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极有什么动物
南极动物
南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至今没有人居住的大陆,因为这个地方常年温度在零下60℃到零下80℃,经常有风力高达12级的暴风雪在这片大陆上肆虐。尽管如此,有一些顽强的动物们却选择了这片荒凉的大陆世代生存。 极光照亮了冬季的天空。南极洲正在从冬天里苏醒过来。这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气温仍在可怕的零下五十摄氏度上下徘徊,刚刚回升的太阳光线几乎没有一丝丝暖意。很少有动物能够忍受如此极端恶劣的环境。 帝企鹅
可是帝企鹅可以。站在冰封的海面上,它们感受到了南极地区暴风雪强大的威力。只有相互挤在一起,它们才能度过冬季寒风刺骨的几个月。它们轮流去抵挡猛烈的寒风。帝企鹅只能生活在这里,因为南极大陆四周被南大洋环绕,没有任何陆地食肉动物能够到达这里。所以与北极动物不同,它们不会受到北极熊的威胁。 海面仍然被冰层覆盖。可是有一种海豹——韦德尔海豹甚至整个冬天都生活在这里。它们生活在冰面下的海水中,不用惧怕上面肆虐的暴风雪。但它们整年的时间都必须接触到空气,因为要呼吸。它们靠牙齿的力量始终保持着呼吸孔的畅通。只有不停地刮擦冰面才能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但那也意味着牙齿会磨损得很厉害,以至于不能捕猎或很好地吃东西。韦德尔海豹都会很年轻就离开这个世界。 南极大陆与世隔绝,海拔也很高,有些地方接近五千米,这里比北极要寒冷许多。冰层慢慢从中心地带滑向边缘,形成巨大的冰川。冬天,南极大陆本身加上周围冰冻的海水,面积扩大了一倍。海岸边厚厚的冰层在整个南极大陆四周向外延伸了数百公里远。 冰雪覆盖的海面下生活着小小的鳞虾。整个冬天它们都待在这里。在这几个一片漆黑的月份里,它们靠吃从冰层上刮擦下来的海藻活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还会收缩身体,把自己恢复到幼年时期的样子。随着春天气温的升高,冰层开始融化,贮存在其中的少量空气被释放出来。这些气泡周围生长着一些微型海藻,现在鳞虾用脚不停地拍打,把海藻收集起来,作为食物。太阳光线越来越强烈,投射到更深的海水中,浮藻开始大量生长,鳞虾也离开了慢慢融化变小的冰块,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吞吃这种新生的食物。据统计,若每年捕捞1.5亿~2亿吨,就足以保证全世界人对蛋白质的需求。 更遥远的北方,没有了大片的冰面,纹颊企鹅一直在开阔的海水中度过寒冬。偶尔见到一座冰山,如果能爬上去的话,它们便有了一个休息的机会。但一年中的这个时候,它们真正想去的地方是陆地。春天到了,企鹅们要回去产卵。现在它们必须尽快回到岸上去,没有别的选择。这样做完全取决于你对时机的把握,要选择合适的波浪。在找到一个筑巢的地方之前,它们大都要走好几公里的路。 扎沃多夫斯基岛有世界上最大的企鹅栖息地。大约有两百万只纹颊企鹅在岛上生儿育女,它们来这里是有理由的。这是一座活火山。火山口和烟洞喷发出来的热量使冰雪无法在山坡上堆积,于是这些纹颊企鹅产卵的时间也比那些生活在遥远南方的企鹅产卵的时间要早一些。与帝企鹅不同的是,这些企鹅可以把卵产在光秃秃的地面上。所以它们都愿意顶着惊涛骇浪来到这里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遥远的南方,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的冰层开始破裂。冰山其实是冰川前端掉落到海水中的、巨大的碎冰块。冬天冰山与海面上的冰层冻结在一起,但现在它们又开始在海面上漂浮。冰山碎裂之后形成碎冰堆,它们打破了南极半岛周围水面的沉寂。 夏天,小鳁鲸来到这些宁静的水域。它们是南大洋最为常见的鲸类。小鳁鲸是所有须鲸类中身材最为矮小的一种。与所有其他同类一样,它们也是到这里来觅食的。 夏天,巨大的座头鲸也到这里来做客。它们长途跋涉数千公里,从热带水域的聚食地来到这里捕猎也,因为夏天这里可以找到很多的食物。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它们便在体内贮存了大量的脂肪,足以供它们度过这一年剩下的日子。 所有来这里的动物都是为了寻找同一个目标——鳞虾。鳞虾是南极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环。