另外,现在是充满灾难的世道,必须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外,加念观音圣号,冥冥之中自会不可思议地转祸为福。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宿业成熟时无法躲避报应。还应该经常阅读讲戒淫因果报应的书,远离吃喝嫖赌下流的朋友,那么内心树立正志,外面断绝诱惑,信愿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业自然可以成就。希望你多多自励。
Ⅳ 男外科医生解剖了很多女人尸体,他们都是不净观的信徒吗
他们不是圣人 是凡人 是凡人就会执着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就算外表冷酷 其实还是凡人 他们为什么去解剖 因为他们要挣钱 为什么挣钱 是为了将来有地盘 有女人 ..
Ⅳ 不净观图片有什么意义
不净观图片的意义是告诉世人此身是幻,不可留恋,此生是幻,不可执着妄想;由此修行,可入空、无相法门,断诸恶趣,开诸善门。
Ⅵ 谁有这张狂三的图,求超清。
1.手淫到底该不该戒?
面对铺天盖地的“手淫适度无害论”或“手淫无害论”,许多人都很迷茫。其实,对于每一个想要戒除的人来说,这些东西早已成谬论,因为,只有造成伤害的人才会想到去戒。如果有人对你说:“适量的吸点儿毒品不会有害。”你一定会勃然大怒。实际上,“手淫适度无害论”或“手淫无害论”与之一样荒谬。请问,谁能把握好这个度?如何才能适度?算了吧,除了彻底戒除,没有第二个选择!如果说“手淫适度无害论”是妖言,“手淫无害论”则是地道的鬼话。
2.手淫应该怎样戒?
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和正确的方法,是戒除手淫恶习的三要素。决心源于手淫对身心的伤害,所以,决心大多是逼迫所生,而非自愿,伤的越深,决心越大,但也越难戒。顽强的毅力,它决定你能在戒除的道路上走多久,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戒除的效果迥异,根本问题就在这里。毅力必须自我培养,无人可以帮忙。它从生活的历练中来,十分宽泛。此不赘述。正确的方法,这是唯一的外来因素,但也很关键,方法是否正确,决定我们戒除时的艰辛程度和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个人坚决提倡转化法,而不是强行压制。这种与生俱来的欲望是压制不住的。至于如何转化,方法很多,可以在看到美女或淫秽图像时,转而思考其它问题,比如想意淫是手淫的根源,坚决不可以看,而后可以转化成其它画面或问题,化解掉眼前的危机。久经如此的习练,定会在遇到这种情形时,产生条件反射,从而脱离外界的诱惑。类似的方法可以自己总结填充。不过,作为佛门弟子的可谓幸甚,因为佛菩萨早就在经论中为大家设立了不同的对治淫欲的法门,如不净观,白骨观,常念《四种清净明诲》,念佛咒语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拣选。但是,有很多人虽然使用了如上法门,可还是无法控制手淫和意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个人以为,要么用功不到位,要么缺少福报!淫欲,作为人类生存与延续的根本和自身最大的欲望,想要合理控制或根除它,谈何容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也许有些法门修不下去也和福报有关。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积累福报。拓宽心量,积极行善。而行善尤其以持续的放生最为有效,本人亲身体验,真实不虚。福报够了,邪淫之欲自然减退,因为,正气足,邪气自然消。
Ⅶ 大三巴牌坊是香港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吗
兴建于1601-1644年的澳门圣母修道院敎堂(后多被称为圣保禄敎堂,华人则多俗称之为大三巴寺),①在当时是天主敎耶稣会在远东的最雄伟壮观的建筑。但是,它在1835年遭到一场大火焚毁,只剩下由细磨精雕的花岗岩巨石构成的,雕像石刻众多而巍峨庄严的正面门壁,以及其门前的气派宏大的七十级石砌台阶,②遗存至今而以“大三巴牌坊”之名着称于世界。(见附图一)这具有将近四百年历史而又单独屹立了一百六十年的不朽的巨大牌坊,无疑是澳门历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标志之一。因此,它一直是硏究澳门史的一个焦点。正如葡国学者山度士(DOMINGOS MAURÍCIO GOMES DOS SANTOS,S.J.)说:
1762年在澳门实施的由1759年庞佩尔严厉措施造成对耶稣会教士的驱赶结束了圣母和圣保禄修道院的生命。不屈的士兵面对时代与命运的挑战,在仍然雄伟壮丽的大石级上只留下了能与罗马最华丽的建筑媲美的其教堂的历史正面,一位泯灭往事的孤独见证人。③
这里提出了令人发深省的启示,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就此进而阐明这位“孤独见证人”所默默指证的往事的秘密内容是甚么。当然,这不是山度士一个人的疏忽,实际上这是学界多年来众多硏究者未能破解的历史之谜。笔者经过细致的比较硏究,最近终于发现这牌坊的一些雕刻表明:这座敎堂已受到中国的文化艺术(包括佛敎艺术)的巨大影响,以此敎堂及圣保禄学院为中心的澳门耶稣会敎团,在将近一近百年的入华传敎活动中,或在其特有的传敎策略指导下对异国异敎的一些文化习俗自觉吸纳,或在客观环境的异国异敎文化的强大势力下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感染,已不可逆转地沿着中国化的道路前进。依笔者之愚见,这应是后来耶稣会整个敎团终于遭到反对天主敎中国化的其他天主敎敎团和罗马敎廷的排斥,以至最终在葡国及澳门等地被取缔、逮捕和驱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这也应是后来大三巴敎堂被焚毁后再也无法重建,其废墟最后甚至变成为坟场墓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曾走过漫长曲折崎岖的幽暗小道,而其在现实前景则可以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目前,正当澳门政府拨巨资,在大三巴敎堂的遗址上建造大型的纪念博物馆之际,探讨该牌坊雕刻的文化内涵,可谓兼具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为了抛砖引玉,笔者于此先发表一初探之作。内容如下:
