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知道哪些古代弹拨乐器适合女子弹奏,并且是抱在怀里的(除了琵琶)
柳琴(也称土琵琶)、月琴、阮(阮咸),雁柱箜篌勉强也算吧
㈡ 古代女子都会弹哪些乐曲,用什么乐器,举几个例子。
以唐朝为例,唐代的音律受西域音乐影响明显,所以琵琶比较盛行。宫廷中很多琵琶师姓曹,是因为中亚有一个曹国,善出乐师。教坊在当时类似艺术培训机构。
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可以见到一些当时的情况。
“初为霓裳后六么幺”,可见《霓裳羽衣曲》是当时流行的乐曲,《六幺》也是当时的乐曲。
从唐代的陶俑中,也可以见到当时女子也会演奏排箫,笛等乐器。
唐代的“笛”早期指箫一类的乐器,当时的笛称为“横吹”。唐诗中有很多关于“笛”和“横吹”的诗句。
㈢ 古代妃子跳舞弹乐器的图
㈣ 古乐器大全图片与名称
我国民族乐器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四类。
㈤ 古风乐器有哪些
1、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 ,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 ,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古筝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
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琴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3、琵琶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4、笛子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
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
5、箫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㈥ 请问有一幅四个中国女子在黑背景下弹奏传统乐器的油画是谁画的在哪里可以下载其图片
应该是浔阳遗韵,可是里面只有3个女子
你自己看看吧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812759152&tn=imagedetail&word=浔阳遗韵&in=1
㈦ 中国古典乐器有哪些 附带图片谢谢~
中国古典乐器有热瓦甫、柳琴、古琴、伽倻琴、火不思等,下面举例做详细介绍:
1.热瓦甫
火不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根据译音的不同,人们又叫它“好比斯”、"和必思"或"琥珀词"等,都是“琴”的意思。公元前一世纪初,中国北方民族参考古筝和箜篌等汉族乐器,创制出了这种新型乐器。
传统的火不思形状很象一只饭勺,琴身长90厘米,琴头弯曲,琴柄笔直。圆形的共鸣箱上蒙着蟒皮,张有三根至四根琴弦。由于它的琴杆较长,共鸣箱较小,琴箱蒙有皮膜,音色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风味。火不思的演奏方法和其它弹拨类乐器基本一样,演奏者竖抱着乐器,用左手按弦,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弹拨琴弦。火不思的发音清晰、明亮,音色柔和优美,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火不思的名称最早见于公元十三至十四世纪的中国史书《元史·礼乐志》当中。当时,火不思被列为国家级乐器,经常在盛大宴会上演奏。后来,它又流传到民间。元朝灭亡之后,明朝的汉族统治者虽然继承了许多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但是火不思却被他们排除在国家级乐器的行列之外。到了十七世纪的清代,由于蒙古族的风尚再度盛行,火不思再次被列为国家级乐器。当时,除了在宴会上演奏火不思之外,清朝的皇室成员们还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和正月初五的大朝会以及围猎时演奏火不思。
由于种种原因,清代后火不思渐渐失传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他们参照出土文物研制出了新型火不思,使这一古老的乐器重获新生。新研制出来的火不思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外形设计完全符合蒙古民族的传统习惯,琴头的顶端像一只箭筒,上面雕刻着一张满弓。扁葫芦形共鸣箱比传统火不思的琴箱增大了将近两倍,上面不蒙皮膜,而是采用质松纹细的桐木板。以此来增加了乐器的音量。新型火不思还借鉴了某些弦乐器的设计方法,在琴箱中增加了音梁,使发音更加集中,音响也更加宏亮、浑厚。另外,设计者为了发挥火不思的民族特色,还在琴颈的指板上粘嵌了20多个骨质的琴品,使总音域达到了四个八度。
㈧ 求一张很唯美的 梦幻的 弹奏乐器的图片 要女生在演奏 要做头像的 最好是钢琴小提琴
都是拉小提琴的~
㈨ 中国古典乐器名称及图片都是什么
1、埙
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6孔、8孔、10孔。亦称“陶陨”。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埙的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卵形埙,还有葫芦埙、握埙、鸳鸯埙、子母埙、牛头埙等多种类型。 有吹奏乐器基础的pang友们可以自学陨哟,应该不太难哒。
三弦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现代三弦是在传统三弦基础上改进而来,大三弦分60型、80型大三弦,分别于1960年和1980年研制成功,故而得名。
㈩ 中国古代所有乐器的名称和图片
1、吹奏乐器
木叶 纸片 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 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 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 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 瑶| 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葫芦丝
2、弹拨乐器
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瑟(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鲜族) 竖箜篌 雁柱箜篌
3、打击乐器
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 碰钟|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 萨巴依(维吾尔族)
4、拉弦乐器
乐锯(俄罗斯族) 拉线口弦(藏族) 二胡(汉族)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三胡(汉族) 四胡(汉族) 板胡(汉族) 坠琴(汉族) 坠胡(汉族) 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擂琴(汉族) 二弦(汉族) 大筒(汉族) 马头琴(蒙古族) 马骨胡(壮族) 艾捷克(维吾尔族) 萨它尔(维吾尔族) 牛腿琴(侗族) 独弦琴(佤族) 雅筝(朝鲜族) 轧筝(汉族)