它们的数量大得惊人,一群鳞虾就有数十亿只之多,几群鳞虾则要绵延数公里远。 更遥远的南方,南极大陆附近,海面上的冰层依然坚固。这里的冰雪在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不会融化,帝企鹅就把家安在这儿。这群帝企鹅一直在海上觅食,现在正准备回家去喂养嗷嗷待哺的孩子。它们没有径自朝冰层的边缘游去,而是小心翼翼地躲开一段距离。它们钻到水下去察看一下冰层边缘的情况。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豹形海豹总是在这样的地方出没。 豹形海豹是生活在南极地区的北极熊。它们是捕猎能手。不过它们多半的成功都是在水下获得的,所以一般来说,它们的猎物如果在冰面就没有那么危险了。从闲散优雅的外表根本看不出它们凶残的本性。 确信岸上没有危险存在,帝企鹅才往到冰面上游去。不过它们肯定不能在这里逗留太久,现在它们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家。帝企鹅的领地位于陆岬的背风处,这里的冰面不会被海流冲碎。回家路上的成年企鹅身上装满了食物,几乎连路都不会走了。不过现在没有敌人的威胁,它们完全可以从容不迫。 企鹅父母得想办法在拥挤的六千多只企鹅里找到自己的孩子。它回到自己离开时把孩子留下的那个地方,希望它仍然在附近。可是小企鹅总是愿意四处游荡,所以父母得呼唤它们回来。小企鹅做出了回应,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回家了。企鹅父母禁不住孩子可怜的恳求,把满嘴的鱼都吐出来给它们吃了。夫妻双方有一方回来了,另外一方就可以到海里去觅食了。 注意到豹形海豹的存在,企鹅们都相互拥挤在冰层边缘,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冒险跳进水里。海豹偶尔也会跑到冰面上,企图抓到一只企鹅。不过显然它最成功的策略还是“守株待兔”。它躲在冰层的角落里。企鹅们有了信心,猛冲过去。冲在最前面的一群企鹅成功地逃脱了。一旦到了开阔的水面上,它们就安全了。然而喧闹声让海豹有了警觉,在汩汩往上冒的水泡的掩护下,它发起了攻击。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企鹅的孩子们就要长大了。南极的秋天即将结束,这些成年企鹅将走过新的冰层,在冰冻的海面上度过又一个寒冬。
B. 南极大陆上生活的企鹅的图片资料
南极企鹅有7种: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又名南极企鹅)、王企鹅(又名国王企鹅)、喜石企鹅和浮华企鹅。这7种企鹅都在南极辐合带中繁殖后代。
南极企鹅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数量相当可观。据鸟类学家长期观察和估算,南极地区现有企鹅近1.2亿只,占世界企鹅总数的87%,占南极海鸟总数的90%。数量最多的是阿德利企鹅,约5000万只,其次是帽带企鹅,约300万只,数量最少的是帝企鹅,约57万只。
这张图是帝企鹅的。
C. 南极绅士——企鹅有什么生活习性
在人们的心目中,企鹅与严寒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看法只有一部分道理。全世界共有18种企鹅,都分布在南半球,北半球根本没有这种动物。尽管北极十分寒冷,也并没有企鹅。另外,企鹅也并不只出现在严寒的地方,南美洲东海岸外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就住着一种企鹅,这个地方已经接近赤道了。不过,南极的确是企鹅分布最集中也最多的地方。
企鹅的前胸是白色的,背部是黑色或深蓝色的。在陆上行走时,行动笨拙,脚掌着地,身体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维持平衡,步履蹒跚,就像一个大腹便便的西方绅士。
企鹅是海洋鸟类,虽然它们有时也在陆地、冰原和海冰上栖息。在企鹅的一生中,生活在海里和陆上的时间约各占一半。企鹅虽然有翅膀,但是不能飞翔。它的翅膀早已完全退化,变成了类似鳍一样的东西,是企鹅在水中游泳的双桨。除了产卵和孵化的时候,企鹅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生活。遇到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卧倒,舒展两翅,在冰雪上匍匐前进;有时还可在冰雪的悬崖、斜坡上,以尾和翅掌握方向,迅速滑行。企鹅游泳的速度十分惊人,成体企鹅的游泳时速为20~30千米,比万吨巨轮的速度还要快,甚至可以超过速度最快的捕鲸船。企鹅跳水的本领可与世界跳水冠军相媲美,它能跳出水面两米多高,并能从冰山或冰上腾空而起,跃入水中,潜入水底。因此,企鹅称得起游泳健将,跳水和潜水能手。企鹅可以在海中得到充足的食物。