一、大三巴牌坊的第三层雕刻概述
大三巴牌坊共分五层,底下两层为同等的长方矩形,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本文所要硏究的主要是其中的第三层雕像,这一层的系列雕像由正中的无原罪圣母像为中心分界,以高低宽窄不一,但是左右两两对称的石柱和相关的形式内容,分别组成六对雕像。现据(附图二)由左右两边向内各对依次略加说明如下:
第一对:左右均为中国佛敎式的石狮子半身像。
第二对:左为在圆球上展翅之鸽,右为双箭交叉穿王冠。
第三对:左为女身加魔鬼的头和四肢,其胸为一镖枪穿中,其右边有汉文句为“鬼是诱人为恶”,其左边有顺时针方向的右旋十字。右为骷髅白骨一具,其左边有汉文句为“念死者无为罪”,其右边有逆时针方向的左旋十字。
第四对:左为一圣母在大海上护导一艘三桅帆船,右为同一圣母足踏七头之龙,其右上角有汉文句为“圣母踏龙头”。
第五对:左为三层双龙(?或人)头的喷水柱及长方形水池,右为一棵生命(?或菩提)树。
第六对:在无原罪圣母像两边各有对称的上、中、下三个天使像。
以上六对雕刻不单具有明显的非传统的天主敎的形式及内容,而且其中有三个雕像分别附刻一句汉文的说明文字。这是其余各层没有的,据澳门徐新先生考证的结果说:“在那个年代的巴洛克建筑上,刻有中文字样的只有澳门的圣保禄敎堂。”④笔者认为甚至可以说,在同时代的天主敎堂的雕像中,只有这里是附有有深意的系列的汉文图解说明,而非偶然出现的、个别孤立的、无甚深意的中文字样。这一独特的以汉文解说雕像的现象本身,已显示出这一系列雕像具有来自中国的文化、宗敎的渊源。科塞依罗亦曾指出:
使用一些新的艺术图形,无论是中文字,还是一些当时对于欧洲宗教建筑艺术仍很陌生的东西,是大三巴牌坊这一宗教艺术建筑最有特色的方面。
例如魔鬼和死亡的形象,以及不同于特兰托大会以后的宗教艺术图形法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
需要提及的是,在这一艺术杰作上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创新或者前所未有的东西,显然都是耶稣会在中国传教新方法的结果,即逐步适应政策的反映。这是一种不同于当时在非洲和美洲使用的“白板”TABULA RASA式传教的华新传教法,是由沙勿略构思,范礼安策划,利玛窦和罗明坚成功地加以实践。
……
因此,除了新的传教方式之外(无疑这在当时是居于首位的),还需要研究各方面的相应关系,以更好地了解作为一种战略结果和同化的反映,耶稣会在澳门和中国艺术发展方面的情况。⑤
以上之论,无疑是很正确和极富启发性的。本文在对大三巴牌坊总体的看法上旣赞同要“更好地了解作为一种战略结果和同化的反映”,但是,同时亦认为必须正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同化中国文化的结果本身导致了被天主敎正统派视为异化。如前所述,其结果最终导致了大三巴敎堂不但成为废墟,而且成为坟场的悲剧。
前人特别是西方的硏究者,由于对中国的宗敎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对这牌坊中所具有的佛敎内涵的雕像及三句汉文,往往只能作画面及字面的浅解甚至是误解。因此,有关牌坊是中西文化融合和同化结果的论述大都停留在浅表而又抽象的范围内。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可以永远停留在图像及文字的表面的浅解即止,而应在继承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其非传统天主敎的文化深层内容意义,究竟是来自中国的哪些宗敎文化的背景故事。笔者认为,这第三层的雕像和文字,都有取材借鉴于佛敎经典,特别是其中有关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今生的“本生经”或“本起经”的故事。我们必须把图像和有关文句的眞正来源和含义结合起来探讨,才有可能眞正收到揭秘解谜之效。
二、对雕像及文字等的具体分析
(一)关于第一对的狮子石像
随着佛敎入华传播,把狮子作为瑞兽的佛敎艺术也渐为中国的文化艺术所吸收发展,而普遍进入雕塑、绘画等宗敎或世俗甚至民间的艺术之中。在中国儒、佛、道、官、民等官私大型建筑都常有一对石狮子作鎭门兽,其它牌坊壁画等有狮子像更是随处可见。但是,把中国式的狮子引进天主敎的敎堂建筑,则大三巴牌坊实为首创。徐新先生说:
此外,大三巴牌坊的雕刻有明显的东方特色。特别值得研究的是:牌坊的第三、四层,左右两端都有中国民族传统的石狮子雕像。这几个石狮子造型别致、姿态生动,十七世纪澳门的雕刻家们显然受到中国民间舞狮的启发,他们将腾跃的狮子形象大胆而巧妙地组合在教堂的两侧这和中国庙宇门前左右对称安置石狮的意念也是相通的。大三巴牌坊上的石狮子形象,是当时澳门民俗的反映,它既有中国明代雕刻的手法,又大胆创新,比同时代的石狮更活泼、更夸张,也说明参加雕刻的艺术家们思想解放的程度。⑥
此说基本正确。但是,尙可补充说明一点,就是有关狮子在中国的宗敎文化及世俗文化的传播,主要都是来源于佛敎的系统。特别是中国民间的舞狮,多有“大头佛”或童子戏弄调服双狮或群狮的表演程式。这表明此类民间舞狮,实际上是由佛或罗汉降服狮子的佛敎故事衍化出来的。故舞狮本属高僧之技,例如唐代高僧药山(惟俨)与云岩(昙成)谈禅有如下的对话:
山又问:“闻汝解弄狮子,是否?”曰:“是。”曰:“弄得几出?”师曰:“弄得六出。”曰:“我亦弄得。”师曰:“和尚弄得几出?”曰:“我弄得一出。”师曰:“一即六,六即一。”⑦足见舞狮本属佛门高僧之绝技。可见,无论从佛敎寺院文化还是世俗及民间艺术文化来看,都可以说大三巴牌坊上的两对石狮子是源出于中国佛敎文化艺术的。但是,正如佛敎艺术中的狮子像旣有其艺术性,亦有其宗敎目的性。耶稣会敎团之决定把狮子像引入其敎堂的前壁,同样也并非单纯从艺术装饰性的角度考虑的,在这里,艺术只是传敎的一种手段,传播天主敎义才是其目的。这是前人硏究这些石狮子时所忽略而需要着重补充说明的。笔者认为,这已显示了耶稣会敎团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已为中国各色人等喜闻乐见的狮子,收入天主敎的神学体系,以利于其敎之入华传播。请看:在牌坊建成后三十四年(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类思(P·LUDOVICUS BUGLIO,1606—1682)着《狮子说》,刊刻于北京。他在序言中写道:‘今述狮子之像貌、形体,及其性情、能力,不徒以供观玩、畅愉心意而已。要知天下间有造物大主,化育万物,主宰安排,使物物各得其所,吾人当时时赞美感颂于无穷云。’”⑧这段话可以说是当年耶稣会决定,把狮子雕刻上大三巴牌坊之宗敎目的意义的最佳注脚。
(二)关于第二对雕刻——鸽子与王冠等
笔者认为,其左边在圆球上展翅的鸽子,旣有其出自天主敎圣灵的一面,亦有会通佛敎的本生经故事的一面,例如,《菩萨本生鬘论》卷一有“舍身救鸽”的故事,又佛本生经有《鸽子本生》等等。其右的双箭交叉穿王冠,有学者认为:“PERHAPS CHRIST THE KING IN HIS SUFFERING(或许这象征身为万王之王的基督正在受难)”⑨这是局限于天主敎之见。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取材借鉴于佛本起经中的悉达多太子为出家修道而舍弃王冠的故事。例如,东晋时康孟祥等译的《修行本起经》云:“……太子下马,解身宝衣,璎珞、王冠尽与阐特”,佛敎以悉达多舍弃王冠为出家之典范,这故事在很多佛的画传中均有所描绘。例如,炖煌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即有此情节的画像。⑩由于这对雕像只是各取一两种动物及静物,构图过于简单,所以使得几百年后的硏究者很难察见其所源出的背景故事情节。但是,双箭交穿王冠本身应是显示对世俗政治权势的彻底厌弃否定,而这正是原始佛敎的特征。而且在此王冠之下,有一扇正中刻有“十”字的小门,被称为“上天之门”。(11)但是在左边鸽子像下的相应位置上,也有同样大小的一扇门,不同之处是其门面上没有“十”,门顶为金字塔的三角形,而右边的门顶则为圆拱形。左门两边的花是低垂向地的,而右边门的花则是昂首向天盛开的。有的学者称右边门为:“THE TOMB FOR THE MOST HOLY SACRAMENT(埋藏圣物的坟墓)”,(12)这也是单纯从天主敎的角度分析的结论。但是,若从其对佛敎有所借鉴吸收的角度看,则此门亦可视为对于佛敎的地狱之门有所参考,以便与同样对佛敎有所借鉴吸收的右边的上天之门成对照。话要说回右边的像和门,这种以否定和厌弃世俗王冠作为进入修道上天的门径,显然正是佛敎经典的佛传故事所特别着重宣传的。同上引之佛经载悉达多太子临离国门之际的一段对话说:“时城门神人现,稽首言:‘迦维罗卫国天下最为中,丰乐人民安,何故舍之去?’太子以偈答言:‘生死为久长,精神经五道,使我本愿成,当开泥洹门。”舍弃王冠及人世间最丰乐的国土人民,目的只为开辟进入泥洹(通译作涅盘)的佛境之门,此一具体的故事经过耶稣会敎士的简单抽象化的处理和演化,用双箭交穿王冠的图像,来表现为对世俗人间的最高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的普遍否定,作为必然的进入修天主敎之道及上天主敎的天国之门。这就旣吸收了佛敎的思想精粹,又改变了其原来属于佛敎所有的特征内容,使人们浑然不察其源出之处,这可以说是一种十分高明的同化方法。
(三)关于第三对雕刻——魔鬼与骷髅等
这是佛敎的思想内容表现得最为明显确凿的。首先,左旋与右旋的十字实际是佛敎的左旋万字㔉及卍右旋万字卍与天主敎的十字结合的结果。
再看左边女身魔鬼像及汉文“鬼是诱人为恶”,笔者认为,这应是取材于《佛本行经》等的佛传故事中,有关悉达多(梵名SIDDH袠RTHA、巴利名SIDD-HATTHA,后来多称为释迦牟尼)“降魔成佛”的故事。据说在悉达多于菩提树下即将修成佛道之时,魔王出动魔军向悉达多发起的连番捣乱进攻,最后出动到化身为美女的魔女来诱惑悉达多违誓而犯色戒。都被悉达多一一击败,连美女最终也要变回魔鬼的丑恶原形,诱人为恶的伎俩亦告失败。
最后看右边的骷髅骨及汉文“念死者无为罪”,有的学者把这句话英译为“FORGET NOT DEATH AND THOU SHALT NOT SIN”,并葡译为“LEMBRATE DA MORTE E NÃO PECARÁS”。(13)如果再译回汉文就变成:不忘记死亡,你就不会犯罪。这样的解译完全是字面上的,至于“念死者”与“无为罪”究竟有甚么具体的关联,这句话与雕像的那具骷髅又有甚么关系?这都需要在具体的某一宗敎经典中找寻可作比较分析的证据,才能够弄淸楚。笔者认为,这也是与《佛本行经》中有关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的故事有关。据说,触发悉达多出家思想的契机之一,就是他有一次出门看到一具臭秽流出污血的死尸,由此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的苦恼,最后决定出家寻找解脱生死之道。另外,当他乘夜离开寝宫之际,那一众熟睡的宫女,在他心目中已成为一堆装载粪尿脓血的死尸皮囊。因此,更坚定了它毫不留恋,义无反顾的出家意志。同样,在他即将成佛之际,他战胜化为美女的魔鬼的法宝,亦是将她们视为死尸加以斥退。如法喜编的《大雄传·菩提树下降魔成道》说:
魔王愁太子成了道,地位比自己来得高,……于是就派了三个最妖冶美丽的魔女去迷惑太子。……(太子)反慈悲地训诫她们道:“……你们的身体,外表虽然漂亮,里面却是臭秽不堪,好像画瓶里满盛着粪秽,不知自耻,还敢来诳惑人家吗?”说毕,以太子的神力,使这三女自己透视到自己的身体里面,止见得骷髅骨节,皮包筋缠,毛发丛生,七孔及全身的毛孔,不净流溢,污垢痰涎,涕泪厓膜,脓血粪尿,浊秽充满……于是自惭形秽,忸怩地匍匐而去。(14)
因此,佛敎以禁欲尤其是淸除色欲为修道之要务。例如《四十二章经》第二章说:“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第二十四章说:“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第二十五章说:“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火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第二十九章说:“佛言:愼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然而,使欲火熄灭的最佳办法,则应是从前述佛传的故事中总结出来的“不净观”和“念死法”。所谓“不净观”就是在未有神力透视的情况下,在观念上透视出活人尤其是美女都只是装满秽臭的死尸皮囊,甚至只是一堆骷髅骨头,由此可使各种欲望尤其是色情的淫欲禁绝。《佛光大辞典》释“不净观”云:
又作不净想。为五停心观之一。即观想自他肉体之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之观法。人的尸体随时间而变化为丑恶之形状,故在诸经典中皆举有多种不净之观尸法,以治贪欲之心,今列举如下:
(1)据禅法要解卷上载,若淫欲多者,应修习二种不浮观。即①观死尸臭烂不净,取此不浮之相,至闲静处以自观不净。②虽眼不见死尸,然从师受法而忆想分别,自观身中充满发、毛、涕、泪、垢、痰、勅等三十六种不净物。同书又举出修习不净观能对治众生对于色、形容、威仪、言声、细滑、人相等六种欲望之执着,且将不净分为恶厌之不净与非恶厌之不净二种。对于执着前五种欲望者,令观恶厌之不净;对于执着人相者,则令观白骨人相。……(15)
其他经说就不引了,由此可以说明牌坊中的那具骷髅,其实就是佛敎不净观的“观白骨人相”的理论方法抽象表现。这种“不净观”在中国的一些古典名着小说中,也都有典型的例子。例如,《西游记》的白骨精化身为美女,只有孙悟空的金晴火眼才能透视其为骷髅白骨的眞相,并最终把他打死现出原形。又《红楼梦》的“风月宝鉴”,一面是美女之像,诱人淫欲,一面是骷髅之像,制人淫欲。因为天主敎的修道院和佛敎寺院有共同的一点,就是都奉行出家的禁欲主义。在具体的禁欲方法上,佛敎的“观白骨人相”法是天主敎所无而又行之有效的,这应是牌坊把它引入雕像中的原因之一。就此可以顺便回答科塞依罗所提出的关于大三巴牌坊是“一种战略还是一种新方式的结果”的问题,(16)笔者认为,文化宗敎间的传播融合的情况是十分错综复杂的,不可以对以上问题作简单化的抉择。耶稣会对中国文化的吸纳,有些是因形势所限所迫,不得不作出策略或称为“战略”的适应性的吸纳调整。但有些则是出于对彼长己短、彼有己无的认识,而自觉主动的吸纳改造以为己之所用,如上述狮子及骷髅等皆属此类。最后要说明:“念死者无为罪”的“念死”,乃是出于佛敎修行的一种重要方法,是由不净观中发展出来的。在这里的“念”与“观”其实是一回事,故又称为“观念”。《佛光大辞典》释“念死”云:
梵语MARANASMRTI,巴利语MARANA-SATI。八念之一,十念之一。又作念当终亡。谓人于一切时中,常念其身必有死而不忘。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载,行者当常念,此身若不为他杀,亦必当自死;故此身于一切时中,皆有死,不待老。……(17)
又同书释“八念”云:
(一)念,即内心之存忆。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载,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浮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心存此八念,即恐怖即除。(1)念佛……(8)念死,死有二种:①自死,即报尽而死。②他缘死,即遇恶缘而死。此二种死,从生以来,常与生俱,无可避处,如是一心,念念不已,怖障即除。……(18)
由此可见,雕像中的“念死者无为罪”,乃出于佛敎这种可以排除魔怖鬼障的“念死”法宝,因为怖障排除,便可专心修道,所以就不会为罪作恶。以往的硏究者由于不知这些雕像及汉文句子所源出的佛敎经义和故事,所以大都只是作些皮毛或不着边际的文艺方面的解说。例如,有的书说:
……更有意思的是,这座典型的西方宗教建筑第三层,还有两行分列左右的汉字,一边是“念死者无罪”(按:漏录了一“为”字),一边是“鬼是诱人为恶”。两句话谈不上对仗工整,说是对联,难免有牵强之嫌,但形式肯定是仿效我国古建中到处可见的楹联。(19)
这段话只讲文字的形式而不分析其内容,结果终难免走向牵强附会。
(四)关于第四对雕刻——“圣母踏龙头”等
左边雕像之圣母在海上为三桅的帆船护航导航,这显然是受中国人有关南海观音菩萨及妈祖之护导航海的信俗影响,意图让天主敎的圣母包揽了这一神圣功能,从而便于天主敎的传播并取代中国原有宗敎偶象在们人心中的地位。这点画面本身所表现的讯息是十分淸楚的,自无疑问,无须赘论。