企鹅以海洋浮游动物,主要是南极磷虾为食,有时也捕食一些端足类、乌贼和小鱼。
企鹅的胃口不错,每只企鹅每天平均能吃075千克食物,主要是南极磷虾。因此,企鹅作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企鹅在南极捕食的磷虾约3317万吨,占南极鸟类总消耗量的90%,相当于鲸捕食磷虾的1/2。
企鹅的栖息地因种类和分布区域的不同而异。帝企鹅喜欢在冰架和海冰上栖息;阿德利和金图企鹅既可以在海冰上,又可以在无冰区的露岩上生活;在亚南极的企鹅,大都喜欢在无冰区的岩石上栖息,并常用石块筑巢。
企鹅喜欢群栖,一群有几百只,几千只,上万只,最多者甚至达10万~20多万只。在南极大陆的冰架上,或在南大洋的冰山和浮冰上,成群结队的企鹅聚集的情况非常常见。
企鹅看来呆傻憨厚,其实,它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有人曾捉到十几只企鹅,把它们圈在雪下二三米深的围栏中饲养。后来发现它们竟然跑掉了许多。原来,这些外表笨拙的动物会搭“人梯”,相继地踏在肩膀上,攀越围栏逃跑。当人们看到它们企图逃跑的时候,它们立刻停止逃跑的活动,大模大样地踱着步子,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企鹅有眷恋家乡的本性。不管离开栖息地和繁殖地有多么远,都要想办法返回家乡。对于企鹅是怎样辨认方向,找到回家道路,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四只阿德利企鹅从海岸边的繁殖地点带到南极大陆内地,然后站在高高的铁架上,观察这些企鹅被放开以后怎样辨认方向。开始的时候,它们胡乱地走动,没有一定方向,不久,就都朝着北方一直走去。不论放在什么地方,都是这样。要知道,在南极大陆内地,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冰雪,根本找不到可以用来辨别方向的地面标志。而企鹅把太阳当成了定向的标志。科学家们发现,上午,太阳在东北方的天空,企鹅的前进方向在太阳的左方。到了下午,太阳转到西北方,企鹅的前进方向就在太阳的右方,不管怎样总是朝北的。科学家们还发现,一旦天气转阴,太阳被云层遮掩,企鹅就不能保持朝正北的方向前进了。
关于南极企鹅的起源,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来源于冈瓦纳大陆裂解时期的一种会飞的动物。还是在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解体的时候,南极大陆分离出来,开始向南漂移。此时恰巧有一群会飞的动物在海洋的上空飞翔,它们发现了漂移的南极大陆这块乐土,于是就决定降落到这里。开始它们在那里过得十分美满,丰衣足食,尽情地追逐、狂欢。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大陆的南下,越来越冷了,它们想飞也无处飞了,四周是茫茫的冰海雪原,走投无路,只好安分守己地呆在这块土地上。不久南极大陆到了极地,日久天长,终于盖上了厚厚的冰雪,原来繁茂的生物大批死亡,唯有这种会飞的动物活下来了。但是,它们本身却发生了变化,由会飞变得不会飞了,由原来宽阔蓬松的羽毛变成了细密针状羽毛,原来苗条细长的躯体也变得矮胖了。生理功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抗低温的能力增强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世纪的更替,它们终于变成了现代的企鹅,成为南极地区的土着居民。
对于这种说法并非无稽之谈,古生物学家在南极洲曾经发现过类似企鹅的化石。分析结果认为,当时的这种类企鹅的鸟类具有两柄类动物的某些特征,高1米左右,重93下克,也许这就是企鹅的前身。
南极企鹅的种类及分布
世界上约有20种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北至非洲南端、南美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某些岛屿上。
南极企鹅有7种: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又名南极企鹅)、王企鹅(又名国王企鹅)、喜石企鹅和浮华企鹅。这7种企鹅都在南极辐合带以南繁殖后代,其中前4种在南极大陆上繁殖,后3种在亚南极的岛屿上繁殖。
南极地区以外的企鹅有加岛环企鹅、洪氏环企鹅、麦氏环企鹅、斑嘴环企鹅、厚喙企鹅、竖冠企鹅、黄眼企鹅、白翅鳍脚企鹅和小鳍脚企鹅等10多种,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种类,其个体都比南极企鹅小,有的背部带有白色斑点。
南极企鹅的共同形态特征是,躯体呈流线型,背披黑色羽毛,腹着白色羽毛,翅膀退化,呈鳍形,羽毛为细管状结构,披针型排列,足瘦腿短,趾间有蹼,尾巴短小,躯体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蹒跚。不同种的企鹅具有明显的特征,很容易辨认,南极7种企鹅的主要特点如下。
皇帝企鹅,简称帝企鹅,身高一般122米,体重约41千克,是南极洲最大的企鹅,也是世界企鹅之王。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泽协调,庄重高雅。帝企鹅在南极严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后代,雌企鹅每次产1枚蛋,雄企鹅孵蛋。
阿德利企鹅身高45~55厘米,体重约45千克,眼圈为白色,头部呈蓝绿色,嘴为黑色,嘴角有细长羽毛,腿短,爪黑。阿德利企鹅的名称来源于南极大陆的阿德利地,此地是1840年法国探险家迪·迪尔维尔以其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它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企鹅。其繁殖季节在夏季,雌企鹅每次产2枚蛋,雌企鹅孵蛋,孵蛋期为2个来月,通常只有一只小企鹅成活,小企鹅2个月后即可下水游泳。
金图企鹅身高56~66厘米,体重约55千克。近年来又发现了2个亚种,即北方种和南方种,其身高、体重和形态略有差异。金图企鹅嘴细长,嘴角呈红色,跟角处有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显得眉清目秀,潇洒风流。雌企鹅在南极的冬季产蛋,每次2枚,雌、雄企鹅轮流孵蛋,先雄后雌,每隔1~3天换班一次。孵蛋期较长,达七八个月,雏企鹅发育较慢,3个月后才能下水。
帽带企鹅身高43~53厘米,体重约4千克,最明显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条纹,像海军军官的帽带,显得威武、刚毅。苏联人称之为“警官企鹅”。其生殖季节在冬季,雌企鹅每次产2枚蛋,孵蛋由雌、雄企鹅双方轮流承担,先雌后雄,雌企鹅先孵10天,以后每隔二三天,雄、雌企鹅轮流换班,雏企鹅2个月后即可下水游泳。
王企鹅,身高90厘米左右,体重约12千克,其躯体的大小仅次于帝企鹅。它和帝企鹅是同属、异种,形态基本相似,主要差异是身材苗条,嘴巴细长,脖子下的红色羽毛较为鲜艳,向下和向后延伸的面积较大,是企鹅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
喜石企鹅身高44~49厘米,体重约25千克,是南极企鹅中最小的一种。它喜欢栖息于石块、卵石密布的山坡、高地和海滩,衔石、啄石、玩石似乎是它的本能和习惯,用石头筑巢更是它的拿手好戏。喜石企鹅是冠企鹅中的一种。
浮华企鹅身高45~55厘米,体重约46千克,它的明显特征是眼睛上方的头部有两簇金黄色的羽毛,嘴粗而短,呈赭石色,眼球呈橘红色,是企鹅中最豪华的一种,看上去像古戏中的武将:身披黑色开襟风衣,内着白色战服,头戴金鸡翎,一副挎刀跃马的姿态。浮华企鹅也是冠企鹅的一种。
南极企鹅的种类并不多,但数量相当可观。据鸟类学家长期观察和估算,南极地区现有企鹅近12亿只,占世界企鹅总数的87%,占南极海鸟总数的90%。数量最多的是阿德利企鹅,约5000万只;其次是帽带企鹅,约300万只;数量最少的是帝企鹅,约57万只。
企鹅繁殖与生育
企鹅在冬季繁殖。每当极夜快要到来的时候,它们就离开水面,走到冰上来,经过长途跋涉,准确地找到自己固定的栖息地。它们的栖息地是绝对固定的,每年都在同一个地方。到了初冬的四五月间,雌企鹅生出了唯一的一枚大约400多克重的大蛋,雄企鹅把蛋小心地放在自己的双脚上,再放低它温暖的肚皮,把蛋紧紧地焐在下面,经过大约2个月的孵化期,才能孵出幼雏。在孵化期间,雄企鹅不吃不喝,相互挤在一起,在南极最冷的风雪咆哮的极夜中相依为命。