疑问甚大,値得花相当功夫探讨的,是右边有汉文之句“圣母踏龙头”作说明的雕像。究竟圣母踏龙头是表示甚么呢?关键就在于对其所踏之龙本身是甚么或者代表甚么的理解。有的学者称此龙为“ASEVEN-HEADED HYDRA(THE INFERNAL DRAGON)”,又汉译为“一条七头怪兽”。(20)在澳门坊间还很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认为这里的龙旣是邪恶的象征,同时亦是代指邪恶的中国文化,因此圣母踏龙头就是天主敎对邪恶的中国文化的征服。笔者认为,诸如此类的看法,都是主观臆断,不合实际的。首先是“HYDRA”一词之义,《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释为:“(希神)海蛇怪(生有许多头,斩去后仍会生出)。”(21)又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则释为:“(希神)九头蛇,(相传割去九头中任何一头,会生出两个头,后为大力神所HERCULES所杀)”(22)由此可见,HYDRA 是希腊神话的蛇怪,而且有九头而非七头,并且早已被大力神所杀掉,故根本不能用HYDRA来对译汉文中的龙,更不可想象这条正在被圣母脚踏的七头龙是那早已被杀死了的九头蛇怪。熟知中西宗敎神话的耶稣会敎士们,总不至于糊涂到把死蛇怪与活龙混淆吧!而在当时澳门尙受中国政府管辖的情势,以及耶稣会在澳门以及中国大陆传敎时,所采取的顺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化融合的路向和策略,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把中国文化公开丑化为邪恶的怪物而加以践踏。否则,这座敎堂前壁便不免早就被中国管辖澳门的官府下令拆毁了。
其实,“圣母踏龙头”完全是天主敎借鉴模仿中国和日本流行的佛敎雕刻及绘画图像的产物,其目的仍是要通过中国人早已喜闻乐见的构图形式,把踏龙头的主角由佛敎的偶象转换成天主敎的圣母,以便于把中国人的信仰逐步由佛敎或其他宗敎转换为天主敎。请看,佛敎的尊星王、明星天子、妙见菩萨、阿耨达菩萨等皆有踏龙之像(见附图三),而明淸以来中国更流行观音踏龙头之像(见附图四)。《佛光大辞典》释“三十三观音”云:
观世音菩萨为摄化而自在示现之三十三种形象。法华经普门品及其他诸种感应传、持验记常述之,由此,民间亦流传此类图像,较着者有清代卓峰之观音应化图三十三幅(现藏于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三十三观音之名称及形像为:(1)杨柳观音,……(2)龙头观音,乘云中之龙,表三十三身之天龙身。(3)持经观音,……(23)
又同上书释“龙头观音”云:
观音摄化自在而示现之三十三观音之一。因驾乘龙头,故称龙头观音。……盖以龙为兽中之王,比喻观音之威神。一般流布之像皆为跏坐或站立于龙头上。(24)
足证大三巴牌坊“圣母踏龙头”的意念,首先源自佛敎诸天神菩萨踏龙特别是观音踏龙头之像。至于圣母所踏七头之龙的龙头,其正中在圣母脚下的一个大头为面露笑容的老人头像,其右有三小头状如中国的凤、鸡、鹏等鸟类头像,左边的三个小头似亦如此,唯因地面遥观及照片不够淸晰,容后再考察。笔者认为,这也是借鉴模仿佛敎的“法行龙王”的产物。所谓“法行龙王”,是指受佛法指挥控制之善良的龙王,而不是邪恶的“非法行龙王”。《佛光大辞典》释“龙”云:
……据正法念处经卷十八畜生品载,龙王摄属于畜生趣,乃愚痴、瞋恚之人所受之果报,其住所称为戏乐城,分为法行龙王、非法行龙王二种。法行龙王有七头,如象面、婆修吉、得叉迦、跋陀罗等诸龙王,瞋恚之心薄,忆念福德,随顺法行,故不受热沙之苦,以善心依时降雨,令世间五谷成熟。非法行龙王有波罗摩梯、毘谋林婆、迦罗等龙王,不顺法行,行不善法,不敬沙门、婆罗门之故,常受热沙之苦,以恶心起恶云雨,令一切五谷皆悉弊恶。……(25)
在古代佛敎的石像和绘画中,亦常有行法龙王之像。如(附图五)为秣菟罗出土之七头龙王头像、(附图六)为七头的水天龙王像、(附图七)为请雨经图的多头龙王像,其中一大头为人头,众小头似蛇又似鸟。又《佛光大辞典》释“水天”云:
梵名VARUNA。音译作……缚楼那、婆楼那、伐楼拿。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为西方守护之神,乃龙族之王。……水天有二:(1)……身为赤色,头上有九龙头(形状似蛇),右手当胸,持轮索,左手覆腰。或谓此乃水天后,而以头上有七龙头,左拳叉腰者为水天。……(26)
又释“水天后”云:
梵名VARUNANI。又称龙王妃。为密教十二天中水天之后。于密教各蔓荼罗中,天与水天后、水天眷属及妃眷属每相混同,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院西门之北列有水天、水天后、水天眷属等三位,其中水天后头戴七蛇,右执龙索,左拳覆腰,或谓此像为水天,而以其傍头戴九蛇,左掌安腰者为水天后。胎藏图像及胎藏旧图样则举出后、妃二位,水后乘摩竭鱼,左手执蛇,右手持花。(27)
由此可见,圣母所踏的龙头像,当有源于对佛敎的行法雨龙、水天或水天后等龙王像的借鉴模仿而创作。其中行雨法龙的一龙身而众多蛇头(或鸟头)加一人头之像,最为接近圣母所踏之龙的形像。细看圣母所踏龙的老人头像面露笑容,相当亲切,全无邪恶怪物可憎、可恶、可怖的样貌。其非源出自希腊神话傅说的九(或七)头海蛇怪,可作定论无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名闻天下的大三巴牌坊的雕刻,实际是耶稣会在对华传敎中以天主敎文化为主,而大量吸收融合中国文化尤其是佛敎文化的结果。但是,在当时中国和西方都处在文化和宗敎的专制主义占主流的情势下,这种致力于文化与宗敎融合的结果却成了两面不讨好、里外不是东西,备受中西双方的正统保守主义的夹击。最后导致了耶稣会在中西方的一次大失败,这是永远値得人们深思的历史大悲剧。在当今世界,一方面是不同的文化、宗敎的矛盾冲突乃至战争仍不断存在,而另一方面是提倡不同的文化、宗敎和平共处,互相对话交流、互相尊重乃至兼容同化的呼声日盛,同化的结果产物不断增多的情势下,面对大三巴牌坊——这一位因为充当宗敎同化的先驱而酿成悲剧的永恒不灭的伟大的历史见证者,眞令硏史者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最后要说明的,就是本文只涉及耶稣会丰富而又复杂的历史的某一点,而不是也不可能是对之作全面的硏究和评论。虽然,硏究的对象范围限于大三巴牌坊的第三层雕刻,但是其所涉及问题的面已相当广泛和复杂,亦非一篇小文章所能全部论及。由于篇幅及条件、学识等所限,本文对大三巴第三层的雕刻尙有两对及正中的圣母像未加论述,当然,已论及的部分,亦只是就其主体而言。且留余论,以待来日。不当之处,敬祈方家敎正。
本文撰写时,承澳门基金会吴志良先生及澳门耶稣会吕硕基神父提供一些图书参考资料,澳门大学霍启昌敎授、郑炜明先生及澳门文化司署徐新先生提供宝贵意见及有关论着线索,特此鸣谢!