在幼雏刚刚孵出来的时候,雌企鹅从海上赶了回来,这时候雄企鹅早已饿得不行了,赶紧把幼雏交给雌企鹅,自己到海里觅食去了。雌企鹅就把胃里的食物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小企鹅吃。
企鹅选择这样一种又冷又黑的严酷环境生卵孵化,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是它长期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首先,在冬季孵化出来的幼雏,经过几个月的发育,到了第二年夏天,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可以跟随双亲在明媚的阳光下到海中嬉戏觅食。其次,在严冬时节可以避免各种猛禽的侵扰。虽然环境艰苦,但是比较安全。在夏季繁殖的阿德利企鹅就常常受到贼鸥侵袭,它们的蛋也常常成了这些空中强盗的美餐。但是,由于一只雌阿德利企鹅在一个繁殖季节里要生下几个蛋,因而这种企鹅仍然能够避免灭绝的命运。
在南极的夏季,企鹅主要生活在海上,它们在水中捕食、游泳、嬉戏,一方面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一方面吃饱喝足,养精蓄锐,迎接冬季繁殖季节的到来。
4月份,南极开始进入初冬了,企鹅爬上岸来,开始寻找安家的宝地和配偶了。为了争夺一只雌企鹅,两只雄企鹅常常斗得遍体鳞伤。败者夹着尾巴,灰溜溜地扫兴而去;胜者则兴高采烈地迅速奔到雌企鹅身边,紧紧依偎在一起。而两只雌企鹅为了争夺一只雄企鹅,也会出现类似的情景。
企鹅经过上述一段爱情生活的波折后,情投意合的伴侣选择好了,繁殖地也找到了,于是,它们的爱情生活便产生了一个飞跃——开始交配、怀卵、产蛋、孵蛋和抚养雏企鹅的家庭生活了。
雌企鹅怀卵2个月左右,在5月份左右便开始产蛋。帝企鹅每次产1枚蛋,呈淡绿色,形状像鸭蛋,但比鸭蛋大得多,重约半千克;其他企鹅每次产2枚蛋,大小不等。所有企鹅都是每年繁殖1次。
雌企鹅在怀卵期也产生妊娠反应,食欲大减,反应严重的长达1个月不进食。雌企鹅产蛋后便完成任务了,孵蛋的重任由雄企鹅承担。
在庞大的动物世界中,雌性生儿育女似乎是一种本能和天职,人们对这种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早已习以为常了。然而,企鹅却打破了常规,创造了雄企鹅孵蛋的奇迹。
雌企鹅在产蛋以后,立即把蛋交给雄企鹅。从此,雌企鹅的生育任务就告一段落了。事隔一两日,雌企鹅放心地离开了温暖的家庭,跑到海里去觅食、游玩和消遣了。因为它在怀孕期间差不多1个来月没有进食了,精神和体力的消耗十分严重,也该到海里去休息一下,饱餐一顿,恢复体力了。
雄企鹅孵蛋,的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避寒和挡风,几只雄企鹅常常并排而站,背朝来风面,形成一堵挡风的墙。孵蛋时,雄企鹅双足紧并,肃穆而立,以尾部作为支柱,分担双足所承受的身体重量,然后用嘴将蛋小心翼翼地拨弄到双足背上,并轻微活动身躯和双足,直到蛋在脚背停稳为止。最后,从自己腹部的下端耷拉下一块皱长的肚皮,像安全袋一样,把蛋盖住。从此,雄企鹅便弯着脖子,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保护着这个掌上明珠,竭尽全力、不吃不喝地站立60多天。一直到雏企鹅脱壳而出,它才能稍微松一口气,轻轻地活动一下身子,理一理蓬松的羽毛,鼓一鼓翅膀,提一提神,又准备完成护理小企鹅的任务。
雌企鹅自从离别丈夫之后,在近岸的海洋里休养,弥补怀卵期的损耗。等精神重新焕发一新之后,便匆匆跃上岸来,踏上返回故居之路,寻我久别的丈夫和初生的孩子。
事实上,企鹅的孵化率很难达到100%,高者达80%,低者不到10%。其原因并非是雄企鹅的不责任原因,也不是由于它孵蛋的经验不足,技术不佳,主要是由于恶劣的南极气候和企鹅的天敌所致。
造成灾害的气候因素有两个,一是风,二是雪。企鹅孵蛋时若遇上每秒50~60米的强大风暴,就难以抵挡,即使筑起挡风的墙也无济于事。如果遇到雪暴,正在孵蛋的企鹅不是被卷走就是被雪埋,幸存者屈指可数。
企鹅的天敌也有两个,一是凶禽——贼鸥,二是猛兽——豹形海豹。虽然,企鹅选择在南极的冬季进行繁殖,是为了避开天敌的侵袭,但是冬季偶尔也会有天敌出没,万一孵蛋的企鹅碰上这些凶禽、猛兽,也是凶多吉少。
小企鹅的成长