稿于澳门氹仔寓所之东西书室,
1995年12月24日圣诞节平安夜。
再改于1996年除夕。
三改于1996年1月8日。
Ⅷ 这尊女灵可以吗我供奉
如果每天看她能增强您对美女的“不净观”,能帮助您消除自己的淫欲心,那就可以供奉;如果看到她不但不能消除您的淫欲心,反而使自己的淫欲心更加炽盛,那您就千万别供奉她。
【色是刮骨钢刀】,【万恶淫为首】,有几首诗是这样说的:【色刀欲剑斩凡夫,暗里摧人骨肉枯;一旦身陷欲海中,病入膏肓悔恨迟】、【淫欲不断,万劫沉沦,念头方动,天怒地瞋】、【根朽树枯,水涸鱼死。膏尽灯灭,精竭人亡】(其中的“精”是指人的肾精,男女都有,它是生命的最精华的浓缩,既能滋养我们自己的生命,又能创造出新生命,极其宝贵,绝不能乱消耗!而非独指男子的精ye)。无论男女,淫欲都最损自己的身体,最损自己的福报,最能招来灾祸!可以在【网络】中搜索【邪淫的十大不虚恶报--学佛网】 、 【邪淫恶报,真实不虚--学佛网】、【中医谈自蔚_网络文库】、 【手银的危害及治疗_网络文库】、【《寿康宝鉴》白话,戒邪淫wang修订版PDF文件_网络文库】、【关圣帝君戒淫经注解--学佛网】 、【《欲海回狂》白话文--学佛网】,里面有很多戒淫得福、邪淫得祸的因果报应的事实;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业莲清德的自频道-优酷视频】,里面有个【专辑】叫【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其中有四个视频分别是【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第1个视频)、【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第2个视频)、【卖身求享受最可耻】(第3个视频)、【地下妈妈的故事】(第4个视频),里面详细讲述了色情、纵欲对男人、女人身体造成的巨大危害,还有几个因邪淫而遭受惨烈报应的女人亲身讲述自己的痛苦经历;并且,在这个【专辑】里还有两个视频,一个叫【《伤德、伤身、伤命的根本症解》:中医博士彭鑫讲述邪淫对身体的巨大危害】(第5个视频),是一位男中医师讲述男子“姓”开放对身体的严重损害;另一个视频叫【开放的生活方式对女子身心的伤害】(第6个视频),是一位女中医师讲述女子“姓”开放和“o胎”对身体的严重损害。此外,“o胎”是杀人,而且是杀自己的亲生骨肉,男女双方都会得到惨烈的报应,千万不可以“o胎”,在这个【专辑】中有个视频叫【丁嘉丽采访净空法师 珍惜生命请勿杀子o胎】(第7个视频),里面有详细的讲述。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地狱变相图(电影)(太可怕了)_标清—在线播放—优酷网】,里面有地狱中受报应详细的图像描述,看了会......,此图片系列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佛经作为依据的,可以在【网络】中搜索【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它是从《大藏经》中找出来的二十五部具体详述地狱状况的经论,其内容之详尽,业因之明确,种类之繁多,果报之残酷,层层密覆,真是触目惊心,前所未见。
(【注意】:以上视频建议在电脑中观看,手机中所有的视频也能看,只是进入到【业莲清德的自频道-优酷视频】页面后看不到视频列表,你需要点击其中的【专辑】标签进入到【专辑】页面才能看到视频列表。而且在手机中每个视频图片上没有标注该视频是第几个视频,而在电脑中进入到【业莲清德的自频道-优酷视频】页面后就能看到视频列表,并且每个视频图片上都标注了该视频是第几个视频,方便查找。所以,你要想方便就在电脑中观看,如果没有电脑那在手机观看也可以。)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太上感应篇》里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意思是说我们命里获得的幸福或者遭受的灾祸都是我们自己造作的身、口、意三业是善或者是恶所感召来的,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差,一切都是要【自作自受】!【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
而恶人【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孟子》里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它的意思是: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的教导背道而驰,有了问题,只知【怨天尤人】,不知【反躬自省】!我们应该知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造作,一般分为【身业】(即身体的造作)、【口业】(即言语上的造作)、【意业】(即思想、念头),【只要造业就会有报应】,比如身造杀生、偷盗、邪淫,口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造贪、嗔、痴等业,这些业都会给我们带来恶报,使我们遭受无量苦恼;而如果造“布施钱财”的业会得到财富,造“布施佛法”的业会得到智慧,造“无畏布施”(比如放生)的业会得到健康长寿...... 《孟子》中讲:【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谨言慎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心造,福自我求】,【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活着关键是要明白道理,明白了道理人就会有定力和主见。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因果报应】的道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差。【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一切都是要【自作自受】!【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工厂】,工厂里有三台大的机器---【妄想】、【分别】、【执着】时时刻刻在向外产生着各种垃圾---身体向外排放着【屎、尿、屁】【杀、盗、淫】等等垃圾、嘴里向外排放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垃圾、心里时刻在产生着各种【贪念、嗔念、痴念】等垃圾,这些【自作】之孽使得我们自己的【生命】---生活环境和命运充满了污染和坎坷,使我们自己永劫以来迷失、沉沦在自制的【苦海】、【深渊】中不能自拔,障碍自己明心见性!【苦海无涯 回头是岸】。《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现代因果报应录》(道升居士编着)--学佛网】 、 【现代因果实录三合一】 、【因果报应录-唐湘清居士-佛教故事】,里面有很多关于轮回转世、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的因果报应的事实。看了这些因果报应的事实之后我们还要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明察自己身上的善、恶,才能真正开始【断恶】和【修善】,这个可以在【网络】中搜索【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安士全书 白话本 pdf 网络网盘下载】,里面有详细的讲述。