初生企鹅的幼儿阶段,是在雄企鹅的脚背上和身边度过的,雄企鹅既是父亲又是保育员。雄企鹅对初生的企鹅十分疼爱。当看到出生后的小企鹅饿得直叫的时候,雄企鹅又心疼,又着急,便伸几下脖子,想从自己的嗉囊里吐出一点营养物来,填充一下小企鹅的肚子。然而,却一点东西也吐不出来了。因为自孵蛋以来,雄企鹅差不多有3个来月没有进食了,自己的嗉囊早已空空如也,根本不能挤出什么东西。因此,雄企鹅只能焦急地等待着雌企鹅的到来。
不久,雌企鹅回到了它生儿育女的栖息地。凭着雄企鹅的叫声准确无误地认出了它的丈夫,找到了它的孩子。此刻,雌企鹅给它的宝贝的第一件礼物就是一顿美餐。小企鹅见到了妈妈,本能地张开了嘴巴,雌企鹅把嘴伸进小企鹅的嘴里,从自己的嗉囊里吐出一口又一口的流汁食物,小企鹅也就享受了出生以来的第一顿饱餐。
从此,小企鹅就由雌雄企鹅轮流抚养。雄企鹅把小企鹅交给妻子之后,也跑到海里去觅食,补充自己的体力去了。
由于雌雄企鹅的精心抚养,小企鹅长得很快,不到1个月,就可以独立行走、游玩了。为了便于远处觅食和加强对后代的保护与教育,父母便把小企鹅委托给邻居照管。这样,由一只或几只成年企鹅照顾着一大群小企鹅的小家庭就形成了。在这里,成年企鹅像照顾自己的子女一样,精心地照顾所有的孩子。小企鹅也乖乖地、开心地成长,等它们的父母回来,才把它们接回去。
尽管小企鹅在家庭和集体的精心抚养和照料下不断长大,但是,由于南极恶劣环境的压力和天敌的侵害,小企鹅的存活率很低,仅占出生率的20%~30%。
小企鹅出生3个月左右,南极的夏季来临了,它们跟随父母下海觅食、游泳。当南极的盛夏来临时,它们已长出丰满的羽毛,体力也充沛了,于是它们脱离父母,开始过自食其力的独立生活。
D. 企鹅非常可爱,那么企鹅只有在南极洲才有企鹅吗
南极企鹅有7种,约有1.2亿只,分别是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又名南极企鹅)、王企鹅(又名国王企鹅)、跳岩企鹅和洪堡企鹅。其中以阿德利企鹅数量最大 , 多达 500 万只。其次是帽带企鹅,约 300 万只。 最少的是帝企鹅,约 50万只。南极洲不愧为企鹅的王国。企鹅是海洋鸟类,虽然它们有时也在陆地、冰原和海冰上栖息。在企鹅的一生中,生活在海里和陆上的时间约各占一半。
企鹅喜欢群栖,一群有几百只,几千只,上万只,最多者甚至达 10 ~ 20 多万只。在南极
大陆的冰架上,或在南大洋的冰山和浮冰上,人们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企鹅聚集的盛况。有时,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面朝一个方向,好像一支训练有素的仪仗队,在等待和欢迎远方来客;有时它们排成距离、间隔相等的方队,如同团体操表演的运动员,阵势十分整齐壮观。
E. 企鹅的种类和种类的图片
企鹅的种类有帝企鹅、王企鹅、巴布亚企鹅、阿德利企鹅、帽带企鹅、南跳岩企鹅、北跳岩企鹅、黄眉企鹅等。
1、帝企鹅
成年帝企鹅高达100-130厘米,重达20-45千克,是体型最大的企鹅。帝企鹅身披黑白分明的大礼服,喙赤橙色,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泽协调。颈部为淡黄色,耳朵的羽毛为鲜黄桔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鳍状肢则是黑色,鸟喙的下方是鲜桔色。
F. 南极有哪些动物
在南极,居住着动物有企鹅、海狮、海豹和海豚等动物,植物是很难生长的,只有一些苔藓和地衣类植物。
一 、南极的动物
1、企鹅:企鹅(学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称的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们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属于企鹅目,企鹅科。
(6)南极美女企鹅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南极,英文:Antarctica,法文:Antarctique,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
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以及捕鲸队。
参考资料:南极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