还有,【断恶修善】会改变命运,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了凡四训白话文--学佛网】,里面是明朝袁了凡详细讲述自己是如何改变命运的,他原本命中没有儿子、不能考中进士、寿命是53岁,在云谷禅师的指点下他积极改过、积极行善,终于改变了命运------生了儿子、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作宝坻县县长、活到了74岁。《了凡四训 》这本书是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教戒他的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现身说法,说明了人们如何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
《佛说坚意经》中讲:【譬如种谷,随种而生,种善得福,种恶获殃,未有不种而获果实。】这就是改造命运的原理!
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业莲清德的自频道-优酷视频】,里面有个【专辑】叫《圣贤教育改变命运》,这是所有中国人一定要看的公益教育纪录片!里面是几十个当代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亲身讲述各自充满血和泪的人生苦难以及是怎样通过学习《弟子规》、实践《弟子规》摆脱这些苦难、获得幸福的经历,看后触目惊心,又觉得很亲切,因为他们的那些遭遇也是我们曾经经历、正在经历或者即将面临的经历,其中详细地讲述了当代中国人人生苦难的根源以及如何摆脱这些苦难从而获得幸福,有理论、有方法、有实例, 让我们能够学到和得到:父母如何安康,子女如何教育,夫妇如何美满,家庭如何和睦,灾祸如何化解,身心如何健康,事业如何兴旺及命运如何改变!如果你看了觉得受用,也多多地介绍给身边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也能摆脱或者避免人生苦难、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强烈建议有钱但觉得不幸福的人们、没钱而羡慕奢华的人们、准备离婚的人们、已管不了孩子的人们、吃喝玩乐放纵享受的人们、病苦缠身的人们、找【情】人的人们、混迹【黑】社会的人们、不会做父母的人们、不会做夫妻的人们、放纵男女欲望的人们、赚钱不要命的人们、想【自】【杀】的人们、借钱消费的人们、崇洋媚外不想做中国人的人们、不孝父母的人们、贪污受贿坑人骗人的人们、从事【色】 【情】行业的人们、不会做女人的人们、影视界的人们、心怀怨恨的人们、不知感恩的人们…每天都看看这套节目,认真改过,我坚信你的命运一定会改变,你的人生一定会幸福美满!
而最不可思议的因果报应是【念佛能成佛】,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其中“阿”读【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当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会亲自来接引你,如弹指顷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获得无生法忍,具备【天眼洞视】(十方三世一切事情都看得见)、【天耳彻听】(十方三世一切音声都听得见)、【他心遍知】(知道一切众生心中想的是什么)、【宿命通】(知道自己及众生以前生生世世的事情)、【神足通】(各种变化神通),【寿命无量】,也不再有生死,彻底脱离六道轮回,而且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成佛。
发心念佛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人,才发一念求生极乐世界的心,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内便生莲花一朵,并标上这位念佛人的名字。如果这位念佛的人愿心精进,念佛念得很勤,这个莲花一天一天就大,光色一天一天就好。将来你往生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手上拿的莲花,就是你自己修的莲花。如果你念得懈怠,念得不勤快,这个花长得就很慢,光色就差一点,你那朵莲花就一日比一日萎悴【cuì】,最后就自动殒灭了。
《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 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说归依瞻礼阿弥陀佛的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又说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十方三世一切佛都称扬赞叹阿弥陀佛,赞叹这个法门,因为这个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能学习,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做阿惟越致菩萨,获得无生法忍,而且成佛快速,学习其他法门我们一生的时间根本不够。
至于这句佛号的详细意义,可以看看《无量寿经》(夏莲居居士会集本,全称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并且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净空法师影音报恩讲堂】(注意:要选是繁体字的那个链接),进入页面后点击【无量寿经】标签之后就能看到里面有净空法师在不同时期讲的《无量寿经》详细的视频、音频、文字等zi 料。
而且念佛现世就能得大利益,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念佛感应见闻记--学佛网】,里面有很多念佛获得感应的事实。
可以在【网络】中搜索【e世纪往生传】 、 【《净土圣贤录易解》(慧律法师白话文整理)--学佛网】 、 【莲池海会念佛往生见闻记】 、 【善女人往生传】里面有很多念佛往生的事实。
并且可以在【网络】中搜索【饬终须知--学佛网】,里面有如何临终关怀、帮助往生的详细讲述。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程晋林居士助念心得(41集)--学佛网】, 里面有很多临终助念心得。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讲:念佛宜念六字(即【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彼只在【行】上讲究。而行又去却礼拜,其行便难十分恳切。久则涉于悠忽浮泛。”(引自《印光法师文钞·复陈飞青居士书四》)
“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则六字,念至半,或将止,则念四字。
若始终不念【南无】,便为慢易。经中凡有称佛名处,无不皆有【南无】,何得自立章程?”(引自《印光法师文钞·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们要向身边的亲友广泛介绍因果报应、介绍念佛法门,使他们也早日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早日成佛,如果能这样做,佛说此人是最孝子、好父母、好祖宗、真善友!
(【注意】:以上视频建议在电脑中观看,手机中所有的视频也能看,只是进入到【业莲清德的自频道-优酷视频】页面后看不到视频列表,你需要点击其中的【专辑】标签进入到【专辑】页面才能看到视频列表。而且在手机中每个视频图片上没有标注该视频是第几个视频,而在电脑中进入到【业莲清德的自频道-优酷视频】页面后就能看到视频列表,并且每个视频图片上都标注了该视频是第几个视频,方便查找。所以,你要想方便就在电脑中观看,如果没有电脑那在手机观看也可以。
另外,上面提到的那些文章我都把它们做成了文本格式(即【t x t】格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告诉我接收方法,我会发给您)
南无阿弥陀佛!
Ⅸ 学佛之人看到貌美女性应该怎么办我要了义之说
了义的说法末学实在不懂。因为这是圣者的境界。而位阶很高的菩萨或者佛,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凡夫不过是猜测:实在是“以凡测圣”。而只有这样的圣者,他们的看法才能叫做“了义”。因此,末学只能讲不了义的看法。
以下讲讲末学所知,算是随意的“漫谈”:
在欲界天人眼中,人间最美的美女会是什么样的呢?末学记不起是哪部经了,其中讲到:人中最尊贵的国王,与欲界天人站在一起,犹如衣衫褴褛、满身疮痍的乞丐,站在帝王身前(经中是普遍情况,所以不能想象为:俊美的乞丐与臃肿的国王),所谓“自惭形秽”。
末学猜测,人间美女在欲界天人眼中,最大限度,是象我们看到“萌宠”吧:最美的那只小狗。正常的状况,应该象我们看到蠕虫类。因为人与欲界天人,在身体上已经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比人与畜生的差别要大得多:人类色身粗重,是以脓血、粪便等等东西组成(畜生道也是一样)。
犹如蛆虫以粪便为美食,犹如蛇类的交配。如果不是身为蛆虫、蛇类,作为人,无法想象也不可能感受到它们的“美食”与“美女”有什么好处。当然,如果不是身为人类,也无法理解它们的臭秽与卑微。
再说寿命与身量:离人类最近层次的“四天王天”,寿命相当于人间900万岁。人间长寿者,在他们500岁的寿命中只相当于两个昼夜。其身量大约1000米,人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一群寿命短促的蝼蚁。
四天王天已然如是,三界28天,层层倍增,人类在他们眼中如何,可想而知。而且,从色界第一天:初禅天开始,天人已经断淫欲,否则不能生此天。何况更高层次的无色界。
这个道理,就像说:从脊椎动物开始,已经不再以粪便为食(狗狗之类的除外)。当然不会纠结于“看到美好的粪便会怎样”的问题。同样的道理,三界诸天,也不可能对人间的美女有什么感觉。
以上是种类之间的差别,再说证量上的差别:
三界众生都是未脱生死的凡夫,因此,得解脱果的阿罗汉,无论种类如何,名为“应供”:应当受到一切人天的恭敬与供养。解脱果已然如是,何况诸贤、诸圣菩萨;何况诸佛世尊。
《维摩诘经》中,从“众香国”(身相上相当于色界天)来的菩萨,要拜访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诸大菩萨。来之前,众香国的佛就告诫:“你们不要因为娑婆世界的佛菩萨身量短小而轻视,他们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在五浊恶世中,入泥入水,不辞辛苦,不惧臭秽,度化恶世众生。所以,众香国来的那些光鲜亮丽,身材伟岸的菩萨们。来到娑婆,一样顶礼恭敬释迦牟尼佛与诸大菩萨。
因此,在三果以上的圣贤来看,不会区分众生是何种类,更不会因“貌美”而有贪爱。
综上:美女是我们这一世的同类,因此,未断淫欲之前,会感觉到她们是美好的。但是,应当懂得:
其一:这是一定条件下的假象(必须具备“未断淫欲”、“生在人间”这两个条件);
其二:对美女的贪欲,一定会障碍修行。
==========================
作为娑婆世界的学佛人,在凡夫位见美女,心生贪着很正常。但是要懂得“知非而改”:淫欲是应断之法,是加系缚之法故;证初果后,见美女而心生贪着也很正常:我见虽断,而习气犹存故,也应当“知非而改”;证二果后,则必须以“薄贪嗔痴”为主修,淫心若不断,贪嗔痴若不是非常淡薄,就没有证三果的条件。
若是修大乘佛法,上述是菩提道上的“副产品”:淫心未断,并不障碍开悟明心(当然,如果贪嗔痴很重的话,以福德未具之故,也不可能开悟明心)。可是,悟后起修。却能很快“薄贪嗔痴”:以真心无一切贪着可言之故,以悟后菩萨转依真心之故(这是悟后的方法)。
至于:“摄伏自己的心”,“心里见与不见一样”,属于心理暗示。一是不太可能;二是自己骗自己(内心并不能说服自己);三是属于“以石压草”的方法,必然会“石去草生”。
所以,根本还是在于“正知见”:了解并如实观行:财色名食睡(五欲)的本质是什么?在人间能带来哪些方便?又能导致哪些现世与后世的恶果?这些贪欲,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出现?在修行道路上,这些贪欲会障碍什么? .......等等问题,如实知。名为“实证”。经由实证,才能解决问题。
以上回复供参考
Ⅹ 为什么戒撸总失败
戒撸失败最主要原因就是还有意淫 不要看穿着暴露美女图片和视频 更不能看黄 不要看擦边新闻 在外面不要斜视美女
可以去戒色吧看看 里面很多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